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概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并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不仅要品种优良、营养丰富、风味和口感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拒绝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卫生和安全性方面,人们关注食品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等问题。但是近些年,由于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兽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01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组织各级农业部门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以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环节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以开展例行监测为抓手,推动各地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落实管理责任;以推进标准化为载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3%以上;畜产品中“瘦肉精”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质

量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监管能力逐步增强,农业标准化水平显着提高,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一、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和问题

我国农产品生产总量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作物生产面积大,既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的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中,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产量42067万吨;棉花种植面积511万公顷,产量487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497万公顷,产量280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791万公顷,产量5396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2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4690万吨。

但农产品中安全优质产品数量少。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开始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2001年4月,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市进行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后,又开始了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截止2003年12月20日,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4030个,产品实物总量3260万吨。主要产品产量:大米225.6万吨,面粉41.9万吨,食用油21.3万吨,水果184.3万吨,茶叶12.9万吨,肉类10.1万吨,液体乳及乳制品182.6万吨,产品年

销售额723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出口率12.4%;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514万公顷。从产品结构上看,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占56.5%,畜禽产品占17.1%,水产品占3.3%,饮料产品占17.0%,其它产品占6.1%。2003年是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的第一年,首批产品认证于四月份启动。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企业总数达到102家,产品231个,其中由AA级绿色食品转换成有机食品的企业24家,产品40个,产品实物总量13.5万吨,产品年销售额9.1亿元,出口额3988万美元,出口率86.4%,认证面积61.9万公顷。我国绿色、有机食品在农产品生产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市场竞争力强,在农产品出口中优势明显。

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投入品未能彻底杜绝,限制使用的投入品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多种农药随意混合或使用剧毒农药等现象仍然存在,对人体造成直接和潜在危害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而引发的人畜中毒,以及对外销售农产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被拒收、退货、终止合同、停止贸易往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从前几年的吊白块、瘦肉精、氯霉素等,到“劣质奶粉”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人们几乎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

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差。我国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水平差异大,缺乏生产过程的监控,自律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残效期长甚至剧毒的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不健全。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对农产品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数量,还没有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很好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有些违反标准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农产品的流通、销售、质量监督管理等环节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职能交叉和管理上的缺位,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农产品标准、监测、认证、执法等体系不健全,对质量安全不合格的农产品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大多数农产品未经质量安全检验便进入了市场。

农产品检测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检测机构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等都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设备简陋,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检测方法不配套,检测时效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不能进行全面检测和监督,与国际上的农产品检测技术差距较大。同时现有的农业标准实施力度小,还没有形成完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标准体系。

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混同经营,价格同等的现象还很普遍,不利于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安全的监管。

二、加大产地保护和生产环境监测力度

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农业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力度。

一是出台相关法规和规章。农业部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颁布了《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要加强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二是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产地监控和评价机制,监控农产品产地安全变化动态。初步掌握了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引导农民采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广泛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减少农产品污染。

三、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和生产源头治理

近年来,农业部陆续开展了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专项监控计划,深入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行为。

2007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国内的销售和使用。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开展5种禁用高毒农药的查获收缴工作。上半年全国农业部门共查获收缴5种禁用高毒农药488.7吨,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农资市场检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六年来,各地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52万多人次,查获各类假劣农资产品105.6万多吨,有效防止了假劣农资进入农产品生产领域。

四、例行监测制度不断完善

农业部自2001年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以来,共检测蔬菜样品8.3万个,畜产品4万个,水产品1500多个,获得有效数据110万个。目前,例行监测内容包括对全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36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以及22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和硝基呋喃污染的监测,农业部根据监测结果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同时,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结合实际,开展了省级例行监测工作。目前,部、省两级相结合的例行监测网络已基本形成,覆盖范围和品种也不断扩大。通过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各地以监测结果为依据,及时发现突出问题,找准薄弱环节和工作切入点,采取针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纵深拓展。

五、农业标准化能力显着增强

“十五”期间,农业部共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800余项、行业标准2235项,指导各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8000余项,是此前农业标准总量的1.6倍,标准范围拓展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内容延伸到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

组织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3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100个,引导各地建设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近3500个,带动面积超过5亿亩。标准化推动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部十分重视农业质检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截至2006年,已建设国家级(部级)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各行业

分布情况见图5。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到2010年,国家还将在现有基础上,投资装备1个部级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42个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15个部级优势农产品区域性质检中心、36个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和1200个县级质检站,进一步提升农业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省级以上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类质检机构水平。

七、安全优质的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8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600个,面积31600万亩。全国有5315家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4339个,实物总量7200万吨,认证产地面积15000万亩。经中绿华夏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企业600家,产品总数2647个,实物总量1956万吨,认证面积4664万亩。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发展品牌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八、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

2004年以来,农业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京、津、沪等8城市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工作。在“进京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中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的源头追溯和流向追踪,尤其在产品标签信息码的开发、管理、使用、查询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山东寿光等地开展了以条形码为主要手段的"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在南京市启动了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试点。在上海市开展了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实现了部分鸡蛋产品的源头可追溯。

以标识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产品标识行动”,狠抓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生产记录、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以主要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为重点,在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及主要农产品规模种养殖场,把质量安全可追溯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考核内容,全面推进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在推进可追溯制度建立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农产品标识,强化标识监督检查。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环境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我国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特别是2006

年11月1日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还有:《农业法》、《畜牧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以及《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农业部还组织起草和颁布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并正在起草《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考核管理办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基本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十、依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

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日常检查,加大对产地和市场的抽查力度,及时追溯不合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行为,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消除隐患,有效防止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查处违法案件,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消费安全。

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执法能力,确保依法行政。目前,全国已有1662个县、175个地市州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岗执法人员2.3万多人,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的主力军。

十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

1984年我国加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06年成功争取到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持国资格,同年9月我国政府与挪威政府在北京合作举办了第28届CAC水产品及水产加工品委员会会议。会议期间,我代表团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并获准参与3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2007年5月,农业部在北京举办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第39届会议。来自52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和7个国际组织的199名正式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中的影响,也向国内外宣传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成果。

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启动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开展对各国即将出台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进行评议。2006年,农业部共接收到27个WTO成员发布的307项TBT/SPS通报。2007年5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保护、检验检疫等部门,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概念(新版) 1、食品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农产品 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3、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的现象,农产品生产环境是指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 4、原生环境 是指天然形成,未受人为活动因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环境。 5、次生环境

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 6、大气污染 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由它转化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 7、水体污染 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理化性质或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现象。 8、土壤污染 是指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土地自然本底值和土壤自净能力的限度,从而在土壤中累积的现象。 9、化学物质应用污染 人类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后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致对其它生物和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的现象。 10、生物污染 是指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对农产品的污染。 11、农产品包装材料污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1、国家禁止销售使用的农药有那些? 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2、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禁止使用的农药有那些?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 3、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4、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如何施用化肥?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严格控制化肥的投入,特别是氮肥数量。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应调整至1:0.4-0.5:0.3-0.4。化肥施用要重底早追,控制氮肥的追施时间。蔬菜

在收获前8天、果树类作物在收获前20天,粮食作物在收获前l5天不得追施氮肥及其他叶面肥,防止农产品中硝酸盐及重盒属含量超标。 5、优先使用的生物农药有哪些? Bt乳剂、阿维菌素、白僵菌、灭幼脲、吡虫啉、40%硫酸烟碱水剂、浏阳霉素、华光霉素、扑虱灵、杀蚜素、杀螨素、微孢子虫、杀灭菊酯、川楝素、苦参碱、农抗120、多抗霉素、武夷菌素、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公主岭霉素、木霉菌制剂、胶霉素、土霉素。 6、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什么?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距收获的天数。《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以下几种常用农药在蔬菜上正常施用时的安全间隔期分别是:乐果:在豆类、萝h 和瓜类蔬菜上均为5天:而;f菜7叶菜类蔬菜上,秋冬季为8天,其他季节不少于7天。敌百虫:在叶菜类蔬菜上秋冬季为8天,其他季节砂于7天。敌敌畏:在叶菜类蔬菜上,k-季为7天,其他季节不少于5天。杀虫灵:叶菜类蔬菜秋冬季为8天,7-10季节不少于7天。除虫精:(二氯苯醚菊脂)叶菜类蔬菜不少于5天。抗蚜威:叶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均为7一10天o速灭杀丁:在叶菜类蔬菜上使用,夏季为5天,秋冬季为12天。敌杀死:在叶菜类蔬菜上不少于5天。双效灵:在瓜类蔬菜上不少于12天。甲基托布津:在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及安排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及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及安排 20xx年是我镇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大精神,深入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之年。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提升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xx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大精神为指导,以提升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全镇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开创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与任务 20xx年工作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加强宣传、推进准入、强化监管、加快认证等一系列措施,使我镇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0xx年工作的基本任务为: 1.做好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2.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三

品一标"认证和产地认证工作。 3.加大对种植、养殖过程的监督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做好巡查记录,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 4.做好对产地农产品检验监测工作,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送检、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工作。全年完成检测抽检样品450份以上,同时配合市农委质检科做好例行抽检工作。力争使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5.开展大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3次,举办专业培训4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00人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3000份。 6.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和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做到迅速反应、有效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党委政府和市农委监管科,防治事态扩大和蔓延。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为了确保全年目标的顺利完成,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着力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结合"科技下乡"等多项活动,采取印发宣传材料、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宣传内容上,重点突出对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

编号:SM-ZD-90154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 策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近些年来,我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明显有了提高。近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生产者为适应这种大环境,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以求得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去年,农业部门组织抽检组,对市场、基地进行了样本抽检,通过对40个蔬菜样本的抽检,有36个达到了合格标准,仅有4个不合格,合格率90%,与此同时,通过对柚子、夏橙等水果的随机抽样检测,也均达到合格标准,合格率在88%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农业和食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探索解决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并已开始在许多方面付诸实践。农产品是指经种植、养殖、捕捞、采集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其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新路子,引导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发安全农产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有利于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 量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标准化,规

范化生产为基础,组织农民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是 新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 机食品均已建立起一整套较完备的标准体系,能够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3、有利于拓展生产领域,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 创新的制度设计为核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和认证管理是农业向深度 和广度拓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产品认证,密切了产业上下游间的利 益联结机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整体素质,强化了基 地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关联度,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增 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因此,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载体。 4、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新时期农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份额,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安全是对农产品质量的最低要求。 5、有利于冲破“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 际竞争力。保证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当务之急。“入世”后,如何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中适应遇到的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在世界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强化依法监管,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区种植业“三品”产量比重,全面提升全场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村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强化依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通过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生产过程全程监管,确保全场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初步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执法体系,基本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本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的比重和市场公信力大幅提升,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的管理与运行;

进一步提高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完善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全场不发生因食用地产农产品而出现的中毒事件。 三、工作重点 (一)落实监管责任 1、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村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本 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并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畜 禽屠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出准入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作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提高监管能力 1、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场、村二级监管机构,强化 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生产企业内检员三支监管队伍的建设,健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真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下沉至田间地头。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标准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8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标准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农业和食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探索解决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并已开始在许多方面付诸实践。农产品是指经种植、养殖、捕捞、采集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其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新路子,引导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发安全农产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有利于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量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为基础,组织农民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是新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已建立起一整套较完备的标准体系,能够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3、有利于拓展生产领域,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创新的制度设计为核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和认证管理是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产品认证,密切了产业上下游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整体素质,强化了基地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关联度,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因此,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载体。

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小结报告提纲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小结报告提纲 这段时间,农产品消耗量大、交易活跃,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我们严格按照市食安委与省农委的要求和部署,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 ___力度,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农产品质量 ___ 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随着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 ___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方面结合年底各类农业培训项目及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及科技知识宣传培训,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训项目,一月份分别在我市云梯、胡乐等乡镇培训农户1000余户,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XX余份。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结合

我市农业产业化奖励验收,检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种养基地(标准化小区)37个,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完善生产档案,帮助提高认识,要求做到不加工、不转运、不储存、不销售、不食用病死畜禽和农残超标蔬菜等有害农产品,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妥善处理,有效控制疫病传播。再一方面,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全省防治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产生了很好效果。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农资市场治理。月份正值各种子经销商进货备货时期,为加强种子市场源头管理,月9-10日,执法大队组织本市主要种子代理商参加了宣城市种子代理商培训会议;月日,大队又召开了宁国市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会议,对今年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严把种子进货关,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并对每一品种、每一批次杂交水稻种子进行大田同步纯度鉴定,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抽样品种20份。同时发放宁国市农委《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强两系杂交稻种子管理的紧急通知》等资料70份,签订《种子经营承诺书》20份。

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实用版

YF-ED-J589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概况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实 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和 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 决,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长期 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并由卖 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这就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不仅要 品种优良、营养丰富、风味和口感好,而且在 加工过程中拒绝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

工合成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卫生和安全性方面,人们关注食品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等问题。但是近些年,由于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兽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xx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组织各级农业部门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以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环节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从农田到市

最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之基础知识篇

精品文档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之【基础知识篇】 1.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 2015年12月31日起:氯磺隆、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福美胂、福美甲胂。2017年7月1日起: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 2.国家明令限制使用的农药 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氧乐果在甘蓝、柑橘树上使用。禁止水胺硫磷在柑橘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

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灭多威在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禁止硫丹在苹果树、茶树上使用。禁止溴甲烷在草莓、黄瓜上使用。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禁止氟虫腈在其他方面的使用。 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 3. 什么是安全的食用农产品? 安全的食用农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食用农产品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受各种污染的机会很多,其污染的方式、来源及途径是多方面的,来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各个环节均可能出现污染、因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及物理危害,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标签及安全教育等问题。目前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分为兽药或农药残留超标、动物疾病、环境因素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及人 精品文档

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您知道这些与食品有关的标志吗? 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以“企业 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 “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 缩写“QS”表示,并标注“生产 许可”中文字样。获得食品生产 许可证的企业,在产品包装上 使用QS 标志。声明该企业获 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该产品经 过国家核定,有市场准入资格; 证明该产品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企业承诺食用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由麦 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 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 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 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 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 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 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 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 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绿色食品并非 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是 对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 的、营养类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的级别比“无公害 农产品”高。 有机食品标志由两个同 心圆、图案以及中英文 文字组成。内圆表示太 阳,其中的既像青菜又 像绵羊头的图案泛指自 然界的动植物;外圆表 示地球。有机食品标志 整个图案采用绿色,象 征着有机产品是真正无 污染、符合健康要求的产品以及有机农业给人类带来了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有机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水产品、禽畜产品、调料等。这类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对生产环境和品质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是更高标准的安全食品。目前,在我国产量还非常少。 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 图案,下有“保健食 品” 字样。保健食品是食品 的 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 品 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 机 能,适于特定人群食 用, 但不能治疗疾病。 民 食 以 以 食 安 为 为 天 先 , 。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新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农药残留:指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被瓜果蔬菜吸收后残留在植物体内。 2、农药残留酶抑制率法又称分光光度法检测原理。在正常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蔬菜中是否有高剂量农药存在,一般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50时,表示蔬菜中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 3、无公害蔬菜是指有毒物质(主要指残留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病原微生物)含量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蔬菜。 4、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指蔬菜生产过程中防止或避免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的生产。 5、无公害蔬菜“十不准” ①不准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淘汰农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51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 式样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 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 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 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 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 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 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 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 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 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

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一、无公害农产品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试题

双河成人学校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社会服务型“农产品质量协管员”培训结业试题 姓名:考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从发展方向看,农业部门始终坚持、和“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 2、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和林产品。 3、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等人工合成物质。 4、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的技术规范。 1、A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资料。( ) 2、农业标准化就是用“标准”这一工具,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行为进行规范,使之统一有序的过程。( ) 3、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牌、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药品、兽药、肥料、饲料等添加剂等。( ) 4、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应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平衡施肥。( )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6、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赔偿责任。() 7、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作物从第一次施用农药到收获时应间隔的时间。()

8、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违反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9、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0、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A、次级产品 B、初级产品 C、植物产品 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发展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 B、农业生产 C、生产技术 D、基础建设 3、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必须由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4、农业行政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 5、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6、下列项不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调整范围。 A、蘑菇 B、葡萄 C、面粉 7、生产绿色食品提倡使用肥料。 A、有机肥 B、化肥 C、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 8、畜禽出栏时应进行检疫。 A、集市 B、运输 C、产地 D、宰前 9、由国家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的技术规范。 A、强制性 B、自愿性 C、科学性 D、民主性 10、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 A、315 B、12348 C、12315 D、110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正式)_1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04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 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对近几年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产品供求日趋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出来。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维护公众

健康,促进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积极服务于“三农”事业,始终倡导“安全、健康消费”理念,强化安全检测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综合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XX县基本情况 XX县辖19个镇,207个行政村,7.46万户,总人口28.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7万户,24.04万人。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89万公顷,林业用地3.09万公顷,天然草坡3.21万公顷。农业主导产业主要有烤烟、油菜、蔬菜、茶叶等。全县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产品1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面积45万亩,建设绿色食品基地10000亩。 1、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成效与现状 1.1健全机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从20xx年开始相继成立了农业局监管办、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

幻灯片40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 ●4、那些农产品的残留风险更大一些? ●一般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因为对所用的农药 以及使用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农药残留相对较小,超标的情况少,相对比较安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储存期也长,大部分农药残留会降解掉,而且又要经过加工和烹调,残留会进一步去除和降解,相对比较安全。 幻灯片41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 ●蔬菜和水果由于大部分是鲜食的,农药残留降解少,因此国家对 蔬菜和水果使用的农药管理较严,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外,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严格规定使用技术和安全间隔期,正常的生产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于一些连续采收的鲜食蔬菜和水果,残留风险可能相对大一些。 ●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由于各国对农药及其残留进行严格的管理, 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的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要增强安全意识,但也不必谈药色变。 农药残留的量是非常少的,其危害远小于一些环境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

幻灯片42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 ●5、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近年不 断好转,总体现状较好,但仍存在隐患。 ●一是全国每年3-5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逐年好转和 大为改善的结果,不仅表现于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持续下降,已从十年前的超过50%到目前的10%以下;而且表现在残留检出值也是明显降低,十年前检出超过1mg/kg农药残留量的蔬菜数量较多。 ●二是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总体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 达98%以上,蔬菜和茶叶也达95%以上。 幻灯片43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 ●三是目前农药残留状况尚不稳定,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如 南方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夏季由于病虫害发生重、农药使用量大、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又如在设施反季节栽培情况下由于农药用量大并且不易降解、也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还有随着国内外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或监测农药种类的增加、原来不超标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事迹(精选多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事迹(精选多篇) 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事迹 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事迹 xxx同志是xx局任xxx,分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他个人事迹如下: 一、抓宣传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确保食品安全,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是基础,是重要节点,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xxx同志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近年来他带领下属同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培训会、现场会、广播、电视、黑板报、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知识培训班40场次、印发宣传材料3000份,并在县广播电视台进行媒体宣传10次。 二、抓网络 农产品生产量大面广,生产农户素质参差不齐,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xxx同志在全县范围内落实202个监督员,并设立举报电话,对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督。 三、抓重点 严把辖区内农产品基地、企业、生产大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率先在全县屠宰场、设施蔬菜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大户中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并统一建立健全档案,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对农药使用进行记录,对销售进行记录,对农药及投入品实行小库房标准化管理。 四、抓队伍 政治路线一旦确定,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要人来做,抓好干部队伍

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条件。一抓队伍教育、二抓队伍素质,言传胜于身教,遇到难、急的事情,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近年来共销毁不合格肉品700余斤,处理过期农药180余斤,不合格农资500余斤。 在xxx同志的带领下,通过xxx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产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未出现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有效的促进了我县农村的稳定、和谐。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个人主要先进事迹xxx同志是xxx市x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多年来,该同志一直秉承服务、创新的工作理念,全心投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通过扎实工作,创新机制,使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一、坚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为工作的推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该同志立足工作岗位,积极解放思想,用新的思维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始终把行风建设看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加强自身行风建设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他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精髓,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起草了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见和办法,为我县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依法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稳抓稳打,下“真”功夫,下“硬”功夫,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最大努力来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问题,xxx同志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并按照上级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试题.doc

城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 的要求。 2、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组织领导是保证,标 准化基地建设是基础,是关键,质量安全检测监控是保障,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 3、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逃避产品检验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出 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和产品,并处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 4、国家质检总局在《出口蔬莱种植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 中规定,被取消备案资格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年后方可重新提出备案申请。 5、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 监督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和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 7、目前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过量依赖化肥, 忽视或减少了有机肥的应用;二是投入量较大,造成农产品药残超标;三是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生产环境的污

染。 8、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 ,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象征自然生态 ;颜色为绿色 ,象征着生命 ,农业、环保 ;图形为,意为保护。 9、隶属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绿色食品分为两级, A 级绿色食品和级绿色食品。 10、苹果通过套袋,能抑制的形成,使果点减少、变小、色浅,防止果绣和裂果的产生,降低果树的病虫害和污染,明显提高外观品质。 11、五种国家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有甲胺磷、甲 基对硫磷、对硫磷、和磷胺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 议于 2006年月日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1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14、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 全的要求,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15、是指其安全质量符合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法 律、法规规定的优质农产品及初加工品。 二、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4 分 ): 16、下列哪项不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调整范围。(C) A. 蘑菇 B.葡萄 C.面粉

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按照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总体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食 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我市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部署,明确任务 1.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年初,制定了《20XX年农业局开展质量兴市工作方案》,明确了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重点,确定了以农业投入品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并组织召开农口部门、各镇主管领导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细化巡查、检测等具体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了检测程序,确保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到实处。

2.制定应急预案。结合今年实际,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增强应对我市突发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理能力。 3.安排各节假日值班表。在元旦、春节、国庆等各节假日,安排监管站人员进行值班,密切注意全市农产品生产地的生产情况,对各种植地的水果、蔬菜采摘上市前的进行检测,保障全市农产品上市前的安全。畅通信息,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门报 —1— 告存在的异常情况。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 目前,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在编人员3人,全市4个镇也分别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服务中心,各镇工作人员为2-3名。市级监管站、检测站主要是承担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监督检测任务,对全市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并研究和推广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镇级检测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辖镇内农产品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