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研究
津巴布韦烟叶中淀粉酶和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 键 词 ] 津 巴布 韦 烟 叶 ; 白酶 ; 粉 酶 ;6 R A; 株 ; 离 鉴定 关 蛋 淀 1S r N 菌 分
[ 中图分类号] Q 33 1 9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o 22 l)4 0 3 -4 0 9 o o (O 1 — 5 6- 一 0 0
I o a o n d n fc t n o r ta e a d Am y a e Pr d cn c s lt n a d I e t a o f P o e s n i i i i ls o u i g Ba - t ra S r i s f o t e Zi a we To a c a e e i ta n r m h mb b b c o Le v s
53 6
生 技 术 通 TER 0 ECHNOL Y …o. 2 N . u . — 1 L 0 0G V 1 — 4 J — 0l 2 … o —1 , —1 ,2 L 1 r I B1 EI S N T 0T
d : 0 99 . n 0900. 1. 0 2 00 s
[ bta t O jcie T sl e te poes n m ls rdcn at a s an rm Zm aw oac A s c] bet : o i a h rtae ad a yae pou i bce l t isf i bb e t co r v ot g i r r o b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涉及的知识点:无菌技术、浓缩培养、纯种子分离、淀粉酶特性和酶活性测定。
计划学时:8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本并从中分离纯化某些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之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掌握产酶微生物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淀粉酶。
其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的土壤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株的具体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取样、增殖培养、纯种子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在收集含有细菌的样本之前,你应该调查和研究你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分布在哪里,然后你可以开始做各种具体的工作。
几乎所有种类的微生物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因此土壤可以说是微生物的基础。
在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第三种霉菌和酵母。
除土壤外,各种物体上都有相应的优势微生物。
例如,枯枝、腐叶、腐土和腐木中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的淀粉分解细菌较多,水果和蜜饯表面的酵母较多;植物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油田和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石油分解菌。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增殖培养是在采集的土壤和其他含有细菌的样本中添加一些物质,并创造一些其他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以便能够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以便我们从中分离出这些微生物。
因此,增殖培养实际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
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4.业绩衡量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
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高淀粉酶蛋白酶活力枯草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基因阳性克隆的筛选的开题报告

高淀粉酶蛋白酶活力枯草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基因阳性克隆的筛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其中淀粉分解酶和蛋白酶作为生物体内两种最主要的催化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
目前,大多数市场上的淀粉分解酶和蛋白酶仍来自于传统的菌种发酵或者经过化学合成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存在成本高、污染大、产量低等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生物技术研究新型酶制品,以提高酶的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型。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一株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并通过PCR技术开展酶基因阳性克隆的筛选,为高效生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三、研究内容1. 选育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枯草芽孢杆菌2. 筛选酶基因阳性克隆3. 测定酶活力及酶的生产量四、研究方法1.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筛选:通过样品的培养和筛选、形态学和存活力的初步鉴定,将具有优良代谢特性表现的菌株选出。
2. 克隆酶基因:利用DNA提取和PCR技术进行酶基因的扩增,获得酶基因的亚克隆,并进行酶基因阳性克隆的筛选。
3. 测定酶活力及酶的生产量:将选育出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测定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和生产量。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能够选育出一株高活性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生产菌株,为高效、环保、经济地生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同时,对于推动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工业的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研究计划1. 选育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枯草芽孢杆菌(2个月)2. 筛选酶基因阳性克隆(3个月)3. 测定酶活力及酶的生产量(2个月)4. 数据统计和分析(1个月)五、参考文献1. 郑凌峰, 林天.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酶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45(4):410-417.2. Che J, Roy I. Bio-based production of enzymes and enzymes used in bio-based production[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0, 28(6):791-804.。
一株蛋白酶产生菌的鉴定、酶性质研究和表达载体构建 (2)

一株蛋白酶产生菌的鉴定、酶性质研究和表达载体构建引言蛋白酶是一类能够催化蛋白质降解的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株蛋白酶产生菌的鉴定和酶性质研究,以及构建合适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1.蛋白酶产生菌的鉴定为了找到适合产生目标蛋白酶的菌株,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11样品采集和处理从不同环境中采集样品,如土壤、水样、废弃物等。
样品收集后,使用适当的稀释液或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并进行菌落分离,得到单菌株。
1.2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菌株的菌落形态、菌落色素、胶质酶分解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1.3生理生化鉴定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如代谢产物的产生、碳源利用和氮源利用等,对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
1.4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或其他分子鉴定方法,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确认,并与已知菌株进行比对和分类。
2.蛋白酶性质研究对已鉴定的产生蛋白酶的菌株进行酶性质研究,包括底物特异性、反应条件优化、酶活验证等。
2.2底物特异性研究通过对不同底物进行酶促反应,观察蛋白酶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效果,确定其底物特异性。
2.3反应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反应系统中的PH值、温度、底物浓度等条件,优化蛋白酶的酶活和稳定性。
2.4酶活验证采用适当的酶活测定方法,如比色法、荧光法等,对蛋白酶的酶活进行定量测定。
3.表达载体构建为了进一步研究蛋白酶的性质和应用,需要构建合适的表达载体,实现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
3.2载体选择选择适合目标蛋白表达的载体,考虑载体的复制起点、选择标记等因素。
3.3基因克隆将目标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到选择的表达载体上,使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连接和酶切。
3.4转化和筛选将表达载体输送到宿主菌中,通过转化和筛选得到表达目标蛋白的菌株。
3.5表达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因素,优化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通过对一株蛋白酶产生菌的鉴定、酶性质研究和表达载体构建,我们为进一步研究W应用蛋白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淀粉酶产生菌的初步筛选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淀粉酶产生菌的初步筛选一、实验目的学习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淀粉酶产生菌株。
二、实验内容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和分离。
三、实验原理在筛选培养基平板上,可溶性淀粉被目的菌株产生的淀粉酶水解,形成透明圈。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产生的淀粉酶的种类和活力各不相同,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能力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水解圈与菌落大小比值故而不同,因而根据其比值可初步断定其对可溶性淀粉的水解能力。
许多细菌和霉菌产生淀粉酶,特别是一些芽孢杆菌,因此,本实验将土壤样品加热处理后,将其接种到筛选培养基平板进行培养,根据平板的水解圈做初筛,从中筛选出产淀粉酶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保藏。
四、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土壤样品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筛选培养基平板(含可溶性淀粉1%)、45mL无菌水瓶3、仪器及用具: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摇床、酒精灯、牙签、移液枪、试管、涂布器、量筒等。
五、操作步骤(一)准备材料1、筛选固体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可溶性淀粉(1%),配制600mL,制备30个平板。
2、含45mL水的三角瓶5瓶,200ul枪头及枪头盒3盒,牙签3瓶,涂布器3包,灭菌处理。
(二)菌种分离1、土壤采集选取采集地点地表植被根系周围的土壤,首先去除地表浮土,然后挖取2-5cm深的土壤样品,每个样品约取20g土壤,装入塑料袋内,备用。
2、制备菌悬液取5g土壤样品置于含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用振荡器震荡10分钟,在90度水浴锅中处理15分钟。
3、涂布平板培养与分离吸取100ul悬浮液,用涂布器涂布于筛选培养基平板,待液体充分被吸收后,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
每组做2个平板。
(三)菌种初步筛选在平板中加入少量卢戈氏碘液,观察菌落形成透明水解圈情况,用无菌牙签挑取产水解圈的菌落,转接到新的筛选培养基中,每个平板上接种16个菌种,每组接种2个平板,置于37℃培养24h。
在平板内加入卢戈氏碘液,根据单菌落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大小进行初筛,选择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株,从中选取淀粉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样品收集:从环境样品(如土壤、水样、发酵物等)中收集样品,注意收集样品需要符合生物安全和伦理规范。
2.分离菌株: a.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处理,以获得适量的单菌落。
b. 培养基选择:根据目标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
常用的培养基有LB(大肠杆菌培养基)、TSA(琼脂糖营养平板培养基)等。
也可以添加特定的底物来富集酶活菌株。
c. 接种和分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选定的培养基上,并进行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适当调整。
通过稀释分离法,将单菌落分离至不同的培养皿中,得到纯培养的菌株。
3.酶活性测定: a. 初步筛选:将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通过对菌落的酶活性直接观察或使用浸润琼脂糖等方法判断酶的活性。
b. 液体培养:将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收集培养物用于后续的酶活性测定。
c. 酶活性测定:通过适当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如改良的Casein酶活测定法、Azocasein酶活测定法等)来评估菌株的酶活性。
4.酶产量测定: a. 最优菌株筛选:根据酶活性测定结果,选择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b. 酶产量测定:对选定的菌株进行批量发酵或连续发酵实验,通过酶活性和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估计菌株的酶产量。
5.菌株鉴定: a. 形态学特征:观察菌落的形态学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b. 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生理生化测试,包括生长方式、耐受性、产酸性、酶反应等。
c.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PCR方法扩增和测序16S rRNA基因,进行菌株的分子鉴定,并与已知菌株进行比对。
这些步骤将有助于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和筛选出蛋白酶产生菌株。
根据筛选结果,选择高酶活性和高酶产量的菌株,可以进行后续的酶性质研究、表达载体构建等工作。
在实践中,根据具体实验条件和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产生菌株筛选

1.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原理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淀粉和α-1,6位有分支的支链淀粉组成的。
按照水解淀粉方式的不同,主要的淀粉酶可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解枝酶(或异淀粉酶)4大类。
产淀粉酶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利用淀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的特性,将分离的芽孢杆菌(或其他微生物)接种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利用滴加碘液后菌落周围出现的透明圈判断该菌是否产生淀粉酶及初步判断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样品或其他富含淀粉质的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淀粉培养基平板、无菌水(带玻璃珠)、芽孢染色液;显微镜、恒温水浴锅、酒精灯、接种针、游标卡尺、无菌移液管、无菌试管、量筒等操作步骤分离1)采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制备1:10土壤悬液;2)取1:10土壤悬液5 ml,注入已灭过菌的试管中,将此试管放入75-80 ℃水浴中热处理10min,以杀死非芽孢细菌;3)取加热处理过的土壤悬液100-200 μL,涂布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将平板倒置,于30-32 ℃培养24-48 h;4)对长出的单菌落进行编号,选择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的菌落,挑取少许菌苔涂片,做芽孢染色,判断是否为芽孢杆菌。
筛选1)从判定为芽孢杆菌的菌落处,分别挑取少许菌苔,先接种淀粉斜面培养基,再转接淀粉培养基平板,30-32 ℃培养24-48 h。
在平板上滴加稀碘液(或卢戈氏碘液)后测定水解圈直径与菌苔直径的比值。
2)水解圈大的那个菌株对应的斜面培养物,可作为进行诱变选育或酶发酵、酶活力测定菌株。
注意事项1)土壤悬液加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应准确控制。
2)点接淀粉培养基平板时,接种量及接种面积要基本相同。
2.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原理许多细菌和霉菌产生蛋白酶,细菌中的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
本实验将土壤样品(或其他样品)悬液加热处理,杀死非芽孢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后进行划线分离得到芽孢杆菌,将其接种到酪蛋白平板进行培养,根据酪蛋白平板的水解圈作初筛。
产低温淀粉酶 脂肪酶 蛋白酶菌株筛选的设计方案

产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学会低温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能催化淀粉水解成糊精等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他低聚糖的一群酶的总称,淀粉水解后,碘不再变蓝色,因此可以在培养基上加适量的卢戈氏碘液,根据淀粉培养基上有无透明圈来判断是否该菌产生淀粉酶脂肪酶是一类在油-水界面上催化油脂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酶类。
吐温80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产脂肪酶的菌株能分解Tween 80(吐温)在菌落周围形成白色沉淀圈。
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短肽甚至氨基酸,根据三氯乙酸能将酪蛋白变性产生沉淀,菌落周围不形成沉淀蛋白而出现透明圈,可在平板培养基上直接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株。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菌株实验室提供的低温培养菌株2 培养基(1)LB培养基:酵母提取物5g/L蛋白胨10g/L NaCL 5g/L (琼脂20g/L)(2)低温淀粉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5g/L,K2HPO4 3g/L,可溶性淀粉2g/L,琼脂20g/L,pH 值为7.2-7.4(3)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NaCl5g/L,CaCl 0.1g/L 吐温80 10g/L 琼脂粉20g/L,调pH至7.2(4)低温蛋白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酪蛋白10g/L葡萄糖0.5g/L NaCL5g/L K2HPO4 0.5 g/L KH2PO4 0.5 g/L 琼脂20g/L PH 7.53 仪器及试剂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天平电炉 PH计培养皿烧杯玻璃棒三氯乙酸卢哥碘液吐温-80 NaOH 1mol/L HCL 1mol/L等四实验步骤1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①将实验室已经分离保存好的菌种接种到LB 斜面培养基使其活化,②将活化的菌株移接到液体培养基中,于最适温度、150r /min 下振荡培养24 ~ 36h,制备成液体菌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6 22.29 143.45 45.25 19.6
注“: -”表示没有酶活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L16 在 48 h 产淀粉酶酶活 性较高可达 143.45 U/mL,但蛋白酶活性较低,并且 在重复试验中,酶活力不太稳定。L15 号菌株蛋白酶 酶活较高,淀粉酶活力较低,但在重复试验中酶活力 较稳定。综合考虑,选择 L15 号菌株作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细菌学鉴定、产酶曲线和酶学性质的初步 研究。 2.3 L15 菌株的特性 形态特征是菌落为乳白色, 不透明,菌落中间圆泡状突起且表面光滑,边沿不整 齐,呈锯齿状。镜检观察为直杆状,芽孢端生或近中 生,形状椭圆。革兰氏染色及 V- P 反应均呈阳性,接 触酶反应阳性,厌氧条件下不生长,葡萄糖发酵产酸 阳性,酪素水解、淀粉水解、柠檬酸盐试验均呈阳 性,同时都耐受 7 %NaCl 。 2.4 培养时间对 L15 号菌产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 力 的影响 将 L15 号 菌 株 按 1.3.4 的 方 法 操 作 ,以 时间为横坐标,以酶活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菌株的 产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 1 可以看出,该菌 株产蛋白酶的酶活力在 12 h 时较低,12 h 以后酶活 迅速升高,到 48 h 时酶活最高为 221.57 U/ mL,72 h 以后迅速下降;而淀粉酶的酶活力在 48 h 时以后迅 速上升,在 96 h 时酶活达到最高为 54.06 U/ mL。 2.5 不同温度处理对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力的影响
0.4 mmol/L I2- KI 溶液显色,620 nm 下测光密度。1 个 酶活力单位定义为 5 min 内水解 l mg 淀粉的酶量。 A(U/mL)= D ×(R0- R)/R0× 100。 其中,A 为酶活,R0 为底物加碘液的光吸收值,R 为 反应物加碘液的光吸收值,D 为酶的稀释倍数。 1.5 细菌的特性研究 参照文献[10]中的操作方法 对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 1.6 统计分析 利用 SAS 6.12 数据处理软件对所 有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最小显著极差法 对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蛋白酶及淀粉酶在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研 究 结 果 证 明 [5,6],在 饲 料 中 添 加 以 蛋 白 酶 和 淀 粉 酶 为 主 要 成 分 的 酶 制 剂 都 具 有 显 著 强 化 消 化 的 功 能 、提 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等功 效。虽然已有许多微生物在酶制剂的生产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但筛选产酶活力高且酶学性质好的研 究工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本研究从瘤胃内容物中 分离和筛选出优良的高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菌株, 为其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动 物 生 产 ·Anima l P roduction
2009 年 第 45 卷 第 21期
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及酶学性质分析研究
王朋朋,常 娟,王 平,左瑞雨,尹清强 *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摘 要:从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性状优良、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圈,淀粉酶水解圈的直径(D2)和菌落直径(d)及比值 (D2 /d),如表 1 所示。
表 1 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的初筛
菌株号
D/mm D1/mm D2/mm
D1/d
D2/d
L1
2
4.5
-
2.25
-
L2
4
7
-
1.75
-
L3
3
4.5
-
1.5
-
L4
3
4.5
-
1.5
-
L5
1.5
4
-
2.67
-
L6
1
7
-
7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2008- 10- 12;修回日期:2009- 05- 12 作者简介:王朋朋(1985-),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从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奶牛 场的牛瘤胃中分离获得。 1.1.2 仪 器 设 备 BCM- 1000 型 生 物 净 化 工 作 台 (苏州净化 设备有限公 司);可 见 分 光 光 度 计 WFJ 7200 型(龙尼柯公司);水浴恒温振荡器、水浴锅(江 苏 金 坛 中 大 仪 器 厂);高 速 离 心 机(上 海 安 亭 科 学 仪 器厂);WH- 3 型微型旋涡混合仪 (上海沪西分析仪 器厂)。 1.2 培养基 1.2.1 斜面培养基 牛肉膏 5 g、蛋白胨 10 g、NaCl 5 g、琼脂粉 20 g、蒸馏水 1 000 mL,在 121℃下高压 灭菌 15 min。 1.2.2 透明圈培养基 酪蛋白 10 g、蛋白胨 5 g、酵 母 2.5 g、可溶性淀粉 10 g 、KH2PO4 0.3 g、MgSO4·7H2O 0.5 g、NaCl 1 g、琼 脂 粉 20 g、蒸 馏 水 1000 mL,在 121℃下高压灭菌 15 min。 1.2.3 液体摇瓶培养基 牛肉膏 5 g、蛋白胨 5 g、 酵母 2.5 g、KH2PO40.3 g、MgSO4·7H2O 0.5 g、NaCl 1 g、 可溶性淀粉 5 g、蒸馏水 1 000 mL 在 121℃下高压灭 菌 15 min。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采集、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在无菌条件 下 采 集 瘤 胃 内 容 物 ,将 采 集 的 样 品(瘤 胃 内 容 物)采 用梯度稀释法涂布于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初筛, 37℃恒温培养,挑选出能在培养基上产生明显透明
L7
2
3
-
1.5
-
L8
1
1.4
-
1.4
-
L9
6
12
-
2
-
L10
1.5
2.5
-
1.67
-
L11
1.5
3
-
2
-
L12
6
21
-
3.5
-
L13
1.5
4.5
-
3
-
L14
2
6
6.2
3
3.1
L15
3
12
7.5
4
2.5
L16
3
4
13
1.334ຫໍສະໝຸດ 33L172.55
6.5
2
2.8
L18
2
5.5
3.5
2.75
1.37
L19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酶及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在 37℃
培养 24 h 后,在透明圈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共有 27
株能产生肉眼可见的透明圈,将它们作为蛋白酶的
初筛菌株,蛋白酶透明圈的直径(D1)和菌落直径(d) 及比值(D1/d)(见表 1)。 然后用碘液处理平板上的 27 株产蛋白酶的菌株,其中有 5 株产生淀粉水解
由图 2 可以明显看出,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最适处 理温度为 40℃,在 50℃以下时相对酶活较稳定;淀粉 酶的最适处理温度为 20℃,在 20~50℃之间酶活较稳
注:图中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 < 0.05),字 母 相 同 表 示 差 异 不显著(P > 0.05)。下图同
48
2009 年 第 45 卷 第 21期
Anima l P roduction·动 物 生 产
圈的菌落,则说明该菌株分泌蛋白酶,然后在该菌株 上滴加碘液,观察菌株周围是否能产生淀粉水解圈, 若产生水解圈则说明此菌株也能分泌淀粉酶,即选 该菌株作为初筛菌株。 1.3.2 摇瓶复筛 将初筛得到的菌株接种于液体 培养基中,在 37℃条件下振荡培养 48 h。按 0.1%的 接种量转接至液体发酵培养基(100 mL/250 mL 三角 瓶)中 ,37 ℃ 振 荡 培 养 ,然 后 在 无 菌 操 作 台 中 取 发 酵 液,1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测蛋白酶和 淀粉酶酶活力。 1.3.3 培养时间对目标菌产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 力的影响 将目标菌株按 0.1%的接种量转接至液体 摇瓶发酵培养基中,37℃恒温振荡培养,分别在 12、 24、36、48、60、72、96、120、144 h 取发酵液,1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在 pH7、40℃的条件下分别测 定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每个时间点 5 个重复,取平 均值。以时间为横坐标、酶活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 菌株的产酶活力曲线。 1.3.4 不同温度预处理对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力 的影响 取产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力最高时 (蛋白 酶 48 h、淀粉酶 96 h) 的上清液分别在 20、30、40、 50、60、70℃温度下进行预处理 15 min,之后放入冰 浴中使其快速冷却,然后在 pH7、40℃的条件下分别 测定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每个 温度梯度 5 个重复,取平均值。以温度为横坐标、以 相对酶活为纵坐标做图[7]。 1.3.5 不同 pH 对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取 产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力最高时 (蛋白酶 48 h、淀 粉酶 96 h)的上清液中在 40 ℃的条件下、pH 为 5~9 的基质缓冲中进行反应,然后分别测定其蛋白酶和 淀粉酶酶活,每个 pH 梯度 5 个重复,取平均值[7]。pH 为横坐标、以相对酶活为纵坐标做图。 1.4 酶活测定方法 1.4.1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采用 Folin- 酚法[8]测 定蛋白酶的活力。酶活定义:1 mL 酶液在一定 pH 和 温度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 1 μg 酪氨酸的酶量 为 1 个酶活力单位(U/mL)。 1.4.2 淀 粉 酶 活 力 测 定 方 法 采 用 Yoo 改 良 法 [9], 反应体系为 5 mL 的基质缓冲液加 0.5 mL 的淀粉酶原 液,在一定 pH 和温度下,反应 5 min 后,加 0.1 mol/L H2SO4 5 mL 终止反应,取 0.5 mL 反应液加 入 5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