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七课大海的歌汇编

最新第七课大海的歌汇编
最新第七课大海的歌汇编

第七课大海的歌

教学内容:

1、聆听《大海摇篮》

2、聆听《海上风暴》

3、表演《海》

4、表演《云》

教学总目标:

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二、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本学期教学计划 大纲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游戏宫。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这样的转变是学生喜欢的,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学生情况分析: 任教班为101(21人)、102(21人)、103(21人)三个班,学生总人数为63人,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学生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每课的歌曲。 3、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4、认真聆听欣赏曲,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5、初步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3、加强实践与创造。 4、加强综合与渗透。即融入其它学科知识。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韵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讫日期课时数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01 2.7-2. 10 始业教育 02 2.13-2.17 2 第一课:春天 03 2.20-2.24 2 第二课:放牧 04 2.27-3.2 2 综合训练:音乐欣赏 05 3.5-3.9 2 第三课:手拉手 06 3.12-3.16 2 第四课:长鼻子 07 3.19-3.23 2 综合训练:集体舞 08 3.26-3.30 3 第五课:跳起舞 09 4.2 -4.6 10 4.9-4.13 2 第六课:咯咯哒 11 4.16-4.20 2 综合训练:复习演唱曲 12 4.23-4.27 2 第七课:大海的歌 13 4.30-5.4 2 五一节放假 14 5.7-5.11第八课:幸福生活 15 5.14-5.18 2 综合训练:五一演唱比赛 16 5.21-5.25 2 第九课:巧巧手 17 5.28-6.1 2 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18 6.4-6.8 2 综合训练:音乐游戏 19 6.11-6.15 4 游戏宫:愉快的夏令营 期末考查 20 6.18-6.22 21 6.25-6.29 22 7.2-7.5 第一课春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7第七课大

第7课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柔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例外,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合适的词,并能确凿地读拍。 4、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18) 教学内容 聆听《大海摇篮》,表演《海》并完成创编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学习表演《海》 1、统统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 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 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里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大海。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置带来的音准不确凿。

5、随着教师像唱词一样唱歌谱。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用手势提示凹凸。 6、指名演唱。 三、聆听《大海摇篮》 1、统统地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精炼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例外。 四、总结 第二课时(19) 教学内容 1、学习表演《云》 2、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海》 三、学习表演《云》 1、统统地聆听录音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 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随机纠正错误。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指名表演,评价。 四、编创歌谣 1、分小组看图填歌词,看歌谣中缺少的词应填什么? 2、将填写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拍,看哪一组最确凿。 五、总结 第三课时(20)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 2、聆听《海上风暴》 3、编创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1、轻声齐唱 2、分小组唱 3、男女分组唱 4、指名唱 三、聆听《海上风暴》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一课:大海的歌 《大海睡了》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海的静态美 《海上的风》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海的动态美 第二课:下雪的声音 作者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中心句“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告诉我们要用心观察,才能发现生活当中的美。 第三课:秋色 重点语句:我喜爱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丰收和欢乐。 第四课:古诗二首 《望洞庭》,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的静态美。 《望天门山》作者:唐代诗人李白,描写了天门山的神奇与壮丽。 第五课,桂林山水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总结全文的一句话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上游。文中描写了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洞的特点:剔透、幽径、绚烂。文中多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综合学习一:描写景色的词语有:波澜壮阔、水光潋滟、峰峦雄伟、连绵起伏、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雕镂精巧、玲珑剔透、光怪陆离、色彩绚丽、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上游。

第二单元:珍贵的亲情友情 第六课《炊烟》,课文以炊烟为线索,按照初见炊烟、做饭升起炊烟、回望炊烟的顺序来写,突出表现了山里人的勤快、质朴、热情好客、自豪乐观的性格特点。 第七课《赏花》通过描写受票员秀子热情的为盲人游客做导游,从而表达了人家处处有真情,以及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关爱。课后问题: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箱,车箱里除了花香之外还有人间暖暖的真情。 第八课《地震中父与子》写了父亲为了救儿子一连挖了三十六个小时,表现了他的坚定顽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儿子因为信任父亲,在废墟下坚强的活了下来,表现了他的勇敢。 第九课《新年礼物》通过描写小麦克为父亲送礼物,表现了他对父亲的孝心。第十课《古井》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古井喻乡亲,赞美了乡亲们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 综合学习二:描写真情的语句有:情真意切、深情厚谊、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肝胆相照、一往情深、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三单元:在学习中成长 第十一课《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描写读书的好处的句子是:是书让我了解了中外灿烂的文化,是书为我拓宽了走向世界的道路。 十二课《孔子学琴》孔子学琴的经过分四个阶段:练曲谱、练技巧、领会精神、体会作者。从孔子身上我们学到了学习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十三课《推敲》贾岛反复推敲的是《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经反复思考,改为“敲”字。从中我们得到的启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大海的歌》第三课时课型:唱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意识。 2、知识技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乐。 3、过程方法:聆听、听唱、动作表现、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因音 乐。 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环节,让学生在每次聆听后,多获得更进一步的收获。学会歌曲以后,让学生创编,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教师:磁带《云》、录音机、琴、打击乐器 五、板书设计: 七、大海的歌 三角铁 3 /4II 铃鼓 3 /4O XX X II 双响筒3/4 X X X || 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云》是一首抒情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四句一段体。 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复习:《海》 1、说说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2、边拍边唱。 (二)、新课。

1、播放《云》的录音伴奏作为背景,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 2、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音乐。 3、师生一起说说云和雨的关系。 4、再听。随音乐做“拍手、拍肩、拍肩”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5、再听。边听边看书上歌词。 问: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 6、随录音唱歌。 问: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7、教师纠正字音。 8、分组表演。 9、给各组分发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各组选择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0、分组演奏。 11、小组评议。 (三)、小结。 这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和海有关的音乐作品。音乐家根据大海不同的变化,潜心构思,用不同的节拍、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配器手法、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大海。我们利用了几堂课欣赏了音乐大海中的“一滴水”。音乐的创作是无止境的,音乐的表现手法也在不断的创新着,同学们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这几首作品,要了解和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幸福生活》第一课时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及他们的生活变化。 2、知识技能:(1)、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2)、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

人音版音乐二上第7课《云》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上第7课《云》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云》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大海的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为D大调,3/4拍,用简洁的歌词和悠荡的旋律把云比作帆船,描述了雨前云朵储存雨点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下雨和丰收的期盼。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因此我在教学上多表扬肯定孩子,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音乐学习上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简要了解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并喜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及欣赏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含义,了解云的形态及作用,喜爱上云。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歌曲,理解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并歌曲三拍子的感觉。通过示范,了解换气记号的使用意义,学会运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体会三拍子的悠荡感觉,。 六、教学难点 换气记号的自然轻松的运用和连音线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1、电子琴伴奏师生共同完成自己自编的旋律来师生问好。 2、发音训练。 ① 5 3 |1-- || 提示学生嘴巴放松,不要紧,之后纠正学生声音要和谐,不要出来。②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c大调音阶,唱到xi时让学生轻声唱。③听辨单音,简单的听唱单音。

3、猜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学生猜出歌曲云的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云》。 设计意图:对待二年级学生应注重基础的学习,简单的发音训练和听辨单音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云的向往和探索。 (2)展开 1、初听歌曲,判断歌曲拍子。生:3/4. 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的?有的说是强弱弱的感觉,有的说感觉是画三角。设计意图:这首歌的重点是体会三拍子对整首曲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整首风格的把握,从老师的提问中品味三拍子歌曲的悠荡感觉。 2、打开课本,对照歌词复听歌曲。听前做个别组表扬。 设计意图:表扬学生有利于维持听歌曲时的班级秩序,塑造良好的氛围。 3、师有感情地领读歌词,提示学生要轻声高位置。强调雨点要读成儿话音。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既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逐渐有了对云的喜爱,同时在轻声高位置的读让学生提前体会了歌唱这首歌的感觉你,给歌唱做了必要的准备。 4、学生跟电子琴学唱。两小节一唱。师给两小节旋律,提示起,学生再唱。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基础薄弱,要从基础抓起,一点点学习,避免音准的错误。 5、完整跟电子琴唱第一段歌词,师让学生可以试着再放出点声音。 (3)深入 1、师提问第一句的“⌒”是什么符号?生:连音线。师:它的作用是旋律连贯,唱的时候尽量唱出这种感觉。 2、师范唱第一段,提问学生:老师和你们哪里唱的不一样。生:走得这样慢。 3、师提示:和连音线唱的感觉有明显别的地方是哪里? 生:装的什么。师讲解这里应该断开来唱。师弹伴奏纠正。 4、师点出换气记号以前出现过,这个时候应随旋律自然地换一口气。在出现换气记号的地方弹伴奏再次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找出不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连音线地方和“装的什么”唱法的对比,让学生很轻松地体会两处的处理方法。

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七课大海的歌

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七课大海的歌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大海摇篮》 2、聆听《海上风暴》 3、表演《大海》 4、表演《云》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表演《大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4、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

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9课:《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杜鹃圆舞曲》、《春晓》、《牧童短笛》、《牧童》、《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小象》、《大象》、《火车波尔卡》《跳绳》、《小宝宝

二年级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第二课时

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周次:第十周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云》,学唱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x”这个节奏型。 教材工具: 电子琴.DVD 教学方法:听唱法.引导法.模唱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云》:师弹琴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歌曲《大海》 1.聆听歌曲《大海》(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体验三拍子律动。) 2.欣赏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教师出示四三拍节奏规律图谱并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 3.出示歌谱,复听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强弱规律。(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对四三拍节拍加深印象) 4.出示“x. x”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 5.出示歌谱,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附点节奏。6.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试着读,读不准确的句子,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7.教师出示歌谱,一边弹琴一边范唱,学生跟老师小声哼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8.学唱歌曲 (1)学唱前半段歌曲,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积极鼓励学生试唱,唱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并示范演唱,让学生多演唱巩固几遍,能更好的掌握。(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好音乐节奏“x. x”并注意歌唱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对前半段歌曲进行感情分析、处理,教师弹琴提示学生融入情感演唱前半段歌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势,用声音表现出大海的“美“感) (3)学唱歌曲后半段,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词的演唱速度与节奏) (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教师听后指导纠正学生个别乐句和歌词节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节奏多重复练习几次,加以巩固。(教师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和声音的控制,切记扯着嗓子大喊)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师提示:注意听准音乐及歌曲的节奏。(6)分析、处理歌曲后半部分,设问学生:波涛涌动的大海应该用什么的情感和声音去表现?大海摇篮应该用什么样声音哄着太阳和月亮睡觉呢?

评课报告大海的歌【观评记录】.doc听课评语

观课记录 日期:学科:音乐班级:二年级五班 授课教师: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听课人: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点评: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歌曲《云》板书课题。为了常好歌曲,我们先做一个发声练习。跟老师一起 唱。 老师弹琴示范发声练习学生模仿老师做发声练习 注意听老师唱“呦”的时候,声音的位置要高,眉毛往上提起 二、学唱歌曲 1、咱们一起来听这首歌曲,听完了告诉老师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播 放歌曲《云》 指名回答歌曲的节拍,三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 板书:3/4 2、跟录音打拍子,感受强弱规律。 3、唱歌谱,我们先唱歌谱,老师先现一句一句的教唱,在连起来唱。四个乐句。(点评: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4、换气记号歌曲中有一个这样的记号“v”。它的名字叫什么? 板书:V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5、加上歌词。 6、歌曲中唱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帆船)帆船指的是什么?(天空中的云彩就好像是大海里的帆船)歌曲中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谁看出来是什么问题了? 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咱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问题 (点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弹琴教唱第一段(两遍)帆船里面装的什么?(小雨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弹琴教唱第二段(两遍) 7、把这两段完整的唱一唱(点评:及时唱,体现了音乐课的特点)

三、表现歌曲 1、分角色演唱 2、打ft乐伴奏 拿出手中的打ft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强弱规律。 (点评:加入打ft乐伴奏,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3、创编动作 同学们的表现很精彩,老师的心情很激动,我想变成一朵白云飞向蓝天去舞蹈,放下手中 的乐器和老师一起去舞蹈。(师生随音乐共舞) 有一个同学指挥,其他同学跟老师做动作。(点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动起来。) 四、拓展欣赏 欣赏《海上风暴》 1、初听《海上风暴》(课件说明:播放《海上风暴》幻灯片) 2、介绍作者、曲名:这段音乐就叫《海上风暴》,是人们在海上被暴风雨袭ft时的情景。 3、复听。 完整欣赏用我们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边听边加动作) (点评:教师在课件加上小标题,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加上动作,学生对乐曲理解更深刻。)五、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学会了云这首歌曲,欣赏了《海上风暴》,感受到了风平浪静的大海与狂风怒号的大海,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我们要勇于探索自然,课下把观察到的云还有美丽的 大海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吧! 观课总评价: 1.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联想歌曲情境,动脑分析,学生亲身参与乐曲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2.采用乐器伴奏,创编动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大海的歌》 之七

《大海的歌》之七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七 作者:丁敏骏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印象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大海不但辽阔,而且还会唱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大海的歌。读课题。 大海在唱什么歌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初解疑问 1、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地方打上“?”在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上打上 2、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读 检查字形。 交流不懂的地方。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三、细读课文,层递悟“歌” 好,现在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去海边,听一听大海的歌声。首先,我们来到哪儿?(码头)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码头? 1、学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我在码头看到了什么? (出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这句话美么?美在哪里? 是的,码头早晨的景象确实非常美,蓝天、白云、碧绿的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这一切构成了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你能读出它的色彩之美吗? 感受“展现”的壮丽美。 看到这么美的海上日出,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高兴愉快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2、学第二自然段 看,码头边一艘浅蓝色的海轮正等着我们呢!咱们赶紧做上海轮去看看海港吧。 自由读二自然段,在海港,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这就是吊车,你觉得吊车怎么样? 书上是怎么来描写它的? 出示:只见海港两岸……上下户挥动。 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吊车怎么样?(板书:高大多忙) 随机读句子 吊车是高大的,繁忙的,那么海轮呢? 找描写海轮的句子,像一想,海轮有什么特点?出示句子。 交流:多密密麻麻 整齐犹如卫队 飘着各国旗帜说明了什么?(来和我国做生意的国家多,有来我们国家买东西的,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1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学进度表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聆听《春天》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对“春天”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杜鹃圆舞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聆听《小燕子》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春天》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小学音乐课本音乐培训资料

小学音乐课本音乐

小学音乐课本音乐第01册曲目表 第一课好朋友 《你的名字叫什么?》 《拉勾勾》 《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 《口哨与小狗》(管弦乐)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其多列》 《跳绳》 《快乐的一天》 第三课祖国您好 《国旗国旗真美丽》 《同唱一首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颂祖国》(管弦乐)第四课聪明的小动物 《动物说话》 《我有一只小羊羔》 《三只小猪》(管弦乐) 《快乐的小熊猫》(管弦乐) 第五课静静的夜 《小宝宝睡着了》 《闪烁的小星星》 《星光恰恰恰》 《摇篮曲》 第六课爱劳动 《洗手绢》 《大家来劳动》 《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第七课快乐的动物 《小青蛙找家》 《小蜻蜓》 《小青蛙》(二胡齐奏) 《小鸟》(管弦乐)

第八课小小音乐家 《法国号》 《布娃娃弹琴》 《号手与鼓手》 《会跳舞的洋娃娃》 《星光圆舞曲》 第九课游戏 《火车开啦》 《北京站》 《躲猫猫》 《火车波尔卡》 《捉谜藏》 第十课过新年 《龙咚锵》 《新年好》 《小拜年》 第02册曲目表 第一课春天 《布谷》 《小雨沙沙》 《杜鹃圆舞曲》 《小燕子》 第二课放牧 《牧童》( 江苏民歌 ) 《放牛歌》 《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 捷克民歌 ) 第三课手拉手 《一对好朋友》 《数鸭子》 《让我们手拉手》 《鸭子拌嘴》 第四课长鼻子 《小象》( 歌曲 ) 《两只小象》 《小象》( 管弦乐 ) 《大象》 第五课跳起舞 《草原就是我的家》 《小松树》 《我是人民小骑兵》

《挤奶舞》 第六课咯咯哒 《母鸡叫咯咯》 《下蛋啰》 《公鸡母鸡》 《我的小鸡》 第七课大海的歌 《海》 《云》 《大海摇篮》 《海上风暴》 第八课幸福生活 《彝家娃娃真幸福》 《乃哟乃》 《快乐的啰嗦》 《阳光下的孩子》 《夏天的阳光》 第九课巧巧手 《粉刷匠》 《理发师》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铁匠波尔卡》 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猫咪别淘气》 《谁在叫》 《小狗圆舞曲》 《跳圆舞曲的小猫》 第03册曲目表 第一课问声好 《早上好》 《小麻雀》 《森林水车》(钢琴曲)第二课时间的歌 《时间像小马车》 《这是什么》 《在钟表店里》(西洋管弦乐) 《调皮的小闹钟》 第三课童话故事 《小红帽》

《大海的歌》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大海的歌》 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所以应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和欣赏录像使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联想的能力。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你见过的大海什么样?你能仿照《海上的风》描述自己见过的海吗?通过这样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史上最全80后小学语文课文收藏(辛苦整理呀)概要

80后,你还记得多少小学课文?(小学全册目录) 80后,你还记得多少小学课文?(小学全册目录),本人有不少已经没记忆了,但大多还记得哈哈,你呢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一册》 K0101.秋天到了 K0102.小猫种鱼 K0103.小山羊 K0104.鹅 K0105.小小的船 K0106.蒲公英的种子 K0107.雪地里的小画家 K0108.哪座房子最漂亮 K0109.过桥 K0110.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二册》 k0201.春天 k0202.花园果园 k0203.泉水小溪 k0204.祖国多么广大 k0205.热爱中国共产党 k0206.画 k0207.乌鸦喝水 k0208.小猴子下山 k0209.司马光 k0210.谜语 k0211.春风吹 k0212.燕子飞回来了 k0213.两只小狮子 k0214.小白兔和小灰兔 k0215.王勉学画 k0216.蔬菜 k0217.庄稼的好朋友 k0218.浪花 k0219.跳伞 k0220.奇妙的眼睛 k0221.小八路 k0222.王二小 k0223.明明上学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三册》

k0302.温暖 k0303.诚实的孩子 k0304.蓝树叶 k0305.坐井观天 k0306.狼和小羊 k0307.骆驼和羊 k0308.我要的是葫芦 k0309.画鸡蛋 k0310.吃墨水 k0311.补丁 k0312.狐狸和乌鸦 k0313.小马过河 k0314.美丽的公鸡 k0315.精彩的马戏 k0317.北京 k0318.初冬 k0320.植物妈妈有办法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四册》 k0401.小蝌蚪找妈妈 k0402.骄傲的孔雀 k0404.丑小鸭 k0405.称象 k0406.刻舟求剑 k0407.我们也要当红军 k0408.难忘的泼水节 k0410.蜜蜂引路 k0411.数星星的孩子 k0412.不懂就要问 k0413.我的爸爸 k0414.黄山奇石 k0415.雷雨 k0416.日月潭 k0417.回声 k0418.葡萄沟 k0419.看月食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五册》 K0501.晨读 K0502.师生情 K0503.小摄影师 K0504.不平常的蛋糕 K0505.古诗二首,夜宿山寺登鹳雀楼

三年级语文:24《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24《大海的歌》(教 学设计)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24《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学进度表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程表 课题:聆听《春天》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对“春天”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 象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杜鹃圆舞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 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 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小燕子》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春天》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 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布谷》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

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大海的歌》 3、读句子,想象一下句子描写的景象。 (1)娜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浪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这句描写了天倒映在水中,海天一色的景象。) (2)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这句描写了大海恢复平静的景象。) (3)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描写了明月、星星镶嵌其中的宁静幽美的大海景象。) 二、《帽子和鸟窝》 3、结合课文体会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有感情地读下面的句子。 (1)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表现心情着急,读时语速稍快。) (2)松鼠,一只大松鼠!(表现当时很惊讶,读出惊讶的语气。) (3)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表现态度坚决,读时语气要坚决。) 三、《吹泡泡》 学习链接—冰心奶奶是我国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1900年出生,1999年逝世。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 五、《山雀》 3、读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我用望远镜耐心你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这是我便从后面绕过去,偷 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堵住了窟窿。(“悄悄地”“绕”“偷偷”说明“我”十分小心,生 怕惊动了它们。) 六、《蜗牛》 3、读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从“探出”可以看出蜗牛的小心翼翼,“东张西望”“巡视”是描写蜗牛在观察外面 的动静,“慢慢”“伸出”可以看出蜗牛即使觉得没有一点危险,也是很小心的。这些词语细致入微地写出 了蜗牛出来时的动作,可见它是多么胆小!) 七、《寓言二则》 学习链接---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大多采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讲述带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言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动物,也可以是人、植物或者没有生命的事物。《亡羊补牢》《天鹅、大虾和梭鱼》《坐井观天》 2、想一想下面的问题,再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1)森林里的百兽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为什么都吓得撒腿就跑?(因为它们看见了狐狸身后的老虎,它们不怕狐狸而是怕老虎,怕成为老虎的“口中肉”,所以撒腿就跑。) (2)鹤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如果在打鱼的人走进蚌时,鹬带着蚌飞走,或是它们相互让步,就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 3、读句子,和同学讨论一下:用上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1)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大大小小”指的是所有的野兽,表现出野兽数量很多;“都”表示全部,没有不怕老虎的,这两个词突出地表现了百兽对老虎的惧怕,更能显示出老虎在百兽面前的威风。)(2)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拐走。(“毫不费力地”是说一点力气也没费;“一起”说明在打鱼的人要捉它们的时候,它们还在互相争斗,不肯退让。

最新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课聆听《海上风暴》教案3

最新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课聆听《海上风暴》教案3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爱表现,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初浅的,所以音乐双基的学习就应该在具体的情景中,在游戏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验、感悟中去发现音乐的美。通过欣赏,让学生在律动、游戏中感受海上风暴的音乐情绪。 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1、欣赏《海》和管弦乐《海上风暴》,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通过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感受不平静的大海,并能用表情及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3、记住短小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感受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难点:记住短小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宁静的大海 1.听海浪的声音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说明:出示海浪的声音) 2.你们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海浪声吗? 3、(课件说明:播放《海》的音乐,做三拍子律动)请小朋友来描述一下大海是什么样的?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一个怎么样的大海? 生:美丽的大海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听,伸出你的手指,来画一画大海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海面,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平静的大海;通过做三拍子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画旋律线感受音乐情绪]。

小学音乐人音版 二年级上册7大海的歌《演唱,大海》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7大海的歌《演唱,大海》公开课优 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感受歌词与旋律中蕴含的”美”字,并且能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大海的波浪起伏。 2、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了解3/4拍的节奏特点,感受3/4 的独特魅力。 3、学习大海的宽广心胸,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一年多音乐课的熏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歌唱和表演能力。这首优美的《大海》,学生应该会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生理上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比如在教学中我会带领学生通过纸张的摆动来聆听大海的声音,通过图片的播放来观看大海千姿百态的样子。通过各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并且能跟着优美的音乐做律动。 难点:认识了解力度记号“f与p”在歌曲中的作用学,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大海》教学过程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主要环节即:聆听海观看海歌唱海保护海 (一)首先是聆听海,也就是本课的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又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催化剂。在此环节首先我会让学生猜想本节课我带来的特殊乐器“纸”学生会很诧异,纸既然可以被称为乐器。在学生的差异中我会接着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用这张纸带领他们去个地方。然后摆动纸张模仿海浪的声音,想象自己已经来到了大海边。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纸张,一起聆听感受海浪的声音,并且通过力度的变化感受海浪声的变化。 活动2【讲授】——看海 (二)看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