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合集下载

特大城市枢纽型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策略——以武汉市杨春湖商务区为例

特大城市枢纽型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策略——以武汉市杨春湖商务区为例
1 前言
要 战略举 措 ,同时 高铁枢纽站及其 周边地 区的 建设也成 为拉 动城 市发展的重要 引擎 。高铁枢 纽 地 区逐 渐 由单 纯 的 城 市 外 围 发 展 要 素 一 跃 成 为 影 响城市发 展方向和 城市功能布局 的重要一级 .具 备 成 为城 市 副 中心 乃至 城 市 中心 区 的 潜 力 。
Tab 1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secondary center developed from  ̄anspoaation hub in Tokyo
时间
发 展 原 因
发展规划 城市副中心
2 交通枢纽 型城市 副中心建设特 点
2.1 概念 界 定 城市 副 中心 一般 指位 于城 市 的外 围地 区 ,
与核 心城 市中心区保持一定 的空 间距离 ,在城 市 的某一 局部空间范围 内具有相对 的中心 区位优 势 的城 市功能区 从 当前我 国副 中心 区建设模 式来 看 ,主要 分 为 三 类 :交 通 枢 纽 型 城 市 副 中 心 基 于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城市副 中心 、以及城镇 型 城 市 副 中 心 。本 文 研 究 对 象 即依 托 交 通 枢 纽 站 形 成 的城 市 副 中 心地 区 。

形成 。建设高速铁路是刺 激内需 、提振经济的重
以 此 为 契 机 ,调 整 城 市 产 业 结构 ,扩 大 城 市 规 模
所 助理城 市规划师。
1 一 018 ‘4 糯∞墙 <0广.4 z0∞ c0 018
n 一赫 浴堕 。_T l 至z0刃Ev吊{
表1 东京依托交通枢纽发展的副都心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TU984 13 I文献标识码】A [doi]10 11 81 9/cDr2018081 7a

武汉杨春湖畔二期商业地下室建筑设计分析

武汉杨春湖畔二期商业地下室建筑设计分析

淋系统,对停车位布置产生影响。

2.2.2坡道设计:地下室常以坡道形式连接室内外,坡道是汽车疏散口设计的关键。

坡道设计涵盖坡道类型、坡道位置、坡度等方面内容。

坡道类型主要分为两类:(1)直线型;(2)曲线型。

受用地限制,地下室车库
38|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1] 蒋涛.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9(3):81-84.
[2] 黄娟.布置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西安新筑新城东地块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9(07):163-166.
[3] 陶丽.不同结构地下车库给排水平战结合设计要点[J].城市建筑,2019,16(307):131-132.
[4] 王金贤.建筑地下车库设计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68-69.
39
2019.10 |。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6•【字号】武政〔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武政〔2021〕1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进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能级、品质提升,经研究,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面向全国拓展功能,面向未来塑造功能,面向基础夯实功能,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基础设施,拓展综合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塑造特色魅力,创新城市治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达到全国城市先进水平,城市更加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一)国土空间形成新格局。

“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探索出一条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新路。

(二)综合功能实现新跃升。

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形成,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优质产业引领、交通市场枢纽、公共服务供给、对外开放交流等功能显著增强,武汉战略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规划-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规划-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部 分
1.1、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一是自主创新、强化集聚,打造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的引擎。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和临空经济两大优
势,突出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2+2+3”的产业发展模式,即, 继续做强食品、机电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通讯信息、航空航天产业等2个临空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 节能环保、生物等3个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武汉市四大工业板块之一。2015年,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 13%。
拉动作用,加大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企业总部,积极强化保税物流的区域聚散,全面提升高端商务服务功 能,大力发展马彩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打造集聚城镇 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加快促进武汉市“一主四副多中心”现代服务中心体系的形成。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部 分
东西 湖区
东西 湖区
总体规划结构图
都市发展区规划图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武汉的城市性 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 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 城市空间结构,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轴向延展、组团式布局,形成东部、东 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
本本次次工汇作报汇的报主的要主内要容内容
一、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二、现状基本情况 三、东西湖区远景规划研究 四、东西湖区“十二五”计划简要 五、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
1
一、规划背景、定位及目标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张本湧;郑猛;佘世英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5(013)006
【摘要】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总页数】9页(P37-45)
【作者】张本湧;郑猛;佘世英
【作者单位】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预制梁场选址与总体布局的实践 [J], 王吉连;袁丹诚;李陆平
2.从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探讨高铁枢纽站的选址和规划--基于高铁枢纽站规划的举例分析 [J], 沈小风;高荧心;曹东琪;刘超
3.“高铁枢纽型”新城选址攻略——以济南西客站片区为例 [J], 尉群; 王艳; 曹荣青
4.基于"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的高铁枢纽选址研究 [J], 李娟;黎明;王有为
5.城市整体空间格局视角下的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及其商务区选址研究 [J], 唐于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发表于2018-9-14 23:16:322017年6月,市国土规划局联合洪山区**,结合武汉高铁枢纽地位夯实、东湖绿道社会效益彰显以及2019年军运会大事件等发展契机,启动编制新一轮《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

规划考虑与东湖绿心联动及周边区域功能衔接,将规划范围在商务区原6.74平方公里范围基础上,扩大东至王青公路、北至友谊大道、西至二环线、南至东湖,用地面积18.53平方公里。

2018年4月16日,市**组织相关部门专题听取汇报。

2018年6月27日,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专题会,会议原则同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

本轮规划在工作模式上突出多平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

规划编制环节采用“产业策划”+“城市设计”+“交通战略”联合工作模式,由市规划院联合SASAKI,奥雅纳,仲量联行等机构共同编制。

规划实施环节则采用“土地储备”+“审批管理”+“招商运营”+“基建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实施模式,探索了我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新路径。

在功能定位上,总体定位为华中、武汉新经济的窗口门户,具体职能上分别是城市专业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承载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景城功能深度融合的旅游示范区。

在产业体系上,构建以创新、交流、生态为主导方向的三大产业体系和总部经济、联合办公、交流展会、双创孵化、共享经济、专业服务、休闲旅游、新型零售、文化艺术九大产业门类。

在总体方案框架层面,规划提出构建纵横双轴、三区协同、四廊串接、五带引领的规划结构。

其中,“双轴”即在区域层面构建十字轴,突出人本体验;“三区”为划定三个功能片区,明确规划重点,其中,功能提升区位于两港公园以西,以改造提升为主。

核心发展区位于两港公园与三环线之间,是新经济平台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本次城市设计核心重点区域。

延伸拓展区位于三环线以东,延伸和拓展核心功能,为未来发展做战略预留;“四廊”为链接四条生态廊道,延续区域生态构架;“五廊”为塑造五条垂向商服走廊,实现区域产城联动,强化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纵向的功能联系。

武汉中海国际项目市场调研、规划定位及经济测算建议报告

武汉中海国际项目市场调研、规划定位及经济测算建议报告
【写字楼租金及售价】
7-16F 租金65-70元/㎡/月,售价1.3万元/㎡ 17-35F 预计租金75-80元/㎡/月,售价1.3-1.5万元/㎡
22
武汉中海国际大厦项目
1、青山区代表写字楼项目——钰龙时代中心
写字楼标准层平面图
写字楼标准层面积为1110㎡,公共通道为2.1米,分成55.65㎡、106.73㎡、125.27㎡、142.82㎡、 181.19㎡四种标准户型,可拆分组合。
冶金106街坊小区
友谊大道

传统

市场 本案

东方花园
牡丹园

东方红村
6
武汉中海国际大厦项目
二、项目地块四至
项目周边土地出让情况:
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 局网站公告查询的情况来 看,未来周边红星村的改 造,主要为经济适用房、 回迁房及学校配套设施, 没有大规模的商业配套规 划。 短期内不会带来区域实质 性的改变。
用地性质
商业用地
用地面积
16782㎡
容积率
6.0
商业
33719.85㎡
商务及酒店配套 42406.25㎡
建筑面积
LOFT
23875.13㎡
不计容及地下建 40143㎡ 筑面积:
建筑面积合计 0145.95㎡
建筑覆盖率
40%
建筑高度
188m
停车位
926个
4
武汉中海国际大厦项目
本项目所在青山区(十里钢城),非武汉的传统商务区、也非传统商业区,目 前区域常住人口约50万,区域发展还处在老城区城市更新及新区规划建设阶段。
杨春湖 城市副中心
本项目区域价值发展的核心观点— —
本项目所临的友谊大道,虽有城市主干道的展示 面,但缺乏轨道交通优势,及周边环境短期内无 法改造提升的现实状况,未来的发展将滞后于主

基于片区协同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方法——武汉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回顾与评析

基于片区协同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方法——武汉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回顾与评析

经过40余年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1]。

存量发展背景下,面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被赋予了提升城市功能、完善民生服务、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使命[2],成为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从中外城市更新历史来看,城市片区的整体再开发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面对区域高质量发展诉求,提出的规划单元开发(PUD)制度是政府与开发商实现双赢发展的主动尝试[3]。

20世纪70年代,法国为了顺应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变化,提出了协议开发区(ZAC)制度,有效解决了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

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的背景下,建立了多主体协调合作的规划体制,以全面重建为主要手段,将民间主体和资本引入城市再开发,公共主体的参与不断加深[5]。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圳进入存量管理时代,为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城市发展单元”的规划制度,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先进城市的重要手段[6]。

天津、南京也先后构建“功能聚集区”“重点工程区”等片区开发体系,探索综合开发改造的策略,优化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提升城市能级[7]。

针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武汉市在借鉴其他城市片区协同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功能区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方式之一。

通过梳理武汉市重点功能区的目标定位、规划思路和建设特征,以汉口滨江摘要 在存量发展背景下,针对既往城市更新中存在总体目标模糊、空间碎片混杂、相关利益失衡等问题,武汉探索出基于片区协同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

总结了武汉市重点功能区的目标定位、规划思路和建设特征,深度分析了典型案例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经验、成效与不足,认为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基于政府统筹、多主体协同开发,通过目标协同、空间协同与实施协同,呈现出核心功能明确、空间形态统一、实施过程有序的特点,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
发表于2018-9-14 23:16:32
2017年6月,市国土规划局联合洪山区**,结合武汉高铁枢纽地位夯实、东湖绿道社会效益彰显以及2019年军运会大事件等发展契机,启动编制新一轮《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

规划考虑与东湖绿心联动及周边区域功能衔接,将规划范围在商务区原6.74平方公里范围基础上,扩大东至王青公路、北至友谊大道、西至二环线、南至东湖,用地面积18.53平方公里。

2018年4月16日,市**组织相关部门专题听取汇报。

2018年6月27日,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设计》专题会,会议原则同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

本轮规划在工作模式上突出多平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

规划编制环节采用“产业策划”+“城市设计”+“交通战略”联合工作模式,由市规划院联合SASAKI,奥雅纳,仲量联行等机构共同编制。

规划实施环节则采用“土地储备”+“审批管理”+“招商运营”+“基建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实施模式,探索了我市
重点功能区规划、管理、建设、运营的新路径。

在功能定位上,总体定位为华中、武汉新经济的窗口门户,具体职能上分别是城市专业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承载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景城功能深度融合的旅游示范区。

在产业体系上,构建以创新、交流、生态为主导方向的三大产业体系和总部经济、联合办公、交流展会、双创孵化、共享经济、专业服务、休闲旅游、新型零售、文化艺术九大产业门类。

在总体方案框架层面,规划提出构建纵横双轴、三区协同、四廊串接、五带引领的规划结构。

其中,“双轴”即在区域层面构建十字轴,突出人本体验;“三区”为划定三个功能片区,明确规划重点,其中,功能提升区位于两港公园以西,以改造提升为主。

核心发展区位于两港公园与三环线之间,是新经济平台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本次城市设计核心重点区域。

延伸拓展区位于三环线以东,延伸和拓展核心功能,为未来发展做战略预留;“四廊”为链接四条生态廊道,延续区域生态构架;“五廊”为塑造五条垂向商服走廊,实现区域产城联动,强化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纵向的功能联系。

在支撑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四项保障体系措施,以支撑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各项功能。

一是路网密织、内外畅联。

引入机场快线,实现“空铁”联运;加密线网以提高沿东湖轨道覆盖率,实现核心区站点800米覆盖率由70%提高到85%以上;实施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并引入2.5环,加强商务区与左右岸大道的快速衔接。

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的要求,提高路网密度至8.7公里/平方公里。

核心区公建区域,规划单元式地下交通环路系统,提升路网容量。

研究新增高架单轨捷运线,串联区内特色景观资源,提高片区出行的便利性和体验度。

二是生态修复、景城交融。

打通生态绿廊,结合重要生态景观要素,串联形成“四纵一横”生态骨架,联湖通江。

链接生态水网,恢复沙湖港自然岸线,规划形成“8字形水环”,提高商务区排水防涝能力。

串珠绿色斑块,规划带状雨水花园及口袋公园,连绿成网。

构筑“点、线、面”复合绿地生态系统,实现商务区绿地开放空间面积不低于37%,营造景城一体的生态环境。

三是蓝绿贯通、乐活体验。

延伸东湖绿道,规划形成两级共计18公里的商务区绿道。

构建东湖蓝道,利用东湖港通航能力,设置6.7公里水上游线,与现有东湖水上游线码头接驳,增强水岸联动。

四是配套升级、宜居宜业。

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13处社区及邻里中心,满足居民生活的便捷需求。

通过布置网络化、均好性的公服设施,实
现中小学、卫生服务站等设施10分钟可达率90%以上。

(资料来源:武汉规划设计院)
此片区是属洪山区管辖的一片飞地,夹在武昌区和青山区之间,背靠东湖风景区。

目前已有华侨城集团的多个已建成和建设、筹建中的文旅、商服和住宅项目,同时也有金地、福星、宝能、金茂府等知名房企的多个商服、住宅项目,以及可能落子仁和路的龙湖天街项目。

此片区适宜居住,交通方便,文化旅游设施丰富,未来也有相当数量和较高等级的商服项目,相对的短板是中小学教育和医疗配套。

(武汉规划一张图杨春湖商务区)
(华侨城欢乐谷)
(9月22日即将开业的金地广场项目)
(筹建中的华侨城武汉高铁站项目规划图)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