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宗教宽容的由来

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人人的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因此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近代文化的真正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然而宗教改革却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涅槃过程,其中宗教宽容思想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向天主教派发起挑战的运动,他们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并公开的理直气壮的追求现世快乐的个人主义,从而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的禁锢思想。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久宗教改革的暴风雨果然席卷了大半个西欧,其中尤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宗教改革最为典型。结果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居民几乎有百分之四十都信奉了“新教”。各种新教派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同天主教会产生了矛盾,由于惯有的宗教的狭隘性,天主教于新教出于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便不可避免。此外新教内部也矛盾重重,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宗教迫害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宗教专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从此以后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一个人崇奉哪一派的宗教信仰全然由他自己决定。宗教宽容使信仰获得自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从而使17世纪成为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天才世纪”。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

纵观历史,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旷日持久宗教战争和残酷无比的宗教迫害,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而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宗教宽容政策保住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胜利果实,为整个欧洲的强大打开了大门。

首先,思想方面,宗教宽容政策开创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毫无疑问,宗教改革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前提之一。然而相对于宗教改革那样激烈的反对教会专制而言,宗教宽容更具有理智和理性精神。它成功的化解了新教与旧教的矛盾,使信仰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欧洲其次,政治方面,宗教宽容还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17世纪涌现出来的提倡宗教宽容的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培尔等认为基督教的本质就是博爱和仁慈,于是才奋力呼吁宗教宽容,这种关于宗教宽容的呼声就像启蒙运动时的启蒙家一样,深刻的启迪了人们的心灵,从而在基督教各教派中逐渐生长出一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气氛,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进而引伸出国家主权和言论自由论,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政治运动和人权思想。

再次,经济方面,宗教宽容创造了宽容、自由的社会和宗教氛围和良好文化环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在17世纪,率先实行宗教宽容的荷兰成

为了一切具有先进思想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聚集地和避难所,这种宽容的社会气氛极大的增强了荷兰的吸引力,推动了荷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强大,促进了世俗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使17世纪的荷兰与英国一样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沃土。后来,这种宗教宽容的思想使得原本落后贫瘠的欧洲中北部成为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富庶的南方却没落了下去变成资本主义的附庸。

正如著名的大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自由比任何事物都为珍贵,我有鉴于此,欲证明容纳自由,不但于社会无害,而且若无自由,则敬神之心无由而生,社会也不巩固。”可见宗教宽容于人于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彻底解放了中世纪人们被禁锢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欧洲社会,让自由的思想得以传播从而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

1.古希腊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正义价值观。 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 2.柏拉图“哲学王”思想及其意义? 柏拉图:重点为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当王),《理想国》 1.城邦的理念是至善。城邦的正义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2.哲学家治国要做到(1)建立社会分工制(2)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3)教育,靠人治,忽视法治。 3.整体主义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的基本特征? 城邦的本质 (一)溯源法:城邦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体 人→家庭→村社→部落→城邦 (二)分解法: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公民是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 公民平等→城邦民主 政体研究 (一)政体的界定 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二)区分政体的标准 ●政府的目的●掌权者人数 (三)具体划分六类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四)政体的特性与基础 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 把研究重心转向现实城邦的经验的和历史性的描述与分析。 (一)温和的整体主义 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二)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三)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 ●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 ●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 民主与法治思想 (一)民主的依据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

西方文明史 宗教改革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 姓名:邓伟 学号:1314490009 班级:计算机国际班

在15~16世纪,南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北部欧洲则在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这两场运动都接近尾声,虽然两场运动的矛头都对准中世纪堕落、腐败的罗马天主教会,但是历史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些经过宗教改革而信仰新教的国家,后来都发展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北欧诸国以及美国等。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赵林教授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②当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且获得高于王权的高高在上的权力之后,罗马教会不可避免地腐败堕落了,正应了那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教皇、主教及教士们表面上遵从基督教的精神—贫穷、贞洁、顺从,

暗地里却大肆捞钱,发“赎罪券”、买卖圣职,表面不结婚暗地却蓄妾,建立“宗教裁判所”,铲除所谓的“异端”,对任何与他们不同的观点都赶尽杀绝,荒唐地迫害所谓的“女巫”,完全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道德的堕落、信仰的虚伪,仿佛历史又回到古罗马时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原本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虚伪伪善深恶痛绝,可是他们站在感性的立场而非理性的立场,过分强调人的感官欲望和感官享受,强调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正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下怀,最终导致罗马天主教会和人文主义者同流合污。一个人文主义者曾说:“没有人比我再憎恶那些教士们的野心、贪婪和放纵生活的了。 尽管如此,我在教皇的宫廷上的地位还是使我不能不为我自己的利益而希望他们是伟大的。”③罗素写到:“大多数学者痛感当时教皇的罪恶,然而他们还是乐于受教皇的聘用。”④而教皇也给人文主义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金钱上的赞助。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可是在科学和哲学上却是个“不毛的时代”,罗素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几乎都不尊重科学,他们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保留下来,从教会里得到解放的最初结果,并不是使人们的思考合乎理智,倒是让人对古代样样荒诞无稽的东西广开心窍。” ⑤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并没有明显和剧烈的变化。过去学界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间对抗天国,具有反宗教反神学的意义,这可能是个最大的误解。 与对待人文主义者的态度相反,教皇视宗教改革者是死敌。15~16

论宗教宽容

《论宗教宽容》读书报告 我不太喜欢看与欧洲中世纪有关的电影,感觉那个时期的欧洲笼罩在宗教的阴影下。打着宗教口号的迫害行为让人感到不安与恐惧,人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不小心说了一句话而遭到教会、法庭的惩处。如果宗教让人感到的是畏惧,而不是纯洁与信服,那么,这还能是纯正的宗教么,还能是人们通往天堂的之路么? 有人会辩解说,为了促进“纯正的宗教”,使用强制手段是正当和合法的。对于这一说法,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一书中给与了答复。在这本书中,洛克系统的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的主张。他认为,政府与宗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政府所能管理的是人民外在的事务,宗教所涉及的是人民内在的事务;宗教是个人的私事而非国家大事,国家在对教会也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实行宽容政策;教会不能危害公共利益,不得反对本国政府,还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对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宽容”。 本书的名字叫《论宗教宽容》,“宽容”便是本书要讨论的一个重点。洛克把“这种宽容誉为纯正的教会基本的特征”。他说,真正的宗教是为了依据德行和虔诚的准则,规范人们的生活。人们相信上帝,置身于基督的旗帜之下,以求得救赎,通往永生。为了救赎自己,拯救灵魂,人们要拥有仁爱与忍让的精神,宽容的对待他人,即使他们与你意见不合。这种宽容政策,应该实施于国家、教会以及个人中。国家应该对教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采取宽容政策,不应因为官长对某一教会的推崇而压制其他的教会,进而采用强制的手段或是其他变相的方法要求其所有人民信仰他所推崇的教会。人民拥有信教自由的权利,国家应该尊重人民的这一权利,宽容的对待不同宗教的信徒。教会的宽容,即是在人民对上帝拥有真诚的信仰之下,不用介意那些外在的无足轻重的礼仪;不必介意其他教会及其采用的与之不同的礼拜上帝的方式。教会的唯一宗旨是救人灵魂,至于其采用何种方式,只要其没有违背上帝的意愿,不危害公共利益,都是应该宽容对待的。个人对待与自己在宗教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既然其没有危害到你的利益,阻碍你礼拜上帝、通往天堂,又为何不能宽容对待呢?那些以宗教为借口,迫害、折磨、屠杀和毁灭他人的人,他们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在拯救灵魂,而是在毁灭。他们没有仁爱和忍让的精神,他们在不断地添加自身的罪恶,那通往天国之路将永远远离他们。另外,在书的后半部分,洛克还论述了实施宽容法的另一个目的与好处,即是能减

宗教改革的真正意义

宗教改革的真正意义 曼德 有信仰不错,但有正确的信仰才是最好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一场信仰归正运动,是人类从人对神的掩盖、专断和践踏之中恢复上帝的荣耀及个人的尊严的运动。宗教改革被马克思主义渲染为打倒了神权,高扬了人权,标志着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和世俗化的开始。这种观点影响了大多数国内知识分子。实际上真正了解西方史的人知道,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宗教改革不仅没有打倒神权,而且前所没有的强调了神权,这突出地表现在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中;宗教改革打倒的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士阶层的教权,所要树立的是个人信仰的至高与纯粹,以及由此衍发的民主自由社会的基石——个人主义。 我认为宗教改革对现代民主宪政自由市场国家的形成,至少有4点决定性意义: 1。高扬了神权,从而也高扬了人权; 2。因信称义的发现,促进了信仰上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 3。预定论强调神的主权和人的全然败坏、全然无力,抑制了人性之恶,为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

4。预定论和天职(calling)观的发现,破除了偶像崇拜、烦琐的宗教仪式、遁世修行的修道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积极入世、全面征服全地的信仰雄心使整个国家与社会全然圣洁化、信仰化。 宗教改革是以两个伟人的思想为重要特征的。他们就是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德国人,是他首先点燃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狂飙。他提出了“惟独圣经、惟独信心、惟独恩典”的三大原则,又提出了“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的四大口号,这些都成为宗教改革的旗帜。 在信仰上“惟独圣经”,就破除了政府、教皇、修士等等阶层的特权,让人单单敬拜神,在神之下就是单独的个人,实际上这就高扬了人权,使个体信仰权利逾越了世上一切专制权利的拦阻。“惟独信心”进一步解放了人的心灵,告诉个人灵魂的救赎不能靠教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如苦修、弥撒、圣餐、捐钱、买赎罪券等才能实现,惟有人的信心,这标志着信仰上个人主义的发轫。“惟独恩典”强调了人信仰中上帝的主权,这在加尔文的预定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西方文化论文 浅析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辉煌

浅析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辉煌 她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她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开创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人们至今崇拜着她,称之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并以其名来命名那个时代。在第二个千禧年来临之际,她亦曾被推选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她就是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文化正是在她的手中迎来辉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中即位,采取宗教兼容政策和重商主义政策,稳定了统治,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此时的英格兰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遍布英国的思想领域,各个文学大家以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马洛,培根等为代表,佳作竞出。由此,英国文学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那么为何英国文化能在伊丽莎白一世手中开启“黄金时代”呢? 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繁荣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戏剧的繁荣上(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繁荣)。下面仅以诗歌和戏剧上的创作为例,浅谈当时的文化盛况。 在诗歌方面,英国文学家们,除了引入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也进行了一些其他诗体的创作,在内容和格局上都有了很大突破。诗歌方面又以斯宾塞成就最大。他的主要作品《仙后》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徵的伊丽莎白女王﹐其中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在主题或歌颂对象方面,英国诗歌也和欧洲其他经历文艺复兴的国家一样,着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抒发理想、信念、感情,鞭挞黑暗、腐败,赞扬人追求幸福的权利,赞颂美和爱。此外,彻底改变英国诗歌面貌的主力军却是——白体诗。它主要包含在戏剧创作之中,其代表人物则是两位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马洛和莎士比亚。 戏剧无疑是英国这一时期最骄傲的文学成果。16世纪80年代起﹐英国戏剧家们摆脱了中世纪神秘剧﹑奇迹剧等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起了一种新戏剧,赋予其更加丰富的表达和人文气息﹐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为代表作,马洛一生创作了7部悲剧。而作为英国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著名的代表人物,英国戏剧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部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等作品皆是人类文学史上不朽的明珠,它们探讨了友谊和虚伪、爱情和阴谋、权利和道德、生存和死亡这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主题。那些生动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宗教改革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很多贵族和新兴势力的民族自尊心开始发酵,希望统一德意志,而天主教落后的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异类”这个群体。 宗教改革原因最为直接的就是天主教那腐败的行径。天主教会当时腐败至极,各种丑闻多不胜数,由于教会的极高地位,大多数的神职人员根本不是因为道德而加入教会,只是因为金钱。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而且对王室的人同样给予残酷的刑罚。教皇曾经惩罚一个尊贵的贵族在雪地里面跪了整整三天。它的落后的教

义和政策阻碍了新兴势力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摆脱它的强权,追求自由民主,打破天主教的垄断独裁地位,而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力。 宗教改革的背景欧洲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德国,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真正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个势力派别镇守一方,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皇帝只能寻求教会的帮助,企图依靠教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教会趁机剥夺了皇帝的统治权,让皇帝成为了教会的傀儡。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索展开的。 在十六世纪的德国,国家领土四分五裂,中央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德国王室并没有实际拥有统治权。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客观要求的背景之下需要德国统一中央集权来进行社会形态的变革。此外,在封建割据的状况之下国内经济涣散,德国民众生活困苦,而在思想上还要受制于教会的统治。从这一点上来说,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由德国的内忧和教会的外患这两方面构成。 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勇敢的站了出来,领导民众认清教会的腐败和教皇的贪婪,借助德国民众对于现状的愤怒来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德国各地教民纷纷走上街头,揭露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虚伪,呼吁对教会进行改革,要求政治民主,主张个人的政治权利和宗教权利。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教会得以彻底整治,并在原始基督教义的指引下成立了新的派别,将神从统治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民众的独立地位,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与宗教宽容

宗教改革与宗教宽容 摘要: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发展对西欧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变革,随后,新教逐渐在西欧各国扩散开来,宗教宽容与平等的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关键词:宗教改革宗教宽容平等 16世纪初期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宗教改革,对整个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传统的改变,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个欧洲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强大冲击下,罗马天主教会发生大分裂,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等各种条约的订立,宗教宽容开始在各国确立起来。 “宽容”一词是16世纪才出现的,即在宗教教派分裂的历史语境下,从拉丁语和法语中借用来的。这个词最初是指对异己信仰的容忍。在16和17世纪,宗教宽容渐渐变成了一个法律概念。之后又经过数百年的完善,最终成为资本主义今天所标榜的宽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宽容定义为“允许别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耐心、不带任何偏见地容忍那些有别于自己或普遍接受的观点、行为的人”。可以看出,宽容是行为的克制,容忍那些有别于自己或普遍接受的观点、行为的人。 新教的“因信称义”学说主张:每个信徒都可以通过学习解释《圣经》和其他教义,从而直接与上帝进行沟通。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宗教改革也出现了诸多派别:马丁·路德领导的市民温和派宗教改革;闵采尔与再洗礼派的人民宗教改革;慈温利与苏黎世的宗教改革;布赛尔与斯特拉斯堡的宗教改革;加尔文与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及加尔文与法国的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的改革和复兴;罗耀拉的改革与耶稣会的成立;索齐尼与阿明尼乌主义等等。因此,每一信徒心中都可能有一个不同的上帝,信徒可以在不同宗教派别中进行选择。这不仅彻底击碎了教皇神圣的光环,同时也造成了基督教内部的大分裂。让信仰坚定的教徒学会善待“宗教异端”是极其困难的。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宗教宽容的由来 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人人的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因此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近代文化的真正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然而宗教改革却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涅槃过程,其中宗教宽容思想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向天主教派发起挑战的运动,他们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并公开的理直气壮的追求现世快乐的个人主义,从而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的禁锢思想。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久宗教改革的暴风雨果然席卷了大半个西欧,其中尤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宗教改革最为典型。结果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居民几乎有百分之四十都信奉了“新教”。各种新教派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同天主教会产生了矛盾,由于惯有的宗教的狭隘性,天主教于新教出于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便不可避免。此外新教内部也矛盾重重,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宗教迫害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宗教专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从此以后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一个人崇奉哪一派的宗教信仰全然由他自己决定。宗教宽容使信仰获得自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从而使17世纪成为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天才世纪”。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 纵观历史,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旷日持久宗教战争和残酷无比的宗教迫害,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而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宗教宽容政策保住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胜利果实,为整个欧洲的强大打开了大门。 首先,思想方面,宗教宽容政策开创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毫无疑问,宗教改革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前提之一。然而相对于宗教改革那样激烈的反对教会专制而言,宗教宽容更具有理智和理性精神。它成功的化解了新教与旧教的矛盾,使信仰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欧洲其次,政治方面,宗教宽容还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17世纪涌现出来的提倡宗教宽容的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培尔等认为基督教的本质就是博爱和仁慈,于是才奋力呼吁宗教宽容,这种关于宗教宽容的呼声就像启蒙运动时的启蒙家一样,深刻的启迪了人们的心灵,从而在基督教各教派中逐渐生长出一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气氛,培养了人们关于信仰自由和自然权利的意识,进而引伸出国家主权和言论自由论,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政治运动和人权思想。 再次,经济方面,宗教宽容创造了宽容、自由的社会和宗教氛围和良好文化环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在17世纪,率先实行宗教宽容的荷兰成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文化的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一)宗教文化的传入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 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是西欧各国经历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封建社会开始出现 瓦解的同时, 资本主义已经萌发并逐渐发展起来, 文艺复兴带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艺术的繁荣, 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让人们逐渐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迷雾;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 使国际贸易急剧增加, 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世界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宗教改革运动正在席卷西欧, 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已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 一个旨在强化专制王权,顺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扩大“圈地”的要求, 自上而下推行的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目的从其后来的行动看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遵从国家政权的本国教会, 二是摆脱教皇对英格兰教会及国家事务的控制, 三是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和土地。改革的结果,从国王个人角度来说, 满足了他离婚再娶的意愿;而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看, 与罗马教廷决裂则意味着摆脱一个外来权威, 并且是一个中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强大的外来权威的干涉。此前教皇仅每年从英国拿走大量献金、税款, 更重要的是教皇在英国具有超越国家范围的独特的司法特权和任免教职人员的权利, 虽然英国历代君主都曾试图反抗这种外来的干涉, 但是在开除教籍、废黜王位的威胁下, 这种反抗都以屈服告终。然而在宗教改革之后, 通过议会立法程序, 教皇的特权被废除, 其中很多权力转移到了王室的手中, 这大大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此外这也意味着英国与仍奉天主教为国教的西班牙和法国一刀两断。而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则为国王发动战争提供了财源, 同时王室大量出售的土地也进一步加速了圈地运动, 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因此, 不难看出, 英国宗教改革的实质是用“王权至尊”取代教皇的“神权至尊”, 实现本国独立发展。历史证明,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顺应了英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重大作用的事件。 (一)宗教改革前的状况 基督教约在公元6世纪末传人英国。当时的不列颠岛正遭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人侵, 人民饱受战争蹂躏,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基督教应许不幸的人们在来世会得到善报, 死后能升入“天堂”。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精神上的出路。而统治阶级也想利用宗教的精神鸦片麻醉人民, 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很快成为基督教国家在封建割据、王权微弱的西欧, 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会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罗马天主教会建立了从教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直到神甫的一整套严格的教阶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系统。在英国, 除了少数犹太人之外, 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会向劳动群众灌输放弃物质享受, 克制情欲, 忍受人世间一切痛苦, 服服帖帖地服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思想。同时又制定非常繁杂的宗教仪式:婴儿要受洗礼;成人要每周去教堂祈祷, 参加弥撒仪式;婚礼要在教堂举行;有了过错要单独向神甫“告解”, 坦白自己的罪过, 表示忏悔;教徒临终之时还要接受“终敷礼”, 由神甫给其敷“圣油”, 赦免一生的罪孽。教会从思想、行动和组织上严密控制群众, 成为封建制度的忠诚卫士和精神警察。 封建统治阶级也给教会种种特权, 允许修道院占有大量土地, 并免除一切税收;允许教会向教徒征收“什一税”;允许教会设立宗教法庭, 同时吸收高级神职人员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英国, 高级教士是国会上院的重要成员, 而且

论阿克巴大帝宗教宽容政策对政权巩固的作用

论阿克巴大帝宗教宽容政策对政权巩固的作用关键字:阿克巴大帝宗教宽容宗教平等统一巩固政权 内容摘要:阿克巴大帝推行的宗教宽容政策在其扩充帝国版图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他的统治赢得了民心,扫平了前进的障碍,巩固加强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也起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在印度的宗教历史中,每个时期总是呈现着严重激烈的宗教冲突,统治者的宗教信仰左右着国家宗教兴盛的走向。在阿克巴大帝统治时期,宗教却成就了百花齐放、万民朝拜的和谐场面,这样的情形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阿克巴大帝又推行了怎样的宗教政策呢?在阿克巴大帝的功绩上就不得不提到他推行的宗教政策了。 阿克巴大帝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倡导印度各宗教一律平等,各奉其事,消除相互间的对立。规定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基督教按各自的教规进行宗教活动,修建宙宇教堂,允许原强迫改宗YSL教的人可恢复原来的信仰。印度教徒可在政府和军队中担任要职。在法特普尔·西克里城修建一座礼拜堂,挑选各宗教的学者举行宗教学术自由辩论。为调和各宗教间的矛盾,促进印度各种宗教文化的融合,1582年创立了“神圣的宗教”。主要教义是:信奉一神论,强调道德和理性,阿克巴为最高长老;倡导俭仆清廉,不食肉,对一切人行“善”;崇拜太阳等。它揉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拜火教的一些礼俗。废除一些陈规陋习。下令允许寡妇改嫁,废除“萨提”(即妻子

为亡夫殉葬自焚制度。禁止童婚、大办嫁妆,提倡男女婚姻自主,近亲不宜结婚,倡导一夫一妻制。提倡和赞助学术研究,宫廷学者荟萃,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在其统治下,印度达到空前的统一和繁荣。 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第一个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宽容基础上的统一王朝,它的治国精神和疆域版图对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响。奠定了这一切的阿克巴大帝,在本排行榜中的印度帝王中,排名仅次于阿育王。阿克巴统治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时期,正是英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格兰时期。他晚年所统治土地的范围,大得有如欧洲,势比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帝王都大。 阿克巴登基时只有14岁,他必须艰苦奋斗,扩充势力,所以有时不择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这足以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但是在他的征战中,推行的宗教宽容政策为他赢得了民心,从而加速了统一的步伐。阿克巴跟以前的所有莫卧儿皇帝一样,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穆斯林,而印度始终是印度教徒占了多数。22岁那年,为了表示他尊重印度教徒的信仰,阿克巴同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国公主结婚,这个婚姻宗教同盟给了阿克巴很大的支持力量,帮助他征服印度。阿克巴由此对印度教有了好感,他在他统治的领域内,废除了印度教徒去圣地朝拜的香客税,接着又废除了印度教徒的人头税(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一直是穆斯林政权的传统)。这两项税收的免除使国库减少了大量的收入,却使他的政权真正扎根于印度。

《论宗教宽容》读书笔记

《论宗教宽容》读书笔记 说实话,我对宗教之类的书籍没有什么涉足,更别说研究了,读《论宗教宽容》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挑战,也学到了很多从未了解的知识。 以前只是高中历史课的时候学过洛克这个人物,不过也没有详细地学,只是作为众多知识点中的一个小点去掌握了解,因此对洛克没有很多了解,现在读这本《论宗教宽容》让我更加深入细致地去认识了解洛克的理论思想。 洛克被称为第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始祖。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生于1632年8月29日,卒于1704年10月28日,终生未娶。他开创了经验主义,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他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它的西方国家。 洛克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洛克既憎恶经院哲学,又憎恶独立教会派的狂热,主张宗教宽容。他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穷其一生而不为独断论所困扰。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爵成为他的助手兼好友,并在此期间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的创作。1682年沙夫茨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荷兰,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智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宽容一词来源于拉丁文tolerare,意为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具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在各种论述宽容的文献中,对宽容问题的讨论最多也可能是最早的,是关于宗教的宽容。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有深远影响,它否定了罗马教会对信仰的垄断权威,承认人在思想上独立,尊重人的思想独立,提倡宗教宽容,这种观念奠定了资本主义信仰自由的基石。宗教宽容成为社会的呼声,是中世纪黑暗愚昧的反动,是以多年来教外,教内残酷流血纷争为代价换取的。 为什么会产生不宽容呢?人们往往以为自已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并且顺理成章地认为,正确的不允许错误的存在。但是,谁能肯定自已必然正确呢,洛克说通往天国的路只有一条,“在人们所走的如此纷繁杂芜的道路中,究竟哪一条是正路,却仍然是疑问”,(P19)洛克在认识论上以白板论出名,但他并没有用认识论的思路更多去批驳不宽容,不知在别的地方讲过没有。 不过,洛克显然认为没有人拥有压制别人的绝对权威,至少教会不具备这样的资格。他不断抨击教会的丑行,指责“奸淫、邪荡、欺诈等和异端邪教伤风败俗的丑恶行径在其使徒中间中此充斥与盛行”。(P2)洛克指出教会不宽容是因为“用宗教和关心他人的灵魂作为借口多么易于成为贪婪,掠夺和野心的掩饰物。”这篇论文同时是一篇声讨教会的战斗檄文。 洛克在论述中充分地否定了不宽容的暴力行为。他认为信仰是人内在良心的事业,“真正的宗教的全部生命和动力,只在于内在的心灵里的信仰,没有这种确信,信仰就不成其为信仰”(P6)。用暴力来干预,是不会有效的。强力不能将真理带人心,反而会逼人伪善,以谎言来欺骗世人和上帝。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用劝勉,启发,印证的方法,真理反而以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他说:“只有当强有力的论辩和充足的传播时,真理才能占据优势。”(P15) 同时,洛克认为宽容是合乎基督教仁爱精神的。 宽容的主张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要求政教分离,国家是人们为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自已的利益而组成的,政府的职能只在于平等地行使法律、保护所有权、惩制违法、逾越这个界限去干预公民信仰的份内事是不允许的和徒劳的,只有公民信仰损害了社会利益时,它才

宗教学资料集 - 北大哲学系

宗教学资料集 北大哲学系 2006年夏季

目录 宗教学导论课程大纲 赫西俄德《神谱》 柏拉图《游叙弗伦》 西塞罗《论神性》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6-8卷 洛克《论宗教宽容》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节选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节选 宗教学导论课程大纲Syllabus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

教师:吴飞,联系方式:wufei@https://www.360docs.net/doc/4e821211.html,.cu时间:7月12-22 日;地点:哲学系209 本课目的和内容: “宗教学导论”是以基督宗教为核心,但不限于基督宗教的,对西方宗教思想史的概论性介绍,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学术地看待宗教问题。 本课主要集中于三部分内容:希腊、罗马的古典宗教观,中世纪的基督教宗教观,现代基督宗教影响下的宗教观。 本课要求: (1)本课主要的上课形式是教师讲授。希望学生每次课前阅读指定的文献,上课能够回答教师的提问。 (2)我们将尊重学生各自的宗教信仰和观点,但课程期间,希望大家能够从现代社会科学基本的中立立场看待宗教问题,而不要陷入教派立场的教义争论。 主要参考书: 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商务印书馆版 柏拉图,《游叙弗伦》,见《古希腊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西塞罗,《论神性》,香港道风书社版 但丁,《神曲》,人民文学出版社,田德望译本 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除但丁的《神曲》外,以上主要部分阅读材料会复印成一本《宗教学资料集》。所以,大家需要购买的,包括《神曲》三卷和一本资料集简要的课程进度(本进度为初步安排,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导言(两个小时) 7月12日,9-11 宗教学概况,解释本大纲 第一部分西方古典宗教形态及基督教对它的批判(4次课) 7月12日,11-12,希腊神话与宗教 赫西俄德,《神谱》 7月13日,哲学与宗教的和谐与矛盾 继续《神谱》,柏拉图,《游叙弗伦》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欧洲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德国,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真正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个势力派别镇守一方,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皇帝只能寻求教会的帮助,企图依靠教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教会趁机剥夺了皇帝的统治权,让皇帝成为了教会的傀儡。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索展开的。 在十六世纪的德国,国家领土四分五裂,中央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德国王室并没有实际拥有统治权。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客观要求的背景之下需要德国统一中央集权来进行社会形态的变革。此外,在封建割据的状况之下国内经济涣散,德国民众生活困苦,而在思想上还要受制于教会的统治。从这一点上来说,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由德国的内忧和教会的外患这两方面构成。 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勇敢的站了出来,领导民众认清教会的腐败和教皇的贪婪,借助德国民众对于现状的愤怒来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德国各地教民纷纷走上街头,揭露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虚伪,呼吁对教会进行改革,要求政治民主,主张个人的政治权利和宗教权利。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教会得以彻底整治,并在

原始基督教义的指引下成立了新的派别,将神从统治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民众的独立地位,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很多贵族和新兴势力的民族自尊心开始发酵,希望统一德意志,而天主教落后的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异类”这个群体。 宗教改革原因最为直接的就是天主教那腐败的行径。天主教会当时腐败至极,各种丑闻多不胜数,由于教会的极高地位,大多数的神职人员根本不是因为道德而加入教会,只是因为金钱。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而且对王室的人同样给予残酷的刑罚。教皇曾经惩罚一个尊贵的贵族在雪地里面跪了整整三天。它的落后的教义和政策阻碍了新兴势力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摆脱它的强权,追求自由民主,打破天主教的垄断独裁地位,而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力。 宗教改革的影响在欧洲的1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在教皇

从宗教宽容到人权保护_国际法中关于少数群体保护规定的演变

从宗教宽容到人权保护 ———国际法中关于少数群体保护规定的演变 茹 莹 【内容提要】 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社会在少数群体保护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从宗教的宽容到对宗 教、语言、文化、族群少数群体的保护,以至二战之后对普遍人权的倡导。与此同时,在国际法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民族宗教矛盾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极大冲击的今天,对历史上的少数群体保护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不仅是极具借鉴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少数群体保护;国际法;人权【作者简介】 茹莹,196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北京 邮编:100875)【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550(2006)03-0026-06 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关 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社会在此方面的政策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宗教宽容精神———具体地体现为对宗教少数群体成员的保护,到一战后扩展到对宗教、语言、文化、族群等少数群体成员的保护,以至二战之后扩展为对人权的倡导。与此同时,在国际法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力图从国际法的角度对上述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揭示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在少数群体保护方面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一 近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宗教宽容政策 根据历史的记载,对少数群体保护的关注开始于 宗教领域。① 这并不是偶然的,它与宗教改革以来激烈的宗教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新教与天主教的严重对立导致了一系列内战与国际冲突。在法国,天主教徒与信奉加尔文教 的新教教徒之间的矛盾引发了长达近40年(1562~1598年)的宗教内战。在神圣罗马帝国,新教邦国与天主教邦国之间的斗争使得德意志变得更加四分五裂。宗教信仰的冲突不仅导致各国内部的动荡,也成为国际战争的重要根源。对天主教事业的狂热使西班牙的菲利浦二世陷于同时与法国、英国和荷兰作战的险恶处境。西班牙与法兰西的战争持续到1598年,与英国的战争持续到1604年,与丹麦一直作战到1609年(1621年再度开战)。可以说,宗教冲突使欧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些国家认识到宗教对抗引发灾难的严重后果,这些国家开始制定保护宗教少数群体的法令,例如法国于1598年4月30日签发《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这种宗教宽容的态度也逐渐体现出来。在有“宗教战争”之称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参战各国在1648年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其中声称:“为了帝国更加安宁,在它的和平大会上,由皇帝、各邦君主 — 62— 世界政治 ① Edward Chaszar,The International Proble m of N ationalM inorities, Tor ont o,Buffal o: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1999,p.4.

莱辛戏剧《智者纳旦》中的宗教宽容

莱辛戏剧《智者纳旦》中的宗教宽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宗教是引发当今世界国家与民族间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敌对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早在18世纪的德国启蒙运动时期,作家莱辛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创作了以宗教宽容为主题的剧本《智者纳旦》。本论文主要从人物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及其主题,阐述晚年莱辛对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智者纳旦》这部五幕剧发生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三大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故事发生时虽未处于战争状态,但三大宗教的教徒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主人公纳旦(Nathan)是一个犹太商人,在外出经商期间,其家中着火,他收养的女儿蕾夏(Recha)被一位刚被苏丹萨拉丁赦免死刑的基督教圣殿骑士的营救。他首先说服了这位骑士抛弃宗教偏见去见他的女儿,然后他又去面见苏丹。后者希望能从纳旦这里借到钱以解国家的燃眉之急。纳旦在苏丹抛出“哪一个是真正的宗教”这一问题时,机智地用“戒指寓言”故事来回答,并以此赢得了苏丹的赏识,成为了苏丹的朋友。然而故事到这里又发生了转变,耶路撒冷的主教告知

骑士,蕾夏实为基督教家庭出身,而纳旦却以犹太人的方式将其养大,并建议他将纳旦烧死。纳旦则通过别人的提示得知骑士与其养女其实是失散多年的兄妹。苏丹则得知他赦免的这位圣殿骑士是他兄弟阿萨德(Assad)的儿子。最后一幕中,有着不同信仰的人被证明是一家人,他们之间的冲突也随之消失。 关于“戒指预言”已有不少论文对此进行阐述,本文在此不再赘述,而是主要通过人物的分析来探究该剧宗教宽容的主题。莱辛赋予他剧中几乎每个人物一种宗教特征:主要人物纳旦、萨拉丁和圣殿骑士是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典型代表。剧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宗教归属也很明确,仅有一位人物是无法辨清其真正的宗教属性,她就是纳旦的养女——蕾夏。她表面上看是犹太人,但她的亲生父亲却是后来改信基督教的穆斯林。而她出生时已经受过基督教的洗礼,所以她也应该是一个基督徒;但当最后被证明她是苏丹的侄女时,她也可以是一个穆斯林。她不能说只属于一种宗教,但也可以说同属于三个宗教。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她是基督徒、犹太人还是穆斯林。(Bohnen,1984:73) 蕾夏人物设定其实跟“戒指预言”一样,莱辛将三大宗教杂糅在蕾夏身上,再一次重申了他自己地观点,

高中历史(文化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 影响:①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宣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制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①思想上:给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打下了基础。 ②政治、经济上: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化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掀起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自然科学上: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教;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

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了下来。 宗教改革 影响: ①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欧洲宗教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并不迷信传统、陈规,他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启蒙运动 影响:①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②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③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对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对19世纪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