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导学案

合集下载

《西欧庄园》教案

《西欧庄园》教案

《西欧庄园》教案修正版XXX《西欧庄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概况;知道庄园里佃户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了解西欧庄园法庭的设置、特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庄园的形成;领主和佃户的关系。

【难点】西欧庄园的特点;庄园法庭。

教学过程【自主研究】1.庄园里的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庄园里佃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3.庄园是如何管理的?【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你看过这些世界名著吗?(展示《呼啸山庄》《简·爱》《苔丝》封面)它们都是发生在庄园里的故事。

什么是庄园呢?(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西欧庄园的生活。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修正版1.阅读教材P38的第1段和图片,思考:庄园是如何产生的?答案提示: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阅读课本P39的第1段内容,思考:庄园的特征和构成是怎样的?答案提示:特征: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元。

组成: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阅读课本P39的第2、3段的内容,思考:(1)庄园的土地是如何分别的?(2)自由农民与农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提示:自由农民是独立的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1.阅读教材P40的内容,思考:(1)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是谁?答案提示: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庄园法庭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和地点也不固定。

(3)庄园法庭的审理内容有哪些?答案提示:①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十年级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自信自主 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 助你成功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2课时)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卷面分:___________一、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目标达成 (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课时 分配 1.1.了解西欧的庄园制、封君封臣制、农奴制,认识西欧封建制特点。

(一)一( ) 2课时 2.了解11世纪王权加强及西欧城市的自治,认识欧洲社会的发展。

(一)二( ) 3.了解基督教在西欧的地位和影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俄罗斯的兴起及发展历程,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三( )二、自主合作探究(一)基础感知一、西欧封建庄园1、西欧封建制形成的背景(1)4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2)5世纪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

(3)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 人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制度、 制度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①形成:8世纪后封君封臣制度逐渐与 联系在一起。

②含义: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 ,领取土地者为 。

③权力与义务:封臣必须 ,主要义务是 。

各级封建主,都享有土地上的 、 和 等各种权力。

④结果:国王或皇帝是 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 ;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 局面。

(2)庄园 是中古西欧基本的 组织,耕地由领主 和农民 组成。

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分为 份地和 份地,自耕自收。

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王权逐渐强大(1)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 统一 的力量。

(2)从 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初中历史西欧庄园教案

初中历史西欧庄园教案

初中历史西欧庄园教案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洗对你们有所帮助,初中历史西欧庄园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

2.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古”:也称“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历史阶段。

封建时代的欧洲乡村是如何管理的呢?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2.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4.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5.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6.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7.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的时间、地点不固定。

8.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9.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10.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阅读教材P38~39,探讨下列问题。

(1)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部编版初中历史《西欧庄园 (2)》导学案精品(2022版)

部编版初中历史《西欧庄园  (2)》导学案精品(2022版)

第8课西欧庄园【学习目标】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根本史实学习流程:【课前展示】上节复习内容【创境激趣】由历史图片导入【自学导航】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庄园的形成与普及:开始形成,大约到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庄园的特点?3.庄园的居民: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包括和。

4.庄园的土地构成:〔1〕“〞:领主自己保存,直接经营,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2)“〞:“直领地〞之外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佃户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3)“〞: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全体佃户都可以放收,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5.自由农民的权利:二、庄园法庭1.庄园法庭拥有哪些权利?2.法庭的开庭情况如何?3.法庭可以做出的惩罚:4.法庭的审判:5.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1.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2.西欧庄园里的领主和佃户是一种什么关系?【强化训练】1.庄园:9 世纪兴起---11世纪开展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庄园的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4.庄园的土地构成:“直领地〞“份地〞“共用地〞5.庄园法庭的特点:掌握司法权、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罚金、法律依据习惯法或村法6.庄园法庭的作用: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维护也限制领主的特权【归纳总结】本课知识体系【板书设计】第8课西欧庄园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二、庄园法庭【教学反思】我认为我讲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确地讲授了这段历史的根底知识,方向没有缺陷。

学重点把握清晰,详略得当。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学习目标:1.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开展历程,国王克洛维推行基督教。

2.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度。

3.了解查理曼王国的强盛和实行的什一税制,帝国分裂后形成的三个国家。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导学案)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导学案)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导学案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把握中世纪的历史分期;根据教材中的图片《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了解拜占庭帝国发展的基本历程;小组讨论,结合图片《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至18世纪初)》,制作从“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年表2、史料实证:运用教材相关图片等史料,了解城市居民构成、城市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中世纪基督教的强大经济与精神力量;把握城市与宗教对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

3、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正确理解“中古”等历史概念;把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通过自主学习,画出封君与封臣的相互关系图;多视角理解欧洲“中世纪”;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基督教的显赫地位对欧洲封建王权的双重作用。

4、唯物史观:认识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显示的新时代特色,形成对欧洲“中世纪”的辩证认识。

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中世纪晚期西欧民族国家逐渐产生、罗马法的发展历程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5、家国情怀: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形态的论述;感悟中世纪欧洲区域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古今相映,在学习拜占庭帝国的“盛”与“衰”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以及城市和王权的关系,呈现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说明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城市与王权的关系。

四、以思导学1、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2、思考: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原因、目的、特点?3、思考: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4、庄园经济的特点和影响?5、思考: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政治、经济、文化变化)?五、课时预览六、知识梳理一、西欧封建社会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思考点1: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原因、目的、特点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土地、自由人…有多少人为我们酿酒;有多少干草、薪材、火炬、厚板和其
他木材…有多少果树、坚果树,大还是小;有多少花园…… (管家)还必须仔细地提供手工制作或准备所有东西:猪油、熏肉、腊
肉……黄油、麦芽酒、啤酒、蜂蜜酒、蜂蜡、面粉,所有这些都应该清楚地
提交给我们…… (管家还必须保证)在每一庄园,卧室里一年四季都有床罩、靠垫、 枕头、床单、桌布;用铜、铅、铁和木头制成的器器皿……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 与交流》(上)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随着庄园制度的发展,农
奴渐渐地受领主的司法权管辖…… 有司法权的领主支配着佃户的人身 和财产……甚至对他人拥有生杀大 权。
1、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 了 封建社会 ,直到16世纪。人们把这段历史
称为 “中世纪” 。
2、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 这三个国家后来分别发展为西部的 法兰西 、 德意志 中部的 意大利 和东部的 。 3、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 地区,创立 耶稣 。基督教产生的主要社会根源 者是 是 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 。
这些都为牛津大学 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 文化中心的地位。
三、知识的殿堂
各种学校产生原因: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著名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意义:大学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传播知识的基地
规模:
普遍较小 数千居民 2万人算作大城
逃亡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初居民来源: 住满1年零1天,就可以取得自由 市民阶级:
城市上层:富商和富有手工者 贫民阶层:帮工、学徒及破产手工业者

第6课西欧庄园城市

第6课西欧庄园城市

中国古代农民 实物地租为主
族权(人身依附极强)
1.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生产工具和财产; 2.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都受到封建主的剥削。
二、中古的西欧城市
兴起时间: 10世纪
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
兴起的区域:
交通要道、商业集市 和旧城遗址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阅读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 户的土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构建体系
流行
9世纪开始流行,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古谚语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 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大多位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在经济方面,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 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例如,城市与当时的封建庄园争夺劳 动人口,一个农奴,假如他逃到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成为 自由人,就会受到城市法律的保护。中古西欧的一句谚语说:“城市 的空气使人自由”,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在中古西欧兴起的 这些城市里面萌芽、发展、壮大的。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 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封 建贵族。王权给与城市自由、自治特许状和商业方面的便利以换取城 市在财政上对王权的资助。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 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 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 城市文学的出现,世俗大学的产生,不断积累着对西欧天主教宗教文 化的反动,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可以说正是中古西欧的城市,才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古时期的西欧庄园制度以及城市的兴起。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能够了解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庄园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庄园制度的细节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城市的兴起可能相对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了解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理解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在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城市在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情况,城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庄园制度的细节,如庄园的构成、庄园主的职责等;城市兴起的原因,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庄园制度和城市的兴起。

六. 教学准备教材、PPT、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中古时期西欧的了解。

然后,提问本课的主要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5分钟)使用PPT呈现庄园制度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庄园制度的构成和庄园主的职责。

同时,呈现城市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操练(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庄园制度和城市的兴起。

如,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庄园,使学生了解庄园的构成和庄园主的职责。

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城市,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中古的欧洲庄园与城市
主备:审核:
一、知识点:
1、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奴隶社会结束,此后,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和发展。

封建社会被欧洲的史学家称为中世纪或中古时期。

2、中古西欧庄园经济:
(1)兴盛于9-13世纪
(2)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

农奴是庄园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属领主所有,需要向领主纳税,还要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领主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

(3)性质:庄园经济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3、中古西欧城市:
(1)10世纪前后,兴起于意大利,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

(2)随着城市兴起而出现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双方:城市市民——封建主;斗争策略:赎买、武力;典型事例:琅城起义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4)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①在经济上,导致商品经济加强,对封建制度有瓦解作用;②政治上,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它们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③文化生活方面,为以后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4、中古时期的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英国的牛津大学(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二、选择题:
1.中古时期西欧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 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下列关于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盛时期是10世纪
B、早期的庄园大都采用货币地租的剥削方式
C、庄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农奴有自己微博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4、下列讲述的是中古时期西欧的农奴达力克的经历,说法不正确的()
A、他每天都在庄园里,因为他先要保证领主的自营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己的份地
B、他和他的家人没有人身自由,要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生活苦不堪言
C、达力克对这种生活厌倦了,他选择了逃亡,只要到了城市,他就成了自由人
D、来到城市后,他做过帮工、学徒,每天辛苦劳作,但仍然属于贫民
5、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10世纪时,巴黎、伦敦、威尼斯等是当时的著名城市
B、在西欧城市的发展中,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
C、西欧城市里,封建主与市民没有阶级界限
D、 11、12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6、西欧封建城市的出现是在()
A 、 9世纪中期B、 10世纪 C 、11世纪早期 D、 9世纪早期
7、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城市市民为了夺取自治权,采用了金钱赎买或武力斗争等方式,其中,通过武力斗争争取自治权的典型例子是()
A.牛津B.威尼斯C.琅城D.曼切斯特
8.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市民阶级
9、中古德意志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兴起最有利于()
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
10、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有()
①西欧的城市在10世纪开始兴起②所有的城市都通过用金钱赎买或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③随着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中逐渐形成市民阶级④市民阶级后来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1、欧洲中世纪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

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的复兴
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
12、它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也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它培养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等。

它是()
A、剑桥大学
B、巴黎大学
C、伦敦大学学院
D、牛津大学
三、材料题:
阅读材料:“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主教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

封建势力急忙镇压,琅城人民坚持斗争十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权。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琅城是哪国的城市?这个城市争取自治的时间?
(2)为什么在西欧的城市涌现了自治斗争?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

具体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