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导学案

孟辛庄小学语文导学案 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课堂我精彩 审核人: 小主人姓名:
小组:
课题
扁鹊治病
新授课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时
1
1、学习《扁鹊治病》 ,我能认识,会写生字。我能正确读写“拜 教学目标 见、理财、肠胃、汤药”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到任务的看法,体 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3、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扁鹊 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4、 蔡桓公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分别在什么时候?扁鹊有何方法 医治?蔡桓公的态度?结果又是如何? 第二关 名医出诊
(望、闻、问、切)
次数
时间
病情发展
医治方法
蔡桓公的态度
结果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 要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扁鹊治病》能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 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我在行动 ( 昌 ( 刺 ( 鹊 ( 肠 ( 剂 扁鹊 肠胃 拜见 敷汤 ) ( 汤 蔡桓公 汤药 医治 扎针 高明 理财 无能为力 ) ) ( 蔡 ( 胃 ) ) ( ) ( 绑 ) ( 睬 ) ) ( 妻 ) ( 扁 ) ) ( 刺 ) ) 小贴士
穿越时空的对话:
,不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 6、把你要对蔡桓公所说的话写下来。
( huì jí jì yī ) 讳 疾 忌 医 疾:疾病。
讳:忌讳。隐瞒疾病, 不愿医 Nhomakorabea。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fá ng wēi dù 防 微 杜
jiàn) 渐
防:提防,防止; 微:事物的苗头; 杜:杜绝,堵塞; 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第三关 继续深造 扁鹊 (公元前 407—前 310) 名秦越人, ,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 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发明创造: 《内经》和《外经》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 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 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 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 (看气色) 、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 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 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琥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学会感悟、理解课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琥珀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含义。
2.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德观念。
难点
1.辅导学生理解琥珀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汲取正能量,体会琥珀的特殊价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引发学生对琥珀这个主题的
兴趣。
2.学生阅读: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讲解琥珀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
义。
5.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6.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引导
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琥珀这一主题的理解和体会有所不同。
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琥珀是一种宝石,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深入地探讨了琥珀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对于作品的个人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更多的道理和哲理。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琥珀》这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朴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
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
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
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
(“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
“伏”字不要漏了点。
)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
(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4.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①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②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③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1~3自然段: 写作者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 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导学案第1篇】(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3.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与。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生命生命》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 的《命运交响曲》。
出示思考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 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 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 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 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 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 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 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 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 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 生。 3)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 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 生老病死。
慨:飞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砖缝中长出的瓜苗──
生命的顽强;倾听心跳──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 教材分析
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
表达了她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
蓄深邃,但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较
大。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
的难点。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 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 去”。
四、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 12 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 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 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卡罗纳》导学案

1、我会认
()()()()()
遭遇怜悯叮咛嘱咐号啕大哭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2、积累词语
可怜遭遇严肃怜悯暗示叮咛嘱咐端详
悲哀号啕大哭屏息凝神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区:
(温馨提示:本课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深入体会人物的感受。)
我的收获
可怜的花朵()花朵
2、放学后,当“我”扑进母亲怀抱的时候,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还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在正确答案后打:“√”
(1)、因为母亲不要我了。()
(2)、因为我身上有灰尘,母亲怕把她的衣服弄脏了。()
(3)、因为母亲明白,现在和我拥抱会使卡罗纳更伤心。()
好书推荐:
《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全书共100篇文章,记载了四年级学生安利柯整整一个学年的生活。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唉: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平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爱”。
为你引路
我在行动
小贴士
充分利用自己手里的工具书
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体会人物心中所想、感悟人物
认真感悟课文体会人物心理
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自主学习区:
1、通读全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2、再读课文,反复朗读,直到字正文通,非常流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_5《中彩那天》教学案例

5.《中彩那天》导学案及教学反思亚东第一小学:臧桂辛导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导学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预习学案自学质疑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把“我会写”的字工整地抄写三遍,组一个词;为“我会认”的字加拼音并组几个词。
不会的可以问同学或查字典。
想办法记住它们。
4.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
交流解惑1.对子间互相有感情地对读课文。
2.小组内听写词语。
3.小组内交流预习中不理解或未完成的问题。
组长记录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谈谈你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导学案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或采用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导入课文)二、自主学习,交流反馈。
1.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2)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难”2.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这样做值得吗?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课后生字表里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字表里生字所带课文里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
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
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一
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各题:
1、我要把下列词语多读几遍,还能写好,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
橡皮拮据奔驰馈赠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梦寐以求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财()牌()题()飘()捎()
村()碑()提()漂()梢()
盘点·反思
学习生字和词语,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有:
□预习课文时自主地抄写词语和理解词语。
□对多音字格外注意。
□写字的时候,常常联想跟这个字同音或形近的字,通过这样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3、课文中有许多如:“拮据”、“境况窘迫”一类的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在课文边做批注
3、我在课文的标题上方批注课文的主要内容,在1、2自然段边上批注两段的意思,在文尾批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意,批注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
4、我有几点疑问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是关于:
◇词语的。
()◇句子的。
()◇表达方式的。
()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细读全文,体会父亲的神情、动作,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我猜测父亲中奖前会想:;中奖时会想:
;中奖后会想:;
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会想:。
2、文中的“我”在父亲中奖时想:;发现父亲神情严肃时是这样想的:
;看到两张彩票“我”又这样想。
3、我要在课文中批注
4、我还要批注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在日记本里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
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
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
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
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
“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
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
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充耳不闻:
惊心动魄:
大喜过望:
2、写出这篇短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3、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写在下面吧!
四、相关链接立木见信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曾在秦国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起来。
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商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初到秦国,怎样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使他们相信将要推行的新法“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呢?思来想去,他觉得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就必须在全国上下建立起一种守信的风气,所以商鞅决定在新法颁布之前,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人们发现,咸阳城南门城楼前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旁边有两个士兵在敲锣打鼓,高声宣布:“新上任的商鞅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金10两!”
“开玩笑吧!这根木杆能有多重?哪用得着赏金10两?”
“是呀,肯定是假的,说不定有什么阴谋呢!”
闻讯赶来的百姓熙熙攘攘地围了一圈,大家议论纷纷,谁都不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试一试。
商鞅站在城楼上,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了下午,还是不见有人来尝试。
他想:百姓情愿听命于常理,也不愿相信朝廷的话,甚至重赏之下也没有人愿意试一试。
在这种情况下颁布新法,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没有人相信,就意味着没有人会遵守。
所以,为了取信于民,这次立木建信一定要成功!
商鞅手下的人见围观的百姓渐渐走散,人越来越少,便向商鞅建议:“依小人之见,这赏金太重,不如减去5两,或许有人会……”
商鞅摆了摆手,说:“不!说出的话不能收回。
我立木为信,就是要表明朝廷不会欺骗百姓。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守信的风气,颁布的新法百姓才会遵守。
你去告诉大家,朝廷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还有,让士兵宣布:从现在起,移木者,赏金50两!”
“50两!”围观的百姓听到新的宣告,吃惊地你看我,我看你,觉得更加不近情理了。
正当大家议论不休的时候,一位中年人壮着胆,走出人群,说:“我来试试。
”他走到木杆前打量了一下,两手一提就把木杆轻轻地扛到了肩上,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
人们让开一条路,吵吵嚷嚷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了北门。
等那中年人放下木杆,商鞅立即派人当众给他50两黄金,一文不少。
这件事马上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百姓们都说:“商鞅大人的命令真不含糊,朝廷现在开始说话算话了!”
不久,秦国颁布了新法。
此时的秦国百姓已经知道朝廷令行禁止,知道新的法令必须遵守,也就积极地拥护新法。
商鞅在秦国的改革进行得很顺利,秦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