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性别、婚姻与家庭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

第15讲妇女社会工作概述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工作目标和原则,深入认识妇女的特殊困难和发展问题,认识到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妇女,推动性别平等、实现性别的公平正义。
妇女社会工作历年分值保持在单选5个,多选1个,共计7分。
重点在第三节第五章知识框架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妇女的需要和问题 妇女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和需要,同时又有独特的需求。
但妇女的一般需要和特殊需要总是因为性别问题而被忽视和无视。
(一)妇女的需要1.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2.保障妇女的权益和发展的需要3.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时发现,机构有关女员工产假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的产假、哺乳期、带薪年假和体检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这一工作满足了( )需要。
A.妇女的生殖健康B.保护妇女权益与发展C.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D.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答案】A【解析】由于妇女有着特殊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生理特点,因此妇女健康和安全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在内的关于女性工作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妇女“四期”特殊保护的需要得到了法律保障。
某市政府成立了性别平等评估咨询委员会,要求市法制办在所有规范性政策出台前必须交由该委员会,先行评估该政策是否体现了性别平等的原则。
第五章女性与婚姻家庭

动,要勇于吐露爱情。
2015-5-13 39
..\3视频\周国平:恋爱家庭孩子\2周国平谈 爱情.rmvb ..\3视频\爱情心理学_淑女大学堂.你要这样 约会我.rmvb
第二节 女性与婚姻
一、历史上婚姻制度的演变
二、从中国的《婚姻法》看婚姻两性关系 三、婚姻的过程
四、婚姻中的性别不平等 五、婚姻幸福秘诀
的勇气;而女性虽不乏火辣辣的人,但多
数人较为含蓄,通过动作和表情来流露爱
慕之抱怨说,与 他交往的一个姑娘既没 表示说爱他,却又要他 为她做一些事情;这使 得小伙子沉不住气,转 而跟另一个姑娘相好了。
2015-5-13
20
人体器官最传神的莫过于眼睛了。
“脉脉含情”的眼光是她传情的信号;
爱情追求类型大体分为三种:
(1)精神满足型。是指理想、信仰、信念、
事业、情趣、气质等方面的满足。一般对对方 这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着重追求实际知识才 干,即对方的实际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对方 的职务和地位。因此,是一种较高尚的追求类
型。
2015-5-13
哲学家 黑格尔
11
(2)感官满足型。这是以获得感官上的满 足为心理特征的追求类型,但外在美的评价是 低层次的评价,在爱情中更重要的是对内涵美 的评价,也即对异性的理想、情操、才干的评 价。
婚姻制度的演变
杂婚 血缘婚 族外婚
一夫一 妻制
对偶婚
二、从中国的《婚姻法》看婚姻两性 关系
1950年颁布了中国第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法》 1980年通过第二部《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001年通过修改的《婚 姻法》
2001年修改的《婚姻法》的新规定
第一,首次承认妇女的隐性贡献 第二,隐藏财产离婚后还可分割 第三,追加家庭暴力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第四,过错赔偿原则。
性别与婚姻家庭

性别与婚姻家庭性别与婚姻家庭第一节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学理论一、婚姻家庭制度与性别关系(一)婚姻和家庭的本质1.婚姻的本质从表现形式上看,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和生理性的行为。
但并非所有两性结合都被认为是婚姻,只有符合一定规范的两性结合才会被认为是婚姻,所以婚姻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每个社会都有婚姻制度来制约两性关系。
东汉班固《白虎通》:“婚者为昏时行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礼记》:“昏礼者,将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人类学家斯蒂芬认为,婚姻是:(1)社会的合法性组合;(2)开始于一种公众宣告;(3)具有某些共同的思想职能;(4)假设有一个多多少少明确的婚姻契约,详细说明配偶之间、配偶和子女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2.家庭的本质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是人类社会的初级群体,他通过血缘关系建立起来,反映着人类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组合的雏形。
伯吉斯和洛克《家庭》中对家庭的界定: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
家庭作为人类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家庭本质上是通过一定宗教和法律仪式被规范化的由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社会自然产物;家庭成员关系具有感情色彩;家庭有一定的群体规范;家庭具有持续稳定性。
3.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对家庭在组织结构和行为活动上的一些规定,它规定两性以何种方式结合,两性生活在一起的经济关系和性关系的规则,它“既制定了婚姻内部夫妻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性关系,也确定了婚姻之间的亲属关系”。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也决定了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两性在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二)婚姻家庭形态的历史演变家庭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家庭的职能、性质、形式和结构都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又反过来对一定生产方式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人类从动物状态向人类状态过渡时期的两性关系应该是原始杂交状态,两性关系没有明确的社会约束和限制,一切男子属于女子,一切女子属于男子。
家庭人类学:性别、婚姻和家庭

工作与家庭平衡:如何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
家庭经济压力:如何应对家庭经济压力保障家庭生活质量
子女教育问题:如何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婚姻与家庭关系:如何处理婚姻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06
家庭关系与互动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亲子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包括语言、行为、情感等方面
家庭关系:文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和塑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
北欧文化:强调平等和自由家庭观念相对较弱
南美文化:强调家庭和社区家庭观念较强
伊斯兰文化:强调家庭和宗教信仰家庭观念非常强
非洲文化:强调家族和部落家庭观念非常强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家庭观念相对较弱
东方文化:强调家庭和谐和集体主义家庭观念较强
05
家庭结构与功能
家庭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角色分配
单亲家庭:由父母一方和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
重组家庭:由再婚或再婚伴侣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
扩展家庭: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在内的家庭
同居家庭:没有婚姻关系但共同生活的家庭
家庭功能的演变和分化
家庭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性别角色:男女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应平等对待
家庭责任:男女在家庭中承担共同的责任共同为家庭做出贡献
性别关系与家庭权力结构
家庭和谐:性别平等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性别平等:追求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家庭权力: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和地位
性别角色: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婚姻与家庭的影响:婚姻关系对家庭稳定的影响
《性别、婚姻与家庭》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性别观念与性别平等 • 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功能 • 性别、婚姻与家庭的关系 • 性别、婚姻与家庭的现状与问题 • 性别、婚姻与家庭的未来展望
01 性别观念与性别平等
CHAPTER
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影响
传统文化影响
家庭教育
传统文化中关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如“男尊女 卑”、“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
CHAPTER
性别歧视问题
性别歧视的定义
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而对个体 进行不公平对待或限制,违反了
平等原则。
性别歧视的表现
在教育、就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女性往往遭受不平等待遇,如工 资差距、晋升障碍、缺乏决策参与 等。
性别歧视的后果
性别歧视不仅影响女性的发展机会 ,还对整个社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强化。
婚姻破裂问题
婚姻破裂的定义
婚姻破裂是指夫妻双方因 各种原因无法维持婚姻关 系,选择离婚或分居。
婚姻破裂的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沟通不畅、 性格不合、家庭暴力、外 遇等。
婚姻破裂的影响
对夫妻双方的情感和心理 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子 女成长和教育也产生负面 影响。
单亲家庭问题
单亲家庭的定义
单亲家庭是指只有一位家长(通常是母亲或父亲)与子女共同生 活的家庭。
家庭的作用
家庭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提供了 个体成长所需的关爱、教育和支持,同时也在维护社会稳定 、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婚姻与家庭对个人的影响
婚姻对个人的影响
婚姻对个人的心理、情感、经济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婚姻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 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婚姻也会带来责任和义务,对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张能宝司法考试大纲教材最新权威解读

人民网- 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教材最新权威解读】人民网: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即将出版发行,人民网携手法律出版社,邀请到著名的司法考试辅导与研究专家张能宝,第一时间为大家解读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的最新变化,以及复习应对战略。
首先请张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的最新变化。
张能宝: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及辅导用书已于5月20日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如果快的话,明天这个时间北京市场上应该已经可以看到了,京外考生可能还要再等一两天。
总体上看,2011年大纲及辅导用书存在以下四大变化:第一,新组成——大纲编写组及辅导用书编委会重新调整。
为体现大纲的指导性和辅导用书的权威性,2011年大纲编写组及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重新调整搭建,分别由各学科知名专家以及司法部考试中心和法律出版社主要领导领衔担纲。
这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需要强调,一是大纲编写组和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保持了成员的一致性,二是这些组成人员将均为2011年司法考试试题命制的主要参与者。
第二,新调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查及试卷学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2011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将会更加重要,虽然考点没有太多变化,但大纲明确要加大对其的考查力度。
在2011年司法考试四张试卷中,将采取不同形式分别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关内容。
卷一以选择题形式全面进行考查,卷二、卷三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重点考查,卷四将结合法律实务进行综合考查。
通过这些,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考试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
第三,新编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刑法修正案(八)等最新立法内容全面体现。
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及辅导用书,根据国家最新立法及法学理论发展,内容进行了较大完善。
考点删除约10个,新增考点(包括子考点)70余个;大纲附录中法律法规修订3件,删除3件,新增21件。
变动较大的学科是:(1)国际私法:根据最新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修改大纲和辅导用书相关内容。
家庭人类学:性别、婚姻和家庭

• 结婚年龄推迟 • 还有别的变化吗?
• 为什么会出现女强人?
• 更多工作不需要太多 体力劳动
• 教育体系发展 • 如何看待女强人
女性与贫困
• 在贫困的家庭中许多是以 女性以及他们的孩子为主 的家庭
• 全世界的女性为主的家庭 都在增加
• 一半的贫困是因为家庭变 迁:男性迁移、离婚、离 弃、丈夫死亡、未婚妈妈
– 平衡的比例使得一夫多 妻实际并不多
– 年龄的差别也促进了一 夫多妻
– Big wife – 多种多样的原因
和平
父系血亲和从夫居的社会
• 性别分层在增强 • 经常有战事 • 在人口密集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 女性种植维持生计的庄稼 • 男性控制公共领域:仪式、婚礼 • 男性-女性回避 • 男性害怕和女性接触和性生活:
变弱 • 女性是危险的和污秽的 • 禁止女性进入男人房
Etoro的案例
• 男人相信精子给胎儿以生命力量 • 通过古代神灵置于女性身体内 • 被精子滋养的孩子的出生象征丈夫的必然牺牲 • 异性做爱只是为了生育,不鼓励 • 女性有太强性欲被认为是邪魔的,对丈夫有害 • 一年只有100天允许异性做爱,其他时间是禁忌 • 异性做爱不能是在睡觉的地方或者田野里 • 只能是在树林里,因为那里危险,有蛇 • 同性恋是非常重要的 • 男孩从成年男子那里获得精液 • 每3年20岁左右男性去林中小屋发生同性恋 • 但是同性恋不能是在同样年龄的男性中发生
• 当家庭领域和公共领域没有明显分别的时 候,男女较为平等
• 当公与私的空间分离的时候,公共活动可 以获得更高的声望
• 而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家务劳动 • 采食社会公与私的空间没有明显的对立,
因此更平等
第五章女性与婚姻家庭

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 实际上它是一种家庭责任的制度化,这种制 度化的东西就是把社会中间的政治、经济领域中 间的性别不平等就引入到家庭关系中间了。
男人因为他的男性 魄力征服世界,女人 则因他们美丽的外表 和温顺赢得男人。
男主外,女主内的含义及危害
这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放在公私领域的划分的层次,它意味着男 人应该在公领域中活动,而女人应该在私 领域中活动; 放在家庭内部,它意味着男人主要负责和 外部有关的家庭事务,女人负责和家庭内 部有关的事务。
(1)首次承认妇女的隐性贡献 第40条规定,夫妻离婚时,一方因 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 付出较多义务的,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这是对处于弱势的 妇女的保护。” (2)隐藏财产离婚后还可分割
新婚姻法第46条明确规定了重婚、有配 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 家庭成员的等4点要作损害赔偿。夫妻离婚时 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另一方又发现了,可以向法院起诉, 请求再次分割,这是很公平的。
(2)婚后调适
一是降低过高的期望 值。 二是学会妥协。 三是慎重对待婚后 “危险期”。
为何婚姻会有危险期?
首先,婚后要经过一个进一步相互了解和习惯,甚至重新 认识对方的过程。其时双方不再相互迎合和迁就,对自己 的个性和缺点也不再遮掩,如果婚前把对方理想化了,此 时就必须会导致给对方的评价的急剧下降。 其次,因为结了婚,某一方或双方都会认为从此两人的关 系都等于是保了险。这种安全感的加强,就会导致相处时 的随心所欲,从而产生对另一方的不尊重,导致对婚姻的 失望。 最后,婚姻生活的开始意味着个人对社会和家庭具有更多 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婚姻社会和恋爱最大的不同之处。如 果没有这种对婚姻的实际认识,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产生 理想破灭感,并进而由破灭而后悔,导致关系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择偶1.择偶的标准和模 第一、同类匹配第二、资源交换
第三、男女有别
第四、择偶梯度
第三节 家庭
一、家庭的内涵 首先、家庭以婚姻为基础 其次、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上的血缘关系、是判断家庭的第二个 标准 第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是家庭存在的第三个条件
二、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几种新的家庭结构 一是单亲家庭 二是单身家庭 三是丁克家庭 四是空巢家庭 五是隔代家庭 六是同居家庭 七是同性恋家庭
=
高大、风度翩翩、强 壮、豪放、侠肝义胆、 独立、自主、勇敢、 冒险、进取和重事业
=
2、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绪化,男性自信
印象中的男性特质
• 大胆、勇敢、正义 感 • 神经大条,不掉眼泪 • 思考不周到 • 赚钱养家 • 保护女孩子 • 穿裤子
印象中的女性特质
• 细腻、温柔、 体贴、 贤惠 • 重感情,易掉眼泪 • 思考周到 • 会持家,顾小孩 • 较节俭、勤劳 • 较柔弱 • 穿裙子
1930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
1930年 《马努阿的社会组织》 1932年--(一个印地安部落的文化变迁)
玛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 1934年 《海岛人的亲属关系》 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 1935年【1963】--《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美国女人类学家
角色行为
女性的角色行为
男性的角色行为
4、职业分工
男性的职业:
• 工程师、医生、工人、科学家……
女性的职业:
• 老师、护士、秘书、服务员
二、性别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内化自己 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是贯彻个体的一生的性 别认同过程。
二、性别社会化
区别对待:就是社会根据个体不同的生理性别,按照不同性别 的社会期望和规范来教育、影响和塑造她(他)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
一、家庭暴力问题 身体的暴力、性暴力、精神上的暴力(冷暴力) 二、家庭养老问题 三、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
二、性别社会化
同一性别模仿: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社会舆论和教育 导向的影响,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自己崇拜的同一生
理性别的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三、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是指男女在群体、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力 和声望的差距。
1.性别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显性与隐形
公共领域:工作领域、政治领域以及教育场域中。
私人领域:性别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家庭中的性别分工以及 由性别分工导致的不平等。
三、性别不平等
2.性别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1)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
的系统,系统的平衡有助于社会的有效运行、而性别角色差
异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整合有积极功能 (2)冲突论 (3)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
• 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女
人,而是逐步变成了 一个女人的……正是 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产 生了这种东西……我 们称之为女性气质。 ——Simone de Beauvoir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内涵
1、外表形象:如女性娇小优雅,男性高大宽肩
小巧、弱不禁风、亭亭玉立、美 丽、温柔、害羞、细心、感情细 腻、爱哭、重视家庭
三、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 2.教化功能 3.情感功能 4.保障功能 5.生育和性行为的功能
第四节
中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一、当代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变迁 1.家庭职能的变化 2.家庭结构的变化 3.家庭关系的变化 4.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5.离婚率的变化
6.性、婚姻、家庭和生育的分离
离婚
电影《失恋33天》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的:“我们 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 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1937年【1961】--(原始社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1940年 《社会变革与文化指令》 1942年--《巴里岛人的特质》(与贝特森合著) 1942年《美国见闻》 1942年 《自觉问题的人类学论据》
1942年《一位人类学家观察美国》
1949年-(两性之间:变迁世界中的性研究) 1964年--(文化革命中的延续性) 1965年--《家》
第二节 婚姻
一、婚姻及其意义 婚姻是指成年男女双方按照习俗、伦理、法律等规定结为夫 妻的一种制度,体现着社会成员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 统一。
一、婚姻及其意义
1.婚姻首先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 2.婚姻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还是具有社会 属性 禁止兄妹婚姻 禁忌是父母之女婚姻 禁忌是表亲婚姻
合变化发展的符号:阿拉佩什部落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就像人 们想象中的女人们的行为;蒙杜古莫落的男人和女人们的行为 就像人们想象中男人们的行为;而昌布里部落,男人们的行为 就像现在人们想象中的女人一样敏感、爱美、羞怯,而女人们 则像想象中的男人一样,勇敢、独立,对配偶不盲目崇拜。
西蒙娜· 德· 波伏娃
1969年--《波里尼西亚文化不稳定的疑义》
1970年--《文化与承诺》
1972年--《自传—黑梅果之冬:我的早年岁月》
1975年--《未来的重思》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气质》
• 批判了生物决定论,揭示了文化在塑造性别角色与性别气质中 的重要作用,挑战了传统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神话。社会
性别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在不同社会、文化圈中,乃至不同场
第五章 性别、婚姻与家庭
思考
1、用你可以想到的一、两个词语 来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男性和女 性。
2、请你分别说出二、三种男性从事的职 业和女性从事的职业。
第一节
性别的社会建构
一、性与性别的含义
性是生物学术语,是指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理特征 性别是指与男性和女性相关的社会与心理特征
1928年[1975年]--《萨摩亚人的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