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其中,开放性思维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英语教育中,应用开放性思维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教育变得更加趣味、生动、多彩。
本文将通过对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分析,探讨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及改革模式。
一、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开放性思维模式是一种以自由、开放、创新和多元化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模式。
在开放性思维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咨询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和合作者。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思考者和探究者,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造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开放式调研和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学习。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重学习体验和交流,协同学习,互帮互助,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关注的关系。
5.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创设“实际情境综合体验”:课程设计中以生活为情境,实践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与英语来进行语言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分组活动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贡献意见,以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3.应用视频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媒体教学资料:不仅可以增加兴趣,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各种感知和认知。
4.功能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际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增进语言应用自信心。
5.采用个性化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考虑每个学生的特别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调整教学策略,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成为思维的引导者和咨询者: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需求,不再是唯一的、权威的“裁判”,而是成为学生的咨询者和合作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思维:通过听和模仿英语发音,培养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
可以尝试模仿课文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2、基础语法思维:理解并运用基础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能够进行简单的造句和描述。
3、情境思维: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购物、问路、介绍朋友等,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4、阅读思维:通过阅读简单的英语课文或故事,理解并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5、创意写作思维: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编写简单的英语小故事、日记等,发挥创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6、团队合作思维: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7、学习策略思维:根据个人学习特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如记忆、复习、归纳总结等,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的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开放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束缚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个体能够脱离传统的束缚,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放性思维的引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探索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和材料,例如家庭、学校生活、文化交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可以引入一些多样化的语言材料,如音频、视频等,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造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通过课外阅读、参观活动等形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语言应用能力。
在评价体系方面,应该从传统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项目作业、展示等形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
教师应具备开放性思维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等,以保障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与配合。
学生应树立开放、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参与学校和社会各类活动,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和交流。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应关注教育公平,提供更广阔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英语思维模式及其篇章模式特点与大学英语阅读

义。“ 语言从精神 出发 , 再反作用于精神 ” 就是洪堡特要 考察
语言 的全部 过 程 。这 一 辩 证 的 能动 反 映 论 有 较 强 的说 服 力” 胡 明扬 ,2— 6 。( 4 4) 中国学 者赵元 任注意 到汉语 的音 节词 的单音 节性在 某
章, 都习惯 了写得有 头有 尾 , 来龙去脉交 代清楚 , 承转 合不 起
郭锦辉 魏淑 慧
( 阳师范大学 , 沈 辽宁 沈阳 10 3 ) 10 4
[ 摘
要]
在 学 习新的语言时j 们 自然 而然会将 自己的思维 习惯和篇章模 式 带到 目的语 中去 。 中国学生 的篇 章模 式与 人
英语篇章模式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 , 使得 中国学生无法理 清作 者的写作 思路和要 表 达 的深层含 义, 成理 解上 的 困难。 因此 , 造
“ 人从 自身 中创造出语言 , 而通 过 同一种 行 为把 自己束 缚在
语 言之 中; 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 的 民族 周围设 下一个 圈 子 , 只有 同时跨进 另一种语言 的圈子才有 可能从原 来的圈 人 子里走 出来” 。因此 , 语言 的研 究与 探索 如果 不考 虑到 语言 与思维 、 言与民族 精神 力量 形成 的相 互关 系 , 会失 去意 语 就
2 0 年第 5 09 期 (第 l 卷第 5 ) 1 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u a fLa nn miit t nColg o r lo io igAd nsr i le e n ao
No 5, 0 9 . 2 0
( 11 . o5 Vo.1 N . )
英 语 思 维 模 式 及 其 篇 章 模 式 特 点 与 大 学 英 语 阅 读
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

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1.概述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是一种针对2-8岁儿童的英语学习产品,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建立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的特点、教学模式及优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一早教产品。
2.特点(1)互动式教学: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老师进行英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情景教学: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生活情景,让孩子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逻辑和应用。
(3)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特点,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英语。
(4)全面素质教育:除了英语口语训练外,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3.教学模式(1)线上课程: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采用线上授课模式,让孩子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包括英语口语、阅读、数学启蒙等多个领域,全面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2)小班制教学:每节课均为小班授课,确保孩子能获得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师生比例为1:6,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
(3)课程灵活:课程设置多种时间段供家长选择,方便家长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4.优势(1)专业师资: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科学体系:课程体系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逐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成果显著:众多孩子在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中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4)口碑良好: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口碑良好,是家长信赖的早教品牌。
5.结语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作为一款针对2-8岁儿童的英语学习产品,凭借其互动式教学、个性化定制、全面素质教育等优势,赢得了众多家长的青睐。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选择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让您的孩子迈出坚实的人生第一步。
英语思维方法[整理]
![英语思维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2932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5.png)
英语学习一、精深大于广博:熟能生巧(脱口而出)、专守一经、学以致用(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夫学贵有本末,古尚专经。
初事寻摭,徒惊浩博,是以务研一经,以穷其奥。
但求一经,群经自贯,旁通曲证,温故知新,恃源而往,靡不济矣。
(3)多看英文解释的字典,学会用英语界定、描述。
二、逆向五步法:听(跟读)、(默)写、说、背、想三、学习流程:背诵(逐句默写)-翻译(逐句互译对照)-比较(语言表达:关键词、搭配、句型;文化差异;思维流程)-自言自语(第一人称改写、话题分析)四、学习资料(精、慢、熟,将文本的英语内化为自己思维中的英语)1、新概念英语(听写、翻译、口语)2、美国文化背景3、人类的故事4、美国总统辩论5、voa(听写、翻译、口语)6、狮子王、老友记(听力、口语)五、养成talk to myself(自我双向交流)的习惯通过自己的imagination(想象力)来创造:利用学过的英语文章,找出话题或问题,通过自我问答法,侃侃而谈,设想自己处于一个双向交流通道(tow-way communication channels)中,与一位假想的交流者练习。
六、1、英语思维受“主客二分”思想影响,具有分析型、逻辑性、外倾式、抽象化、个体性、写实性、细节化、直接性等特点,属于“法治化”语言,具有“理性”特点。
英语重形合,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句法完备,逻辑严密,用词求异,表意精确,富有变化,具有“显山露水”的特色。
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句尾可无限延伸。
英语名词性结构多(句子呈现静态特征),介词结构多,物称结构多,被动结构多。
静态结构多,抽象性表达多,长句多,从句多,用抽象的词表达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体现了英语的形式化和逻辑化特点,用介词表达比较虚泛的意义。
英语句子呈现“焦点式”特点,句子组织结构是树状或葡萄型结构。
即句子的主谓结构,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制、补充附加成分的配臵都要根据主谓框架而搭建,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手段(关联词、语法手段)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状结构。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是指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逻辑和主题等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1. 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是指在阅读时,注重语言细节,通过分析词义、语法和语境等,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
2. 结构思维:结构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关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思路。
3. 主题思维:主题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作者的意图。
4. 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在阅读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评价和推理,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独立的结论。
5. 文化思维:文化思维是指在阅读时,注意文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以上几个思维模式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作者:项琳琳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14期文/项琳琳【摘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在选词、句子结构以及语序衔接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相关翻译人员需要在清楚掌握两者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本文就中英思维方式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翻译过程中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关键词】中式思维;英式思维;翻译;转换【作者简介】项琳琳,大连外国语大学。
一、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分析1.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形式,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分别是中西方民族秉承的思维模式。
中式思维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个人领悟和时间顺序,重视综合、概括和整体;而英式思维将人与事物分隔开,强调形式一致与逻辑分析,重视独特与个体。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所体现。
汉语重意合,众多短句只需要按照思绪或时间顺序罗列,用逗号连接即可。
而英语重形合,英文有严格的句工结构和语法规则,各短句之间需分清主次。
另外,模糊概括的用语常出现在汉语中,而细腻具体的用语常出现在英语中。
例如,“bulge, protrude, stick out, jet out, swell”等词都译为汉语中的“突出”,可它们却暗指不同的突出物和突出方向。
在汉语中,“突出”一词可用于任意语境;而在英语中,则需要根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的词语。
2.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英式思维重视抽象概念,而中式思维更重视具体概念并视其为抽象概念的基础。
中英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词上,两种语言会选用不同的词性表达同一个意思。
英语多选用表示静态和抽象的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常使用表示动态和具体的动词。
对于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翻译时需要转换遣词造句的习惯。
如“加快建立”译为“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其中,“加快”为状语,“建立”为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一般特殊型
一般特殊型又称直线型,这种模式在英语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要求说话者或者作者直截了当、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开宗明义地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主题进行展开。
这是英文典型的语篇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上文提出概括观点的基础上,从某一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随着文章的发展,提供大量具体的、细节性的信息作为上文的解释。
McCarthy (1993) 认为这种模式的宏观结构大致如下两种:先概括后举例(generalization---example)以及先谈整体轮廓,后说支持性的细节(preview ---detail)如图:
A 概括陈述
B 概括陈述
具体陈述1 具体陈述
具体陈述2 更具体的陈述
具体陈述N 。
总结性概述概括陈述
注意:所谓的具体陈述指的是作者在展开篇章开头综述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在具体的篇章中可能呈现的表达方式有:详细说明、举例说明、数据证明、同位解释、既成事实、引经据典等手段。
总之,就是将上文某些抽象的观点随着文章的发展逐一具体化。
问题解决型
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程序是:首先说明情况或综述某一现象,然后提出具体问题或将问题具体化-----给出文章发展的一个客观背景;随后分析人们主观的反应(或者可涉及原因分析、或手段,或目的),做出的反应可能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最后对此作出评价。
这种模式在篇章中是比较常见的,不仅出现在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新闻报道中、还出现在文学篇章中。
这个序列可能会有变异,或在顺序上有所调整,或在四个构成成分中缺少某一个(如情景或反应成分),但一般情况下再组织完好的篇章中,人们总是期望这些成分都呈现出来。
注意:在这一类篇章中,作者在分析原因、结果(影响)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可以采取求同或者求异两种方式。
在这类文章中常见的表达有:
名词类:cause (原因),factor (因素),origin,reason, root , source, consequence, effect, outcome, result
动词类:Account for(解释…的原因), arise from(产生于), ascribe to (归咎于), attribute to (归咎于), blame …for(归咎于), be due to(由于), be effected by (由于), be rooted in (由于), be incurred by (由于), come from (由于), originate from(由于), owe to (归于), result from(由于), stem from(由于), cause(导致), produce(导致), bring about (导致), contribute to(导致), give rise to(导致), lead to(导致), result in (导致)形容词和副词类:Be responsible for , consequent, effective , resulting , resultant, accordingly,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for this reason(因此), hence(因此), in consequence(因此), on account of this (on this account ) (因此), thereby(因此), therefore, thus, why
连接词类:As , because, considering (that), given that(鉴于,考虑到), in that, now that, on the grounds that(由于), since, so, with the result that (结果是)
介词类:(过去分词-ed )by (由于), as a result of, because of , by virtue of , owe to , for , for the sake of , in response to(由于), out of (由于), thanks to(由于), 特殊句型:It follows that… (由于) It turns out that (结果是)
比较对比型
也被称为是“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 )。
这种思维模式是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之处或对比不同之处。
表层语言形式为:(1)重复法,即重复使用表达某一概念的词根,尤其是通过否定词缀进行核心概念的重复。
(2)词语关联法,如同while, whereas, unlike, but, same, different, similar, 等表示上下文的等位比较关系。
(3)排比法:可用句式排比、语义排比、提问排比等。
在这种文章中,作者经常会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提出反对主张或真实情况。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的篇章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开展:(1)对比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矛盾;(2)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雷同或相似;(3)对比针对一个事物的两种态度和评价等。
名词类别:Contrast, difference, distinction, hostility(敌对), opposition(对抗), unlikeness, analogy(类比), comparison, consensus(一致), counterpart(相似的人或事物), equivalent (相等物), identity(一致,同一性), likeness(相似), parallel(相应), resemblance(类同之处), similarity,
动词类别:Contradict(同…矛盾), differ, disagree, oppose, agree with, coincide with (一致,符合), compare, conform to (与..一致), correspond to(符合), identify, parallel, unite, 形容词和副词类别:Contrary, contrastive, converse, different, dissimilar, heterogeneous(不同种类的), conversely(相反地), contrarily, differently, dissimilarly, oppositely(对立地).
Akin, alike, analogous, common, comparable, corresponding, homogeneous, identical, same, similar, twin, equally, similarly, likewise.
连接词类别:However, in contrast, instead of ,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notwithstanding (尽管,还是),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though, yet, although, though, as, but, even if,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 other than, whereas, while , and, as , as good as , as though ,as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