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_例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5891-15895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221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张晓菡1,王晓艳2,熊浩1*1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2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湖北荆州收稿日期:2023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提高对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方法:总结1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上腹、剑突下隐痛。
CT示胆囊壁增厚,局部可见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局部与肝实质界限不清。
MR示胆囊颈部可见类圆形短T2信号影,胆囊底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边界清晰,DWI呈稍高信号影,增强呈明显延迟强化,病灶与邻近肝实质界限不清。
胆囊病灶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坏死。
结论:胆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属于良性肿瘤,其在胆囊中的发生率极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确诊仍依赖于病理。
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易复发,因此应加强对其随访。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胆囊,CT,MRIA Case Report of 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GallbladderXiaohan Zhang1, Xiaoyan Wang2, Hao Xiong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Received: Sep. 11th, 2023; accepted: Oct. 5th, 2023; published: Oct. 12th, 2023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通讯作者。
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Xiou a ln,B O Na A n, ZOU i e Y A X n u, H h nh n Jz n, U N iy h AO C u s e g, Y Hu. D p r n f S rey E i e at to ugr , me
A ia dC i rnSH si l C ptl ntueo e i r s B in 0 0 0 C i fl t h de opt , ai stt f da i , e i 10 2 , hn ie l a aI i P tc jg a
科 治疗 方 法及 随 访情 况等 。结 果 5例 I MT患儿 中, 肿瘤 位 于膀胱 , 肿 瘤分 别位 于颈部 、 2例 3例 腹 部及 右 下肺 , 行肿 瘤 完整切 除 术 , 中膀 胱及 右 下肺肿 瘤 患儿 术后 随访 2—8个 月未见 肿瘤 复发 , 其 腹 部 肿瘤 患儿 未能 随访 ; 例 膀 胱肿 瘤 活检 , 1 明确诊 断后 家长放 弃 治 疗 ; 例 颈部 肿 瘤复 发 , 期 经化 1 初
tmos(MT nc i rn u r I )i hl e .Meh d Fv ae wt I u e at n o eMa f 0 6t d to s iecss i MTi o rd pr t rm t yo 0 o h n me f h 2
teJ n f 0 0 weerve d rt s e t ey h u eo 1 r e iwe e o p ci l.Reu t Amo gte5 c s s a u r n ba d r 2 r v sl s n h ae ,2 h dtmosi ld e ,
刘菁 张晓伦 包楠 邹继珍 袁新 宇 郝春 生 叶辉
【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炎性肌纤维母 细胞瘤(M ) I T 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和 总结 我 院收 治的 5例手 术病 理 确诊 为 I MT患儿 的 临床 表 现 、 实验 室检 查 、 像 学检 查 、 影 病理 学诊 断 、 外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Dp r w t S r r,C ah ag aH si l ho u 2 80 , hn ) ea n n o ug y ho uK a d o t ,C ah 30 0 C i t f e pa a A s atP roe T vsgt tec ncplo c1et e f su oacm t s yf rb scpoirt n( M )o t — b t c:u p s oi eta l i ahl a fa rs edsro ao o bol t r f a o P P fh U r n i eh j o o u op um ・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辨别诊断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辨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辨别诊断。
方式分析4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看,免疫组化染色,并温习文献。
结果肿瘤由梭形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粘液血管样背景组成。
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
随访5~5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IMT 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偏向及恶变潜能。
确诊依托病理,应注意与一些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辨别。
【关键词】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特点;辨别诊断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Methods Four cases of IMT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light microscopic level and were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and the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tumor consisted of spindle cells,large number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cells and myxoid background with delicate vasculature. Tumor cells expressed vimentin,SMA,MSA,Desmin. No patient had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tumor during the followinging 5~54 IMT is a kind of rare benign tumor which takes inflammation as background and myofibroblastic hyperplasia as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minority has the tendency to relapse and the potential of malignant mutation. Definite diagnosis relies on pathology. ITM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a group of soft tissue tumors and tumor-like lesions.【Key words】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ial diagnosis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 是最近几年来被命名的要紧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
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年 9 1 在全麻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 07 月 1日 术中 见肿瘤位于膀胱左外侧 , 围组织广泛粘连 , 与周 锐性
分离后 , 见肿 瘤形态 不规则 , 1 mX1 m×8c 约 2c 0c m
2 讨 论
人报 导未 获 得 这 样 的结 果 。有 人 报 导 A K在 IT L M 病 人 中阳性 率 不 到 2 %[9。 0 8] ,
2 5 治疗 及预 后 .
可能是人体对损伤的一种异常或过度的反应 。这些
原因导致 了细胞增殖 , 此过程类似于肿瘤性 的生长
过程 。“ 炎性假瘤” 这个词频繁地被列在各种术语中 来描述该病的特异性表现【 。 卜引
・
--
—
—
1 4 ・— 2 — 。 —
CanJl bDi即 ,a u r 2 o 、 1 No 1 l a a Jn ay。0 9. 3. . i
文章编号 : 3 —48 (09 0 —02 —0 1 7 2720 ) 1 14 3 0
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1 例报告并文献 复习
图 1 膀胱 C T片
腔内, 膀胱充盈欠 佳, 于其左侧 壁见 一不规则 团块 影, 向腔内、 腔外突出, 病灶主体位于膀胱腔外 , 边界 较清 , 大 层 面约 1 . c . c 病灶 增 强 扫 描 最 15 mX67 m,
可见 强化 , 灶 与 左 侧髂 外 动 静 脉 分 界 清 晰 ( 图 病 如 1。l 个 月前 患者病 理 报 告 复印 件 提示 : ) 7 多发 性平 滑肌 瘤 : 局 部细胞增 生活 跃 , 病灶 大量慢 性炎细胞 浸 润; 瘤体 局部退性 变 ( 液性变 ) 粘 。膀胱镜 提示 : 胱 膀
尿道膀胱软组织肿瘤: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良性肿瘤及未确定的潜在恶性瘤

bo l t u rI rba i tmo ,MT) sc
关 键 词 : 道膀 胱 ; 瘤 ; 尿 肿 软组 织肿 瘤 ; 疫组 化 免
膀 胱 良 l 变 中 , 圆细 胞病 变 包 括 术后 椭 圆 生病 椭 细胞结 节 ( S N) P C 和炎性 肌纤 维母 细胞瘤 (MT) 二 I , 者均起 源 于肌纤 维母 细胞 , 其病 变 的性质 尚未确定 。 起 源于 膀胱 的 良性 肿 瘤有 平 滑 肌 瘤 、 管 瘤 和 神 经 血
1 1 临床 病理 特 点 膀 胱 I 的常见 临床症 状 是 . MT 血尿 , 次为 泌尿道 刺激 症状 或尿 排泄 梗阻 、 其 腹痛 及
便用 力 时怒 张 , 致 肛 管 皮 肤 全 层破 裂 , 成感 染 、 导 造
杀 菌 、 术操 作简 便 、 伤 小等特 点 。而美 宝湿 润烧 手 创 伤 膏不 仅 具 有抗 感 染 、 痛 、 血 、 镇 止 化瘀 、 轻水 肿 、 减 改善 局部 血循 环 等优 点 , 可增 强 吞 噬 细 胞 的吞 噬 且
6期
刘翠岚 : 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 激光治疗痔疮 3 8例分析 8
47 5
存在大 量 的各 种 菌 群 , 导致 局 部 创 口感染 。美 宝 易
胞 , 能 与美宝 湿 润 烧 伤 膏 的生 肌 和促 进 上皮 细 这可 胞 增生 的作 用密 切相 关 。
总之 , 由于 C 激光 手术 具 有 止 血 、 野清 晰 、 02 视
的引流 作用 , 可有 效缓 解疼 痛 、 除 肌 肉痉挛 和促 进 解
参考 文献
[] 周颖斌 , 1 付志强 , 曲云英 . 美宝湿 润烧伤膏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免疫组化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价值分析

西藏医药2021年第42卷第2期(总155期)20●基础医学●免疫组化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价值分析秦文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价值。
方法 以2017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患者35例,将其病理组织为对象进行研究。
所有组织均经免疫组化处理,并由两位病理医师进行检查分析。
结果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分叶状21例(60.00%),结节状14例(40.00%);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直径2~7 cm,平均(4.13±0.48)cm。
其中存在波形蛋白呈强阳性表达35例(100%);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32例(91.43%);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Ki67指数升高35例(100.00%),以正常标准为基准发现升高幅度约在10~25%。
结论 免疫组化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准确性较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关键词 免疫组化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临床价值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由具有分化性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细胞组成[1,2]。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发病率通常较低,好发于腹膜、肠系膜及肺等组织,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形态较为多样[3-5]。
目前,临床无法利用CT、彩超等方法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仅能依靠病理学检查对其进行确诊[6,7]。
因此对临床病理医师的要求较高,需对疾病病理学检查的手段进行深入学习,以保证在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快速、准确的对肿瘤定性,进而指导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免疫组化为病理诊断常用的方法,其对多种肿瘤的诊断、定性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8,9],因此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进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患者35例,将其病理组织为对象进行研究。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炎性肌纤维母 细胞瘤 (n a ma r m oi olsctm r if m t y yf rbat o , l o b i u
I ) MT 又名炎性假瘤 , 最近 WH O定 义为“ 由分化 的肌纤维母细
镜检查 , 随访 5年无复发。 例 2 患者女 ,7岁 , : 2 因尿频 、 急 、 尿 尿痛 伴 肉眼血 尿 1月
现 、 理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病
瘤 2例进行 临床分析并结合 文献 复习 , 临床表现 、 从 病理特点 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 面总结 。男 1 , 1 , 例 女 例 年龄分别 为 5 ,7岁。患者均以 肉眼血尿 就诊 , 中一例 肉眼血 尿伴 5岁 2 其 有尿频 、 尿急 、 尿痛 。两 例 分别经 B超 、 T、 胱镜 检查 证实 C 膀
地较硬。镜检梭形细胞及多角形 细胞 ( 肌纤 维母细胞 及纤维 母 细胞 ) 增生 , 细胞 核圆 、 圆 , 椭 核染质 淡 , 分可 见核仁及少 部
方 法经尿道 膀胱病变切 除术或膀 胱部分 切除 , 后定期 做膀 术
胱镜 复查。 关键词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病理形态 ; 鉴别诊断
原 发于膀胱的炎性 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少见 。我 院收治 2例 , 现结 合文献其进行深入讨论 。
1 临 床 资 料
量核分裂 。部分区域梭形 细胞呈 束 , 织状 排列 。疏 松粘液 编 水肿样 间质伴大量小 血管增 生 , 内散在分 布大量 中性 粒细 其
胞 , 巴细 胞。免 疫 组 化结 果 : 形 细胞 区 Vmet 、MA、 淋 梭 i ni S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ladder, IMTB) 好 发 于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成人也可发生。 IMTB 常见临床表现为: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血液学表现为: 红 细胞沉降率加快,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高 丙球 蛋 白 血 症 等[5] 。 少 数 患 者 主 诉 为 “尿频、 尿急、 尿痛及排尿困难, 下腹部 疼痛或尿路梗阻症状” [6] , 临床表现无特 异性, 与 膀 胱 肿 瘤 的 临 床 表 现 相 似。 IMTB 常见的镜下表现为: 菜花样或息肉 状肿物, 表面可出现充血、 溃疡, 基底部 较宽, 好发于膀胱侧壁及底壁, 三角区较 少见, 且膀胱内视野不清晰。 膀胱镜下行 组织活检常提示为: 腺性膀胱炎。 故术前 膀胱镜下活检难以确诊, 常需术中或术后 获取部分组织标本后行病理检查确诊 [7] 。
· 3501·
· 新进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吴水清, 徐 冉, 朱 煊, 贺海清, 赵划晟, 张 磊, 赵晓昆
【摘要】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膀胱软组织真性肿瘤 , 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学检查常提 示膀胱恶性肿瘤, 易误诊而导致膀胱全切, 常需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确诊。 目前主要治疗方式 为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且术后不需要常规膀胱灌注化疗, 大部分预后良好, 少数可复发、 转移。 近年来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报道及研究逐渐增多 , 本文将从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理特征以及发病机制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膀胱; 炎症;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37畅1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畅3969 /j畅issn畅1007 -9572畅2015畅28畅028 吴水清, 徐冉, 朱煊, 等 畅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8): 3501 - 3504畅[ www畅chinagp畅net] Wu SQ, Xu R, Zhu X, et al畅Research progres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ladder [ 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5, 18 (28): 3501 -3504畅
作者单位: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 中南大 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通信 作 者: 赵 晓 昆, 410011 湖 南 省 长 沙 市,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E -mail: wsq591@126畅com
当时并未真正意识到其属于一种肿瘤 。 大 多数学者认为, IMT 是一种炎性反应后的 增生表现, 而非肿瘤[2 -4] 。 随着研究的深 入, Yagnik 等[2] 发现, IMT 的发生与染色 体异常有关, IMT 患者的 2 号染色体长臂 和 9 号染色体短臂存在异位; Yamamoto 等[3] 认 为, IMT 的 发 生 与 P53 和 MDM2 基因的表达有关。 以上研究均证明 IMT 不同于一般炎性反应, 且通过遗传学和分 子学证实 IMT 为单克隆增生。 2005 年金 百冶等[4] 报道了我国第一例以 IMT 命名 的发生于膀胱的 IMT 患者。 近些年来关 于发生于膀胱的 IMT 相关报道增多。 1 临床表现
IMTB 的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 且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也很重要, 必要时可 行二次术中快速病理检查[4] 。 IMTB 的大 体标本常表现为膀胱侧壁的实性肿块或息 肉样肿物, 肿块切面颜色呈黄褐色或灰白 色, 有时可呈黏液样[17] 。 肿块常无包膜, 边缘不清, 呈浸润性。 组织学形态主要表 现为增生的梭形或长梭形肿瘤细胞呈囊状 分布、 浸润性生长, 间质小血管增生, 伴 有大量散在炎性细胞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在 IMTB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 肌源性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 ( SMA) 和肌特异性肌动蛋白 ( MSA) 在 80% ~90%的患者中染色呈现块状或强阳 性; 间叶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 ( Vim) 常 表现为强阳性, 胞质弥漫着色, 但在多数 肉瘤及间叶组织中也可表达, 故特异性较 低。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 SMA、 MSA 和 Vim 表达呈阳性为 IMTB 的确诊依据[18] 。 此外, 肌源性标志物、 上皮标志物、 组织 细胞标志物在部分患者中亦呈阳性 。 有学 者认为, 间变性淋巴瘤酶 ( ALK) 的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区分 IMTB 与其他膀胱 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19] 。 对于腹部 及肺部 IMT 患者, 如果术后 10 年内发现 ALK 异常, 则提示 IMT 复发的可能性较 高。 IMT 患者中 ALK 表达阳性率为 33% ~75%[20] , ALK 基 因 的 表 达 与 染 色 体 2p23 异位有关, 故有学者认为这种染色 体的异位将促进肿瘤的增生, 与肿瘤的低 度恶性有关[6] 。 5 鉴别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502·
2 影像学表现 IMTB 的影像学表现与膀胱恶性肿瘤
相似, 影像学诊断困难, 术前常易误诊为 膀胱恶性肿瘤[8] 。 术前 B 超检查提示膀 胱内低回声均匀肿物,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常提示肿物内血流丰富。 CT 检查表现为: 膀胱占位性病变, 肿块边缘欠光滑向膀胱 内突入, 肿块基底部较宽, 较大肿块基底 部与膀胱壁常分界不清, 周围脂肪间隙显 示不清晰, 盆腔淋巴结有肿大表现, 增强 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CT 值为 30 ~50 HU, 强化形式各样, 呈均匀、 不均匀或明显强 化, CT 值为 60 ~90 HU。 IMTB 在 CT 下 常表现为单个膀胱内或黏膜下肿块, 直径 可为 2 ~11 cm, 伴或不伴浸润到膀胱周 围脂肪[9] , 也可表现为膀胱壁的弥漫性 增厚, 甚至侵及邻近器官[10] 。 部分学者 通过回顾性分析 IMTB 患者的 影 像 学 资 料, 发现增强 CT 下的 IMTB 强化较膀胱 癌明显, 且延迟期具有明显的强化, 即增 强期表现为 “快进慢出”, 与其他泌尿系 统恶性肿瘤表现不同, 因此认为这种强化 表现与 IMTB 局部病灶内含有大量的微细 血 管 有 关[11] 。 IMTB 在 磁 共 振 成 像 (MRI) 下的信号差异较大, 可能与 IMTB 的组织学形态多样性有关[12] 。 总之, 由 于 IMTB 本身比较少见以及其在影像学下 的表现无特异性, 因此术前易误诊为膀胱 恶性肿瘤。 3 发病机制
Research Progress of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ladder WU Shui -qing, XU Ran, ZHU Xuan, et al畅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 Hunan 【Abstract】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bladder is a rare true soft tissue tumor , which belongs to boundary type畅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eoperative imaging findings often indicate the malignant tumor of urinary bladder , which even leads to radical cystectomy because of misdiagnosis 畅Definitive diagnosis often refers to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examination 畅At present, partial cystectomy and transurethral electrocision of bladder tumor are preferred treatment methods畅It is mostly believed that routine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is not necessary after these two kinds of surgeries畅Most patients undergoing the two kinds of surgeries have favorable prognosis , and a few will have relapse and transfer 畅 The reports about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bladder are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畅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 pathogenesis and prognosis about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bladder畅 【Key words】 Neoplasms, muscle tissue; Urinary bladder; Inflammation; Diagnosis; Therapy
IMTB 在组织学上的主要表现为肌纤 维细胞增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常见的炎 性细胞为浆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 等。 因此, 慢性感染被认为是 IMT 的一 种重要发病因素。 从 IMTB 病灶中已分离 出来的微生物有分枝杆菌、 棒状杆菌、 人 类疱疹病毒、 人乳头状病毒等。 膀胱的手 术史 (包括膀胱镜检查)、 创伤和类固醇 药物以及耻骨后经阴道无张力吊带的使用 均可 能 与 IMTB 的 发 生 有 关[13] 。 p53 和 MDM2 基因的过度表达可以使 IMTB 显示 出一系列 不 同 的 细 胞 异 型 性 及 生 物 学 行 为, 被认为在 IMTB 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 要 作 用[3] 。 也 有 报 道 认 为, 白 介 素 6 (IL -6)、 HHv -8 序 列、 CyclinD1 的 过 度表达可能与 IMTB 的发生有关[14] 。 近年 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间变性淋巴瘤 激酶 (ALK) 的表达和基因重排在 IMTB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尤其是 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