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合集下载

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

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

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药品申请注册时,应提供三批拟上市包装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样品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资料,加速试验6个月,长期试验至少12个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的知识,欢迎阅读。

药品有效期的确定及变更原因药品申请注册时,应提供三批拟上市包装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样品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资料,加速试验6个月,长期试验至少12个月。

其结果为确定药品的包装、贮藏条件和药品的初步有效期提供技术支持。

药品上市后,继续对生产规模的样品进行长期留样的稳定性试验,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有效期。

由于在注册阶段进行的稳定性研究,一般采用中试规模的样品,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生产规模的产品,因而试验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也有一些企业为使产品尽快获得上市批准,并未进行足够长时间的稳定性试验,没能考察较长时间内药品的稳定性情况。

在药品获准生产上市后,企业会采用实际生产规模的药品继续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依据后续进行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对药品的包装、贮存条件和有效期等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因此可能会带来有效期的变更。

另外,上市后的药品,还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对制备工艺、处方组成、原辅料、规格、包装材料等进行变更,这些变更可能会同时影响药品的稳定性,有必要根据相应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进行包括有效期变更在内的关联变更申请。

有效期变更的管理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将有效期的变更列为补充申请事项。

药品有效期的变更包括延长有效期和缩短有效期两种情况,根据变更的程度可分为II类变更和III类变更。

若申报品种的生产工艺、处方、质量标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贮藏条件等药学方面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对药品质量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属变更类别程度较高的III类变更,在常规的稳定性考察外,还需进行其他相应的研究工作。

稳定性试验与药品有效期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的目的是明确药品可能的降解途径、初步确定药品的包装、贮藏条件和加速试验的条件,同时验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加速试验的目的是明确药品在偏离正常贮藏条件下的降解情况、确定长期留样试验的条件;长期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确认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结果,明确药品稳定性的变化情况,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实验四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加速实验

实验四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加速实验

kCdtdC =-0lg 303.2lg C t kC +-=A TR E k a lg 1303.2lg +⋅-=eRTE aA k -=dt dC 实验四 维生素C 注射液稳定性加速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注射液稳定性的原理。

2.掌握应用恒温加速实验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贮存期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在研究制剂的稳定性以确定其有效期(或贮存期)时,室温留样考察法虽然结果可靠但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考察2~3年),而加速试验法(如恒温加速试验法等)可以在较短得时间内对有效期或贮存期作出初步的估计。

维生素C (V C )的氧化降解反应已由实验证明为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1)式中:- 表示V C 浓度减少的瞬时速度, C 表示V C 在瞬间t 的浓度。

对式( -1)积分,以C 0表示反应开始时(t =0)V C 的浓度,则得:( -2)式中k 为V C 得氧化降解速度常数。

由式( -2)可知,以lgC 对t 作图呈一直线关系,其斜率为-k ∕2.303,截距为lgC O ,由斜率可求出速度常数k 。

反应速度常数k 和绝对温度T 之间的关系,可用Arrhenius 公式表示:( -3)或 ( -4)式中:A—频率因子;Ea—活化能;R—气体常数(1.987卡•度-1•摩尔-1)。

由式(-4)可知,以lgk对1/T作图呈一条直线,其斜率为-Ea∕2.303R,截距为lgA,由此可求出反应活化能Ea和斜率因子A。

将Ea和A再代回式(-4),可求出室温(25℃)或任何温度下得氧化降解速度常数和贮存期。

三、仪器和材料仪器:恒温水浴,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50~250ml)等。

材料:维生素C注射液(2ml∶0.25g),0.1mol∕L碘液,丙酮,稀醋酸,淀粉指示液等。

四、实验内容(一)试验方法1、放样将同一批号的V C注射液样品(2ml∶0.25g)分别置4个不同温度(如70、80、90和10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如70℃为间隔24h,80℃为12h,90℃为6h,100℃为3h)取样,每个温度的间隔取样次数均为5次。

关于化学药品有效期确定的三个问题

关于化学药品有效期确定的三个问题

关于化学药品有效期确定的三个问题
1、新药的有效期是根据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还是加速试验结果确定的?
答:新药有效期的确定需根据稳定性研究中三批中试规模样品长期试验考察结果来确定。

2、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有效期如何确定?
答:对于已有国家标准的品种,考虑到对该类制剂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若处方工艺与上市药品基本一致,且三批中试规模样品6个月的加速试验、6个月的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比较稳定,则有效期可参照上市药品的有效期确定;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稳定性较差,有效期的确定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有效期。

3、申报生产与申报临床的单位不同,是否需要重做加速试验?其有效期如何确定?
答:申报生产与申报临床时生产单位发生了变化,需重新生产三批样品,重新进行加速试验,考察样品在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长期试验条件提供依据。

如果在申报临床时样品已达中试规模,可对此样品继续进行考察,根据长期试验考察结果来确定有效期。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2. 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二、实验原理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C21H39N7O12)2.3H2SO4+H2O------ 麦芽酚 +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lg(C0-x)=k/-2.303t+ lgC0式中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t——时间,以分为单位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E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lg(E∞—Et)=(-k/2.303)t+ lgE∞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的消光值Et,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Et)对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

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

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三、仪器与试剂722或752型分光光度计 1台超级恒温槽 1台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移液管 20ml 1支磨口锥形瓶 50ml 11个吸量管 5ml 3支量筒 50ml 1个吸量管 1ml 1支水浴锅 1个秒表 1只0.4 %硫酸链霉素溶液 1.12~1.18mol/L硫酸溶液2.0mol/L氢氧化钠溶液 0.5 % 铁试剂四、实验步骤1. 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 40+0.2℃。

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芍甘胶囊的有效期

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芍甘胶囊的有效期

仪器 上海 有 限公 司 ) 。
12 药 材 与 试 剂 .
甘胶 囊 1 0粒 内容 物 , 细 , 取 02g 精 密称 定, 研 约 . , 置
5 0mL量瓶 中,加 入 适量 甲醇,超 声 处理 1 i, 0r n 放 a 冷 , 甲醇 至 刻度 , 匀 , 04 L 孔滤 膜 滤 过 , 加 摇 用 . 5 微
瓶外 , 余 1 其 6瓶分 为 4组 , 每组 4瓶 , 各平 放 于 6 、 5
7 、5 9  ̄恒 温烘 箱 中 , 各设 定时 间取 出 , 人干 5 8 、5( 2 按 放 燥 器 中冷却 至室 温 , 备用 。 22 芍 药苷 的含 量测 定 .
现代 药理 和 临床 研究 表 明 , 药 甘草 汤 具有 降低 催 芍 乳 素 的作 用[ 2 1 有报 道 。近 临床 用于 各种 原 因引起 的
摘 要 采 用经典 恒 温加 速 实验 法预 测 芍 药苷 有 效期 。 以 芍药 苷 为稳 定性 指 标 ,根 据 A — r
reis h nu 指数 规律 . 出室温 (5C) 求 2 q 时的反 应速 度 常数 K 567 1 x 0 , 2 .t4 1 h 有效期 t 1 9 a = o . 。 . 7 9 关键 词 芍甘 胶 囊 ; 经典恒 温加 速试 验 法 ; 芍药苷 ; 定性 ; 稳 高效液 相 色谱 法 中图分 类号 R 2 .1 9 7 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8 6 2 1 ) 1 0 7 0 6 3 7 0 (0 0 — 8 — 2 1
2 . 色谱 条件 S n rT C8 10 r 4 m 5 ) .1 2 ufe i M l( m n . m, 5 x6 m 为色谱柱 : 乙腈 一 . 01 %磷 酸 水溶 液 (4: 6 为 流 动 1 8)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一、目的:1. 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2. 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二、原理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C21H39N7O12〕2.3H2SO4+H2O------麦芽酚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与反应的动力学方程:lg<C0-x>=k/-2.303t+ lgC0式中: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t——时间,以分为单位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E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lg<E∞—Et>=〔-k/2.303〕t+ lgE∞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的消光值Et,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Et>对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三、仪器药品722型分光光度计 1台超级恒温槽 1台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移液管 20ml 1支磨口锥形瓶 50ml 11个吸量管 5ml 3支量筒 50ml 1个吸量管 1ml 1支水浴锅 1个秒表 1只0.4 %硫酸链霉素溶液 1.12~1.18mol/L硫酸溶液2.0mol/L氢氧化钠溶液 0.5 % 铁试剂四、实验步骤1. 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40+0.2℃.2. 用量筒去50ml约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置于100ml的磨口瓶中,并将锥形瓶放于40℃的恒温槽中,用刻度吸量管吸取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迅速加入硫酸链霉素溶液中,当碱量加入至一半时,打开秒表,开始记录时间.3. 取5个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编好号,分别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0ml0.5mol/L 0.5 %铁试剂,再加入5滴1.12~1.18mol/L硫酸溶液,每隔10分钟,准确取反应液5ml于上述锥形瓶中,摇匀呈紫红色,放置5分钟,而后再波长为520nm下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光值Et,记录实验数据.4. 最后将剩余反应液放入沸水浴中10分钟,然后放至室温再吸收2.5ml反应液于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中,另外加入2.5ml蒸馏水,再加入20ml0.5 %铁试剂和5滴硫酸溶液,摇匀至紫红色,测其消光值乘2后即为全部水解时的消光值E∞.5. 调节恒温槽,升温至500C,按上述操作每隔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共测5次为止,记录实验数据.五. 实验记录1.温度40℃E∞= 〔0.179+0.180+0.180〕/3= 0.35922.温度50℃六、数据处理1. 以lg<E∞—Et>对t作图,求出不同温度时反应的速度与活化能.〔1〕40°C的有效期计算:图1由lg<E∞—Et>=〔-k/2.303〕t+ lgE∞可知,-k/2.303即为直线的斜率,则有:-k/2.303=-0.0013解得:K=0.002602=ln<100/90>/k=1/k·ln<100/90>=0.105/k代入:t0.9解得:t0.9=40.35min既40℃ ,2mol/LNaOH条件下,硫酸链霉素的反应速率k=0.002602,药物有效期为40.35min.〔2〕50°C的有效期计算:图2由lg<E∞—Et>=〔-k/2.303〕t+ lgE∞可知,-k/2.303即为直线的斜率,则有:-k/2.303=-0.00745解得:k=0.017157代入:t=ln<100/90>/k=1/k•ln<100/90>=0.105/k0.9解得:t0.9=6.12min既50℃ ,2mol/LNaOH条件下,硫酸链霉素的反应速率k=0.017157,药物有效期为6.12min.<3>求反应的活化能:由由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经验式,k=Ae -Ea/RT,取对数则得到 lnk=lnA-Ea/RT,以lnk对1/T作图,得到一条直线,如下图所示:图3-Ea/R等于斜率,即-Ea/R=-19073.3557所以: Ea=158.585 KJ.mol-12. 求出25 ℃时的反应速度常数和该温度下药物有效期25 ºC时,将InA=54.98576,T=298k, -Ea/R=-19073.3557代入lnk=lnA-Ea/RT解得: k=1.211x10-4=ln<100/90>/k=1/k•ln<100/90>=0.105/k代入:t0.9=867.05min解得:t0.9既25℃ ,2mol/LNaOH条件下,硫酸链霉素的反应速率k=1.211x10-4,药物有效期为867.05min七、实验结果讨论:1.硫酸链霉素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很稳定,基本不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则可以水解,本实验通过加入2mol/LNaOH和恒温加热的形式提供非常态条件,测定药物的有效期,得知在实验时的碱性条件下25℃时,药物有效期为867.05min.而药品在常态下保质期一般为三年,故非常态下的药品有效期仅能作为参考,并不能求得常态下的保质期.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硫酸链霉素,每隔10分钟取一次样,这时时间要掌握好,取出水解的药品后,迅速加入铁试剂,这时溶液由碱性变成酸性,硫酸链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故水解已经停止,所以加入铁试剂后放置的时间长短对吸光度基本无影响,但加铁试剂之前所放置的时间则对吸光度有影响.图1中部分点稍微偏离直线,导致线性不够好,这是由于操作时间长短把握不好所致,所以每隔10min取样加入铁试剂应该要严格控制,并且动作要迅速.还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硫酸链霉素与NaOH溶液混合后没被摇匀,导致反应不够完全,部分点落在线性关系以下.3. 在50℃条件下水解,组员严格控制每10min记录一次数据,硫酸链霉素与NaOH溶液混合后摇匀.因而50℃条件下得到的线性关系比较好.4.实验要求提出使用的50ml的磨口瓶为什么要事先干燥,但实际实验证明,即使磨口瓶内存在少量的水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所以磨口瓶不必吹干亦可.5.链霉素完全水解的吸光度结果是一致的,所以40℃、50℃条件下只需进行一次完全水解即可,完全水解在沸水浴中进行,加热过程不能完全密封,溶液变成浅黄色透明溶液则说明完全水解为麦芽酚,仔细闻会有麦芽酚的甜味.6.在进行0.2mol/L与2mol/LNaOH的对比实验时,碱浓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所以在常态下的有效期远大于在碱性条件下的有效期.八、思考题1. 使用的50ml的磨口瓶为什么要事先干燥?答:因为该实验测定的分光光度值与麦芽酚的浓度成正比,如果磨口瓶事先没有干燥好,则测定的分光光度值会偏小,影响实验结果.2. 取样分析时,为什么要先加入铁试剂和硫酸溶液,然后对反应液进行比色分析?答:实验中铁试剂与硫酸溶液是混合配制使用的,因为硫酸可以防止铁离子的水解.而本实验硫酸的酸性对硫酸链霉素水溶液有稳定性作用,我们实验所测的时间是硫酸链霉素水溶液水解的时间,如果不先加入铁试剂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体系还是呈碱性,移取反应液后还是会反应的,所以记录的时间并不是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停止水解的时间.另外,铁试剂与水解产生的麦芽酚迅速发生络合作用.[参考文献][1].何广平,南俊民,孙艳辉等编著.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工业,2007.12[2].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2006.1。

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实验四:加速实验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4 实验学时: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分光度计法测定药物有效期一、实验目的应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加速实验法测量不同温度下药物的反1.应速率,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2.二、实验内容 1. 加速法测定不同温度下药物反应速率。

根据动力学方法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2.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6),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易产生脱水四环素。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PH<四环素脱水四环素在脱水四环素分子中,由于共轭双键的数目增多,因此其色泽加深,对光的吸收程度也较大。

脱水四环素在445nm处有最大吸收。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反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属于一级反应。

生成的脱水四环素在酸性溶液呈橙黄色,其吸光度A与脱水四环素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利用颜色反应可以测定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动力学性质。

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c (1) 0ln=kt cc1(2) 则0lnk=ct-1mol.L=0时反应物的浓度,式中:c为t0-1mol.L时反应物的浓度,c为反应到时间t可(2)-x,带入式为经过t时间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因此,有c=c设x0得:x-c (3) 0ktln-=c表示四环素完全脱水变成脱在酸性条件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变化,用A¥时部分四环素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吸光度。

则t水四环素的旋光度,代表在时间A t)-x代替(,,即c代替公式中可用c A)(A-A00¥¥t AA-(4) ¥t kt=-ln A ¥根据以上原理,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反应的值。

依据。

实验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速率常数k1处)25℃(即1/Tlnk对作图,得一直线,将直线外推阿伦尼乌斯公式,K15298.值。

据公式:即可得到该温度时的速率常数k1054.0(5) =t9.0 k25可计算出药物的有效期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实验仪器条件,有两种方式组织实验。

用加速稳定性实验预测产品效期

用加速稳定性实验预测产品效期

用加速稳定性实验预测产品效期
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Arrhenius equation)
——EN 13640:2002 Stability testing of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实验)
若产品在给定温度下的稳定性预测是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可依照以下步骤来计算效期:
1、选择在几个温度值下保存产品(如25℃、30℃、35℃、40℃、45℃等);
2、对某一温度值而言,在一系列时间段X(X1、X2、X
3、X4...),
测试出样本的对应浓度C(C1、C2、C3、C4...,浓度值也可以是相对值%,如某一温度的浓度值和4℃下检测的浓度值的比值);将浓度值转化为以10为底的对数Y(Y1、Y2、Y3、Y4...)=logC,将Y对X做直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X+b;
3、设置定义稳定性的标准,亦设定测试出的样本浓度值的最大允许范围,将设定值转化为以10为底的对数,代入上述方程,计算出特定温度下产品的可稳定时间。

4、依次计算出各个温度值T(T1、T2、T3、T4...)下的可稳定时间S(S1、S2、S3、S4...);
5、对稳定时间取10为底的对数,得到Y(Y1、Y2、Y3、Y4...)=log(S1、S2、S3、S4...),将温度换算为绝对温度(亦摄氏度+)并取倒数X=1/T;
6、根据第五条得出的一系列X值、Y值,做直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mX+n;
7、根据上述回归方程,计算出给定的产品保存温度下(如4℃)的稳定时间,即得出产品的预测效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加速实验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分光度计法测定药物有效期
一、实验目的
1. 应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加速实验法测量不同温度下药物的反应速率,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
1. 加速法测定不同温度下药物反应速率。

2. 根据动力学方法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PH<6),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易产生脱水四环素。

四环素脱水四环素
在脱水四环素分子中,由于共轭双键的数目增多,因此其色泽加深,对光的吸收程度也较大。

脱水四环素在445nm处有最大吸收。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反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属于一级反应。

生成的脱水四环素在酸性溶液呈橙黄色,其吸光度A与脱水四环素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利用颜色反应可以测定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动力学性质。

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0ln c kt c
(1)

01ln c k
t c
(2) 式中:c 0为t =0时反应物的浓度,mol.L -1
c 为反应到时间t 时反应物的浓度,mol.L -1
设x 为经过t 时间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因此,有c =c 0-x ,带入式(2)可得:
ln
c x
kt
c
(3)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变化,用A 表示四环素完全脱水变成脱水四环素的旋光度,t
A 代表在时间t 时部分四环素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吸光度。


公式中可用A 代替c 0,()t A
A 代替(c 0-x )
,即 ln
t
A A kt
A
(4)
根据以上原理,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k 。

实验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值。

依据阿伦尼乌斯公式,ln k 对1/T 作图,得一直线,将直线外推25℃(即
129815.K
处)
即可得到该温度时的速率常数k 值。

据公式:
09
25
01054..t k (5) 可计算出药物的有效期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根据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实验仪器条件,有两种方式组织实验。

一种方法是整个班级一起做实验,三个人一组;另一种方法是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同学做实验“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另一半的同学做实验“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 值”,两个人一组。

五、实验条件
仪器:恒温水浴4套,分光光度计1台,分析天平1台,秒表1块,50mL磨口锥形瓶22个,15mL吸量管2支,500mL容量瓶2个。

试剂:盐酸四环素,盐酸(分析纯)。

六、实验步骤
1. 溶液的配置。

用稀HCl调蒸馏水pH=6待用。

然后,称取盐酸四环素500mg,用pH=6的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使用时取上清液)。

2. 将配好的溶液用15mL吸量管分装50mL磨口锥形瓶内,塞好瓶口。

3. 调节四个恒温水浴的温度分别为80、85、90、95 ℃,每个水浴放入5只装有溶液的磨口锥形瓶。

在80 ℃恒温的磨口锥形瓶,每隔25分钟取1只;在85℃恒温的磨口锥形瓶,每隔20分钟取1只;在90、95℃恒温的磨口锥形瓶,每隔10分钟取一只,用冰水迅速冷却。

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λ=445nm处,测其吸光度A t,以配置的原液作空白溶液。

4. 将一只装有原液的锥形瓶放入100℃水浴中,恒温1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在分光光度计λ=445nm处测A。

七、思考题
1. 本实验是否要严格控制温度?原因何在?
2. 经过升温处理的样品,在测定前为什么要用冷水迅速冷却?
八、实验报告
1. 数据记录于表1中。

2. 依据(4)式,求出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值,并填入表2.
3. 用ln k对1/T作图,将直线外推至1/T=1/(298.15K)即25℃处,求出25℃时k 值,再根据式(5),求出25℃时药物的有效期。

表1: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吸光度
室温:℃大气压:kPa
表2:不同温度下反应的k值
九、其它说明
1. 严格控制恒温时间,按时取出样品。

取出样品时,要迅速放入冰水中冷却,以终止反应。

2. 测定溶液吸光度时,应注意比色皿由于溶液过冷而结雾,影响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