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不见的声音3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5课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前导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而发生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但并非所有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都能被人听到,因为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2.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包括波和波.波可以传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波可以用来清洗和焊接物体.3.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犬笛吹出的是频率为25 000Hz的声音,周围的行人茫然无所知,而小狗已经按照犬笛中传出的口令行动了是因为小狗能听到_________.4.下列事例中,属于次声波的应用的是()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5.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随堂检测】1.蝙蝠通常在夜间活动,并且能准确地判断方向,是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回来,根据其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了.人们把这种定位的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用来等.2.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效应而实现的.由此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3.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4.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测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6.下列现象不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飞行时的定向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C.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D.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7.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B.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8.由于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因此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在灾害中丧生.但一些小动物对地震的预警却比人类要好的多,其原因是小动物()A.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较高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D.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9.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超声波B.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不产生声波C.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次声波D.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声波,但声音太小【拓展训练】1.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谜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谜”.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__Hz,人耳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__次.3.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BB.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C.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先前传播4.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5.在地震或火山爆发之前,人通常没有任何感觉,而狗、猫等动物有反常行为,这是什么原因?利用这些行为对我们有什么用?6.由实验探究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小明同学说,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第5课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振动音调2.超声次声3.超声4.B 5.B【随堂检测】1.超声波反射回声定位声呐测量距离2.多普勒能3.A 4.C 5.D 6.D 7.C 8.B 9.C【拓展训练】1.次声波2.12 不能200 3.B 4.B5.因为猫、狗等小动物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的这些灾难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我们可能利用这些动物在灾难发生前的异常表现提前判断灾难的发生,减少生命及财产损失.6.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一方面,当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低于或高于一定的范围时,就成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另一方面,即使是可听声,人耳听到也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距离合适,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耳没有毛病等等.。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2.超声波能 够成像.利 用B型超声 波诊断仪, 简称B超。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利用超声波 的多普勒效应能很快地测出物体 在运动中的速度.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4.超声波能 使清洗液产 生剧烈振动, 有去污作用. 据此,人们 制成了超声 波清洗器。
巩固练习
答:因为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 300~4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 之内,是可听声,所以人能听 见;而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5~6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 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不能 听见。
巩固练习
[www] 2.人发出的声音的 频率范围约为60~2500Hz 查阅资料,收集蝙蝠、海 豚、狗、猫以及其他你感 兴趣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 率范围,并与同学们交流.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界首初中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 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 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 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 声波.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每个人的听觉范围并不相 同.有些年轻人可以感觉到低于 20Hz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人 年龄越大,越听不见频率较低或 较高的声音。 各类动物之间的听觉范围区 别较大.有些动物,如蝙蝠、海 豚、飞蛾等能听见超声波,而大 象、鲸等能听见次声波。
乐 音 和 噪 声
答:有关动物发出声音的频 率范围为: 蝙蝠:10000~120000Hz 海豚:7000~120000Hz 狗:15~50000Hz 猫:60~65000Hz
布置作业
1、P23《www》1、2 2、完成《课课练》相关作业。 3、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这次看来部落B比部落A的人聪明?你看到他们是怎 么传信的呢?” “我看见他们也吹放在嘴里的一个东西。” “是什么东西?” “很小,看丌清,吹的很用力,但没有听见声音,吹 哨的人还带着大黄狗。” “那狗很听话,跟着一声也丌叫,只是偶尔抬头在主 人身边蹭蹭。” “奇怪,人丌喊,狗丌叫,他们远处的人怎么知道我 们偷金刚石呢?”你能帮这两个糊涂的贼清醒一下吗?
2、超声波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 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 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知识快递
B超:平常说的“B超”就是 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 造影,帮助医生 分析体内的病 变(如图)
3、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 速度测定器: 目前交警是利用红外线产生的 多普勒效应测定车辆的速度。
动动脑筋
人的听力不动物有什么丌同呢?
归纳小结
在强度一定,频率不同的声 波中,有的我们人耳听不见 。
哪些声音你听不见,你想知道吗? 活动:测一测你听觉的频率范围
20Hz 次声波
20000Hz 可听声
频率
超声波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1.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 唤爱犬。犬笛吹出的是 25000Hz的声 音,周围的行人茫然无所知,而小狗已 经按照犬笛中传出的口令行动了是因为 小狗能听到 高于20000HZ超声波 的声 音。
帮贼清醒
2.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 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 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 物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 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 难者的“死亡谜”。原来都死于风 暴所产生的 。 次声波
一.教学目的

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3)

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3)

课题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利用教学流程[课前复习]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新课引入] 演示: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提问:手在振动吗?但为什么听不见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呢?比拟:人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新课学习]比拟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和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有何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说明:人的听觉频率是有范围限制的。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 Hz之间的声波。

举例:风声、雨声、流水声、动物发出叫声、乐器演奏声……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各不相同,尤其以年龄不同而差异显著:年轻人可听到低于20 Hz的声音,小孩最高达30000 Hz ~40000 Hz,老年人:50 Hz ~12000 Hz,70岁以上仅为1000 Hz ~4000 Hz。

各类动物听觉范围区别也较大。

阅读教材P20“生活物理社会〞,蝙蝠可听到1000 Hz ~120000 Hz的声音,大象能听到1 Hz ~20000 Hz的声音。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 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查找: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蝙蝠、海豚、狗、猫〔蟋蟀、蚂蚱、老鼠、飞蛾、座头鲸、白暨豚〕;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狗、大象。

蝙蝠与超声波:179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普兰瑞尼发现失去视觉的蝙蝠行动自如,于是他让其分别丧失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做比照实验,发现只有失去听觉后无法捕食和飞行。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苏科版物理精品教案八年级上学期作者:佚名来源:不详2008年09月11日【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课题: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利用多媒体演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与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科学的求知欲。

(2)使学生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对于听觉正常的人在空气中是不是都能听见物体振动发出的所有声音呢?导语二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做一做]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点拨]师: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3、次声波的作用:
1)科学家通过研究和监测,将它作为预报地震、 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2)次声波武器
知者加速
想一想,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
(2)_ (3)___
声源振动的频率
_;
响度小 _________________;
声源在真空中 _______________.
2、超声 的应用
方向性好
声呐(阅读书27页)
声呐-发出超声波-回声-探 测海底形状、测定潜艇鱼群位 置等。
方 向 性 好
超声波诊断仪(B 超)检查、治疗 疾病
穿透能力强
超声波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清洗器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
地震之前,蛇、鼠等都会出洞,许多动物 都表现为不耐烦的状态,而我们人类却毫 无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地震前发出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人耳可听声范围
1、可听声波(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
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
2、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3、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你注意过吗?
试一试将你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你能听到 声音吗?
人们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 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
二、超声波
1、超声波的三个显著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件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可听声波和不可听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可听声波声音叫作可听声波. 它的频率 范围通常在20~20 000Hz 之间. (1)每个人听觉的频率范围不同,有些年轻人可以听到 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听 觉的频率范围越小.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析: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常伴有“次声波”的 产生,题中所讲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动物感 受到了次声波.
课堂小结
可 听 声 波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超声波
应用
声音
次声波
各种声音的 频率范围
应用与危害
的是提高声音的响度的.
●人、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并不完
全相同,发声频率范围要小于听觉频率范围.
感悟新知
知1-讲
例 1 [模拟·泰州] 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 的声音 B.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 15 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D.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例2 [模拟·南通] 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 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 手术过程中, 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 波具有的特点是( A ) A.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B.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C.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D.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感悟新知
知2-讲
解析: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振动频率高、穿透能 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

人类能听到的叫声音 (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
一般情况下发 声范围要小于 听觉范围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穿透能力强
预报自然灾害
检测核试验
回声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
计算、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 0.1s 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 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 0.1s,那么人 耳就不 能分辨回声与原声,要想听到回声,最少要距离障碍物多 远?
会议室的吸声墙 防止回声的产生
声源 ③在人耳处
传播介质 (空气)人耳耳塞降噪耳机隔音耳罩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部分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能听见 苍蝇翅 膀发出 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听不见 蝴蝶扇 动翅膀 的声音
生活物理社会
蝴蝶翅膀每秒钟振动5次左右 苍蝇(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
5Hz 300Hz
3、声音强弱的等级划分 单位:分贝 符号:dB 表示声音的强弱 (响度)
0dB:人耳刚刚听到的声音
3、声音强弱的等级划分
0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dB以上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引起疾病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应用:B超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应用:倒车雷达
1、超 声 波:方向性好
应用:声呐
应用:测距仪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 Z~20000HZ。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3、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特点和应用;次声波的危害和监测。

2、教学难点: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学生预习】
1、超声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声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从____HZ到____HZ。

3、介绍一些动物听觉频率范围。

4、介绍次声波的特征及其应用,以及次声波可能对人体的危害。

5、介绍超声波的特征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
1、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__Hz,人耳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__次
2、由实验探究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小明同学说,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

【课堂巩固练习】
1、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任何物体
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2、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3、听不见的声音包括波和波。

波可以传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波可以用来清洗和焊接物体。

【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
2、下列现象不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飞行时的定向
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
C、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D、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
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B、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4、由于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因此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在灾害中丧生。

但一些小动物对地震的预警却比人类要好的多,其原因是小动物()
A、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较高
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
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
D、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
5、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超声波
B、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不产生声波
C、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次声波
D、蝴蝶在飞行时翅膀产生的是声波,但声音太小
二、填空题
6、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

犬笛吹出的是25 000Hz的声音,周围的行人茫然无所知,而小狗已经按照犬笛中传出的口令行动了是因为小狗能听到_____________的声音
7、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谜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

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谜”。

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

三、简答题
8、在地震或火山爆发之前,人通常没有任何感觉,而狗、猫等动物有反常行为,这是什么原因?利用这些行为对我们有什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