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精编版

合集下载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是指教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课程大纲。

以下是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的参考模板:课程名称: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授课教师:__X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史概述: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现代数学等阶段。

2.初等数学:介绍初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算术、几何、代数等内容。

3.高等数学:介绍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

4.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医学等。

5.数学文化:介绍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包括数学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

授课工具:本课程将使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料等工具进行授课。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蘑菇数学教学大纲以下是蘑菇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信息:课程名称:蘑菇数学IanWellington和JoannaFowler编著课程代码:MQ00000学分: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周二14:30-17:00,周四13:30-16:00上课地点:数理学院101教室大纲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教学日历及课程安排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限选课,适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

2.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023年新编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023年新编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023年新编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确保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无法确认的内容,我们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程安排一年级- 数字认知与数数- 加法和减法基本概念- 形状与空间- 时间与日历- 数据收集与图表二年级- 加法和减法进阶- 乘法和除法基本概念- 分数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 金钱和购物三年级- 乘法和除法进阶- 分数的进一步应用- 测量与单位- 数据分析与统计- 几何形体的认识四年级-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 多位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运算-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 时钟和日历的进阶应用五年级- 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小数的运算- 分数的进一步运算- 几何形体的性质- 数据分析与统计的进阶六年级- 多位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和分数的综合运用- 几何形体的综合应用- 数据分析与统计的深入研究-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演示和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研究- 问题解决和探究式研究- 游戏和角色扮演- 技术辅助教学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建议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日常课堂表现观察- 作业和练册- 小组合作项目- 定期考试和测验- 学期末综合评估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确保小学生在数学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环境,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

【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校本课程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数学决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数学是空间,是图形,是语言,是游戏,是故事,是问题,是发现和发明,是科学,是历史,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更是一把金钥匙,让学生们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人生旅途上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六年逐步滚动,通过六年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数学成果及重大事件,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数学游戏,感受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是美的。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养成品德,健全人格。

二、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

2、熟悉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会讲数学家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

3、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渗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1、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2、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谜语、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美等。

3、性质:(1)预设性;(2)生成性。

四、一年级课程安排序号教学内容资源1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图书、网上2 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图书、网上3 数学家的故事:张广厚的故事图书、网上4 数学界大事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自编5 数学游戏:过河自编6 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自编7 数学游戏:排顺序图书、网上8 数学游戏:玩数字卡图书、网上9 数学与生活:同样多图书、网上10 数学与生活:贴邮票图书、网上11 数学与生活:巧妙计算图书、网上12 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图书、网上13 数学与美:搭火柴棒自编14 数学与美:对称图形自编15 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图书、网上16 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图书、网上17 数学家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图书、网上18 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图书、网上19 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故事图书、网上20 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图书、网上21 数学游戏:得红旗图书、网上22 数学游戏:传口令图书、网上23 数学游戏:抢100分图书、网上24 数学游戏:登山得红旗图书、网上25 数学与生活:人身上的“尺子”自编26 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图书、网上27 数学与生活:聪明棋图书、网上28 数学与生活:灵活地运用人民币自编29 数学与美:拼图游戏图书、网上30 数学与美:数字塔游戏图书、网上31 数学思想方法:植树节里学问多图书、网上32 数学思想方法:兔妈妈开店图书、网上五、课程评价:1、以学生自评为主;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

(完整word版)《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docx

(完整word版)《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docx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内容: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三、课程目标1、数学思能使学生接触各种型的数学,使学到的知融会通,灵活运用。

最新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最新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学生个性化消费增多是一种趋势。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消费品不断增多,流行文化时尚飞速变化,处于校园与社会两者之间的大学生肯定会受影响。目前在大学校园,电脑、手机、CD、MP3、录音笔被称为大学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实用,这也是一种 表明自己生活优越的炫耀性的东西。现下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中的“负债消费”表现的典型的超前享乐和及时行乐——其消费项目多半是用于奢侈浪费的非必要生活消耗。如举办生日宴会、打网球、保龄球、上舞厅跳舞、进夜总会唱“卡拉OK”等。“负债消费”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发展严重者轻则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影响同窗友谊,重则引发犯罪事件,于社会治安不利。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beadorks公司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商店和顾客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营业员只是起着参谋的作用,顾客成为商品或者说是作品的作参与者,营业员和顾客互相交流切磋,成为一个共同的创作体
“碧芝”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小巧的珠子、亮片等,都是平日里不常见的。据店长梁小姐介绍,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按照饰珠的质地可分为玻璃、骨质、角质、陶制、水晶、仿金、木制等种类,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珠型、圆柱型、动物造型、多边形、图腾形象等,美不胜收。全部都是进口的,从几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的珠子,做一个成品饰物大约需要几十元,当然,还要决定于你的心意尽管售价不菲,却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课程目标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

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

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

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

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精编版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数学决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数学是空间,是图形,是语言,是游戏,是故事,是问题,是发现和发明,是科学,是历史,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更是一把金钥匙,让学生们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人生旅途上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六年逐步滚动,通过六年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数学成果及重大事件,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数学游戏,感受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是美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养成品德,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通过说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知道华罗庚等数学家的动人故事,了解他们对中国数学界乃至世界数学界作出的杰出贡献。学习他们刻苦专研、为数学奉献一生的精神。
课堂资源:校本资料“第二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材料汇编”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
(1)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图书、网上
21
数学游戏:得红旗
图书、网上
22
数学游戏:传口令
图书、网上
23
数学游戏:抢100分
图书、网上
24
数学游戏:登山得红旗
图书、网上
25
数学与生活:人身上的“尺子”
自编
26
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
图书、网上
27
数学与生活:聪明棋
图书、网上
28
数学与生活:灵活地运用人民币
自编
29
数学与美:拼图游戏
图书、网上
30
数学与美:数字塔游戏
图书、网上
31
数学思想方法:植树节里学问多
图书、网上
32
数学思想方法:兔妈妈开店
图书、网上
五、课程评价:
1、以学生自评为主;
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
3、联系学生的内化情况,如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课题:数学家的故事
(2)埋在泥沙中的黄金
(3)华罗庚的故事
(4)小书呆子——华罗庚
(5)创造生命奇迹的数学家华罗庚
(6)与书为伴,自学成才
(7)华罗庚回祖国
2、联系实际
(1)听了华罗庚的故事,你认为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3)学生交流。
3、课后作业
自编自演一个华罗庚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
(2)光盘: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教学过程:
一、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前期的工作。
1、马志明院士致杨俊伟校长的信。
2、觅小全体少先队员倡议书。
3、全国各地的响应书。
二、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情况
1、介绍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活动。
2、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入场券等介绍。
3、介绍觅小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相关报道。
(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4)学生交流。
3、小组互动
和你的互讲一个陈景润的故事
第3课时:张广厚的故事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
(1)爱数学的张广厚
(2)只要功夫深
2、联系实际
(1)听了的张广厚故事,你认为张广厚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3)学生交流。
3、做数学故事报
(1)收集数学家的故事
(2)小组合作制一张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的小报
第4课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
(附教材)
教学目标:
1、介绍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情况。
2、了解我校师生参与数学家大会的情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课程资源:
(1)校本资料——杨俊伟校长带队参加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资料。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1、介绍我校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五位学生。
2、观赏《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光盘。
3、学生谈体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第5课时:数学游戏:过 河
教学目标: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事物间的联系。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准备:进入网址/hef/maths/ReadNews.asp?NewsID=149
图书、网上
3
数学家的故事:张广厚的故事
图书、网上
4
数学界大事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
自编
5
数学游戏:过河
自编
6
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
自编
7
数学游戏:排顺序
图书、网上
8
数学游戏:玩数字卡
图书、网上
9
数学与生活:同样多
图书、网上
10
数学与生活:贴邮票
图书、网上
11
数学与生活:巧妙计算
图书、网上
12
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图书、网上
13
数学与美:搭火柴棒
自编
14
数学与美:对称图形
自编
15
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
图书、网上
16
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
图书、网上
17
数学家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
图书、网上
18
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
图书、网上
19
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故事
图书、网上
20
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
第2课时:陈景润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自编自演的华罗庚的故事
2、谈景润这个名字?
师:你能谈谈对陈景润有哪些了解?
3、陈景润的故事
(1)立志摘取明珠
(2)歌德巴赫猜想与陈氏定理
(3)时代的楷模——陈景润
2、联系实际
(1)听了陈景润的故事,你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小羊最喜欢吃什么吗?(青草)
2.那大灰狼也喜欢吃什么呀?(小羊)
3.对呀,它们三个中,小羊会吃青草,大灰狼会吃小羊,它们能碰到一起吗?(不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
2、熟悉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会讲数学家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
3、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渗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
1、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
2、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谜语、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美等。
3、性质:(1)预设性;(2)生成性。
四、一年级课程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资源
1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
图书、网上
2
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