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5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课程标准】(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洋务运动【温故互查】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列强发动的数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请举例这些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国领土被宰割,经济遭到破坏,主权被严重损害。

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

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

【设问导读】一、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1、从世纪年代到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为代表。

2、、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为口号,开办一些。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等。

3、1862年成立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目的:维护,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作用:它没有使中国,但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培养了,在客观上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

(地位)二、教师点拨出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近代学堂,培养近代军事、外交、科技人才。

(1)前期以()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后期以()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比如()。

这些都是在学习西方的()即“器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筹建的海军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与破产。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七十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七十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的技术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军事技术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慈溪太后B、李鸿章C、奕?D、左宗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

这两场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海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重大贡献。

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公车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曾国藩和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

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教兢回颓势。

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戊戌变法习题精选

戊戌变法习题精选
12..C点拨:本题旨在考查上学生对戊戌变法运动实质的理解。
13.B
14、A点拨:本题具有新意,学生可以通过谜面作答。
15. A点拨:由题意可判断“这位官员”与康有为属于敌对派别,解答此题首先要排除“维新派”这一项。再结合“这位官员”的话,可知“这位官员”顽固守旧,应为顽固派。
16.D 17.D
18、(1)康有为。(2)“瓜分豆剖”指民族危机,即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揭竿斩木”指国内危机,即农民起义。(3)变法历时103天,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下令逮捕并杀害了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等6人,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点拨:本题是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考查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无论持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答案。
20.C
21.(1)当时中国正遭到甲午战争的失败,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目的是效法西方,推行改革,救国于危亡之中(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推动当时的知识界去探索西方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3)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身的长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这样,以后才能立足于社会,参与竞争。
(3)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起了什么作用?
(4)你认为以上两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发展变化?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日两国人民都被惊醒,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
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
(1)中日开始近代化历程的事件各是什么?这两件事给两国主要带来什么结果?这两件事的不同结果对中

洋务运动练习题

洋务运动练习题

洋务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洋务运动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宋朝正确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A. 学习西方科技B. 引进西方管理方式C. 完全排斥西方文化D. 创办近代企业正确答案:C3.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A. 江南制造局B. 汉阳铁厂C. 福州船政局D. 所有以上选项正确答案:D4.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首次派遣留学生到哪个国家学习?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正确答案:B5.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A. 李鸿章B. 曾国藩C. 左宗棠D. 所有以上选项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6.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强,求富7.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轮船是________。

答案:黄鹄号8. 洋务运动中,中国首次建立的近代化海军是________。

答案:北洋水师9.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是________。

答案:京师大学堂10.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________。

答案:初步尝试三、简答题11.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

答案: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强化国防,发展经济,以求自强和求富,从而维护清朝的统治。

12. 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主要成就?答案: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等近代化海军,以及引进和仿制西方的先进武器装备。

13. 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改革?答案: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包括创办京师大学堂等近代化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以及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念。

四、论述题14. 论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改革不彻底,仅限于器物层面,未能触及制度和思想的根本;保守势力的阻挠;西方列强的干涉等。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1、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手段、时间、代表人物(中央与地方)、阶级、派别、主张、口号。

(记忆)(1)原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即涉外事务)。

(2)兴办洋务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手段:师夷长技(4)兴起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7)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8)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洋务运动主要活动(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建海防;四是兴办新式学堂。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对比记忆)人物军事工业备注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比记忆)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记忆)(4)培养新式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记忆)3、洋务运动结果及出现此结果的原因。

(理解记忆运用)(1)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2)失败原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理解记忆运用)(1)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一、选择题1.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2.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

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A. 虎门销烟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中国抗战3.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 促进思想启蒙B. 挽救民族危亡C. 推动政治改革D. 发展社会经济4.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救之图存,变法自强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5.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

”据此可知,康有为()A. 认为器物不如人是中国衰败的根源B. 对西方认识有限C. 极力鼓动光绪帝效法西方人变法图强D. 科学解释了中国积弱而未亡的原因6.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是( )A. 器物技术B. 政治制度C. 思想文化D. 生活习俗7.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维新变法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8. 社会的进步,总是先源于思想的进步。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练习题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练习题

1.近日,某学生到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时,意外发现红军曾征用过的一座天主教堂,该教堂建于1866年。

该教堂建立的法律依据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2.魏源的《海国图志》诞生后的20年里在中国并无多少知音,当时的很多人都对魏源的主张不以为然。

魏源的什么主张可能遭到时人的反对()A.制夷B.师夷C.革命D.改良3.《资政新篇》里有这样的内容:“凡于往来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

盖轻污字样只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论实际。

”这说明()A.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以天朝上国自居的陈腐观念了B.太平天国与西方国家平等往来,友好相处C.洪仁玕能够面对现实,注目寰球,重新了解世界D.《资政新篇》是第一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4.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天津机器局B.成立三支海军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设京师同文馆5.1864年,李鸿章在致奕 的信中说:“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

”下列关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引起了洋务派的反思B.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引起了中国的警觉C.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主张向西方学习,及时改辙D.洋务派取法日本,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6.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是也。

”那么,甲午战争给时人的最大警示是()A.必须推翻腐朽的满清统治B.必须创办近代海军,巩固海防C.必须以日本为榜样,全面实现近代化D.必须调整和完善封建制度,奋发图强7.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时建议清政府;创办工商实业之事,应“一付于民……纵民为之”。

该愿望()A.积极肯定洋务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B.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C.很快变为现实D.清政府坚决反对,成为空谈8.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第1题【单选题】“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汉阳铁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下列发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献出生命的维新志士是( )A、梁启超B、刘光第C、康有为D、谭嗣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C、开办民办工业D、维护封建统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叙述与洋务运动无关的一项是()
A.引进西方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对外国经济侵略进行了一些抵制
C.建立了近代化的政治制度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工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械制造局
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3.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治夷
C.师夷长技以求强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4.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的根本目的()
A.维护满清封建统治
B.赶走外国侵略者
C.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使中国富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C.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干扰破坏
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6.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保国会的成立
D.兴中会的成立
7.戊戌变法失败后,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8.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二、材料分析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什么方面的内容?
(2)请指出这一事件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3)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这次变法得到了哪些人的拥护?
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请回答:
(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什么人?
(2)他为什么会感到“无力回天”?
(3)此遗言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中引用了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4)他所参加的变法名称是什么?
(5)在戊戌政变当日,谭嗣同本来有机会可以逃走,但他不愿逃走,表示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就义。

有人认为,谭嗣同应该逃走,以便日后再图维新事业。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1. C 2.D 3.D 4.A 5.B 6.A 7.C 8.D
二、材料解析:
1. (1)戊戌变法文化方面 (2)开始时间是1898年6月 11日,标志是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结束时间是1898年9月21日,标志是戊戌政变。

(3)戊戌变法因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而失败。

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导致的。

(4)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于
2. (1)慈禧太后、荣禄、袁世凯等统治阶级。

(2)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了。

(3)表达了谭嗣同痛恨当时的社会,但又无能为力的愤痛心情。

课文中引用了他的一句
名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应该学习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4)戊戌变法。

(5)袁世凯光绪皇帝
(6)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观点没有对与错。

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答案。

参考第一种答案:和梁启超一起逃走。

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维新派势力十分弱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

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在危难之时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

第二种:留下,为新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这次变法临近失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即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为变法流血牺牲。

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