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剂性能实验报告
肉身防晒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紫外线辐射增强,防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了解不同防晒产品对皮肤的保护效果,本实验对市售的几种防晒产品进行了肉身防晒实验。
以下为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2. 评估防晒产品对皮肤的保护作用;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防晒产品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性别、肤色不限);2. 防晒产品:A品牌防晒霜(SPF30)、B品牌防晒霜(SPF50)、C品牌防晒喷雾(SPF30)、D品牌防晒乳液(SPF50);3. 紫外线灯:模拟自然紫外线辐射;4. 皮肤检测仪:检测皮肤防晒效果;5. 计时器、尺子等辅助工具。
四、实验方法1. 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人;2. 每组志愿者分别涂抹对应品牌的防晒产品,均匀涂抹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3. 涂抹后,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志愿者,照射时间分别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 照射过程中,记录志愿者皮肤的变化情况,包括红斑、灼热感、瘙痒等;5. 照射结束后,使用皮肤检测仪检测皮肤防晒效果,记录防晒指数(SPF);6. 对比不同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评估其保护作用。
五、实验结果1. 红斑情况: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后,A品牌防晒霜组、B品牌防晒霜组、C品牌防晒喷雾组、D品牌防晒乳液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2. 灼热感和瘙痒情况:在紫外线照射过程中,各品牌防晒产品组均出现灼热感和瘙痒感,但程度有所不同;3. 防晒效果:经皮肤检测仪检测,各品牌防晒产品的防晒指数如下:- A品牌防晒霜(SPF30):SPF29.5- B品牌防晒霜(SPF50):SPF49.8- C品牌防晒喷雾(SPF30):SPF29.3- D品牌防晒乳液(SPF50):SPF49.5六、实验结论1. 不同品牌的防晒产品在防晒效果上存在差异,B品牌防晒霜和D品牌防晒乳液的防晒效果较好;2. 在紫外线照射过程中,各品牌防晒产品均能有效减轻皮肤的红斑、灼热感和瘙痒感;3. 消费者在选购防晒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肤质和预算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
军训防晒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我国各地气温逐渐升高,紫外线辐射增强。
对于参加军训的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导致皮肤晒伤、晒黑等问题。
为了保护学生的皮肤健康,提高军训质量,我们开展了本次军训防晒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防晒产品对军训学生皮肤的保护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防晒产品对军训学生皮肤的保护效果。
2. 了解防晒产品在军训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3. 为军训学生提供合理的防晒建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参加军训的学生100名,年龄18-22岁,性别不限。
2. 防晒产品:市售防晒霜3种(A、B、C),SPF值分别为30、50、70,均具有PA++标识。
3. 仪器设备:紫外线指数测定仪、皮肤水分测定仪、皮肤黑色素测定仪。
四、实验方法1. 将100名军训学生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
2. 实验期间,A组使用SPF30防晒霜,B组使用SPF50防晒霜,C组使用SPF70防晒霜。
每天军训前后各涂抹一次,涂抹量为2g/人。
3. 实验过程中,记录每位学生的皮肤状况,包括晒伤、晒黑程度、皮肤水分和黑色素含量。
4. 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防晒产品对军训学生皮肤的保护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晒伤程度比较实验结果显示,A组有5名学生出现轻微晒伤,B组有2名学生出现轻微晒伤,C组无学生出现晒伤。
由此可见,使用SPF70防晒霜的学生晒伤程度最低,其次是SPF50防晒霜,SPF30防晒霜的学生晒伤程度较高。
2. 晒黑程度比较实验结果显示,A组有10名学生出现明显晒黑,B组有5名学生出现明显晒黑,C组无学生出现明显晒黑。
由此可见,使用SPF70防晒霜的学生晒黑程度最低,其次是SPF50防晒霜,SPF30防晒霜的学生晒黑程度较高。
3. 皮肤水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学生的皮肤水分分别为50%、60%、70%。
由此可见,使用SPF70防晒霜的学生皮肤水分最高,其次是SPF50防晒霜,SPF30防晒霜的学生皮肤水分最低。
化妆品中新型防晒剂的生物性评估研究

化妆品中新型防晒剂的生物性评估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皮肤健康的重视,防晒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妆品成分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防晒剂的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新型的、更安全可靠的防晒剂。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新型防晒剂,并对其生物性评估研究进行分析。
一、引言随着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日益凸显,防晒剂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
然而,传统防晒剂中常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风险的化学成分,对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型的防晒剂,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
二、新型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1. 物理防晒剂物理防晒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其特点是直接反射和分散紫外线,不会被皮肤吸收,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小,适合儿童和敏感肌肤使用。
2. 化学防晒剂化学防晒剂主要成分为苯并三唑类、苯酮类和安息香酸类等,其特点是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然而,某些化学防晒剂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内分泌干扰等问题。
3. 生物性防晒剂生物性防晒剂是指从自然界中提取的植物或微生物产物,如藻类提取物和植物提取物等。
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线辐射的侵害。
三、新型生物性防晒剂的生物性评估研究方法为确保新型生物性防晒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性评估研究。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性评估研究方法:1. 体外实验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光敏性试验、细胞膜通透性试验等来研究新型防晒剂对细胞的影响,以评估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2. 体内实验体内实验主要包括小鼠实验、大鼠实验以及皮肤刺激试验等。
通过观察新型防晒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副作用情况,以评估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最直接的评估方法,科学家们通常选择一定数量的志愿者进行长时间观察,以评估新型防晒剂在真实环境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新型生物性防晒剂的应用前景新型生物性防晒剂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突破,其应用前景广阔。
黑科技防晒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皮肤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系列具有防晒功能的黑科技产品。
本实验旨在对某品牌黑科技防晒产品进行测试,评估其防晒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实验目的1. 评估黑科技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2. 分析黑科技防晒产品的用户体验;3. 为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
三、实验材料1. 黑科技防晒产品:某品牌防晒霜;2. 实验仪器:紫外线照射仪、皮肤水分测试仪、皮肤油脂测试仪;3. 实验对象:20名志愿者(男女各10名),年龄20-35岁,皮肤类型正常。
四、实验方法1. 防晒效果测试:a. 将20名志愿者分为两组,每组10人;b. 将一组志愿者涂抹黑科技防晒产品,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涂抹普通防晒产品;c. 在涂抹均匀后,使用紫外线照射仪照射两组志愿者,照射时间相同;d. 24小时后,测试两组志愿者的皮肤晒黑程度,记录数据。
2. 用户体验测试:a. 在涂抹防晒产品前,使用皮肤水分测试仪和皮肤油脂测试仪分别测试志愿者皮肤的水分和油脂含量;b. 涂抹防晒产品后,再次测试皮肤的水分和油脂含量;c. 收集志愿者对黑科技防晒产品的满意度、使用感受等评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晒效果测试结果:a. 黑科技防晒产品组志愿者皮肤晒黑程度明显低于普通防晒产品组;b. 黑科技防晒产品组的防晒效果为SPF30+,PFA4+。
2. 用户体验测试结果:a. 黑科技防晒产品组志愿者皮肤水分含量在涂抹后有所提高,油脂含量有所降低;b. 黑科技防晒产品组志愿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其具有优异的防晒效果、清爽的使用感受和良好的持久性。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黑科技防晒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 防晒效果显著,SPF30+,PFA4+;2. 使用感受清爽,不会导致皮肤油腻;3. 持久性好,可保持一整天;4. 适合各种肤质,特别是油性和混合性皮肤。
综上所述,黑科技防晒产品在防晒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性能,值得消费者信赖和购买。
硬核防晒实验报告单结果

硬核防晒实验报告单结果
最近,我们对一种新型的高级防晒霜进行了硬核防晒实验,以评估其带给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这种防晒霜采用科技风格的设计,添加了微孔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氧气和污染物侵害皮肤,促进皮肤修复和重建。
实验结果表明,此类防晒霜质量优良,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线伤害,有助于防止皮肤角质加厚、抗氧化、补水保湿,为皮肤提供多重保护。
此外,本次实验还证实了该类防晒霜的功能和使用安全性。
通过使用化学成分检测仪,实验室确认了本次实验样品中无致敏试剂,满足环保要求,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性。
综上,经过硬核防晒实验,此款高级防晒霜的防护功能强大,拥有较高的保护性,受到消费者的一致赞誉。
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有效保护皮肤,是该款防晒霜立足市场的重要优势之一。
未来,该款防晒霜仍有望继续发挥抗紫外线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肌肤,让肌肤更加美丽健康。
防晒抗黑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白的关注,防晒和抗黑成为了护肤的重要课题。
紫外线是导致皮肤晒黑、老化、产生斑点的主要原因,而黑色素的形成与酪氨酸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因此,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以及良好的防晒措施是预防和改善皮肤黑化的关键。
本实验旨在验证防晒和抗黑产品在预防皮肤晒黑和改善肤色方面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1. 验证防晒产品对紫外线防护的有效性。
2. 评估抗黑产品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
3. 观察防晒和抗黑产品结合使用对皮肤美白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女性,皮肤类型为混合型。
2. 防晒产品:某知名品牌防晒霜(SPF50+,PA+++)。
3. 抗黑产品:某知名品牌美白精华液。
4. 仪器设备:紫外线灯、皮肤检测仪、电子秤。
四、实验方法1. 将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 A组使用防晒产品,B组同时使用防晒产品和抗黑产品。
3. 每位实验对象在实验前进行皮肤检测,记录黑色素含量和肤色指数。
4. 实验期间,A组和B组每天均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相应产品,连续使用30天。
5. 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实验对象进行皮肤检测,记录黑色素含量和肤色指数。
6. 对比A组和B组实验前后的数据,分析防晒和抗黑产品对皮肤美白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防晒产品效果:A组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均未出现晒黑现象,皮肤晒黑指数无明显变化。
2. 抗黑产品效果:B组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肤色指数得到显著改善。
3. 结合使用效果:B组实验对象皮肤美白效果明显优于A组,黑色素含量和肤色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
六、实验结论1. 防晒产品对紫外线防护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预防皮肤晒黑。
2. 抗黑产品对黑色素生成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肤色。
3. 防晒和抗黑产品结合使用,美白效果更佳。
七、实验建议1. 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防晒和抗黑护肤,选择合适的防晒和抗黑产品。
化妆品中常用的防晒剂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常用的防晒剂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皮肤健康的关注,化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化妆品中,防晒剂作为一种必要的成分,能够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本文将对常用的防晒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防晒剂的分类与特性1.1 有机防晒剂有机防晒剂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吸收或散射紫外线的化合物。
它们具有较高的吸收光谱范围,能够吸收紫外线A波和紫外线B波,提供全面的防晒效果。
常见的有机防晒剂包括苯甲酸类、酮酸类、苯酮类等。
1.2 无机防晒剂无机防晒剂是指利用物理反应将紫外线反射或散射的物质。
它们常常以粉末的形式存在于化妆品中,能够直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射或散射紫外线。
常见的无机防晒剂包括二氧化钛(TiO₂)、氧化锌(ZnO)等。
二、防晒剂的研究进展2.1 防晒剂的功效与安全性评价随着人们对紫外线伤害的认识不断深入,对防晒剂的功效与安全性评价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研究表明,合理使用防晒剂能够有效预防皮肤癌、晒斑等问题。
然而,在选择防晒剂时,我们也要注意达到合适的防晒指数,并避免可能存在的过度使用引起的其他问题。
2.2 防晒剂的稳定性研究由于防晒剂常常接触阳光,其稳定性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改进防晒剂的配方,提高其耐光性和耐水性,以增强其防晒效果的持久性。
此外,对防晒剂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机制和控制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三、防晒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1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类型选择在化妆品的配方设计中,根据不同需求和使用场景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有机防晒剂或无机防晒剂,或者它们的复合型式。
有机防晒剂适合用于轻薄质地的日霜或粉底液等产品,而无机防晒剂适合用于密封性较好的防晒霜、隔离霜等产品。
3.2 防晒剂在日常护肤中的应用随着防晒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日常护肤品也加入了防晒成分。
例如,洗面奶、面部喷雾等产品不仅可以起到清洁和补水的作用,还可以提供轻度的防晒效果。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防晒剂是化妆品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很多人对防晒剂的安全性问题产生了担忧。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防晒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防晒剂的安全性,并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一、防晒剂的作用与分类防晒剂是一种能够抵挡紫外线的物质,主要作用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所带来的伤害。
防晒剂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两类。
物理防晒剂主要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成分,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来达到防晒效果。
物理防晒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皮肤吸收,较为安全。
化学防晒剂包括酮酸类、苯甲酸类、二苯甲酮类等成分,其作用是通过与皮肤表层的角质层发生化学反应,将紫外线转化为热能而起到防晒效果。
化学防晒剂有些成分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价研究。
二、防晒剂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对于防晒剂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1. 细胞毒性评价: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评估防晒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判断其是否对细胞产生损害。
2. 反刍毒性评价:通过动物试验,评估防晒剂对动物体内器官的毒性作用,判断其是否对动物产生损伤。
3. 过敏性评价:通过人体斑贴试验或皮肤刺激试验,评估防晒剂是否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
4. 染皮性评价:通过颜料染色试验,评估防晒剂是否会引起皮肤染色,如长期使用导致肤色改变等。
以上评价指标是目前常见的防晒剂安全性评价指标,科学准确地评估防晒剂的安全性,对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三、防晒剂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现状目前,针对防晒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细胞毒性评价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科学家们发现部分化学防晒剂存在细胞毒性作用。
例如,某些苯甲酸类化学防晒剂可能对细胞DNA产生损害,因此需要限制其使用量。
2. 反刍毒性评价研究:通过动物试验,科学家们发现高浓度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物理防晒剂可以对小鼠皮肤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但在日常使用中,这种毒性作用并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防晒剂性能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典型环节动态性能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郭高远日期20XX.11.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个典型环节的特点,传递函数的基本形式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
2.比例环节、惯性环节、微分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并分析其动态性能,参数变化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3.一阶惯性环节在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并分析参数变化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1台
2.DRLink控制系统实验开发平台1套
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题目
1.分析说明一阶系统的各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阶系统的时间参数对单位阶跃响应的影响:时间常数T愈小,系统对输入信号反应的快速性愈好;
一阶系统的时间参数对单位速度响应的影响:时间常数T愈小,系统对输入信号反应的稳定性愈好;
一阶系统的时间参数对单位脉冲响应的影响:时间常数T愈小,系统对输入信号反应的准确性愈好。
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如何从阶跃响应的输出波形中测出?
3.积分环节与惯性环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实验二二阶系统时间响应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郭高远日期20XX.11.4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并分析其动态性能。
2.熟悉二阶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合理选择系统的阻尼比ξ和无阻尼固有频率ωn,使二阶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特
性。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1台
2.DRLink控制系统实验开发平台1套
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题目
1.二阶系统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表示系统哪些方面的特性?
2.详细说明二阶系统阻尼比ξ和无阻尼固有频率ωn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实验三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郭高远日期20XX.11.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组成原理,
2.熟悉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和bode图的特点及其绘制,掌握一般系统的nyquist图和bode图的特点和绘制。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1台
2.DRLink控制系统实验开发平台1套
三、思考并回答下列题目
1.简述频率特性的概念,如何求取。
2.简画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和bode图。
比例环节
惯性环节
篇二:纸张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纸张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姓名:邹嘉明
学号:121503228
一、纸张透气度的测定
(一)肖伯尔透气度仪法
用这种一起测定透气度是指在(参见Iso5636/1—1983Iso5636/2—1984)单位时间和单位压差下,单位面积试样通过的平均空气流量,以μm/(pa2s)(ml/min)(:防晒剂性能实验报告)表示,[1μm/(pa2s)=1ml/(m2pa2s]1.仪器及工作原理
(1)仪器结构
由玻璃容器、试样夹持装置、压差指示表,接连管道等组成。
玻璃容器的上部装有放气阀和带漏斗的注水阀,在容器的底部装有放水阀和针形调压阀,以控制水的流量。
试样夹池装置由压环夹、压环支架和气室组成。
压环夹由上、下两个压环构成,其内经委3.57cm,测试面积10±0.05cm2。
压环夹固定在支架上,气室位于环形夹的下方,与下压环相连。
气室有两个接头,用橡胶管分别与排气管和
u形压差计连接。
仪器的底座装有水准器和调节螺钉,以校正仪器的水平。
(2)工作原理
置试样于压环与气室间,气室与u形压差计俄插入玻璃容器水面下的排气管相通,开启放水阀和针形阀,使玻璃容器中的水流入量筒,随之在玻璃容器上部形成真空,从而使空气透过试样进入气室,再经排气管进入玻璃容器的真空部分,进气量即相当水的流量,测定单位时间内流出水的体积,即为试样的透气度。
2.仪器的校准
仪器密封性的校准:调好仪器水平,然后向玻璃容器内注满水。
将一厚度0.5~1.0mm、直径60mm的橡胶衬垫代替
试样夹于压环间,按测定透气度手续进行测试。
江压差调至1.0kpa(100mmh20)或2.5pa(250mmh20),关闭排水阀,半小时内压力差不得不下降。
若有漏气现象,则须检查各接头和阀门的严密性,并加以调正。
3.测定步骤
(1)关闭放水阀和针形阀,开启加水阀和放气阀,将
蒸馏水加满玻璃容器。
(2)关闭加水阀和放气阀,检查u形管中的水位是否
在零点。
(3)将603100mm的试样置于压环和气室间并夹紧。
(4)调节真空度至1.0kpa(100㎜h2o),如果式样的
紧度较大、透气度较小时,可提高真空度至2.5kpa(250㎜h2o),再进行测定。
(5)置量筒于溢流水管下,测定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由试样的紧度确定)的流水量(mL),即,求得试样的透气度。
(6)松开压环,更换试样,按同样程序分别以试样的正反面各半朝上进行十次测定。
数据:
二、定量
原理:定量是指纸或纸板每平方米的重量,以表示。
定量是纸和纸板重要的指标之一,定量的大小会影响纸张的技术性能,但为了节约原料,增加单位使用面积,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纸张的定量。
1、仪器
用感量为0.01g的天平进行称量。
天平要每隔半年用标准砝码校对一次。
2、测定步骤
从每张试样上切取1003100mm的试样至少5张为一组,一并称重;宽度在100mm以下的盘纸应按卷盘全宽切取5条长300mm的纸条,一并称重。
并测量纸条的长、短边(准确至0.1mm),计算面积。
3、实验数据
二、厚度
原理:厚度是指纸样在测量板间经受一定压力所测得的纸样两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结果以mm表示。
厚度能影响纸和纸板的很多技术性能,它是许多纸如印刷纸、电容器纸、浸渍纸等的一项重要使用条件,因此,要求一批产品各张纸之间的厚度应趋一致,同一张纸不同部位之间的厚度亦应一致,以保证使用效果。
1、仪器及工作原理
厚度测定仪
①测量机构:由重锤、测量头和量砧组成。
规定测量面积为,测量压力为。
②指示机构:为一标准型百分表或千分表,用以记录厚度数值。
其刻度值的精确度在0.005之内。
③提升机构:用以升降测量头,以取放纸样。
④座体:由底座与上述三部分机构连接而构成一起的整体。
(2)工作原理
置纸样于测量头与量砧间,并受重锤一定的压力,纸样所占据的厚度通过测量杆的位移
传递给量表内的齿轮机构,使表针转动一个角度而得到厚度的读数。
2.仪器的校准
(1)测量面平行度的校准
将直径1.5mm左右的钢珠,夹持于金属薄片上,置于两侧两面之间,在测量面的5个不同位置测量其厚度,各点所测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05mm。
(2)测量面单位压力的校准
用一根金属丝,一端系在厚度计压力杆的顶部,另一端连在事先校准的准确度不小于100mn(10g)的天平上,测定拉起测量板所需的力,将其换算成测量板上的单位压力应为100±10kpa(1+0.1kg/cm2)。
(3)刻度值的校准:将指针调至零点,然后用精度0.001mm的标准厚度块规,或经校准的塞缝尺,在全部测量范围内校准若干点的刻度值。
3.测定步骤
(1)按标准规定采取试样,以每张纸样上切取100310mm 的试样至少5张。
(2)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至足以放入纸样的高度(若为电动的,则由仪器自动控制高度)。
置纸样于测量头与量砧之间。
(3)缓慢放松拨杆,是测量头与纸样接触(若为电动的,则自动下降接触纸样)。
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在纸样的不同位置测量厚度,至少两处。
(4)宽度在100mm一下的潘志,应按全宽切取5条长300mm的枝条,在每条不同位置测量其厚度,至少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