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 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案

03
音乐元素分析
旋律、节奏及和声特点
01
02
03
旋律
采用印尼民族调式,以级 进和小跳为主,营造出欢 快、热烈的气氛。
节奏
运用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使音乐更具动感和活力 。
和声
采用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相结合的手法,丰富了和 声效果,增强了音乐的表 现力。
民族音乐元素运用
乐器
使用印尼传统乐器,如木 琴、竹笛等,为音乐增添 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歌唱表演
要求歌声优美、动听,能够传达出歌曲 的情感和意境。
乐器演奏
要求演奏准确、流畅,能够展现出印尼 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综合表现
要求小组在展示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 印尼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评价标准与反馈机制
评价标准
根据小组的表演技巧、创意、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 果性评价相结合。
05
小组合作与展示评价
小组分工与合作策略
分工明确
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和意愿,明确各自的职责,如舞蹈、乐器、 歌唱等。
有效沟通
鼓励小组成员积极交流想法和意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协作精神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成果展示形式及要求
舞蹈表演
要求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表现出印尼舞 蹈的独特韵律和美感。
表演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恰利利恰利》的表演实践,包括演唱、演奏和舞蹈 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和艺术修养。
交流与展示
搭建学生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 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THANKS
作者简介
该曲作者不详,但据说是一位印 度尼西亚民间艺人创作。这首歌 曲在印度尼西亚广为流传,并被 选入多本音乐教材。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意大利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歌词和旋律。
2. 意大利文化背景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歌词和旋律。
2. 难点: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恰利利,恰利》的视频或音频文件,意大利文化背景图片。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 乐谱:歌曲《恰利利,恰利》的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的视频或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摇摆。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节奏进行伴奏练习。
4. 集体表演:各小组轮流进行集体表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文化拓展:介绍意大利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意大利文化。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歌曲演唱和伴奏的质量以及文化拓展的学习效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比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歌曲。
2. 邀请意大利文化的专家或代表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意大利文化。
3. 开展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在班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鼓励。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恰利利恰利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案•相关推荐恰利利恰利教案扬中实小何英教学内容:1、唱:《恰利利恰利》2、认:安格隆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表现好歌曲中简单的双声部演唱。
2、接触印尼的代表性音乐作品,了解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分辨不同的节奏型,并尝试用音乐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3、了解印尼传统乐器安格隆,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感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劳动时的一些形象特征。
5、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1、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分辨不同的节奏型。
2、歌曲中的二声部教学。
教学重点:1、用快乐的歌声正确表现歌曲的情绪,感受劳动的乐趣。
2、了解印尼传统乐器安格隆,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体验音乐,培养探究、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腰鼓是我校的艺术特色,四年级的学生长期进行腰鼓的训练,对有鼓点声的音乐节奏有种特殊的敏感,而歌曲《恰利利恰利》中的典型节奏正好与腰鼓中的节奏相吻合,因此新课的导入就从“学生做小老师”开始,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更自然、更有兴趣,但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控制自己表演的音量。
教具:钢琴、电脑、歌谱(分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 1234 5 |5432 1‖mi ya mi ya要求:“连线”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发“ya”音的时候口腔要打开。
2、 5 0 3 0 1 0 |5 0 3 0 1 0 ‖mi mi mi ma ma ma要求:跳音,双手叉腰,腰腹部有绷的感觉;用拍皮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导入:学做小老师导:腰鼓是我校的特色,从大家平时的训练,个个都是敲鼓高手,你能教教老师敲鼓的鼓点节奏吗?1、用嘴巴敲出鼓点:咚叭咚叭|咚咚叭咚叭|咚-‖2、师用手敲击桌面模仿鼓点。
3、生模仿。
(原来我们身边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乐器演奏。
恰利利恰利教案范文

恰利利恰利教案范文教案:恰利利恰利(Cha Cha Cha)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小学或初中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为拉丁舞中的一种基本舞蹈,恰利利恰利(Cha Cha Cha)。
学生需要事先掌握身体基本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恰利利恰利的基本步伐和动作;2.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协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表达能力;4.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恰利利恰利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CD或音乐设备准备恰利利恰利的音乐;2.教学用的大屏幕或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舞蹈或舞蹈词汇,唤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教学步骤(15分钟)步骤1:介绍恰利利恰利的背景和由来。
简要介绍拉丁舞以及恰利利恰利的起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
步骤2:学习基本步伐。
放上恰利利恰利的音乐,示范基本步伐和动作,如基本步、侧步、前进、后退等,要求学生跟随动作进行练习。
步骤3:练习舞蹈技巧。
利用音乐让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练习,如旋转、旋转跳等,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节奏和灵活度。
步骤4:合作练习。
学生分为小组,互相配合进行舞蹈的合作练习,要求学生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配合度。
3.练习和巩固(15分钟)学生跟着音乐进行一遍整体的练习,老师逐个检查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轮流进行舞蹈展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最后,进行总结,复习学习的内容和经验。
六、课堂拓展1.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舞蹈,展示个人风采;2.提供更多的舞蹈书籍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深入学习舞蹈技巧。
七、板书设计-基本步伐和动作-舞蹈技巧和合作练习八、课后作业1.回家练习恰利利恰利的动作和步伐;2.观看相关的拉丁舞舞蹈视频。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通过引入和背景介绍,激发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示范和练习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跟随和实际操作加深对舞蹈的理解和掌握。
2024版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21
家长意见收集及改进方向
要点一
家长意见收集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家长对恰利利恰 利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要点二
改进方向
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恰利利恰利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改 进。例如,如果家长反映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可以增加多样 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如果家长认为课程难度过高或过低, 可以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同时, 教师也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1/28
分组创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 们自行编排一段恰利利 恰利舞蹈,培养他们的 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 力。
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展示 和交流活动,让他们互 相学习和借鉴彼此的创 作成果,提高他们的自 信心和表达能力。
26
THANK YOU
2024/1/28
27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2024/1/28
1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参与与互动环节 • 课程评价与反馈 • 课程延伸与拓展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8
3
恰利利恰利背景及意义
恰利利恰利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律的舞蹈,起源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1/28
7
恰利利恰利基本动作讲解
步伐
重点讲解恰利利恰利的基本步伐,包 括前进、后退、左右移动等,注意步 伐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表情
指导学员在舞蹈过程中注重表情的自 然流露,展现出恰利利恰利的热情和 活力。
2024版年度《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2024/2/2
24
家长参与及意见收集
2024/2/2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教师 共同协作促进孩子的发展。
意见收集
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5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2024/2/2
改进方向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确定 教学改进的方向,如加强节奏训练、 提高演唱技巧等。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派代表展示印尼舞蹈或乐器演 奏。
2024/2/2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分 享对印尼音乐的感受和见解。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 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表现印尼音乐。
20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印尼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布置相关作业,如收集更多关于印尼音乐文化的资料、编写印尼音乐风格的短小乐 曲等。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丰富自己的音乐体验和文化素养。
2024/2/2
21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2024/2/2
22
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2024/2/2
学生自评
01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
学生互评
02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彼此之
2024/2/2
28
类似风格歌曲推荐欣赏
东南亚风格歌曲
推荐一些具有东南亚风格的歌曲,如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音乐的魅力。
世界民族音乐
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视野,培养多元文化素养。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出《恰利利,恰利》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到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型。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歌词和旋律。
2. 歌曲中所涉及的基本英语单词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演唱和理解。
2. 英语单词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恰利利,恰利》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听一首熟悉的英语歌曲,鼓励他们跟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歌曲教学(10分钟):播放《恰利利,恰利》的歌曲,让学生初步听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可以逐句教唱歌曲,并解释其中的英语单词和句型的意思。
3. 英语单词和句型学习(5分钟):根据歌曲中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资料,如图片、卡片等,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4. 实践活动(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单词或句型,用英语进行表演,以此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
3. 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
4.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恰利利,恰利》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步骤二:讲解歌曲中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展示相关教学资料。
3. 步骤三: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演。
4. 步骤四: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5. 步骤五: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曲调和歌词。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升他们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恰利利,恰利》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恰利利,恰利》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局宽敞,有利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b.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唱腔。
c.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表演(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创意。
b.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在歌曲表演中能够充分发挥创意,展现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歌曲,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使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
3.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b.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唱腔。
c.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表演(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创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恰利利恰利》教案
教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
课题:歌曲《恰利利恰利》
教学内容:了解印尼风情、演唱《恰利利恰利》、欣赏印尼的歌舞。
教学目标:1、认知: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点。
学生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印尼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2、能力:学生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培养学生二声部演唱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音准。
3、情感:培养学生对外国民歌的兴趣,充分感受歌曲中勤劳、质朴、善良的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材分析:
《恰利利恰利》是一首与劳动相关的印度尼西亚民歌。
表现了庄稼人的劳动热情,旋律中贯穿着欢跃的舞蹈节奏。
学生对秋收农忙等劳动生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教师要巧妙引导,把这些生活体验迁移到对歌曲的感受之中,并根据歌曲情绪和内容,将劳动生活中的动作加以提炼、加工,美化成舞蹈语汇,帮助学生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把握《恰利利恰利》中的交替合唱声部,并能用快乐的歌声正确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事先准备好印尼风光片课件,介绍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音乐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音乐为印尼乐曲《宝贝》)
师:大家看过刚才的图片,似乎都被印尼美丽的风景给吸引了,请大家说一说印尼给你怎样的感觉呢?(生回答)
二、新授歌曲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尼西亚,去感受一下他们的音乐生活吧!
(一)初听歌曲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民间歌曲,你觉得歌曲的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兴趣?
2、歌曲的情绪怎么样啊?一起说说看(欢快)
3、那么你觉得哪个地方让你很感兴趣?(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啦啦盖嘟沙多蹦)
4、大家找的很准确,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师出示乐谱,放慢速度读出:恰利利恰利恰蹦蹦,沙啦啦盖嘟沙多蹦
5、要求读的流畅一些,老师示范
6、同学们读的非常好,你知道“恰利利恰利恰”什么意思吗?
7、简介“恰利利恰利”:
它是句印尼语,但它没有特殊的意义,就像我们以前学过衬词,表达印尼人们劳动是快乐的心情。
(二)再听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出示课件(印尼某处的田边,正在耕地播种的场景)
2、恰利利恰利这个衬词就是表现劳动时的欢快情景,接下来就让我们入乡随俗,跟着音乐来动一动吧(师先教授几个简单的印尼舞蹈动
作,学生学跳之后,跟着范唱一起律动)
(三)第三遍听
师:原来田间劳动是如此快乐的事,让我们一起再听一遍,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
(学生哼唱后回答是合唱)
(四)学唱歌曲
1、师:下面请大家一起跟琴来唱唱齐唱的部分。
1
2、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请大家听一听,最后老师长的是合唱中的那一个声部?(师唱第一个声部,弹奏第二个声部)
(学生齐声回答第一行)
3、师:第一声部是怎样唱得?(引导)最后一个音要唱三拍,当第二声部出来时,第一声部还是要保持住(师范唱),好请你们也来试
一试
(生唱第一声部,师用琴轻轻的弹奏第二声部)
4、师:下面请大家和我配合一下(师生合唱)
5、生分两个声部一起合唱,在合唱部分音的不准的难点处,师通过带生唱谱,听唱解决。
(五)歌曲处理
1、师:我们怎样唱可以能把歌曲唱的更加欢快?(生回答)
a、速度加快
b、声音跳跃有弹性
c、合唱部分第一声部唱的平稳,第二声部唱的跳跃,稍弱,形成对比
2、加入加油打气的声音嘿黝嘿,嘿嘿嘿嘿嘿
三、延伸(可根据时间安排环节)
1、欣赏印尼的民族乐器
展示安格隆图片(播放安格隆演奏视频)
2、欣赏印尼的特色舞蹈
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律动,感受印尼舞蹈特征。
3、欣赏印尼的歌曲《星星索》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歌曲《星星索》,请你安静地聆听,听完说说你的感受和歌曲的演唱形式(合唱)。
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情绪(幽静的,柔和舒缓的)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印尼之旅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在平时搜集更多更有趣的地方特色来与大家一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