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气血虚弱型

合集下载

当心 痛经可能是气血不足

当心 痛经可能是气血不足

当心痛经可能是气血不足--> 目录:第一章:吃美食吃走你的月事烦恼第二章:月经期间拉肚子?谨防气血不足第三章:中医调理痛经的四大秘方编者按:对于痛经,我们都了解。

因为很多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都会伴随着疼痛,当月经结束的时候,疼痛也跟着结束了,这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哦。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吃走你的月事烦恼吧!吃美食吃走你的月事烦恼韭菜炒羊肝原料为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将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于铁锅内急火烹炒,加入食盐、味精调味。

佐餐食用。

每日1次,连食1周为1个疗程。

经行前5日开始食用。

具有温补肝肾功效。

>>>警惕身体8细节女性气血不足如何调理枸杞炖兔肉原料为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将枸杞子和兔肉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用盐调味。

饮汤吃肉,每日1次。

具有滋补肝肾、补气养血功效。

鳖甲炖白鸽原料为鳖甲50克,白鸽1只。

将白鸽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内脏,鳖甲洗净捶成碎块,放入白鸽腹内。

将白鸽放入碗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再将碗放入锅内隔水炖至鸽肉烂熟。

佐餐食用。

具有补益肝肾、调补冲任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为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

吃肉饮汤。

具有益气养血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山楂红枣汤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功效。

玄胡益母草煮鸡原料为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

饮汤,吃鸡蛋。

具有通经止痛、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益母草香附汤原料为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

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

饮汤,食鸡肉。

适用于痛经者,并能光艳皮肤。

姜枣花椒汤原料为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

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

痛经

痛经

痛经是很多妇科疾病的表现之一,痛经有可能掩盖了正在发生的其他疾病。

一、一般处理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

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

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

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为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于经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扬酸0.3g,或甲氯灭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显效。

三、针灸治疗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

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

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四、性激素治疗1、抑制排卵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

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

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

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治疗膜性痛经。

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痉下腹置热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

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吗啡等,以防成瘾。

六、对症治疗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中药元胡止痛片吃过吗?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用月月舒女性都是因为平常穿衣服不注意,穿了低腰或者是高腰的衣服,凉了肚子那一截,或者是受了风寒,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痛经的原因及饮食调养1.痛经的原因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

痛经气血虚弱证——圣愈汤——阴阳解析

痛经气血虚弱证——圣愈汤——阴阳解析

圣愈汤——阴阳解析痛经气血虚弱证,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圣愈汤方:熟地、白芍、川芎、人参、当归、黄芪解析:阳性药:熟地、川芎、当归、黄芪平性药:人参阴性药:白芍君药:黄芪熟地黄: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川芎: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

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人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阴性药物少,阳性药物多,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功效以补气升阳为主,针对虚证;太阴病,气血亏虚。

方剂中,黄芪、人参,益气补脾;熟地、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

诸药合用以益气补脾为主,养血活血为辅。

适用于气虚乏力、血亏心悸者。

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清热调血汤加味、圣愈汤、益肾调经汤比较:膈下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行气为辅。

适用于血瘀气滞者。

少腹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散寒止痛为辅。

适用于血瘀气滞、寒凝者。

清热调血汤加味,以清热祛湿养阴为主,活血祛瘀为辅。

适用于湿热阻滞、血瘀气滞者。

圣愈汤,以益气补脾为主,养血活血为辅。

适用于气虚乏力、血亏心悸者。

益肾调经汤,以补肾助阳为主,养血滋阴为辅,兼顾活血化瘀。

适用于肾亏血虚者。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浅谈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摘要]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

是当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对于痛经缺乏有效地根治方法,“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

”本文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四个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关键词痛经辨证论治1.病因病机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

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甚至疼痛难忍,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病因多与内分泌因素,子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激素类药,手术等。

病人对西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而手术的复发率较高,因此西医对痛经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致使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而中医则从病因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

”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表现而施以不同的方药对痛经进行治疗,从根本上缓解了症状,降低了痛经的发病率。

2.辨证论治历代医学家所论述虽有侧重,但多数认为痛经的发病原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六淫为害等,并与素体情况及经期或经前后的特殊生理环境有关。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由于血海由充盈渐之转为泄溢,气血变化较大且急骤,这时情绪波动、起居不慎或外邪乘虚而入,均易导致冲任失调、瘀血阻滞,或寒凝经脉、气血不和,胞宫经血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

2.1气滞血淤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

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

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2.2寒凝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经期延后,月经量少,经色瘀黯有块,或畏寒身痛,手足欠温,面色白,舌黯苔白润或腻,脉沉紧。

浅析圣愈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临床效果

浅析圣愈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临床效果

1 . 1 一般 资料
虚弱型痛 经 患者 , 其病史 、 症状、 体 征 及 实验 室 检 查 结 果均 符 合 气 血 虚 弱 型痛 经 的诊 断 标 准 。妇 科 检
痛经一 月再 见 。 ” 痛 经 又是 一 个 外在 表 现 的 症 状 , 其
由 内因引起 , 与女 性 相 对应 的 内部 器 官 即女 性 的胞
起着 无法 替代 的作用 , 经血 能周 期而 至 , 有 规律 的藏 泻, 实是 女 子 胞宫 与 肾 、 肝、 脾、 气血、 冲任 息 息 相关 的结 果 。此 型患 者 为气 血 本 虚 , 经血外泄 , 阴血 更 虚, 胞 脉 失于濡 养 , 不荣则 痛 。圣愈 汤具 有补气 养血 的功效 , 主要用 来 治 疗 失 血 或血 虚 。本 研 究 对 不 同 年 龄段 、 不 同病 情 、 不 同病 程 的 痛 经 患 者 进 行 了 观
关 键词 : 圣愈 汤 ; 气血 虚弱 型痛 经 ; 疗 效
网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7 . 1 4 5 1 . R . 2 0 1 4 0 1 0 2 . 1 5 1 0 . 0 0 1 . h t ml
年龄 组 3 0例 ; 病情程度为轻度 、 中度 和 重 度 各 1 0
例, 合 为病 情组 3 O例 ; 病 程 为< 6个 月 、 病 程 6月 ~ 1 2月 、 病程 >1 2月 各 1 O例 , 合 为病 程组 3 0例 。 1 . 2 方法 三 组 均 根据 患 者 症 状 , 辩 证 治疗 , 以圣 愈 汤为 主方 加 减 , 分别服药两个周期 , 一个 周 期 为 l O d , 在经 期第 5 天 开始 服用 。观察 患 者治疗 前后 的 临 床症状 及伴 随症 状 改善情 况 。

中医养生学如何调理女性痛经

中医养生学如何调理女性痛经

中医养生学如何调理女性痛经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痛经是每月都可能面临的困扰。

那种疼痛,有时如钝刀割肉,有时又如针扎般尖锐,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医养生学在调理女性痛经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能够帮助女性缓解疼痛,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气血不畅、肝郁气滞、寒湿凝滞、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

调理痛经,需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女性的体质、生活习惯、情志等方面。

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在经期前后,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容易导致寒凝血瘀,加重痛经。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使疼痛加剧。

油腻食物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气血运行。

相反,应该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

例如,红糖姜水是经期的常见饮品,红糖能补血益气,生姜可温中散寒,两者搭配能够温暖子宫,促进经血排出。

还有桃仁、红花、益母草等可以煮汤或煮粥食用,有助于活血化瘀,缓解痛经。

其次,中药调理也是重要的手段。

根据不同的痛经类型,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对于气血不畅型痛经,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以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等为主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肝郁气滞型痛经,则可选用逍遥散,药物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等,能够疏肝理气、养血调经。

寒湿凝滞型痛经,多使用少腹逐瘀汤,其中有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等,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

气血虚弱型痛经,可用八珍汤加减,包含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炙甘草等,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辨证用药,不可自行用药。

除了饮食和中药,中医的外治法在调理痛经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在经期前一周开始艾灸,每天一次,每次 15 20 分钟,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痛经。

中医辨证治痛经

中医辨证治痛经

中医辨证治痛经摘要: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对于痛经病首先要分辨是经前痛、经后痛或经期痛,其次要弄清月经量的多与少、经色、舌苔脉像以及伴有的其他症状;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经色等可作为鉴别痛经的证型方法。

通过辩证论治,中医中药在调理妇科疾病中疗效确切,患者满意。

关键词:痛经;中医;辨证月经是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健康的女子一般14岁左右开始来月经,医学上称之为月经初潮,月经初潮时不应该发生疼痛,即使腹部不适也只有轻微胀痛,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算是痛经。

但是有的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腹部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并伴有腰酸、乳房胀痛、精神怠倦、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全身症状,称为痛经。

1 病因病理祖国医学对痛经的病因有许多论述,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张景岳《妇人规》一书中记载:“凡妇女但迂经期则必作痛或食则吐,身体困倦或发寒热者是禀气不足”,指出痛经是由于气血亏虚。

《付青主女科》一书说:“妇人少有腹痛,于经后者,人以气血之虚也,谁之是肾气这涸乎。

盖肾水一虚则不能涵木。

肝木亢盛则气必逆故而作痛”,指出痛经是由于肾虚肝郁。

《丹溪心法》记载:“临行时腰疼痛乃是气滞有血淤。

”说明由于气郁或淤血可引起痛经,又云:“经将来腹中阵痛,乍作乍止者,血热气实也。

”《巢氏病源》记载:“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内伤气血以致体虚,风冷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滑伯仁说:“经前脐痛绞痛如刺,寒热发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涩,急此由下焦寒湿之邪博于冲任”。

总的来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月经而产生疼痛。

痛经又分虚实两类。

1.1 虚症久病体虚弱,气血受损造成气血虚弱胞脉失养,而致痛经。

1.2 实证(1)气滞血淤:情志失调、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不引血、血不流通,以致冲任二脉不利经血,滞于胞宫而作痛。

(2)寒湿凝滞:经期淋雨、涉水感寒或久居湿地或过食生冷、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化不畅而作痛。

痛经(中西医)

痛经(中西医)

五、急诊处理
中药止痛剂 西药止痛剂 针灸治疗 穴位按摩
六、辨证论治
痛经辨证首先当辨识疼痛发生的时间、 部位、性质及疼痛程度。 治疗: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
寒 热 虚 实 气滞 血瘀
疼痛的性质
疼痛时间
绞痛、冷痛,的热痛减
灼痛,得热痛增
隐隐作痛,喜揉喜按 痛在经后
疼痛剧烈拒按
痛在经前、经期
胀甚于痛
痛甚于胀,血块排出则痛 减或刺痛
七、分型论治
肾气亏损型:痛在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 喜按,伴腰骶酸痛,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伴 肾虚的表现。补肾填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 汤或调肝汤。
气血虚弱型:痛在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 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 质稀;伴气血虚的表现。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
6、卵泡黄素化不破裂学说:29%~79%的子宫内膜异 位症患者存在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现象,致使腹腔液中雌 激素尤其是孕酮含量明显降低,难以抑制子宫内膜的种 植而发病。
未破裂卵巢黄素化综合征:是一种排卵功能障碍的类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LUFS占18%~79%,亦是其 发生不孕症的原因。此病症为卵泡发育且卵泡细胞出现 黄素化,患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 但成熟的卵子不能排出,无受孕可能。
体征
1)子宫后位固定,可以稍增大,若异位在子宫肌层, 子宫呈对称性或结节性增大,质较硬。
2)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及与子宫相连的不活动 囊块,有轻压痛。
3)子宫骶骨韧带,子宫后壁或后陷凹处有米粒至蚕 豆大小不等的结节,触痛明显。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2.腹腔镜检查 3.实验室检查:CA-125、抗子宫 内膜抗体
同时加用一些止痛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指导
• 向患者讲解月经生理卫生有关知识,使患者明 确痛经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避免由于知识缺 乏而导致不必要的恐慌。 • 起居有常,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 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经期避 免冷水浴、游泳,忌坐卧潮湿之地。饮食规律 营养。 • 经期勤换内裤,卫生棉,保持阴部清洁,防止 外感。
• 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空 气清新,阳光充足,避免噪声,特殊气味的 刺激。 • 起居护理:生活起居有规律,平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经前或行经期注意休息,保证充 分的睡眠,并注意保暖,保持外阴清洁,避 免劳累,淋雨盆浴等,防止外感邪气。 • 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饭前热服。必要时给 予镇痛、镇静、解痉治疗,要注意镇痛剂的 合理使用,防止成瘾。
痛经—气血虚弱型
第四组(20-26号)
痛经的概念
• 痛经是指外感六淫、情志不遂、导致 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 濡养,导致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 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 而致昏厥的月经病,也称“经行腹痛” 是妇科常见病症,以初潮后2-3年的青 年妇女为多见。
气血虚弱型痛经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
脾胃素弱
大病久病
气 血 虚 弱
冲任 胞脉 失于 濡养
不荣则痛
痛经
经行血泻
临床表现
• 辩证要点:主症+气血虚症 •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或 小腹及阴部空坠。 • 兼症:经血量少,色淡质稀,伴有倦 怠乏力,头晕心悸,或面色苍白,失 眠多梦,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 细弱。
护治原则 :益气养血,和中止痛 代表方剂 :圣愈汤(《兰室秘藏》)加香附,延胡 索 圣愈汤组成 :熟地黄、白芍、川芎、人参、当归、 黄芪。
气血虚弱痛经 - 食疗方法
• 1、黑豆大枣汤
配料:黑豆100g,大枣50g,红糖20克
做法: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 红糖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 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气血虚弱痛经 - 食疗方法
• 2、山药薏苡仁龙眼粥
原料: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龙眼肉15克, 粳米100克。
制法:生山药去皮、捣碎。生薏苡仁和粳米一同煮 成粥,然后往粥里加入生山药碎以及龙眼肉,再加 热把食材煮熟即可。 作用:此食疗具有健脾益气、补心补脾的作用。若 在月经期吃的话,更可以尽快恢复缺损的气血。
气血虚弱痛经 - 食疗方法
• 3、胶芪枣汤 原料: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 制法: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 将阿胶放入汤中溶化。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阿胶补血;黄芪、大枣补气生血;三味同 用能补气益血,用于贫血的补养和治疗。
痛经小贴士
• 香蕉中含有维生素B6,能够稳定情绪,并 能减轻腹部疼痛,痛经时不妨多吃一些。 • 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 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 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 情志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适时喝点儿葡萄 酒,能够起到舒畅情志,疏肝解闷的作用, 使气机和利。
痛经小贴士
• 练习瑜伽操:练瑜伽有缓和作用,如弯膝 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 身体两侧伸直。你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姿势, 找到最舒服的就好。 • 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痛经 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 力,极大的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补气养血, 消炎灭菌,清利湿热,除异味,止痒的作 用,像紫草、药仙茅、仙灵脾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康指导
• 如果经痛难以承受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服用一定量的止痛药,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 会造成人体对止痛药的依赖,所以,如果没 有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对于痛经不能缓 解的女性,应当及时到妇科就诊,以免延误 病情。 • 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 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 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痛经感。
护理措施
• 情志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忧虑心理,使 之明确精神紧张会加重气血运行不畅,使 疼痛加剧,让其保持心态平和并积极配合 治疗。 • 对症护理:经期经后多喝热水,局部热敷 或热熨,以温暖子宫,使气血调畅。或经 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沿任脉(腹正中 线)上下摩擦,以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 饮食护理:避免食物的单一化化,不可偏 食,饮食要富有营养,易消化,可多进食 蛋、肉、乳制品和新鲜蔬菜;经前经期忌 食生冷、酸性、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经后 宜服滋阴养血之品,如红枣龙眼汤、百合 银耳羹等,以增加营养;还可常服当归生 姜牛肉汤以温阳补血;亦可服益母草膏、 红糖水或益母草煮鸡蛋,以助经血顺利排 泄,缓解疼痛。
圣愈汤功效 :补气养血(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补血滋阴,和诸药合用, 共奏补气养血之功,气旺则血自生,血旺则气有所 附。 )
香附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延胡索功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 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 跌打损伤。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