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模拟题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包含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答案】 B2.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 D3. 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心理特征指的是()。
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心理特征指的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动机【答案】 A4.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操作直观【答案】 A5. 测验的()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
测验的()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6.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答案】 C7. 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A.1789B.1879C.1897D.1978【答案】 B8. 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的特点。
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的特点。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包括详细解答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在教师反思的四个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A.具体经验阶段B.观察分析阶段C.重新概括阶段D.积极的验证阶段【答案】 B2. 斯金纳是以下哪一种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代表()。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构造主义D.机能主义【答案】 B3. 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为()。
A.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兴起B.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D.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答案】 B4.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A.社会促进B.社会懈怠C.模仿D.从众【答案】 B5. ()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A.投射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镜中自我【答案】 A6. 按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A.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答案】 D7. 某投资者通过蝶式套利方法进行交易,他在某期货交易所买入2手3月铜期货合约,同时卖出5手5月铜期货合约,并买入3手7月铜期货合约。
价格分别为68000元/吨,69500元/吨和69850元/吨。
当3月、5月和7月价格分别变为()时,该投资者平仓后能够净盈利150元。
A.67680元/吨,68930元/吨,69810元/吨B.67800元/吨,69300元/吨,69700元/吨C.68200元/吨,70000元/吨,70000元/吨D.68250元/吨,70000元/吨,69890元/吨【答案】 B8.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复习材料D.固定点【答案】 A9.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鲁姆D.亚当斯【答案】 C2、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的。
A.均衡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无快慢之分【答案】 C3、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 D4、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答案】 D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答案】 B6、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伦理的道德情感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答案】 A7、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洛姆D.亚当斯【答案】 C8、()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A.迁移B.动机C.变式D.定势【答案】 D9、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
A.发展亲密关系B.增进友情关系C.融洽同学关系D.确立恋爱关系【答案】 A10、下列心理学家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苛勒B.考夫卡C.韦特海默D.加德纳【答案】 D11、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34的儿童属于()。
A.轻度弱智B.中度弱智C.重度弱智D.极重度弱智【答案】 C12、(2019年真题)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控制,表述正确的是()A.Ⅱ、ⅢB.Ⅰ、Ⅱ、ⅣC.Ⅱ、ⅣD.Ⅰ、Ⅳ【答案】 B13、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A.动机B.学习动机C.需要D.学习需要【答案】 D14、对于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45题)1、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答案】 D2、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 B3、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标准参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答案】 D4、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答案】 C5、以下哪一种有关学习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泛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A6、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A.学术考核B.教学考核C.目标激励D.岗位定级【答案】 C7、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强化B.反馈C.联结D.迁移【答案】 D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活泼型,其气质类型为()。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答案】 B9、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A.80B.130C.100D.95【答案】 B10、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之为()。
A.社会助长B.社会逍遥C.旁观者效应D.从众效应【答案】 B11、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刺激的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这一现象是()。
A.感染B.从众C.模仿D.服从【答案】 C12、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理论称为()。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答案】 B14、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教学,使青年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能准确理解并掌握高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搞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与高等教育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1)心理学的概念;(2)个体心理的四个方面;(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4)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与具体方法;(4)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第三章)(1)教师的社会角色及作用,职业角色的形成;(2)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方法;(3)教师威信(形成、维护和提高)与师爱。
二、高校学习心理1、学习心理概论(第四章)(1)狭义学习的概念,学习的一般分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学习动机及其培养(第五章)(1)学习动机的涵义、基本结构、种类,成就动机及应用,归因理论;(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3、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六章)(1)学习迁移的定义、分类、作用,学习迁移的的理论观点;(2)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先于教学内容或新的学习材料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作()。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复习材料D.固定点【答案】 A2、下列关于大学生的情绪与理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冷静控制自己情绪B.感情用事,难以用理智控制情绪C.遇事能坚持自己正确认识D.已发展到不为小事而发怒和怄气【答案】 B3、某期货交易所内的执行价格为450美分/蒲式耳的玉米看涨和看跌期权,当标的玉米期货价格为400美分/蒲式耳时,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为()A.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450+400=850(美分/蒲式耳)B.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450+0=450(美分/蒲式耳)C.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450-400=50(美分/蒲式耳)D.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400-0=400(美分/蒲式耳)【答案】 C4、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答案】 C5、对于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
A.心理素质培养B.心理健康维护C.发展性心理教育D.补救性心理教育【答案】 D6、在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斯金纳D.巴甫洛夫【答案】 B7、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答案】 C8、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醒悟B.遵从C.转变D.巩固【答案】 A9、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什么属性()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答案】 A10、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兴趣D.学习理想【答案】 B2. 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答案】 C3.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答案】 D4. 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性测量的核心,而将对发散思维的测量作为测量创造性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吉尔福特提出的()。
A.学习结果分类理论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C.智力结构理论D.条件反射理论【答案】 C5.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外部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 D6. 提出比较概括、广泛的问题,对回答内容不做严格限制的技术属于什么技术()A.具体化技术B.内容反应技术C.封闭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答案】 D7. 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醒悟B.遵从C.转变D.巩固【答案】 A8. (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投资者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时应履行义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确保自身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B.对自身资产或收入情况应作如实承诺,如提供虚假承诺文件,承担相应责任C.如实填写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问卷D.如自身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可以购买以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金融产品【答案】 D9. (2017年真题)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投资者投向基金的资金与财产安全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
A.Ⅰ、Ⅱ、ⅢB.Ⅰ、ⅡC.Ⅱ、Ⅲ、ⅣD.Ⅰ、Ⅱ、Ⅲ、Ⅳ【答案】 D10. 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答案】 C11. (2020年真题)不属于股权投资基金清算必要程序的是()A.支付清算费用B.编制清算报告C.成立清算小组D.举行合伙人会议决议投资退出事项【答案】 D12.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2021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7)

2021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7一、单选题(共20题)1.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
A:形式逻辑思维阶段B:辩证逻辑思维阶段C:由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阶段D:具体想像思维阶段【答案】:C【解析】: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2.奥苏伯尔提出解释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C【解析】:同化说由奥苏伯尔提出,他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映了注意的哪一种特性()A:指向性B:集中性C:可逆性D:选择性【答案】: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4.公平理论指出,员工的积极性能否调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绝对报酬与相对报酬B:实际值与期望值C:效益与收入D:情感管理与提供舞台【答案】:A【解析】:5.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B: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非正式群体【答案】:D【解析】: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缺乏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答案为D。
6.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答案】:A【解析】:7.“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这告诉我们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要素是()。
A:具体B:客观C:标准D:条件【答案】:C【解析】: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要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是( B )。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2.下面不属于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C )。
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C.确定教学目标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 D )。
A.概括B.系统C.巩固D.评价4.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A )。
A.心智技能B.特殊技能C.元认知D.程序知识A.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在不同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C.应陈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变化D.应该简明扼要,可以操作8.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D )。
A.教学制度B.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这一过程是( B )。
A.教学设计B.教学任务分析C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10.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C )。
A.印刷材料B.图示媒介C.声音媒介D.电子媒介二、填空题1.教学设计是指( 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 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 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 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3.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4.( 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5.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我国学者倾向于将这六级目标概括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为( );第二个范畴为( )。
6.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 )。
7.( )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8.确定学生的( )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生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9.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 )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 )。
15.( 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
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4.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5.简述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种类。
四、论述题1.试论述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
2.请系统论述教学模式中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进行的设计。
因此,答案为B。
2.C解析: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确定教学目标属于微观教学设计。
因此,答案为C。
3.D解析: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实质指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我国学者倾向于将这六级目标概括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为记忆知识。
第二个范畴为领会与运用知识。
因此,答案为D。
4.A解析: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和命题三个层次;认知策略,即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
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题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
这样的教学目标类型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就有了科学依据。
因此,答案为A。
5.D7.A解析:陈述得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①应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②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即使在同一学习类型中,也还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③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因此,答案为A。
8.D解析:教材是直接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编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首先要制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要充分反映学习规律,以利各种人才的迅速造就;再次要妥善处理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与学习规律的要求,以利提高教学成效;最后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因此,答案为D。
9.B解析: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因此,答案为B。
10.C解析:《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是:①印刷材料;②图示媒介;③照片媒介;④电子媒介。
因此,答案为C。
二、填空题1.教学的系统规划;教学方法2.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系统3.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4.教学目标12.认知发现;认知结构13.讲授法14.组织者15.教学媒体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进行的设计。
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来分,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种类型:(1)宏观设计宏观的教学设计是制定教学体系的远景蓝图,解决教学的总体规划以及教学的宏观方法学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造就各级各类人才的总体规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包括课堂教授和实验操作)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2)微观设计微观的教学设计是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期规划问题。
这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进行的,主要包括六个步骤:①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即确定教学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状态。
②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
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③制定教学程序计划。
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包括安排教学过程、内容,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及传递经验的媒体。
④进行教学活动。
进行教学活动即执行教学程序计划。
⑤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以确切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⑥对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评价,对教学是否需要继续做出判断。
六个步骤在教学的动态结构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连续步骤。
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从系统的观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其基本特点和遵循的原则分别为:(1)系统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①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评价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③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
④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⑤强调教学的出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⑥把教学任务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明确无误的、可操作的项目来表示。
⑦重视对教学效果做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还要参照教学过程的初始状况等等。
④教学效果不理想或出了问题,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组成成分去详察细究。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答:(1)智育目标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即具有解决问题的本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以丰富的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认知策略)和技能(主要是心智技能)的掌握为前提。
智育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和命题三个层次,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是概念和命题的教学。
知识的掌握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②认知策略,即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
③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
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题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
这样的教学目标类型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就有了科学依据。
(2)德育目标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的人。
要培养个体健康的人格,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
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自我意识的培养,包括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和积极控制自我。
②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即培养对待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态度,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行为。
③人际关系的调适,即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环境。
4.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
教学空间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使其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末状态变化。
而当教学目标的终末状态确定后,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的确定便成了问题的关键。
起点行为或倾向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的原有基础。
学生的原有基础是新的学习的内部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学习的成败。
教师在确定终点教学目标后,必须认真分析并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性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2)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任务分析的另一项任务是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
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