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生物高考试卷答案及详细分析

2018生物高考试卷答案及详细分析

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③④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LHr5sFRfBn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LHr5sFRfBn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二.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B CD 24.下宪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LHr5sFRfBn A .白眼雄果蝇占1/4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三、非选择题: 26<16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00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6.00分)系统找不到该试题3.(6.00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6.00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6.00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6.00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试题及详细答案三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试题及详细答案三

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C【解读】: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胞进入S期,A错;B项中S期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才加倍;C项中S期DNA复制完,G2期细胞核DNA含量已经增加一倍,正确;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M期的细胞比例不会减少,D错误。

1mS5vZ0Yor【失分点分析】容易将染色体数目与DNA的数目混淆,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NA数目的加倍是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1mS5vZ0Yor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答案】:D【解读】:A 项K+经通道排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A错;B项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B 错;C项Na+经过通道排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C错;D项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逆浓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1mS5vZ0Yor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解读】:A项RNA聚合酶可以将原核生物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B项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该与U配对,B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mRNA翻译能得到多条肽链,C错误;D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生物中D,错误。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讲解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讲解

巴氏 消 消毒法
70~75 ℃,煮30 min 或80 ℃,煮15 min

70%的酒精
化学药
石炭酸 煤酚皂 剂消毒法
一定浓度的乳酸、食醋
紫外线法 紫外线照射30 min
不耐高温的液体
对双手消毒 对空气消毒 通过熏蒸对空气进行消毒 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灼烧 灭菌
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 烧层灼烧
对接种环、接种针或其 他金属工具灭菌,也可 以对试管口、瓶口灭菌
干热 灭 灭菌
菌 高压蒸 汽灭菌
紫外线 灭菌
在干热灭菌箱内, 160~170 ℃条件
下,加热1~2 h
在高压蒸汽灭菌锅 内,121 ℃,100 kPa,
灭菌15~30 min
照射30 min
耐高温且需保持干 燥的物品,如玻璃 器皿和金属用具等
培养基
小型接种室、接种箱等
核心要点突破
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 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的生 长。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生物.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 因为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 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 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说明设置重复组的重要性。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 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 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 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这 个实例启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 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 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

【配套K12】[学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配套K12】[学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 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详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 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以及动植物糖类的不同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00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6.00分)系统找不到该试题3.(6.00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6.00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6.00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6.00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 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详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 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以及动植物糖类的不同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含参考答案及过程详解)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全国Ⅰ卷)(含参考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 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 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 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细胞,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而得名…(2 分)正确答案:B.裸子植物 2、 …关于鸟类适合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2 分)正确答案:A.开放式骨盆,产羊膜卵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孔雀开屏所描述的动物行为…(2 分)正确答案:D.育雏行为、筑巢行为、求偶行为 4、 …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2 分)正确答案:A.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5、 …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2 分)正确答案:C.葡萄糖分子在顺浓度梯度下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 6、 …图 1 是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 图… (2 分)正确答案:B.E 表示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7、 …关于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2 分)正确答案: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同8、 …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2 分)正确答案:B.染色体变异 9、 …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 分)正确答案:D.用萘乙酸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西瓜 10、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 分)正确答案:D.生态系统中信息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传递至高营养级 11、 …关于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菌种的叙述…(2 分)正确答案:C.制作果醋和泡菜用到的菌种都是细菌 12、 …图 2 是棉田中棉牙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2 分)正确答案:A.该棉田中瓢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800 头/百株 13、 …山坡上的丛林因山崩全部毁坏,一段时间后,尽力草本、灌木和乔木等阶 段… (2 分)正确答案:D.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14、 …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2 分)正确答案:A.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表达的遗传信息存在差异 15、 …静息电位的形成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细胞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部为基 础… (2 分)正确答案: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 16、 …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 色体为 XXY 的孩子…(2 分)正确答案:A.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异常的配子不会来自父亲 17、 …编码 CFTR 蛋白基因的模板链上缺失 AAA 或 AAG 三个碱基, 导致 CFTR 蛋白缺少 一个… (2 分)正确答案:A.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为 TTT 或 TTC 18、 …图 3 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2 分)正确答案:C.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 19、 …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2 分)正确答案:B.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20、…图 4 是 4 个 DNA 分子的末端示意图,由同一内切酶切出来的一组黏性末端是… (2 分)正确答案:B.②④ 21、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资源, 并和组内同伴进行讨论,该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 是… (2 分)正确答案:B.合作学习 22、 …针对教师提出的“双链 DNA 中 G-C 含量越高,DNA 的热稳定性越强…(2 分)正确答案:C.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3、 …在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中,某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属于能力目标的是… 分)(2正确答案:A.制作“自由水和结合水相互转化”的物理模型 24、 …在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生物 状况,二状况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关系是什么… 分)(2正确答案:D.分析性提问 25、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中, 教师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直接评 判,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2 分)正确答案:B.②③⑤ 二、简答题 26、 …研究小组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团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经黑暗和光照处 理,测量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 1、黑暗处理过程中,叶肉细胞可吸收容器中的氧 气, 在什么上与什么结合生成水 2、 C 点叶肉细胞内 C3 物质的合成速率上升下降 或不变,其根本原因是 3、随光照时间延长,到达 C 点以后,容器内氧气总量将 不再发生改变,其原因是(15 分)…正确答案:(1)线粒体内膜;[H] (2)下降;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密闭容器 内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光合速率逐渐降低。

(3)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 27、…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

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A 和 B 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 A 基因时, 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

现有俩个纯合品系杂交 1、野生型果蝇的眼 色的遗传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或 X 染色体 上 2、亲本白眼熊果蝇的基因型为 3、该小组实验能不能成功,理由是(15 分)…正确答案:(1)遵循;常 (2)(3)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 “某教师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中,通过下列材料结束本 节课的教学爱你爱到细胞深处 1、分析该教师结束本节课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 析教学语言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20 分)”…正确答案:(1)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和转化升 华,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和巩固,使新知识有效的纳入学生原有的知 识结构中。

①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该老师结束本节课方式恰当,小结精要, 抓住了知识点关键,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把握重点,强化所学知识,紧扣教学 中心。

②语言精美,激发学习。

该老师用诗歌进行结课,方式新颖,语言更有 启发性和感染力,使教学更有深度,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地求索知 识的真谛。

③内外沟通,立意开拓。

结课时老师没有局限于课堂中,而是与语 文学科相结合。

这样,结课既指导了课堂学习,又加强了学科联系,成为学生走 向更广阔天地的推动力。

④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该教师在结课时将零散的知 识用诗歌的形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首尾相连、前后照应,使 课堂教学变得完美。

(2)教学语言是课堂上老师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 语言。

①教学语言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

材料中老师运用诗歌的 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表述,概括了各细胞器的功能,语言简洁准确,紧扣中心,概 括性极强,做到了画龙点睛,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②教学语言要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要求教育语言形象生动。

材料中老师使用优美的 语言总结知识点, 并没有直接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而是用拟人化的形式进行表 达,抓住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使他们拓宽知识面,增强总结归 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③教学语言时要注意学科性。

老师没有将思路只集中于 本学科方向, 而是利用语文中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也准确的运用本学科的 专门术语来进行教学,立意新颖,富有创意,体现了学科性。

④教学语言时要 注意科学性。

材料中老师对于知识的总结精炼,思想无谬误,知识没差错,清晰 准确的概括了各细胞器的功能,具有科学性。

⑤教学语言时要注意简明性。

教 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干净利落。

材料中老师的结课语言高度浓缩的, 抓住重点, 言简意赅。

⑥教学语言时要注意启发性。

材料中老师通过诗歌启迪学生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拟人化的形式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生动形象,趣 味盎然。

29、 …材料: “在种群的特征一节的教学中,某教师给每个组随机发放一包黄豆,在 学生完成模拟动物物种密度调查的标记重捕法”后,让各组派 1 名代表将操作过 程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填在黑板上的表格内,并计算各组数值的平均值 1、分析该 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分析模拟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20 分)…正确答案:(1)该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①没有提供足够且合理的材料 用具。

教师只提供了黄豆,无法科学地完成该实验。

该实验需要的材料用具可以 是黄豆若干,大头针 1 枚,大小烧杯各 1 个。

②发给各个组的黄豆数量各不相 同,会影响后续实验结果的统计。

对于该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每个 小组的黄豆数量总数应该一致。

③实验前没有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 项。

对于该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a.从黄豆中取出 50 粒,用大头针扎眼,然后 将所有豆子放入大烧杯中,充分搅拌,使两种豆子混合均匀; b.闭上眼睛抓豆 子,每次从大烧杯中随机抓取一粒豆子,放入小烧杯中。

依此方法,抓取豆子 20 次;(注意:一个一个抓,且闭上眼睛随机抓更能减少误差) c.数一下小烧 杯中共有多少粒扎眼的黄豆(a); d.假设纸包内的黄豆总数为 x,写出 x 的表 示式:x=________; e.重复测算 3 次,求平均值。

(注意每做完一次,材料放 回后要搅匀,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 f.数黄豆总数:将大烧杯中的豆子 倒在桌上,数清共有多少粒黄豆。

将步骤 e 中测出的平均值与这个数字做比较,看是否相近。

g.计算各组数值的平均值可将全班中每小组的计算结果综合起来,扩大样本范围,这样得出的实验数据更可能与实际值相符。

④在实验的过 程中,教师没有深入到小组去指导。

(2)模拟实验教学教师应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 教师在模拟实验前, 应充分考虑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设计中能够用到的实验 用具,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需要在课堂上做实验,教师在课前应给学生设计、 印发实验报告单, 要求把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 来。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使用模拟实验法,要有知识背景的交 代。

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例如说明实验材料、用具的用途、提示实验的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模拟实验法经常与讲述、讨论、指导自学等教学 方法结合使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第四,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设 计方案后,让多名学生分别汇报设计思路、互相交流讨论。

对学生提出的不科学 的实验设计,教师要及时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五,“分析现象和数据,得 出结论”,这个环节教师要有耐心,切实起到指导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应该 让学生充分讨论,尽量引导学生独立得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第六,采 用模拟实验法进行教学, 主要在于体现实验法的思路,而不是刻意追求每个课堂 都完全的引入模仿实验法的全过程。

如果课堂上无法完成模拟实验法的某些环 节,可以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达到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