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共61页文档
基础化学实验Ⅰ(下)

基础化学实验Ⅰ(下)实验一、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 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指定质量称样法和递减称样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答:称量有三种方法:直接称量法,指定质量称量法,递减称量法。
指定质量称量法:此方法称量操作的速度很慢,适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状或小颗粒(最小颗粒应小于0.1mg )样品,以便容易调节其质量。
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和试样分析时经常使用指定质量称样法。
递减称量法:此称量操作比较繁琐。
主要用于称量过程中样品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空气中的CO 2发生反应的试样。
2. 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失?答:将称量瓶取出,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称量瓶盖轻敲瓶口上部使试样慢慢落入容器中。
当顷出的试样接近所需量时,一边继续用瓶盖轻敲瓶口,一边逐渐将瓶身竖直,使粘附在瓶口上的试样全部进入称量瓶中,然后再盖好瓶盖,称量。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HCl 溶液与NaOH 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l 和水,为什么用HCl 滴定NaOH 时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 滴定HCl 溶液时却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答:HCl 溶液与NaOH 溶液,相互滴定两种指示剂均可采用,但是考虑到终点颜色的观察敏锐性一般黄色到橙色,无色到红色容易观察,因此采用上述方法。
2.滴定读数的起点为什么每次最好调到0.00刻度处?答:因为滴定管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管内刻度不完全均匀的现象,每次滴定都从0.00刻度开始,能消除系统误差。
实验三、混碱分析1. 双指示剂法的测定原理是什么?答:用HCl 溶液滴定Na 2CO 3 为例。
H 2CO 3 为二元酸,离解常数分别为p K a1=6.38; p K a2=10.25,用HCl 溶液滴定Na 2CO 3 溶液时c K b1>10-9 ,c K b2=10-8.62 > 10-9,且K b1/K b2=10-3.75/10-7.62=103.87 ≈104,能分步进行:第一步反应:Na 2CO 3+HCl =NaHCO 3+NaCl ,第二步的反应产物为CO 2 ,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04 mol·L -13.8)25.1036.6(21)p p (21pH :11a a 1=+=+=K K 第一化学计量点 9.3)40.136.6(21)p p (21pH :1a 2=+=+=c K O H CO .............................................CO H NaCl HCl NaHCO 22323+↑+=+a 第二化学计量点用HCl 溶液滴定Na 2CO 3有2个滴定突跃:第一个突跃在化学计量点pH=8.3的附近,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第二个突跃在化学计量点pH=3.9的附近,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61页

重点突破: ——Na2O与Na2O2的差异!
1.颜色差异:
Na2O为白色固体, Na2O2为淡黄色固体! 2.结构差异:
Na2O和Na2O2都为离子化合物,但Na2O中 含有O2-,而Na2O2中含有O22-(过氧根离子)!
-2
3.氧元素价态差异: Na2O
-1
Na2O2
4.稳定性差异: Na2O不稳定,能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
D.5.05 mol
例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 生成了过氧化钠; B.金属钠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小,能浮在水面上;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剧 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 D.钠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物质反应,所以通常 将它保存在煤油里。
游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解 响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声! 释 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反应实质:——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
(3).与醇、酚、羧酸反应
2Na + 2C2H5OH
2C2H5ONa + H2↑
2Na + 2CH3COOH 2CH3COONa + H2 ↑
2Na + 2C6H5OH
3Na2O2+ 6FeCl2+6H2O == 4Fe(OH)3↓+6NaCl+2FeCl3
(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 溶液变浑浊。
Na2O2 + H2S == 2NaOH +S↓
(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成 SO42-。
Na2O2 + Na2SO3 + H2O == Na2SO4 +
大学化学基本实验和操作

常用压力单位换算
巴
mmHg atm Kg/cm2
Pa
1Pa 1atm
10-5 1.01325
7.5006 ×
10-3
760.0
0.9869
× 10-3
1
1.0197 ×
10-5
1.03323
1
1.01325
× 105
3.真空的获得
水流泵 油封机械真空泵 油扩散泵(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机械真
实验课行为要求
不准带食物进实验室(不得在实验室吃、 喝东西)
必须穿实验服,且实验服不得敞开. 不穿裙子、短裤;不穿带钉皮鞋和露脚趾
鞋子(如凉鞋、拖鞋等); 女生过肩的长发需扎起; 书包放入抽屉或柜子里。
实验室卫生
桌面整洁,做完实验及时清理。 轮流值日(仪器表面灰尘,公共实验台,清扫
实验九 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十 二组分简单共熔系统平衡相图 实验十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二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 实验十三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分子量
要求:从5个实验中至少选择2个 实验九、实验十至少选择1个
A班 实验教学安排:
春
周 次
日期
实验
内容
2 2.20 实 验 技 术 讲 座
9 4.94.15
考试周
实验教学安排:
A班
夏
周 次
日期
1 4.16
2 4.23
实验
内容
实验七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302) 实验八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及等温吸附(301)
3 4.30
4 5.7 选做实验 5 5.14 选做实验
(2-4个实验同时开, 选择一个) (2-4个实验同时开, 选择一个)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 持续优化,包括改进实验条件、简化 操作和提高实验效率等,以提高实验 效果和教学质量。
实验结果探究与拓展
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为后续
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结果拓展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将所学知识进 行横向和纵向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
实验报告撰写与答辩
报告格式
按照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 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误差分析、结果评
价等部分。
图表制作
根据实验数据制作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以便更好 地展示实验结果。
答辩准备
在答辩前,准备好答辩稿和PPT,梳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 便更好地回答评委提问。
01 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02 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
03 烯烃的合成
通过重排、还原、脱氢等方法合成烯烃。
芳香烃的性质与合成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芳香烃的熔点、沸点、溶 解度等。
芳香烃的合成
通过重排、烷基化、芳构 化等方法合成芳香烃。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芳香烃的取代、加成、氧 化等反应。
萃取
利用两种不混溶的液体之 间的溶解度差异,将其中 一种液体中的溶质转移到 另一种液体中。
回流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加热 使反应液保持沸腾并不断 循环流动,以便充分进行 反应。
重结晶
通过溶解-沉淀法,将固体 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 一种溶剂中,以获得纯净 的固体物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试剂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pdf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进行化学实验前,需要保证实验安全,了解实验的基础原理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步骤。
一、制备氧气实验材料: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氢溶液(H2O2)、酚酞指示剂、水实验装置:实验室酒精灯、试管、试管架、密闭瓶、长颈漏斗、橡皮管、滴定管等实验步骤:1、在试管内加入2g氢氧化钠,并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2、将试管口放入长颈漏斗中,并将另一端橡皮管插入瓶中;3、加热试管,使其内部产生气泡,并观察瓶内液面变化;4、当液面下降到漏斗中的酚酞指示剂处,即表示瓶内氧气含量已达到饱和状态。
二、分离混合物实验材料:石蜡、苏打粉、水实验装置:实验室酒精灯、滤纸、试管、试管架、草纸等实验步骤:1、将石蜡块放入试管内,并加入少量水;2、添加适量的苏打粉,并进行加热,直至石蜡溶解;3、移出试管,让其凉却,使石蜡重新凝固;4、用草纸包裹在滤纸上方,再将其放在实验室酒精灯下进行加热,直至石蜡融化,并通过滤纸过滤掉石蜡中的杂质。
三、酸碱滴定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水实验装置:比色皿、滴定管、烧杯、移液管等实验步骤:1、将盐酸溶液放入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2、用滴定管加入精确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并轻轻搅拌;3、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从红色变成淡粉色;4、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以上是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示范,化学实验中必须重视安全,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2006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刘壮2006年5月吸量管主要内容Ⅰ验证性实验部分Ⅱ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部分Ⅲ试验指导和报告示例Ⅰ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4学时)(酸碱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会配制酸碱溶液的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酸碱浓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
4.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二、原理(一)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常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等作标定酸的基准物质。
1、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时,先将其置于180℃干燥2~3小时,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其与盐酸的反应式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若HCl浓度为0.1mol²L-1,滴定至反应完全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3.89,可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其终点颜色变化为绿色(或蓝绿色)到亮黄色(pH =3.9),根据Na2CO3的质量和所消耗的HCl体积,可以计算出盐酸的浓度c(HCl)。
也可以用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标定时应注意二氧化碳的影响,为减小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滴定临近终点时,可将溶液剧烈摇动或加热。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必要时作指示剂校正。
2、用硼砂(Na2B4O7²10H2O)标定时,反应如下: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计量点时反应产物为H3BO3(Ka1=5.8³10-10)和NaCl,溶液的pH值为5.1,可以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硼砂在水中重结晶两次(结晶析出温度在50℃以下),就可以获得符合基准试剂要求的硼砂,析出的晶体于室温下曝露在60%~70%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干燥一天一夜,保存在密闭的瓶中备用,以防失水。
由于测定或测量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所测得的盐酸浓度与其真实浓度存在一定差别。
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可知,只是当不存在系统测量误差时,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结果猜接近真实值。
基础化学实验16页word文档

基础化学实验16页word⽂档《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纲课程编号:⼀、适⽤范围⼤纲适⽤于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使⽤。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三、学时数与学分总学时:160 总学分:4实验学时:160 实验学分:4四、教学⽬的和基本要求⽬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第⼀门实验课程,也是⼀门独⽴课程。
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正确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进⼀步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独⽴实验的能⼒,能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归纳、综合、处理数据的能⼒,以及分析实验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能⼒。
同时培养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法,为学⽣后续课程和实验及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实验所需要常⽤仪器的名称、正确使⽤⽅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学⽣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写好预习报告。
4.学⽣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独⽴思考问题,⾃觉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学⽣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准确地书写本次实验原理、现象、数据处理等事项,并完成本次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的讨论。
备注:序号代‘*’为选做实验。
六、教材、讲义及参考书1.《普通化学实验》傅强主编东北师范⼤学出版社2019年1⽉出版2.《⽆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学⽆机化学教研室编⾼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出版3.《化学实验》⽅宾王伦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5⽉出版4.《化学基础实验》北京师⼤华中师⼤东北师⼤陕西师⼤华东师⼤⾼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6⽉出版七、实验成绩评定⽅法本实验课为考试。
⑴出勤情况:学⽣缺课个数为实验总数的三分之⼀或以上时,按不及格处理,必须重修。
⑵实验预习:学⽣课前必须预习,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等⽅式检查预习效果。
⑶实验表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使⽤和操作仪器的能⼒、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主动排除故障的能⼒、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学⽣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卫⽣等⽅⾯的表现进⾏综合考核,学⽣实验的原始数据须由教师签字认可。
基础化学实验 ppt课件

② 碱灼伤:皮肤被碱灼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硼 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涂上油膏,包扎伤口。眼睛受伤 抹去眼外部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后,滴 入蓖麻油。 衣服溅上碱液后先用水洗,然后用10 %醋酸溶液洗涤,再用 氨水中和多余的醋酸,最后用水洗净。 ③ 溴灼伤:皮肤被溴灼伤应立即用水冲洗,也可用酒精洗 涤或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伤口呈白色,然后涂甘油加以 按摩。如果眼睛被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以对着 盛有卤仿或乙醇的瓶内注视片刻加以缓解。 ④ 烫伤:皮肤接触高温(火焰、蒸气)、低温(液氮、干 冰等)都会造成烫伤,轻伤者涂甘油、玉树油等,重伤者涂 以烫伤油膏后速送医院治疗。
如果是经过一系列测量,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 的数字——误差的传递。大误差环节对结果准确度 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对于有效数字位数较多(误差较小)的测量 值,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弃——有效数字的修约。 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 14.2442→14.24 24.4863→24.49 15.0250→15.02 15.0150→15.02 15.0251→15.03
6) 取用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汞盐、砷化物、氰化物应特 别小心。不得吸入口内、接触伤口或混入其它试剂内。剩 余的有毒废弃物不得倾入水槽,应倒入指定接受容器内, 最后集中处理。有剩余的有毒药品应交还教师。 7) 倾注试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出至伤。 尤其是腐蚀性很强的浓酸、浓碱、强氧化剂等试剂,使用 时切勿溅在衣服和皮肤上。稀释这些药品时(尤其是浓硫 酸),应将它们漫漫倒入水中,而不能逆行,以避免迸溅。 加热试管时,切记不要使试管口对着自己和他人。不要直 接面对容器放出的气体,面部应离开容器,眼睛更应注意 防护,用手将少量气体轻轻扇向鼻子再嗅。 8) 绝不准许随意混合各种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 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或把餐具带入。实验完毕后 必须洗净双手。 10) 实验室所有药品不得带出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