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呼吸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及实施方案课件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化、综合性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 协作,针对特定疾病或手术,制定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计划。
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确保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得到全面、连续、高效的护理服 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
呼吸科患者的临床护 理路径及实施方案课 件
汇报人:XXX 2023-11-24
目录
•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概述 •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流程 •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案 •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
优化建议
01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 径概述
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与意义
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
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如床头抬高、定 时翻身、口腔护理等,降低患者发生并发 症的风险。
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 行迅速、有效的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
04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 径实施效果评价与优化 建议
实施效果评价方法与指标选择
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包括问 卷调查、医护人员评估、 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
持续改进
针对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并加以落实,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路径实施中的患者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
安全宣教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跌倒、 误吸、感染等方面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 护理措施。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提高患者 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以患者为中心
呼吸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始终围 绕患者的需求展开,确保患者在 就医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护理服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

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县医院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县医院细化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原则上,各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时应当参照本通知下发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实施,有条件的县医院可参照我部下发的临床路径(2009年-2011年版)实施。
请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体征: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鉴别诊断:阴囊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1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暂不手术,可用棉织束带捆绑法堵压腹股沟管内环;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与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二、总体目标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三、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张爱萍副组长:贾改霞刘叶张燕成员:郝乐李敏王耀霞韩燕王丽英刘茹赵婷2.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与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三个常见病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1. 手法整复、外固定2. 药物治疗3. 康复治疗4. 并发症的防治5. 护理(九)出院标准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024版年度护理临床路径完整ppt课件

01定义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02发展历程起源于美国,后逐渐引入中国并得到广泛应用。
03目的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定义与发展历程确保患者获得全面、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知情权,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规范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和浪费。
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院向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变。
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临床护理路径意义及价值0102适用于各种疾病和手术患者的护理,特别是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治疗阶段等因素进行分类。
适用范围对象分类适用范围及对象分类制定原则与依据制定原则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
制定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标准、护理实践指南等。
同时,还需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确保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征求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03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了解患者病情及基本情况建立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组成的护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组织护理团队对护理团队成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掌握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训与教育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缓解疼痛、预防感染等。
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安排护理时间针对每个护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
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护理需求,合理安排护理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030201制定具体护理计划执行过程中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护理计划01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02在执行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经门诊治疗3~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且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患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燥伤肺证痰热郁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当患者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不进入本路径。
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完整)

绝对卧床休息。
饮食
1、根据辩证指导饮食。
2、根据病情选择是否留置胃管或禁食。
护理
1、准备好床单位,及时安置病人。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协助建立人工气道
3、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血氧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量,准确做好病情记录。
4、保持大便通畅,配合使用中药大承气汤剂灌肠通下治疗。
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加强气道管理,注意痰液的引流,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和更换、湿化罐温度的控制、冷凝水的及时倾倒、呼吸机的报警值的设定等。
第2天
评估
同前
治疗
按医嘱执行治疗。
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生化检查。
药物
同前
活动
同前
饮食
同前
护理
1、保持气道通畅。
2、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血氧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量,准确做好病情记录。。
3、继续配合做好各种标本的采集,完善相关检查。
4、做好气道的管理,并根据病情的好转,做好拔除气管插管的准备。
5、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管道的护理.。
6、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管道的护理。
7、做好心理护理和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健康宣教
1、与患者或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各项检查的知识等。
2、心理指导:解释先进的治疗方法,监护设备的作用,减轻病人焦虑情绪。
3、使用呼吸机者在上机前要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大便干结时,不要用力排便,告诉医护人员。
检查
做相关的检查:床边X片、床边心电图、血液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血气分析、凝血三项、心酶谱)等。
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呼吸兴奋药(可拉明、洛贝林)、要在气道畅通的情况下使用,并注意有无出现肌肉震颤的 过量现象;茶碱类的使用要经常检测茶碱浓度;雾化吸入祛痰剂,要在体位引流、吸痰、G5物理治疗等措施前使用。
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

心理测查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检查方案
测查项目:1、临床评估。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 察量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2、社会功能的评估。社会功能缺陷 筛查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3、社会心理因素评估。生活事件评 定量表。4、人格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卡特尔16项 人格测验 复查的项目及时间: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精神护理观察量 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 宗氏抑郁自评量表,每周复查1~2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每周复查1次,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入出院院各评1次。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临床路径 病历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受到质疑,开展临床路径可能存在 潜在的法律责任风险; 从医院层面看,尚存在有些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路径的重要 性认识不够,参与意识不强,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消弱了医务人员诊疗服务的自主权,影响了临床、教学和 科研工作的发展; 从临床路径的自身看,我国临床路径的起步晚、研究的深 度不够,缺乏某些慢性疾病、共病等的临床路径; 另外,社会大众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也不足
目录
复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路径
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入径标准
适合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且本次发病前达到临 床治愈,症状再次出现的患者
排除以下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
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