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分子病理特征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房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

根据乳腺癌的细胞学特征和分子表达谱,病理学家们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亚型,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以及不同分子亚型的特征。

一、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是根据癌细胞的组织学特征进行的。

根据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组织学结构和细胞核特征,乳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导管型乳腺癌:导管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以上的病例。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源自乳腺导管,通常呈现出单纯的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并逐渐恶化为乳腺癌。

2. 小叶型乳腺癌:小叶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第二常见的类型,约占35%的病例。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来源于乳腺小叶上皮细胞,通常形成实质性结节和浸润生长。

3. 黏液性乳腺癌:黏液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至3%。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含有大量黏液,形成囊腺状结构。

黏液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4. 乳头状乳腺癌:乳头状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至2%。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形成乳头状突起,常常伴有乳头溢液。

乳头状乳腺癌的预后较好。

5. 其他类型: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一些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如纤维瘤样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等。

这些类型的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子表达谱。

二、乳腺癌的分子亚型除了病理学分类外,分子学在乳腺癌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乳腺癌细胞中特定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以下几种:1. 激素受体阳性(HR+)亚型:这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70%以上的病例。

这种亚型的乳腺癌细胞具有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达。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2. 基底样型(Basal-like)亚型:这是一种三阴性乳腺癌的亚型,表示乳腺癌细胞不表达激素受体和HER2蛋白。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可能影响男性。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然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和组织学特征对于准确诊断和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类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特征通常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

常见的病理特征包括瘤型、浸润性程度、腺体形态和细胞核形态等。

1. 瘤型乳腺癌可以分为多种瘤型,包括导管性癌、小叶性癌、乳头状癌等。

不同的瘤型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行为。

2. 浸润性程度乳腺癌的浸润性程度是评估其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可以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和淋巴结转移癌。

3. 腺体形态乳腺组织是由腺体和间质组成的。

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与正常乳腺组织有很大差异。

通常,乳腺癌会破坏正常腺体结构,出现不规则的团块样结构。

4. 细胞核形态乳腺癌细胞的核形态变异较大,包括核大小、核染色质的形态和分布等方面的改变。

核染色质的异常排列和核仁的增大等现象常见于乳腺癌细胞。

二、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乳腺癌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克利斯滕森分型、布鲁克林分型和分子分型等。

1. 克利斯滕森分型克利斯滕森分型是根据乳腺癌组织中的不同成分来分类的。

根据瘤内成分的比例和大小,乳腺癌可以分为纯性实性癌、伴有非具体性纤维增生的癌和伴有具体性纤维增生的癌等。

2. 布鲁克林分型布鲁克林分型是一种将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的分类方法。

这四个亚型分别是基底样型、豆芽菜样型、激素样型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

3. 分子分型分子分型是根据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来分类的。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分子标志物的不同表达情况,乳腺癌可以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型、三阴性型和基底样型等。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种不同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因为它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这使得TNBC的治疗相对困难,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率。

对于TNBC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一、病理特征1. 分子亚型TNBC通常被分为六个分子亚型,包括基底样、免疫原性、分化型、分泌型、基底样免疫原性和基底样分化型。

基底样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TNBC的70-80%。

这些分子亚型的存在表明TNBC是一个高度异质的疾病,这也是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2. 组织形态学在组织形态学上,TNBC常呈现为高级别的浸润性导管癌,伴有明显的细胞核多形性和核分裂相增多。

TNBC还可能具有炎性乳腺癌的特点,即肿瘤周围有大量浸润性淋巴细胞浸润。

3. 分子特征TNBC的分子特征主要表现为p53突变、高增殖指数、增殖细胞异质性以及DNA修复通路的异常。

这些分子特征与TNBC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临床预后1. 生存率相比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TNBC的生存率相对较低。

研究表明,TNB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约60%,远低于其他乳腺癌类型。

这主要是由于TNBC的高复发和转移率,使得其预后较差。

2. 复发和转移TNBC的高度侵袭性使得其易于复发和转移。

尤其在早期治疗后的远处复发和转移率较高,给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临床医生需要更关注TNBC患者的远期随访和随访策略,以尽早发现复发和转移,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三、治疗策略由于TNBC缺乏ER、PR和HER2的表达,因此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对其无效。

目前,化疗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且难以预测化疗的疗效。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是通过对乳腺癌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得出的。

本文将从病理报告中的各个方面,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级以及预后等内容。

二、病理特征分析1. 组织学类型根据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组织学类型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乳腺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

根据组织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通过分析组织学类型,可以对乳腺癌的生长方式、浸润程度等进行初步了解。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分级描述了肿瘤的分化程度。

一般来说,乳腺癌分为I、II、III级,分别表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乳腺癌的分级对预后和治疗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好,低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差。

3. 细胞学特征乳腺癌病理报告中也会描述细胞学特征。

细胞学特征包括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核分裂象等。

通过分析细胞学特征,可以了解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浸润能力等。

细胞学特征的分析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是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特定抗原并观察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ER和PR的表达情况。

ER和PR阳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2. HER2状态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也是治疗的重要靶点。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HER2的表达情况。

HER2阳性乳腺癌常常具有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特点。

四、预后评估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预后评估是根据病理学特征、分级、免疫组化结果等综合判断的。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五、结论乳腺癌病理报告是判断乳腺癌病情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来源于乳腺组织,可以对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与分期的重要依据,而分子分型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特点和预后,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理诊断是通过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常见的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等。

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癌、腺泡状癌等不同类型。

组织学分级则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和分裂指数来评估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一般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此外,浸润深度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临床分期,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病理诊断,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成为了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子分型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分子亚型。

目前,根据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以及激素受体/HER2均阴性型。

这些分子亚型的出现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从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分子分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子特征,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

对于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我们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分子机制,并依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将会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组织学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其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乳腺癌的8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2.肿瘤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核分裂象和癌细胞核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Elston和Ellis分级法,将乳腺癌分为Ⅰ、Ⅱ、Ⅲ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亚型。

这些分子亚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三阴性的乳腺癌,即ER、PR和HER2均呈阴性。

4.浸润程度乳腺癌的浸润程度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乳腺癌侵袭正常乳腺间质的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而非浸润性癌则未侵犯基底膜。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帮助进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下是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在病理组织学上有相似的表现,但乳糜性分泌物的存在可以帮助鉴别。

乳腺癌通常没有乳糜性分泌物,而纤维腺瘤可以有。

2.与乳腺炎的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很相似,但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炎通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癌组织则包含癌细胞。

3.与结节性硬化症的鉴别结节性硬化症可导致乳腺发生肿块,但与乳腺癌不同,结节性硬化症的肿块多为多个、质地坚硬的结节,而非一个单个的肿块。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缺乏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种亚型,它占乳腺癌总发病率的10%至20%左右,目前被认为是乳腺癌中最具有异质性和最具有挑战性的亚型之一。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其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进行探讨。

一、病理特征1.肿瘤形态学特征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呈现高度异型性,具有高度浸润性和侵袭性,形态多变,常见的有实性、糜烂性、团块状、瘢痕性等多种形态。

肿瘤细胞核分裂相、细胞间质增生明显,边缘模糊,含微小的核分裂象,是典型的恶性肿瘤生长特征。

2.分子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以基底样亚型和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具有高度异质性,主要由肿瘤干细胞、浆细胞、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组成。

该亚型缺乏ER、PR和HER2的表达,通常表现为蛋白水平的缺失或基因的缺失,这就使得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无效。

3.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三阴性乳腺癌通常更年轻化,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者占到一半以上,肿瘤生长快,侵犯淋巴管径路和血管,同时也因为缺乏ER和PR的表达而使得其亚型对激素治疗无效。

此外,三阴性乳腺癌还有和BRCA1突变有关的遗传背景,肿瘤细胞具备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更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二、临床预后一般而言,三阴性乳腺癌较其它亚型的发生率更快、复发率更高,疗效评估也较为困难。

化疗和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治疗手段,然而三阴性乳腺癌不同于其他亚型,不像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或ER/PR阳性的乳腺癌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和内分泌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处理要强调病理特征和体征诊断。

1.预后指标三阴性乳腺癌疾病预后因人而异,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病人的年龄、肿瘤分期和治疗方式等。

(1)肿瘤分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分期是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2)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一项重要特征,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越差。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来探讨乳腺癌。

一、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腺癌特殊类型等。

(1)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

其特点是肿瘤细胞从导管上皮浸润至周围组织。

(2)浸润性小叶癌:约占乳腺癌的10%~15%。

肿瘤细胞起源于腺泡上皮细胞,浸润至周围组织。

(3)乳腺癌特殊类型:包括乳头状癌、黏液癌、髓样癌等。

这些类型的乳腺癌较为罕见,其特征是细胞学特殊或关键分子特征的改变。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依据细胞形态学和核分裂活性来划分,一般分为Ⅰ~Ⅲ级。

(1)Ⅰ级:细胞形态正常,核分裂活性低。

(2)Ⅱ级:细胞形态异常,核分裂活性中等。

(3)Ⅲ级:细胞形态非常异常,核分裂活性高。

组织学分级可用于评估乳腺癌的生长速度和侵袭能力,对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有一定帮助。

3. 分子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异常有关。

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

此外,HER2基因异常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二、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乳房肿块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乳房肿块。

肿块通常呈结节状,质地硬实,边界不清晰。

但并不是每个乳房肿块都是恶性的,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肿块性质。

2. 乳房疼痛或红肿乳房癌在早期可能伴随乳房疼痛或红肿。

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解为乳腺炎,但在治疗乳腺炎后,疼痛和红肿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3.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患者乳房表面皮肤可能出现凹陷、皱褶、溃疡或皮肤颜色改变等变化。

这些改变往往与肿瘤浸润乳房皮肤有关。

4. 乳房溢液部分乳腺癌患者会有乳房溢液,颜色可为血性、浆液样或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特征导读:形态学上相似或不相似的不同亚型乳腺癌在分子水平上有何异同呢?下面就以美国TCGA项目乳腺癌的研究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乳腺癌的研究方面,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小伙伴们都做了些什么。

在CBioPortal上有这么几个大手笔的研究(其实样本量也就是just so so,就是数据类型多了些):Breast cancer patient xenografts(British Columbia, Nature 2014) ; Breast InvasiveCarcinoma(British Columbia, Nature 2012) ; 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Broad ,Nature 2012); 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Sanger, Nature2012); 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TCGA, Cell 2015) ; 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TCGA,Nature 2012) ; 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 (TCGA ,Provisional)。

每个研究中样本量和所检测的数据类型如下:那这些大研究中都包含些什么样的数据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大家熟知的TCGA计划,就进行了多水平的研究,包括突变,拷贝数变异,m RNA表达,mi RNA 的表达,甲基化,蛋白表达等几个层面的研究。

那这些数据都是利用何种检测手段获得的呢?以2012年发表在Nature上的Comprehensive molecular portraits of human breast tumors(The CancerGenome Atlas Network)为例,共利用了6种技术平台:1)Gene expression DNA microarrays; 2) DNA methylationarrays; 3) microRNA sequencing; 4) Affymetrix SNP arrays; 5) exome sequencing; and 6) Reverse Phase Protein Arrays。

通过研究我们得以一窥乳腺癌的全貌。

此研究包含了825位病人,其中来自463位病人的466例标本进行了5个平台的检测,包括:Agilent mRNA expression microarrays;Illumina Infinium DNA methylation chips;Affymetrix 6.0 SNP arrays;microRNA sequencing;whole exome sequencing;Reverse Phase Protein Array。

得到如下结果:Significantly mutated genes in breast cancer在510例样本中发现了30626 somatic mutation,其中包括28319 point mutation,4 dinucleotide,2302 indel(范围从1~53个bp)。

所涉及的基因囊括了之前研究报道乳腺癌相关基因PIK3CA,PTEN, AKT1, TP53, GATA3, CDH1, RB1, MLL3, MAP3K1,CDKN1B, 及一些新发现的SMGs(Significantly Mutated Genes)基因TBX3, RUNX1, CBFB, AFF2,PIK3R1, PTPN22,PTPRD, NF1, SF3B1, CCND3。

检测到的这些基因中的突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肿瘤相关。

从图总可以看出Luminal A型包含的突变较多。

Geneexpression analyses (mRNA andmiRNA)利用366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将525例肿瘤组织及22癌旁组织通分为12个级别,且与PAM50分级一致性很好。

DNA methylation 在802例乳腺癌标本中,利用574个探针将样本分为五个DNA methylation groups。

在Luminal B中呈现高甲基化水平,在Base-like type中呈现低甲基化水平,在Her-2(+)中呈现适中水平的甲基化。

在甲基化区域上还是集中在传统的CpG岛区域。

DNA copy number 在773例肿瘤标本中,确认了之前研究报道的拷贝数变异区域,其中PIK3CA, HER1/EGFR, FOXA1, HER2/ERBB2主要为amplification;MLL3, PTEN, RB1,MAP2K4主要为deletions.从图中可以看到Luminal A, Luminal B类型中拷贝数变异较HER2(+)及Basal-like类型略多。

且deletion(蓝色)较amplification(红色)多。

以上是从分子水平来区分不同亚型的乳腺癌,那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Luminal/ER+ Luminal/ER+型在基因表达谱,突变谱及拷贝数改变方面异质性很大,病人的预后也不尽相同。

ESR1, GATA3, FOXA1,XBP1 ,MYB mRNA 及蛋白高表达大量重要基因包含点突变PIK3CA高频突变PIK3CA-mutated luminal A型中没有检测到PI3K通路激活典型的标志,如pAKT, pS6 及p4EBP1 。

这些基因在basal-like and HER2EmRNA subtypes中高表达,并与INPP4B PTEN确实高度相关。

Luminal/ER+中包含一种MAP3K1 MAP2K4基因高频突变的亚型。

在(RTK)–PI(3)K通路中,Luminal/ER+型中通常有PIK3CA突变,在basal-like型中PTEN缺失常见。

Luminal/ER+中P53通路情况在lumina A 型及lumina B型中表现不同,lumina A型中TP53突变频率为12%,lumina B型中TP53突变频率为29%。

在Lumina B 型中通常包含ATM确实及MDM2扩增。

在Lumina A 型中通常包含GADD45A及CDKN1A高表达。

以上表明在lumina A中TP53通路较lumina B中活跃。

在RB1 通路中,lumina型中通常能检测到RB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lumina A型中较高。

在lumina型中通常出现cyclin D1扩增及高表达,特别是在lumina B 中。

在lumina型中,RB1及TP53通路的持续活化可能是lumina A预后较好的原因。

HER2-based classifications and summary analysisHER2(+)型乳腺癌中并不完全属于HER2E m RNA亚型,HER2E m RNA亚型的乳腺癌也并不完全属于临床上的HER2(+)型乳腺癌。

只有大约50%的临床上HER2(+)型乳腺癌属于HER2E m RNA亚型,其余属于lumina m RNA亚型。

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可以把HER2(+)型乳腺癌分为两个比较主要的类型。

在HER2E-mRNAsubtype/HER2+ 类型中FGFR4, EGFR, HER2基因高表达,HER2扩增。

而在luminal-mRNA-subtype/HER2+类型中GATA3,BCL2,ESR1基因高表达。

somatic mutation的数据也可以明显区分临床上HER2(+)型乳腺癌是包含两种亚型的。

在HER2E或ER-negative的肿瘤中多包含TP53突变;而GATA3突变只出现在limina 或ER(+)的肿瘤中。

此外揭示了一些HER2(+)类型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PIK3CA 突变,PTEN PIK3R1突变,PTEN及INPP4B缺失;HER 家族其他基因的突变(EGFR,HER3);FGFRs, EGFR, CDK4 及cyclin D1的拷贝数变异。

在临床上HER2(+)的乳腺癌,基因表达谱一部分属于HER2E-mRNA-subtype,一部分属于luminal-mRNA-subtype。

Basal-like summary analysisbasal-like亚型一般被认为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s),是由于basal-like亚型典型的特点为ER- PR- HER2-。

但只有75%的TNBCs为basal-like亚型。

本研究中共包含81例basal-like亚型样本,76例TNBCs样本,其中65例TNBCs属于basal-like亚型。

basal-like 亚型中TP53成呈高频突变(80%),此外RB1,BRCA1功能的缺失也是basal-like亚型的特点。

basal-like亚型与浆液性卵巢癌在分子表型上类似。

表现为:1)BRCA1失活;2)RB1缺失cyclin E1扩增;3)AKT3高表达;4)MYC 扩增及高表达;5)TP53高频突变。

TP53 RB1 BRCA1缺失,MYC扩增,显示basal-like与浆液性卵巢癌可能有共同的驱动事件。

除BRCA1 BRCA2之外basal-like亚型没有常见的点突变可以作为用药靶点。

在basal-like亚型中BRCA1 BRCA2突变(包含germline,somatic mutation)频率可达到20%。

也就是约1/5的basal-like亚型患者可以从PARP 抑制剂及铂类化疗药物获益。

除突变外,PTEN INPP4B缺失可以作为潜在的靶点。

PTEN INPP4B缺失的细胞系均对PI(3)K 通路抑制剂敏感。

在basal-like亚型中,PI(3)K 及RAS–RAF–MEK通路上多个基因呈现扩增,包括PIK3CA (49%), KRAS (32%), BRAF (30%) and EGFR(23%)。

在可能的药物靶点上,FGFR1, FGFR2, IGFR1, KIT, MET,PDGFR 基因呈现扩增状态。

从图中看出basal-like与Ovarian 在基因拷贝数水平上确实很像。

纵观整个研究,在大样本量中进行了多平台的研究,得到了DNA拷贝数、突变、甲基化水平的数据。

RNA表达谱的数据及蛋白表达的数据。

并总结了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的分子的特点。

但心中不禁有些许疑问:整个研究中没有分子分型与预后的数据?样本中的种族分布如何?且在拷贝数检测时为什么采用SNP Array?得到了部分答案:利用SNP Array可以检测出LOH及三倍体的情况。

呵呵,这是完全以CNV探针为probe的Array没有办法解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