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合集下载

化石吟

化石吟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这里指破解生物进化之谜的信息, 暗示保存在化石中的生命信息需要 人们去研究
见注 释
为人类留下了关于地球 生物的研究资料。
“生命的档案”,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化石上保存的揭示生物 进化的生命信息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1.珍贵 2.高明 3.平凡 4.卓越 5. 奇幻 6.冰冷

化石吟.flv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 的神奇景象。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 美之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 照应开头。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 细细描 画”是写人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 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不正是地球古)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 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 )“你能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了什么 样的作用? (3)化石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 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字词积累
骸骨 尸骨。
葱茏 (草木)青翠茂盛。 化为乌有 变得不存在。
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日转星移 指太阳、星星的位置发生 变化。比喻时间流逝。
比比谁最快
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填序号)。

《化石吟》课文赏析

《化石吟》课文赏析

《化石吟》课文赏析《化石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感情丰富。

下面是《化石吟》课文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

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

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

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

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2023年七年级《化石吟》教学设计8篇

2023年七年级《化石吟》教学设计8篇

2023年七年级《化石吟》教学设计8篇七年级《化石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科学诗。

写科学家通过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歌共7节,可分3层。

第1、2诗节是第一层,诗人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象;第3、4、5、6诗节是第2层,也是诗歌的主体部分,具体写遐思的内容;最后第7诗节回应第1、2诗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首尾圆合。

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仿佛与它面对面地对话一样,显得自然亲切。

教学目标:1、了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2、感受诗歌浓郁的诗味,培养丰富的想象力;3、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激发爱文学的激情。

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浓郁的诗味,培养丰富的想象力;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激发爱文学的激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初一学生对化石的了解较少,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有一定难度;2、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化石的形成涉及到生物知识和地理知识,对学生在展开联想表述时学科融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与化石相关的资料;2、教师收集化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吴__,来自__中学。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韩城,也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一节课。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在我家附近,一家大型商场门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微型公园。

在这个小小的公园里,一只威猛无比的霸王龙,带着一只呆萌无比的小恐龙,在一片浓密的草丛中,昂首站立。

它们,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有时还引颈长吼。

这奇特的景观引来许多行从驻足观赏,那令人恐惧的嘶鸣,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那奇特的远古,令人遐思,令人留连忘返。

尤其是一些小朋友,简直将这里当成乐园,乐不思蜀。

同学们都知道,恐龙是大约亿万年前的生物,它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现代是怎样知道恐龙样子的呢?对,是化石!科学家通过研究恐龙留下的化石,复原了恐龙的形象,也再现了恐龙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得以欣赏到一个像神话一样的奇幻世界。

《化石吟》(精选12篇)

《化石吟》(精选12篇)

《化石吟》(精选12篇)《化石吟》(精选12篇)《化石吟》篇1张峰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过程和方法1、朗读法。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更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

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赞叹之情。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2、联想想像法。

诗歌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激发探究生物进化的兴趣。

3、讨论点拨法。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圆合的结构美。

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体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词吗?这个词什么意思呀?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欣赏化石图片)。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二、字词检查1、字形字音奇huàn(幻)zhuó yuè(卓越)cōng lóng(葱茏)guǒ(裹)藏骸(hái)骨潜(qián)行躯壳(qū)档(dàng)案猛犸(mǎ)万载(zǎi )2、解释词语骸骨:尸骨葱茏:(草木)青翠茂盛化为乌有:变得不存在。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化石。

(2)板书课题《化石吟》,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朗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2)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体会课文情感。

第三课时1.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课后练习成果。

2.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石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收集化石等。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张锋《化石吟》原文阅读

张锋《化石吟》原文阅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张锋《化石吟》原文阅读
 最早的鱼儿怎幺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幺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幺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幺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化石吟》

《化石吟》

朗读诗歌
朗读感知
化石吟
张锋
你长沉逝高啊重复生海犹时为黑生肉冰你描你请长沉逝最最最最 讲眠睡去明〄现原命枯如光历色之体冷否绘把向眠睡去早早早早 的地亿万的你的的的〄把在史的灵虽的定出我我地亿万的登的的 故下年载魔令远恐航石生你留躯火早骸了一的一下年载树陆鸟鱼 事刚的的法人古龙船烂命脸下壳却已骨造幅思一刚的的儿的儿儿 多苏石世师叹林、从〄的上一裹悄腐把物幅绪讲苏石世怎鱼怎怎 么醒头界〄服木猛太日档刻本藏然朽平主生引述醒头界么儿么么 令的说又卓的多犸古转案下珍着潜化凡的物向那的能可不怎嘴没 人化了重越大么仿不〄细道贵生行为的存进远奇化否会开么长下 神石话现的自葱佛息星细道的命在乌真在化古幻石说重花没牙巴 往啊。〄雕然茏在地移描皱密的地有理〄的〄的啊话现?有?? 、〄 刻〄、引向 画纹码信下〄回 图 神〄?? 腿 惊 家 幽颈近 〄〄。息〄 答 画 话 ? 讶 〃 雅长代 〄 。 ; 。 〃 〄吼进 〄发 。 ……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 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饱含感 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 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 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 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 世事变化很大。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真有如此 变迁吗?如果有,何以为证?
的中 生窥 物见 科 世了 学 界亿 家 。万 们 年通 前过 像研 奇究 幻这 的些 神化 话石 一, 样从
什么是化石?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 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 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 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 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 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 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16.化石吟完整版

16.化石吟完整版

朗读感知
你长沉逝高啊重复生海犹时为黑生肉冰你描你请长沉逝最最最最 讲眠睡去明〄现原命枯如光历色之体冷否绘把向眠睡去早早早早 的地亿万的你的的的〄把在史的灵虽的定出我我地亿万的登的的 故下年载魔令远恐航石生你留躯火早骸了一的一下年载树陆鸟鱼 事刚的的法人古龙船烂命脸下壳却已骨造幅思一刚的的儿的儿儿 多苏石世师叹林、从〄的上一裹悄腐把物幅绪讲苏石世怎鱼怎怎 么醒头界〄服木猛太日档刻本藏然朽平主生引述醒头界么儿么么 令的说又卓的多犸古转案下珍着潜化凡的物向那的能可不怎嘴没 人化了重越大么仿不〄细道贵生行为的存进远奇化否会开么长下 神石话现的自葱佛息星细道的命在乌真在化古幻石说重花没牙巴 往啊。〄雕然茏在地移描皱密的地有理〄的〄的啊话现?有?? 、〄 刻〄、引向 画纹码信下〄回 图 神〄?? 腿 惊 家 幽颈近 〄〄。息〄 答 画 话 ? 讶 〃 雅长代 〄 。 ; 。 〃 〄吼进 〄发 。 ……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诗歌分为三层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化 石 吟
张锋
苏铁叶子的化石
猛犸象臼齿的化石
玄武蛙
三叶虫
师氏剑齿象骨架化石
始虫化石
始莱得利虫化石
恐 龙 脚 印 的 化 石
多 鳃 鱼 头 化 石
莫氏鱼
始祖鸟化石
化石的形成

生物在死后,尸体和泥沙埋在一 起,被泥沙紧紧裹住,别的矿物质填 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 内部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 的尸体竟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就是 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 并能帮助确定地躯壳裹藏着生命的 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石 吟
恐 龙 化石
牛头骨
化石
奇景们美《 与象展的化 人,示科石 类并了学吟 的赞亿抒》 伟美万情是 大了年诗一 。科前,首 学的它生 的神向动 神奇我优
朗读课文: 1.积累字词 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 情
积 累 字 词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意。 奇huà 幻 ) guǒ(裹 )藏 n( cōng ló ng( 葱茏)zhuó yuè 卓越) ( i n 骸( há )骨 潜( qiá )行 躯壳( ké) 档( dà )案 ng 猛犸( mǎ ) 悄(qiǎo )然
诗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
• 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 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自由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2、本诗可分为几层? 概括各层大意。
1、2节:通过发问、 引发联想 分三部分: 3-6节:具体抒写、无 限遐思 7节:回应法文、照 应开头
研读赏析: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全诗中 起到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驱壳……一本珍贵 的密码”? 3、“时光在你脸上……细细描画”是写 人吗?你怎样理解?
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复古的恐龙、猛犸你有 何感想
课堂达标练习:
•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 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 话?(可以用生物课上或 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 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