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大桥设计说明

大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桥梁概况本桥为上跨G60高速而设,上部构造为24+40+24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采用双柱式圆柱墩,扩大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中心桩号为匝道K2+690.000。

与G60高速交叉桩号:本项目K2+690.180=G60高速K2106+960,交叉角度90.3415°,交叉处G60高速高程1748.483m,本项目设计高程1769.738m,高差21.255m;1号桥墩距G60高速路基边缘7.077m,2号桥墩距G60高速路基边缘6.585m,桥梁的建成没有侵占高速的建筑界限,能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

桥位处原有一跨拱桥跨越高速公路,为G320国道跨越G60高速而设,桥梁全宽8.5m,设计时考虑减少桥梁施工对高速路运营的影响及节省投资,没有拆除原桥,而是利用原桥作为左幅桥梁的人行道。

二、技术标准1)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规范取值,2)桥梁净空:左幅:0.5m护栏+16.5m行车道+0.5m护栏,全宽17.5m;右幅:0.5m护栏+16.5m行车道+0.5m护栏,全宽17.5m,3)车道数:双向八车道,4)道路等级:主干路,5)桥面横坡:2%的双向坡度,6)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

三、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本工程中如上述标准未涉及到的项目,以相应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为依据。

四、桥址处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情况详见《白泥凹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五、桥梁设计1.主要材料1)混凝土箱梁及其桥面铺装采用C50混凝土,其轴心抗压设计强度4.22=cdf MPa,轴心抗拉设计强度83.1=tdf MPa,弹性模量Ec=3.45×104MPa。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和背景桥梁工程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两个岸之间的交通和运输功能。

因此,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桥梁类型和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在选择桥梁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和类型,确定桥梁的通行能力和荷载要求。

2.土壤和地基条件: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如扩大基础、桩基础等。

3.水文和气象条件:根据桥梁所处的水流情况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合的桥梁类型,以确保其抵御洪水和风压等自然灾害。

4.地理环境和景观要求:根据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合的桥梁类型,以保持当地的自然美观。

三、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在桥梁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原则:1.结构设计原则:结构应具有合理的荷载传递路径,以确保荷载的均匀分布和有效传递。

在设计时,应考虑应力集中、挠度和变形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材料选择原则:根据桥梁的荷载要求和使用寿命,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3.施工方法和工艺: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施工方法和工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设计时,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率性,以确保桥梁的顺利建设和完工。

四、桥梁维护和管理完成桥梁工程设计后,维护和管理是确保桥梁持久耐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维护和管理做法:1.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清理和防腐措施:定期对桥梁进行清理和防腐处理,以防止积尘、腐蚀和逐渐损坏桥梁结构。

3.加固和改善: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限制,进行桥梁的增强和改进,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通行能力。

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该桥为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内桥梁项目,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嘉禾村,黔中大道北面,紧邻上坝水库。

本桥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桩基础,采用跨径为11.25m上承式实腹拱桥,桥梁全长21.1m。

本桥主要是为解决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内部道路上跨上坝水库与小白岩水库连接河道车辆通行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过多个方案论证,编制本施工图。

二、设计原则(1)桥梁设计根据道路功能、技术标准、通行功能等要求,结合人文、地质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2)结构设计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满足道路交通功能、便于施工的原则。

(3)使适用性和经济性结合最佳,结构的设计做到技术合理、工艺先进,充分利用常规的施工设备,降低造价。

(4)充分理解甲方意向,尊重甲方意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所选方案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材料损耗。

(5)设计做到远近期结合,既满足远景规划,亦实现近期使用功能。

三、技术标准道路性质:度假区内部道路设计车速:30Km/h桥梁标准横断面:1.5m(人行道)+3m(车行道)+3m(车行道)+1.5m(人行道)=9.0m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5.0KN/m2,人群荷载按照满人荷载考虑。

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环境类别:本工程桥梁所处环境类别为Ⅱ类高程系统和坐标系:本工程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贵阳市独立坐标系。

四、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数字化电子地图。

(3)、《地质勘察报告》相关图纸。

(4)、《道路设计图》。

五、设计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9)、《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03)(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六、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反映:(1)、桥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平寨村高峰山东侧,黔中大道西南面,现地面高程在1248.96~1250.35 m之间,地形坡度约10°~15°,属斜坡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范本)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范本)

第四篇桥梁、涵洞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施设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1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总体评价全线一般桥梁上部构造主要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T梁,跨径有20m、30m、40m三种,在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采用的桥型结构符合常规,均为国内公路桥梁常用桥型。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维持初步设计方案,常规桥梁采用跨径20m、30m、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在部分变宽度和互通式立交中桥梁采用了整体式现浇箱梁。

(2)桥上纵坡取值偏大,不少桥梁梁桥上纵坡超过3.9%,甚至有 4.6%的纵坡,桥上纵坡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山区高速公里在冬季雨雾、凝冻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运营要求,建议结合路线设计优化桥上纵坡。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已优化部分桥梁纵断面指标,所有桥梁纵坡均小于4%,满足规范要求。

3)桥涵水文计算的设计说明内容欠缺、有误,目前该地区在建项目水文计算主要是依据《公路涵洞设计细则》和《省公路小桥涵设计暴雨洪水流量研究计算公式的使用说明》中的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和采用。

施工图执行情况:施工图阶段桥涵水文计算已采用上述两本参考资料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4)下阶段设计须加强地勘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施工图执行情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加强了桥位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根据地勘资料及地形、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路线平纵面优化调整,现场调整落实桥梁墩台位置,合理确定桥长、桥型,优化布孔。

特别重视加强了岩溶区地勘工作,根据资料合理确定桩基深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

1.2 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1)外业验收阶段桥型布置图中高墩,仍采用了初步设计推荐的多种整幅双柱式矩形(实心等截面、空心变截面)桥墩,整幅预应力盖梁的设计,建议尽快提供相关设计的结构验算资料,校核结构安全性。

执行情况:高墩计算资料已提交咨询公司审查。

现浇空心板桥梁初步设计说明

现浇空心板桥梁初步设计说明

四桥梁工程4.1技术标准1、设计标准(1)设计基准期:100年。

(2)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2。

(3)桥面宽度:桥面宽度与路基同宽。

(4)桥面横坡:双向1.5%。

(5)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6)地震动峰加速度值: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

(7)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100年。

(8)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

(9)护栏防护等级:A级。

2、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019版)(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6版)(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3、桥型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结构使用安全可靠、适用耐久。

(2)经济性:经济上合理,节约投资。

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

(3)生态性:桥梁的设计主题以“人文﹑绿色”为本,提供人性化空间及通车条件,为游人﹑居民创造最为理想的交通环境。

(4)共享性;技术先进可靠,充分共享现代城市桥梁的先进技术资源。

(5)协调性﹑景观性:造型新颖美观,与周围环境景观充分融为一体。

(6)保护性:施工方便、快捷,确保施工工期;同时采取可靠的环保措施,避免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后期养护维修方便,避免破坏环境景观。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

木结构桥梁设计说明(原创版)目录一、木结构桥梁设计的意义二、木结构桥梁制作的材料规定三、木结构桥梁设计的结构规定四、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的力学设计和构思五、木结构桥梁设计的优势正文一、木结构桥梁设计的意义木结构桥梁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结合了科学、艺术和实用性。

从桥梁的设计、制作、实验到竞赛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对青少年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科学教育观。

开展此项模型活动可以有机地和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是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极好题材。

二、木结构桥梁制作的材料规定在木结构桥梁制作中,整体结构的制作须使用桐木条,其规格在 2 毫米至 3 毫米之间(误差为 0.1 毫米),由运动员自行选择。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合用于桥梁结构。

三、木结构桥梁设计的结构规定在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结构设计规定是关键。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安全系数等因素。

设计者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桥梁的结构形式,如梁式桥、拱桥等。

四、木结构桥梁设计中的力学设计和构思在木结构桥梁设计中,力学设计和构思是重要的环节。

设计者需要考虑桥梁在承受荷载时的内力分布、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

为了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设计者需要运用杠杆原理、偏心压力法、修正偏心压力法等方法进行力学设计和构思。

五、木结构桥梁设计的优势木结构桥梁设计具有许多优势,如下所述:1.节能环保:木结构桥梁的材料是可再生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结构轻便:木结构桥梁相比其他结构材料更为轻便,有利于减轻地基的承载压力。

3.抗震性能好:木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使得木结构桥梁在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4.施工方便:木结构桥梁的制作和安装相对简单,施工周期较短。

5.艺术美观:木结构桥梁具有天然的木纹和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自然的美感。

综上所述,木结构桥梁设计在材料选择、结构规定、力学设计和构思以及优势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特点。

桥梁设计说明书

桥梁设计说明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基本资料1. 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

横断面布置见图1-1。

2.可变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2.5kN/m2,人行道+栏杆=5kN/m 2。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容重γ=23kN/m 3。

其他部分γ=25kN/m 3。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 L b =25m ,计算跨径L=24.5m ,桥梁全长L=24.96m 。

6.混凝土弹性模量 Eh=3.00×104MPa 。

纵断面布置见图1-2。

100900100170170170170170102016020020 1.5%1.5%沥青混凝土厚50混凝土垫层60-130图1-1 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12.5612.5612.5612.5249616200160图1-2 纵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行车道板的计算(一)恒载及其内力1.计算图示由设计资料知:La=610cm,Lb=200cm;La/Lb=610/170=3.6>2,所以,行车道板可以按照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

2.等跨简支板内力计算(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计算跨度:l0=170-18=152cm;l=l0+t=152+(22+10)/2=168cm<170cm。

弯矩及剪力计算图示见图2-1和图2-2。

桥面铺装层g1=23×0.1×1.0=2.3kN/m;桥面板自重g2=25×1.0×(0.22+0.1)/2=4kN/m;合计:g=g1 +g2 =2.3+4=6.3kN/m;弯矩:M og=1/8×g×l2=1/8×6.3×1.682=2.22kN/m2;剪力:V sg=1/2×g×l0=1/2×6.3×1.52=4.79kN。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结构设计形式及尺寸说明(1)结构形式1. 跨径标准跨径:15.96m计算跨径:15.60主梁全长:16m2.主梁主梁采用横截面为T型的截面梁,主梁片数为3片,主梁高为1100mm,梁肋宽为180mm,端部厚度为130mm,根部厚度为150mm,翼缘板宽度为1600mm主梁间距为2200mm,主梁中间采用600mm 现浇湿接缝。

主梁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见附图1。

3.横隔梁横隔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式等厚形式,厚度为150mm,共设置4道,横隔梁间距为5.2m,横隔梁布置及详细具体尺寸见附图14..桥面净宽净—6m(行车道)+2×0.75m(人行道)。

5.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6.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均厚10cm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7.桥面连续本设计为两跨一连,对于简支T型梁桥桥面连续的做法为首先把两梁接头处的桥面板用连接钢筋连接起来,钢筋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用玻璃丝布和聚乙烯胶带包裹,使其与现浇混凝土隔开,两端之间的变形由这段范围内的钢筋承担,另外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设置连续钢筋网,使整个桥面铺装形成桥面连续构造。

8.桥梁支座支座采用矩形板式橡胶加劲支座,尺寸为16cm×47cm,厚度为40m(橡胶片)和52(橡胶片加2cm厚钢垫层)。

9.桥梁桥墩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式桥墩,桥墩高为8.0m,墩帽高为0.4m,墩身高为7.6m桥墩布置及结构尺寸见附图210.桥台桥台采用实体式U型桥台,结构形式及尺寸见附图311.伸缩缝伸缩装置采用U 形锌铁皮式伸缩装置,这种桥梁伸缩缝以U 形锌铁皮作为跨缝材料,锌铁皮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弯曲部分开凿梅花眼,其上设置石棉纤维垫绳,然后用沥青胶填塞这样,当桥面伸缩时,锌铁皮可随之变形,下层锌铁皮可将渗下的雨水沿桥横向排出桥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中央大道小塘子桥梁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2006年9月18日昆明市新都有限公司召开北中央大道方案会审会议,会议上经专家讨论决定北中央大道在小塘子水库处采用建桥方案,由于两侧桥台受规划交叉口的限制,桥梁长度为120米左右。

2、设计依据
(1)《昆明呈贡新城雨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昆明呈贡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昆明呈贡新城吴家营片区控制性市政规划》;(4)《呈贡综合交通专项规划》;(5)《呈贡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6)《昆明呈贡新城二期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设计招标文件》;(7)《昆明呈贡新城二期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设计招标文件补遗通知》;
3、设计规范
(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93)
(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TJ77-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二、设计指标 1、设计荷载:城-A级
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3、设计基准期:100年
三、桥式方案设计与构思
1、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本桥方案的总体指导思想为:在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满足交通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施工难度适宜,并以先进的结构设计理论设计出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桥梁。

2、构思过程
根据北中央大道在此位置的横断面形式,桥面全宽布置为56米,公交车道及机动车道为衔接前方断面,2×4米(公交车道)+2×3米(绿化带)+2×15.25米(机动车道)保持不变;根据横断面布置特点及造价等方面考虑,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压缩为1米,北侧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改为与南侧相同,即非机动车道为3米,人行道为1.75米,以保证桥的对称性。

方案一:拟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横向上将桥分为3幅:中央2×4米(公交车道)+2×3米(绿化带)=14米为1幅,其余两边21米各为1幅。

纵向上将全桥分为3跨,跨径布置为35+50+35米。

方案二:拟建预应力混凝土V型墩连续刚构梁桥,本方案除结构上与方案一不同外,在横向和纵向布局上与方案一相同。

横向上分为3幅:中央2×4米(公交车道)+2×3米(绿化带)=14米为1幅,其余两边21米各为1幅。

纵向上也分为3跨,跨径布置为35+50+35米。

方案三:拟建一座跨径为120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跨跨过水库,全桥共分两幅,单幅宽度为28米。

全桥需要布置四根拱肋,拱肋位置需占用公交车停靠站及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的绿化带。

3、方案比选
综合桥位处的景观、桥梁的施工难度及工程总造价,本桥提出两种桥式方案进行比较论证,以求优越的工程方案。

现将三个方案进行比较,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