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名词解释
太极图解意

太极图解意太极图解意太:初始、宗源、无上。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即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太极中,并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着,并且以旋极为其运动形式,以“中气以为和”的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线条最简洁、图象最简单的图案,同时她又是最博大精深、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意境,它是可以概括宇宙本源的道○生德一、道无生万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演万物的宇宙万生万有的模式。
太极的表象形式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太极的品格就是德一。
无极大道所生出的太极,是一气含三、一元四素(象数理气)的物质表象复合体。
大道○化生出的德一,是一种无形的高级光气能量物质,是生育、滋养宇宙万物的能量源泉,是一切生命结构、运动的主宰。
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可以揭示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及其发生、发展、运动的自然规律性。
可见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慧智!太极图是对事物运动和结构成因的图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个太极结构模式。
2、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部分既是一个互根互生、不可分离的整体,同时又是相互分立、各有其属性的相对独立体。
3、太极图的两个独立的阴阳鱼各有一个小鱼眼点,即阳鱼中有阴鱼眼,阴鱼中有阳鱼眼,表明任何事物结构中,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因子,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包含关系。
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鱼体还是鱼眼,都又是相对独立的。
4、太极图圆形的含义:一是圆形图边,就是无极,就是道○;二是表示宇宙万物的结构和运动,都是圆形的,而且是循着各自的圆轨规则而运转着;三是表示万物运动都是以旋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而且具有顺转与逆转的双向运动。
四是表示万物的阴阳运动是以德一为主宰的“中气以为和”为法则,因而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流畅与圆融,万物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则意味着万物的消亡。
太极和两仪的概念是什么

太极和两仪的概念是什么太极和两仪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万物运行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太极和两仪代表了一种对宇宙、生命和人的思考和理解,是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一。
下面我将从太极和两仪的含义、起源、哲学意义和应用等方面详细解析这两个概念。
首先,太极,即“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根据观察宇宙和人类世界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一种表征。
太极图由一个圆圈分为两半,一半白色,一半黑色,中间有一颗小球,黑白相对,相互依存,寓意着一切事物的运行和变化都是由对立和统一共同推动的。
太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易经》一书,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百科全书”。
《易经》通过阴阳两仪的概念,描述了宇宙运行和人事变化的规律。
太极图正是基于《易经》中的“乾坤”图而演化出来的,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通过乾坤相互转化的模式,揭示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太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内在关系。
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而这种对立和统一正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动力。
太极暗示了事物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相互转化的过程,它的核心观念是“变通”。
太极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也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
同时,太极的概念也在中国的哲学、文化、医学、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哲学领域,太极的概念被用来描述宇宙、天地和人类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关于宇宙起源和运行规律的思考。
在文化领域,太极的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元素之一,融入了中国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中。
在医学领域,太极的概念被运用到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在军事领域,太极的概念被用来描述军事战略中的迂回和变化。
两仪,是与太极相对应的概念,它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两仪分为阴阳两仪,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对立关系。
阴阳分别代表了相对的、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阴代表阴冷、消极、负面,阳代表阳光、积极、正面。
“太极”是什么意思?

“太极”是什么意思?“太极”的含义太极也叫太初、太一,它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原始而无穷的混沌状态,也是阴阳相合的统一状态。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
所以,“太极”的意思是:放大可以无限地接近圆周的界限,缩小则可以无限地接近但不等于零。
太极是运动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就会相对静止,静止则产生阴气。
这样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至无穷。
太极就是“一”太极之理涵盖万物。
它在天上是天理,在地上是地理,在万物是物理,在医学是医理,在命运是命理,在人伦是伦理……无穷无尽,但其本质是“一”。
《老子》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可以形象地把太极比喻为“一”。
“一生二,二生三”,二就是阴阳两仪。
阴阳之间的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是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
比如八卦中的乾坤,乾为阳,坤为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导致“二生三”;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就是“三生万物”。
人类作为万物中的一员,可以根据太极的演变规律倒推回去,了解万物的初始。
太极是万物的总根源,它是混沌而又能包含一切的。
《说文解字》中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太极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等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可以不断二分,化生万物。
但无论经过多少次的二分,其分子永远是太极。
所以朱熹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古人把太极化生万物比喻为:“太极如一木生。
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
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
万物的本源:太极太极是万物最核心、本质的发源地。
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都从太极演变而来。
太极如树。
当它作为一个种子时,里面有无穷的奥秘。
幼苗出土后分出枝干,再分出叶与花……得到成熟的果子,里面又有无穷奥秘,落地生根后又会长出无限个“太极”。
哲学名词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古代易学用以说明矛盾运动法则的命题。
语出《易传·系辞上》。
主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两仪】中国古代易学范畴。
两仪所指,说法不一,其哲学意义则指天地或阴阳【四象】中国古代易学范畴,象征春夏秋冬四时,故称四象。
在哲学上,含有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之意。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本原。
【贵无论】魏晋玄学的一种主要哲学思想。
创始人为何晏、王弼。
主要观点是以“无”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万物(有)以无为存在的根据,贵无论促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发展,但错误地以空洞的抽象观念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故受到后来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的批判。
【名教与自然】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
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长期有争论。
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进一步展开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问题。
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
太极

3.现存文献中最早一张“阴阳鱼”太极鱼出自南宋张行成的《翼玄》。此图不是清康熙以后人窜入,这一点 从《翼玄》、《易通变》的文字内容中可以得到证实。
4.“阴阳鱼”太极图经明初赵撝谦改造(简化),定型于明末赵仲全。之后出现的由两个半圆合成的太极图 (包括以左右半圆排列、以上下半圆排列等)都与本义不符。
“太极”一词,初见于《系辞》外,还见于《庄子·大宗师》:“夫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 下而不为深。”由于《系辞》没有说清楚“太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而《庄子至高极限与对道之性状的描述,并不具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蕴意,从而导致了历代 学人众说不一,歧义纷出。特别是宋代以后,成为研究《周易》中的一个聚焦点。在清代朱彝尊编写的《经义考》 中,就收录宋代以来相关“太极”的专论和著作达六十余家之多。
起源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 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 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 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分类
太极图有很多种,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 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各图唯有先 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现 代人所称的“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甚至往往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的称之为“太极图”。
太极 的概念

太极的概念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用以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用来形容宇宙的最终实体和最高原理。
在道家哲学中,太极被认为是宇宙的根源和本体,它包含着阴阳两极,是万物生长和演化的起点。
太极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宇宙的本原:太极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物质和力量,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
2. 阴阳的统一:太极不仅包含阴阳两极,而且被认为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
阴阳相互作用,不断演化出万物。
3. 万物的演化:太极是万物生长和演化的起点,万物从太极演化而来,最终又回归于太极。
4. 动态平衡:太极中的阴阳二极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宇宙的平衡和稳定。
5. 道德修养:在道家哲学中,太极不仅是宇宙的根源和本体,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们应该通过修炼身心,达到与太极合二为一的境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完美。
总之,太极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深远的概念,它涵盖了宇宙观、哲学、道德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中医知识:太极

中医知识:太极"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何谓太极?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
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
太极图产生于6000多年前,是中国的第一发明,早于四大发明3000多年,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
阴阳鱼形环转相抱太极图。
目前太极图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
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于是产生了先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象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太极拳之简介太极延年益寿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是我国一大"国粹"。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太极拳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永年县的杨振河和韩会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太极的定义

《太极的定义》<太极>一是太极,即宇宙混浊未分时的状态。
一(太极)生二(阴、阳)。
二生三,这里有两种解释,有的说由二(阴、阳)生出三才(天、地、人),也有的说阴、阳以及阴阳和合三种状态称之为三。
最后由三生化出世界万物。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怎么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生万象”是不是矛盾的?,2009-04-05 23:51太:初始、宗源、无上。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太极图是对事物运动和结构成因的图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个关联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有结构的。
2、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个部分是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
3、太极图的两个独立块面各有一个对方的小点,即阳块中有阴小点,阴块中有阳小点,表明同一事物结构中的独立部分与对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关系。
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块还是点,都是绝对独立的,没有混淆界线。
4、太极图是圆形图,一是表示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是表示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是表示运动是流畅圆润的。
5、太极图是对称图,整个结构均衡对称,表明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内部能量是均衡的,独立的双方都有均衡的能量和平等的结构地位。
6、内部绝对对称的圆图也表明,太极的运动是无摆动、无震动的旋转运动。
7、太极图的阴块和阳块都有大头和小尾的形状,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可以显示太极图的正旋与反旋的旋转方向。
8、太极图阴块和阳块的大头与小尾,还表示阴块和阳块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这就显示了太极内部两种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互变的变易性,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这就是易理产生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
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现在说说太极拳的主要名词:
1、什么叫“太极拳”?
解:第一要以静制动;第二要以柔克刚;第三要以慢胜快;第四要以寡御众。
违背这四个原则就不是太极拳。
2、什么叫“太极”?
解: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
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
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3、什么叫“阴阳”?
解:阴阳按太极拳讲,“虚为阴,实为阳”。
虚手、虚脚为阴;实手实脚为阳;合为阴、开为阳;柔为阴、刚为阳。
阴阳对立统一,缺一不可,二者互相转化,互为阴阳。
4 、什么叫十三势?
解:十三势分为“八法”、“五行”。
“八法”是指:掤、履、挤、按、採、挒、肘、靠。
“五行”:进、退、顾、定、盼。
5、什么叫“内三合”?“外三合?
解:“内三合”“外三合”统称“六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6、什么叫内缠?什么叫外缠?
解:内缠——以手往里缠,大拇指领劲:一、二、三、四、五,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
外缠——以手往外旋转,小指领劲,一、二、三、四、五,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7、什么叫三节?
解:总体来讲,头为上节,腰为中节,腿为下节。
分开来讲:头部——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
身部——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腿部——胯为上节,膝为中节,脚为下节。
臂部——腰为上节,肘为中节,手为下节。
手部——腕为上节,掌为中节,指为下节。
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
8、什么叫四梢?
解: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齿为骨之梢;指甲为筋梢。
9、什么叫六进?
解:既知三合,犹有六进。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
手:为先锋,根基在脚,脚不进,则手却不前,手进脚也进也。
气:聚于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
腰贵于进者也。
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必取进也。
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
10、什么叫三才?
解:三才者,“精、气、神”也。
神者心中之神,精者肾中之水,气者心肾之中气也。
三才者,“天、地、人”也。
上天下地人居中,人为三才之中气,为万物之最灵也。
11、什么叫刚柔?
解:拳术之用,气与势而已。
然气有强有弱,势有刚有柔。
气强者取势之刚,气弱者取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拒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分也。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刚环绕不速。
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
取刚柔相济为妙
12、什么叫五脏?
解:心、肝、脾、肺、肾为五脏也。
中者为心,窝者为肺,骨者露之处为肾,筋之联处为肝,肉之厚处为脾。
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火。
13、什么叫九窍?
解:手臂有三节三窍:劳宫穴为梢之窍;曲池穴为中节窍;肩井穴为根节窍。
身体中部有三节三窍:上丹田是梢节窍;中丹田为中节稍;下丹田为根节窍。
腿有三节三窍:涌泉穴为梢节窍;阳陵泉为中节梢;环跳穴为根节窍。
14、什么叫十八球?
解:周身十八球是指人体十八个关节:两肩、两肘、两腕、两胯、两膝、两臂、颈部、胸部、腰部、腹部。
15、什么叫缠丝劲?
解:就是用心、用意想着上下螺旋缠绕,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在缠绕中运中气。
16、丹田在哪里?
解:中心丹田是指中丹田,在人体正中央,肚脐深处神阙穴内。
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穴,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穴深处;中丹田之上为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视窍穴内。
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
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阕。
17、什么叫三宝?
解:天地间各有三宝。
天三宝为日、月、星;地三宝为水、火、土。
人有三宝为精、气、神也。
人身三宝损则多病,耗尽则亡。
精气神足则身健。
18、什么叫四正手?什么叫四偶手?
解:棚、捋、挤、按为四正手。
採、挒、肘、靠为四偶手。
19、什么叫虚领顶劲?
解:要知虚领顶劲必知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望下一指半的地方。
练拳时百会穴要微微上领,下鄂微内收,保持头部中正,不偏不倚,不前不后。
头部有上旋之感觉。
这就叫虚领顶劲。
20、什么叫松肩?
解:只要用意去想肩的“肩井穴”放松,自然就行了。
21、什么叫含胸?
解:用意去想胸膛的两乳地方有下沉之感气沉丹田便可。
22、什么叫沉肘?
解:用意去想肘的突出部位“曲池穴”放松就行了。
23、什么叫曲膝?
解:膝的后筋骨不拉紧放松即可。
24、什么叫松胯?
解:用意去想胯根窝放松,像坐椅子一样即可。
25、什么叫松腰?
解:要想松腰,把腹部略微收一点即可。
26、什么叫塌背?
解:在百会穴虚领顶劲的前提下,会阴下沉,腰脊拔长形成上下对拉,塌背姿势就出现了。
27、怎么才能练出太极拳中所要求的“弓子”
一是开肩,二是拔身,三是坐胯。
肩开臂沉撑,身拔腰拉伸,坐胯膝坚挺。
总的要求是:尾闾中正神贯顶,头领足蹬中间空,两肩松沉臂圆撑。
具备上述要求,则“五弓”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