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
人教版选修2高二化学一课一练:1.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1.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1硫酸工业中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改进煅烧黄铁矿的技术;②氧化二氧化硫时使用催化剂;③在氧化二氧化硫的设备中安装热交换器;④将二氧化硫进行多次循环氧化;⑤回收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解析:改进煅烧黄铁矿的技术、氧化二氧化硫时使用催化剂和在氧化二氧化硫的设备中安装热交换器,都与二氧化硫排放的问题无关。
答案:D2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催化反应室(见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解析:原料SO2、O2从装置左侧中间进入热交换器,吸收热量后由A处流出再进入催化反应室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而热交换器的作用是把一部分热量交换给刚进入热交换器的原料气,然后由下端流入下一个装置,SO3温度过高不易被吸收,所以下端出来的气体温度较低,这也是热交换器的作用之一。
答案:D3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中,叙述错误的是()A.充分利用三个反应放出的热能,来降低生产成本B.为了防止尾气的污染,可将尾气用石灰水吸收生成CaSO3,再用硫酸处理得到含量较高的SO2C.硫酸工厂要远离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远离硫酸消费中心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作为炼铁的原料,也可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解析:硫酸工厂要远离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而远离硫酸消费中心,势必造成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C4下列废物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可用浓硫酸吸收B.化学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氮废气可用水吸收C.用黄铁矿作原料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用于提取燃料D.用黄铁矿作原料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用于提取漂白剂解析:二氧化硫在浓硫酸中的溶解度非常小,A错误;二氧化氮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的反应为2NO2+2NaOH NaNO2+NaNO3+H2O,B错误;黄铁矿经过高温煅烧,废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从中提取燃料是不现实的,C错误;硫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可用作漂白剂,D正确。
高二化每课一练:模块综合检测(人教选修二)[ 高考]
![高二化每课一练:模块综合检测(人教选修二)[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58d3fe77be23482fb4da4c3d.png)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解析在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后形成了Fe—Cu—海水原电池,铁活动性比铜强而被腐蚀。
答案 C2.研究气体在固体表面反应的化学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重要领域。
下列不属于气体与固体作用的表面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氨工业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铁催化剂的表面转化成氨气B.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化剂在催化剂表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C.汽车中装有催化器,能将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D.加酶洗衣粉的乳化作用能将衣物纤维表面的油渍洗去解析D项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油渍发生水解而易洗去,没有涉及气体,故不属于气体与固体作用的表面化学领域。
答案 D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B.工业上用石灰乳对煤燃烧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最终能制得石膏C.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工业上采用电解MgCl2饱和溶液制得镁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但工业上不用MgO制镁解析铵态氮肥中存在NH+4,NH+4+H2O NH3·H2O+H+,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 2CO3,CO2-3+H2O HCO-3+OH-,二者的水解反应相互促进,使NH3、CO2以气体形式逸出,引起肥效流失;Ca(OH)2+SO2===CaSO3+H2O,2CaSO3+O2===2CaSO4,B正确;电解饱和MgCl2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H2O通电,Mg(OH)2↓+H2↑+Cl2↑,C错误;由于镁的活泼性太强,MgO熔点很高,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镁单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化学每课一练1.4.3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人教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3课时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练基础落实1.1 mol C x H y(烃)完全燃烧需要5 mol O2,则x与y之和可能是( )A.x+y=5 B.x+y=7C.x+y=11 D.x+y=9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1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有机物必定含氧D.可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氧练方法技巧商余法3.(2007,全国理综Ⅰ,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 A.4 B.5 C.6 D.7烃的燃烧规律法4.在20℃时,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H4 B.C2H6 C.C3H8 D.C7H16最简式法5.某有机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 g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酸 B.乙醇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综合拓展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 )A.1.4 g B.2.2 g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7.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
请回答:(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化学每课一练2.2.1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人教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2 芳香烃第1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练基础落实1.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为( )A.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B.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C.难氧化、易取代、难加成D.易氧化、易取代、难加成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3.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的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的反应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C.苯在空气中燃烧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5.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溴和苯 B.苯和溴苯C.水和硝基苯 D.苯和汽油练方法技巧有机物分子共线、共面问题6.关于的分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12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B.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能在同一直线上D.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能在同一直线上练综合拓展7.化学上通常把原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间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即等电子原理),B3N3H6被称为无机苯,它与苯是等电子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机苯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B.无机苯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无机苯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D.无机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8.已知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烷基化取代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汇总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汇总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汇总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夯基达标一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夯基达标二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夯基达标三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走近高考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二化学练习:化学反应速率每课一练汇总”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高二化学同步练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高二化学同步练习: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化学每课一练3.1醇酚(人教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3.1 醇酚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练基础落实1.下列物质哪些与互为同系物( )2.苯酚和苯甲醇共同的化学性质是( )A.酸性 B.与钠反应放出氢气C.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与NaOH溶液反应3.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4.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的苯环比苯活泼的是( )A.①③ B.只有②C.②和③ D.全部5.下列对于溴乙烷、乙醇消去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相同B.产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相同C.都生成水D.都使用温度计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酚中滴加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了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B.检验C2H5Cl中氯原子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入稀硫酸进行酸化C.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可以制得乙烯气体D.制取溴苯应用液溴、铁屑和苯混合,反应后并用稀碱液洗涤7.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萃取;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Na;⑦加足量NaOH溶液;⑧加足量FeCl3;⑨加入浓溴水;⑩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合理的步骤是( )A.④⑤⑩ B.⑦①⑤③C.⑨②⑧① D.⑦①③⑩8.由—C6H5、—C6H4—、—CH2—、—OH四种原子团一起组成属于酚类的物质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9.在常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V L B.2.5V LC.3V L D.无法计算10.漆酚是我国特产漆的主要成分,则漆酚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可以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可以跟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D.可以跟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练方法技巧酚的同分异构体11.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化合物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 A.2种和1种 B.2种和3种C.3种和2种 D.3种和1种改写化学式、进行巧计算12.某有机物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 g沉淀。
高二上有机化学创新班一课一练

高二上化学创新班一课一练(47)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 命题人:1. 乙酰苯胺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
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时,可以用苯胺与乙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制取,苯胺与乙酸酐的反应速率远大于与冰醋酸反应的速率,已知苯胺微溶于冷水;纯乙酰苯胺是无色片状晶体,熔点114℃,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乙酸酐遇水缓慢反应生成乙酸;现选用苯胺与乙酸酐为原料制取和提纯乙酰苯胺,该放热反应的原理:实验步骤①取5.0 mL苯胺(密度1.04 g/mL),倒入10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水,在旋摇下分批加入6.0 mL乙酸酐(密度1.08 g/mL),搅拌均匀。
若有结块现象产生,用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再充分搅拌;②反应完全后,及时把反应混合物转移到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粗乙酰苯胺固体;③将粗产品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配制成80℃的饱和溶液,再加入过量20%的水。
稍冷后,加半匙活性炭,搅拌下将溶液煮沸3~5 min,过滤Ⅰ,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冷却结晶,过滤Ⅱ、洗涤、晾干得乙酰苯胺纯品。
(1)步骤①研碎块状产物的用意在于;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苯胺挥发,下列可以控制反应温度,防止反应温度升高过快的操作有;A.反应快结束时的充分搅拌B.旋摇下分批加入6.0 mL乙酸酐C.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D.加20ml水(2)步骤②洗涤粗产品时,选用的溶剂是;A.热水B.冷水C.1:3的乙醇溶液D.滤液(3)步骤③两次用到过滤,其中过滤Ⅰ选择(过滤、趁热过滤或抽滤),过滤Ⅰ操作是为了除去;配制热溶液时,加入过量溶剂的作用是。
(4)步骤③冷却滤液时可选择;A.冰水浴冷却B.搅拌下水浴冷却C.室温下自然冷却D.投入少量碎冰后静置(5)在步骤③中,以下哪些操作不能提高产率;A.配制成饱和溶液后,再加入过量20%的水B.过滤I时用少量废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C.加活性炭吸附D.过滤II时的洗涤选用热水代替冷水洗涤固体(6)步骤③最后测得纯乙酰苯胺固体6.75g,已知苯胺、乙酸酐和乙酰苯胺的摩尔质量分别为93g/mol、102g/mol、135g/mol。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2 〕班级::命制人:审核人: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A.4s B.2dC.3f D.1p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s2表示3s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3d、4d、5d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3."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4.*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52,中子数为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3 C.4 D.65.*、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YZ2B.*2YZ3C.*2YZ2D.*YZ36.*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下分解为固态的*单质和H2,分解反响前后气体的质量之比是17:1。
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的阴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砷酸强C.*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0%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7.构造原理提醒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上下。
假设以E(n l)表示*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E(5s)>E(4f)>E(4s)>E(3d) B.E(3d)>E(4s)>E(3p)>E(3s) C.E(4s)<E(3s)<E(2s)<E(1s) D.E(5s)>E(4s)>E(4f)>E(3d) 8.以下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9.以下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选项是〔〕A.Al 1s22s22p63s23p1B.O2-1s22s22p6C.Na+1s22s22p6D.Si 1s22s22p29.A、B、C、D、E代表5种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2 )班级:姓名:命制人:审核人: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4s B.2dC.3f D.1p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s2表示3s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3d、4d、5d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3.“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4.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52,中子数为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A.1 B.3 C.4 D.65.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Z2B.X2YZ3C.X2YZ2D.XYZ3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下分解为固态的X单质和H2,分解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之比是17:1。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X的阴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砷酸强C.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X的质量分数为50%D.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7.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
若以E(n 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E(5s)>E(4f)>E(4s)>E(3d) B.E(3d)>E(4s)>E(3p)>E(3s)C.E(4s)<E(3s)<E(2s)<E(1s) D.E(5s)>E(4s)>E(4f)>E(3d)8.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9.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Al 1s22s22p63s23p1 B.O2- 1s22s22p6C.Na+ 1s22s22p6 D.Si 1s22s22p29.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10.(1)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按轨道能量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①2s②3d③4s④3s⑤4p⑥3p轨道能量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4 )班级:姓名:命制人:审核人:1.对于第三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2.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2s22p4B.3s23p4C.4s24p4 D.5s25p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4.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1s22s22p62s23p2 B.1s22s22p63s2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45.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e<B<C<NB.第一电离能:B<Be<Mg<NaC.元素的电负性:O>N>S>P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PH3<SiH46.从①P和S;②Mg和Ca;③Al和Si三组原子中,分别找出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原子,将这3种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加,其和是()A.40 B.41 C.42 D.487.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电子排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C.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d能级或f能级D.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d能级8.现有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②>①>④>③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①>③=②9.下列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元素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电负性1.5 2.0 1.5 2.5 3.0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8 请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____;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____。
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________变化。
(2)短周期元素中,由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的元素有Li和________、Be和________、B和________,它们的性质分别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e(OH)2与强酸及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认为,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判断Mg3N2、SO2、AlCl3、CS2、MgO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
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
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E是________。
(2)B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区。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一课一练(3 )班级:姓名:命制人:审核人:1.已知:元素X的电负性数值为2.5,元素Y的电负性数值是3.5,元素Z的电负性数值为1.2,元素W的电负性数值为2.4。
你认为上述四种元素中,哪两种最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A.X与Y B.X与WC.Y与Z D.Y与W2.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的元素易与下列哪一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元素形成离子键()A.1s22s22p6B.1s2C.1s22s22p5D.1s22s22p63s23.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显+4价B.X为非金属C.X为第五周期元素D.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4.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酸性B.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
D.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均为:X<Y<Z5.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6.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7.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 >ry>rW>rqB.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反应C.Z、W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最高化合价都为+6价D.元素Q和Z能形成OZ2型的共价化合物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A.1s22s22p4B.1s22s22p63s23p3C.1s22s22p63s23p2D.1s22s22p63s23p64s29.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b>a>c>dB.原子半径:A>B>C>DC.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10.用“>”、“<”、“=”填空(1)第一电离能:P S;(2)酸性:H3PO4H2SO4;(3)稳定性: H2O H2S H2Se;(4)微粒半径:S2- Cl— K+;S S2-(5)碱性:KOH NaOH Al(OH)3;(6)元素的电负性:S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