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010[1].7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010[1].7

上海水产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池塘虾蟹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院部:上海水产大学专业:水产养殖学生姓名:李朝强指导教师:职称:二O一一年二月十三日目录摘要-----------------------------------------------------1 引言-----------------------------------------------------3 1. 池塘养殖水质概述--------------------------------------31.1池塘养殖水质指标-----------------------------------31.2池塘优良水色的标准---------------------------------3 1.2.1优良水色的特点-------------------------------4 1.2.2池塘水色鉴别--------------------------------4 2.常见池塘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52.1 PH值过高或过低的问题-------------------------------52.1.1危害------------------------------------------52.1.2解决措施--------------------------------------62.2氨氮引起的水质问题----------------------------------62.2.1氨氮来源及危害-------------------------------62.2.2解决措施-------------------------------------72.3亚硝酸盐引起的问题----------------------------------72.3.1原因及危害------------------------------------72.3.2解决措施--------------------------------------82.4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92.4.1原因及危害------------------------------------92.4.2解决措施--------------------------------------92.5硫化氢引起的水质问题-------------------------------102.5.1原因及危害-----------------------------------102.5.2解决措施-------------------------------------102.6气候环境多变,虾蟹应激问题-----------------------112.6.1原因---------------------------------------112.6.2解决措施------------------------------------112.7蓝藻危害------------------------------------------112.7.1蓝藻概述及危害------------------------------112.7.2解决措施------------------------------------12 总结------------------------------------------------------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池塘虾蟹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在虾蟹池塘养殖中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好坏,养虾蟹关键在养水。

水产养殖学论文: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

水产养殖学论文: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殖领域不断扩大。

通过水产养殖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的日常饮食条件。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品技术的发展刻不容缓。

基于此,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大,很多水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对水生生物生产与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很多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导致水产品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另外,一些水产养殖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采用大量的药剂,导致水生生物抵抗能力增强,用药物进行饲养,导致水产品药物含量过大。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越来越大,无公害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水产品发展的重要部分。

2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2.1 亲本培育技术将安全水源(废污染、非疫区)中亲本作为培育的主体,保证整个水产养殖场的清洁,提升亲本培育中的繁殖质量,保证水产品满足相关质量标准。

在养殖过程中优选饲料,保证产品营养的全面性,根据亲本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池塘进行饲养与管理。

在亲本繁殖后,应该迅速将种苗进行圈养,同时建立有关的管理文件,为后期培育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选择场地在进行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质适宜、水量充足。

在养殖场地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水质检验,检验水质是否含有对水产品有害的物质。

在保证水质无污染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无公害养殖基地的交通情况,应该尽可能避免基地远离交通线路,避免给养殖物资、产品的运输造成影响。

2.3 饲料投喂饵料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必要基础,饵料的质量及投喂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水产养殖的效果与质量。

如果给水产养殖动物投喂了劣质的饲料,不仅会对水产动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给整个养殖环境造成影响。

水产养殖专业(5篇)

水产养殖专业(5篇)

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范文第1篇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人的志趣、力量等详细状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对于在校高校生而言,在经受了高考,做出了专业选择后,专业是其对个人力量与志趣作出综合推断后选择的人生奋斗目标。

专业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同学增加专业志趣,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同学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念不足,面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对人生将来心理彷徨的同学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同学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消失偏差,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爱好。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宽阔水产养殖学是讨论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专业本身即打算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进展。

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宽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简单,技术依靠程度更高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特别重要。

养殖环境简单体现在水体的流淌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养分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

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特别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进展快速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讨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讨论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特别明显。

各学科的进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进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欣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爱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爱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GPT、GOT活性的影响系别水产系专业水产养殖学年级2012级学号222012602043074姓名吴双指导教师向枭(副教授)成绩二O一六年三月目录任务书 (3)文献综述 (4)开题报告 (12)正文 (15)摘要 (15)前言 (15)材料与方法 (16)结果与分析 (18)讨论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指导教师评阅表 (23)交叉评阅表 (24)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GPT、GOT活性的影响系别、专业水产系、水产养殖学学生姓名吴双学号222012602043074 指导教师姓名向枭(副教授)开题日期2015年月日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本试验用单因子浓度梯度试验,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用不同水平的豆油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对大鳞副泥鳅幼鱼进行养殖试验,通过对各试验组中试验鱼的GPT、GOT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GPT、GOT的影响。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GPT、GOT的影响程度。

得出不同大鳞副泥鳅对脂肪水平幼鱼GPT、GOT的影响的变化曲线。

综合确定大鳞副泥鳅在脂肪水平幼鱼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添加水平。

试验各环节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必须认真负责,按照要求完成论文。

进度安排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完成:2014年10月—2015年01月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及综述2015年02月—2015年06月试验的准备2015年07月—2015年09月进行试验2015年10月—2016年02月整理并分析试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系意见:年月日注:1、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2、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13周前下达给学生。

文献综述脂肪的营养价值及对鱼类免疫能力的影响吴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荣昌 402460摘要:脂肪在水产饲料中是重要的脂肪供给源,添加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类的健康与生长。

水产养殖学论文:基于养殖过程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池塘养鱼”课程建设与实践

水产养殖学论文:基于养殖过程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池塘养鱼”课程建设与实践

基于养殖过程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池塘养鱼”课程建设与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可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工作之一。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各类专业逐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池塘养鱼”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池塘养鱼”课程建设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现就课程建设总结如下:一、课程分析“池塘养鱼”是高等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技术课,其前导课程包括“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化学”等,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在池塘这一特定水体环境中进行鱼类养殖展开,包括池塘养殖准备、鱼类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

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池塘结构要求、清塘技术、鱼类繁殖与养殖等技术,为今后从事水产动物繁殖及饲养等工作实践奠定基础,同时,该课程也是“虾蟹养殖技术”“毕业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池塘养鱼”课程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教学内容多、实践性强,涉及养殖池塘建设与准备、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而且每个教学内容又涉及多个子内容,大多数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课程实践(实训)教学条件要求高;二是教学内容内在逻辑性强,生产中教学内容之间前后关系较为明确,如亲鱼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人工繁殖获得鱼苗进行鱼苗培育工作,鱼苗培育后获得鱼种开展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好后进行成鱼养殖等。

二、学情分析通过学生情况调研与分析,课程教学团队发现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对教室纯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耐心和恒心,但对实训室或基地实践操作有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二是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学习效果不好,演示式、操作式等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较好。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范文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范文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白洋淀水产养殖污染关键控制指标研究思路:本文对白洋淀水产养殖污染关键控制指标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白洋淀水产养殖现状和养殖水域情况系统调查,掌握了养殖水域位置、面积、高程、养殖品种、养殖方式、产量、饵料投喂、常见鱼病及渔药使用、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等相关资料,从源头出发提出了白洋淀水产养殖污染产生的关键环节是投饵过程。

在淀内选取6个典型的水产养殖。

题目: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评价思路:水产品资源的有限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的重点产业。

对水产养殖业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成为研究热点。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进行水产养殖业的效益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筛选出适用于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方法。

本文将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初。

题目: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思路: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占有主体地位。

水产养殖业为扩大农民就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满足国内外不断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水产养殖业属于高风险产业,在2008年的雪灾中及2010年的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中,我国水产养殖业均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水产养殖业。

题目:中国稻田水产养殖的潜力和经济效益分析思路:土地资源、水资源是人类食物安全最重要的资源,随着人口增加和对食物要求的提高,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日显短缺,如何拓宽资源利用的空间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直受到关注。

稻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土地资源稻田的浅水环境可为水产生物鱼、虾、蟹和鳖提供栖息地,因而能否将水产养殖同水稻生产相结合,发展的稻田水产养殖复合系统。

题目:徐州市水产养殖现状、养殖模式调查及对策思路:该论文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世界渔业、国内渔业尤其是江苏渔业的基本现状、渔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渔业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水产养殖学,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发展潜力非常大。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破坏性经营造成了设施的老化,另一方面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71个水产品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水产市场,最大的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武汉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40万公斤,日成交额200多万元,年成交额约75亿元。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由过去的“菜篮子”逐步发展成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以企业为龙头,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

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论文

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论文

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论文学院研究生学院专业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年级****级研****班姓名******指导教师******时间年月日工业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增氧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消毒杀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水产养殖也将与农业同行步入由现代高新技术支持的快速发展阶段。

无污染的集约化养殖生产模式因不受外界自然环境制约、节地省水和可在人控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正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成为工业化国家生产优质水产品的主要形式。

特别是近年来,渔业水域环境不断恶化及水资源日益缺乏,直接危及着海洋捕捞和池塘传统养殖方式的延续和发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限制养殖废水直接向自然水域排放,我国以扩大水域污染、增加水资源消耗来换取养殖产量的状况也将逐渐受到重视和改善。

同时,深受市场青睐的高品质海淡水名特优产品对生存环境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工业化养殖(封闭式全人工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将成为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1]。

近几年来,工业化养鱼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水产养殖的主流,主要养殖品种为鲑鳟鱼、鲤科鱼和罗非鱼等,每立方米水体的年产量一般在60 kg以上,高的可达100 kg以上。

我国的工业化养鱼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据统计,2007年我国工业化养殖的规模已近3000万m3,产量22.1万吨。

其中:淡水工业化养殖规模为l 625万m3以上,产量13.4万吨;海水养殖规模为l 367万m3以上,产量8.7万吨[2]。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化养鱼设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市朝阳区水产科技园于2004年进行的工业化养鱼试验,从鱼池排出的水经过生物滤池,微滤机,增氧池后返刚养鱼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论文学院研究生学院专业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年级****级研****班姓名******指导教师******时间年月日工业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增氧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消毒杀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产养殖水质净化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技术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水产养殖也将与农业同行步入由现代高新技术支持的快速发展阶段。

无污染的集约化养殖生产模式因不受外界自然环境制约、节地省水和可在人控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正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成为工业化国家生产优质水产品的主要形式。

特别是近年来,渔业水域环境不断恶化及水资源日益缺乏,直接危及着海洋捕捞和池塘传统养殖方式的延续和发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限制养殖废水直接向自然水域排放,我国以扩大水域污染、增加水资源消耗来换取养殖产量的状况也将逐渐受到重视和改善。

同时,深受市场青睐的高品质海淡水名特优产品对生存环境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工业化养殖(封闭式全人工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将成为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1]。

近几年来,工业化养鱼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水产养殖的主流,主要养殖品种为鲑鳟鱼、鲤科鱼和罗非鱼等,每立方米水体的年产量一般在60 kg以上,高的可达100 kg以上。

我国的工业化养鱼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据统计,2007年我国工业化养殖的规模已近3000万m3,产量22.1万吨。

其中:淡水工业化养殖规模为l 625万m3以上,产量13.4万吨;海水养殖规模为l 367万m3以上,产量8.7万吨[2]。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化养鱼设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市朝阳区水产科技园于2004年进行的工业化养鱼试验,从鱼池排出的水经过生物滤池,微滤机,增氧池后返刚养鱼池。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水质处理装置,采用加压强化增氧,使水中瞬时达到过饱和氧,再通过泡沫分离装置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状物质,并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去除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质。

工业化养殖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水质处理。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普遍采用池塘高密度养殖方式,这种方式在提高水产养殖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弊端,造成近年来淡水鱼类、海养虾类、贝类等的暴发性疾病和大面积死亡事故频繁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养殖水质净化技术的研发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促使科研人员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了中国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

水质净化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氧技术工业化养殖系统中,鱼池、泡沫分离、生物过滤均需要大量氧气,装备较多采用罗茨风机和旋涡式充气机,其中三叶式罗茨风机有较好的平稳性和低噪音效果。

叶轮式增氧机由于增氧效率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水质调节池和养鱼工厂的二级池中有较好的用途。

刘晃[3]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快速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氨氮和增加溶解氧等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采用物质平衡关系建立氨氮、溶解氧的平衡方程式,推导出系统设计的计算公式,以设计一套年产50 t 鲴鱼(1ctalurus),养殖密度为50 kg/m3的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计算得到系统的补水量为30 m3/d,系统补水率为6%,系统供氧为11.0 kg/h,系统循环量740 m3/h,循环次数为36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44.2 m3。

陈有光[4]等介绍一种工厂化养鱼氧气锥的结构、原理及增氧效果,对氧气锥进行了氧气流量单因素等差梯度试验,推算出氧气锥的最大氧气利用率为84.56%;依照罗非鱼的耗氧率计算模式,推算出工厂化养鱼系统需配置氧气锥的台数。

2物理技术物理方法通常都是去除水质中的固体废弃物。

一般传统的静水养鱼池塘中,每年自净后的沉积淤层厚度有l0cm之多。

工业化养鱼的单位密度相对要高,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更大,其中包括鱼类残饵及其他纤维、片块状杂物。

其颗粒大小分布范围较广,大部分颗径在0.02~l mm之间,比重小于1.1 g/cm3,有机物含量占80%左右,工业化养殖的循环系统中首先要将其及时清除。

这样才能减轻后道工艺环节负荷和防止堵塞。

一般的方法为物理过滤和泡沫分离。

2.1 物理过滤物理过滤是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性有机物及浮游生物、微生物等[5]。

目前常用的物理过滤方式有砂滤、网袋式过滤、转鼓式微滤、弧形筛网过滤等[6]。

其中转鼓滤网过滤在不断过滤的同时进行反冲洗,过滤效率高、效果好,应用普遍。

滤网的网目一般约为30~100μm,可过滤36~67%的悬浮物,网目越小过滤越彻底,但是网目小于60μm就会影响过水性能。

2.2泡沫分离装置日本开发了空气提升和泡沫分离装置,用于对水的增氧、循环和净化[7]。

泡沫分离器一般为圆柱状,气体由底部注入,形成大量气泡,与流经分离器内的养鱼水接触,并在上升过程中利用其表面产生的张力,吸附集聚水体中的有机溶质(包括母体蛋白质物质),最后呈泡沫状态将携带的溶质举出水面,自动进入顶部收集器而排放。

此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因水深绝大部分都在1 m左右,在泡沫分离中不用压缩空气,而是通过回转翼和水体流动对气泡分化。

若用负压空气,则效率更高[8]。

3生物技术生物方法主要是去除水质中水溶性的有毒物质。

固体废弃物去除后,循环系统中的水溶性物质主要以“三氮”形式存在。

氨态氮的毒性很高,它能通过鳃和皮肤很快出人血液,干扰鱼体正常的三羧酸循环,改变鱼体渗透压以及降低鱼体对水中氧的利用能力,影响鱼类生长;亚硝酸盐氮能迅速渗透到鱼体,使血液中和氧结合的亚铁血红蛋白失活,使之成为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硝酸盐氮一般被认为无毒或毒性报小,近来研究表明,浓度高时会使鱼体色变差,肉质下降。

3.1 生物滤器生物滤器主要用于去除养殖水中的水溶性有害物,它是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同时生物滤器也是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投资和能耗最大的水处理单元。

高喜燕[9]综述了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膜的形成、结构、原理、生物多样性以及功能,重点阐述生物膜的微生物学特征,介绍微生物生态学方法,特别是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

3.2 3使用微生物制剂采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是符合当今渔业发展方向的生物防治方法。

微生物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常见主要有枯草芽抱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PBS)等菌株组成。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由于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固氮、脱氢、固碳、氧化等作用,会把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作为基质加以利用,促进有机物的循环,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还可以降低水体的COD,稳定水体的pH值[10]。

此外,还有藻类和人工湿地也可以净化取出水中溶解的有害物质。

用生物方法净化水体可以减轻养殖污染,使病原菌难以发展,有利于防治疾病,促进水生动物迅速生长,从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同时无二次污染、收效大等优点,但控制管理技术较高,难以在水产养殖行业大规模推广。

4 消毒杀菌技术常见的消毒杀菌设备有紫外线消毒器、化学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等[11]。

4.1紫外线消毒器柱状紫外灯管设计于水管中,通过紫外灯直接向周围流动的水体放射230-270nm波长的紫外线,该射线能穿透水中菌体的细胞膜,被细胞核吸收,引起核蛋白质的构造变化,损伤关系到细胞遗传机能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破坏菌藻的分裂繁殖能力.达到杀菌灭藻的效果[12]。

紫外线消毒器的消毒效果稍差,但其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

4.2 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是根据放电的原理产生臭氧,即将净化的空气通过发生器的高压放电环隙,被激发分解成氧原子。

氧原子和氧分子(或三个氧原子)结合生成臭氧。

臭氧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会很快还原成氧气,还原期间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能迅速地与细胞壁、膜、脂质结合反应,破坏分解细胞,起到杀菌作用。

臭氧消毒用于水产养殖水体,由于养殖生物在水中产生许多可变因素,使用方法也因养殖对象不同而改变,使用时对处理装置的结构有所要求外,还要掌握好臭氧含量在水体中的安全浓度[13]。

4.3 化学消毒器化学消毒器的消毒效果较好,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5 结语为了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加强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我国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在水质净化方面起步比较晚,在高效、节能、、集成化程度高的设备研制和系统技术开发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依靠现代科技,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进行突破。

参考文献[1]宋协法,宋伟华,田树川,等.集约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1):35—39.[2] 王能贻.国内外工业化养鱼新技术[J]. 渔业现代化,2006,(1):9-16.[3]刘晃,等.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61-166.[4]陈有光,段登选,等.工厂化养鱼中氧气锥的增氧规律[J].渔业现代化,2009,36(3):26-30.[5] 白利平.滤器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J].渔业现代化,2005,(4):13-14.[6] 刘晃,倪琦,顾川川.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模式分析[J].渔业现代化,2008 (1):15-19.[7]王能贻.日本工业化养鱼的水质处理技术[J].渔业现代化,2006,(3):22-23.[8] 菊池弘太郎.闭锁循环式养殖微生物净化[J].养殖(日),2003,(1):17-22.[9] 高喜燕,等.循环海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生物膜研究现状与分析[J].渔业现代化,2009,36(3):16-20[10] 张胜华.水处理微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75.[11] 宋业林.水处理设备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2]张光辉,孙迎雪,顾平.紫外线灭活水中病原微生物[J].水处理技术,2006,(8):5-8.[13] 梁传辉.高效臭氧水处理装置[J].渔业现代化,2005,(5):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