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音

合集下载

古代的注音方法

古代的注音方法

古代的注音方法
古代的注音方法
1. 譬况
天《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
风《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
2. 直音:直接用同音字注音。

《康熙字典》: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西,音粞。

是,音姼。

3. 读若
《说文》: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

”服虔注:“走音奏。


4. 反切: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

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都,当孤切。

被注音字“都”称为被切字,用作反切的前一个字“当”称为反切上字,也简称切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个字“孤”称为反切下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

所谓“上”“下”是就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

顿,都困反(切)
dùn d ùn
《颜氏家训》认为汉末孙炎独知反语,“至魏世大行。

” 但比孙炎早的王肃、应劭都用反切注音。

三国后十分流行,。

“反切”最初叫“反”或“翻”,唐代宗大历以后,忌讳“反”字,改用“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

清人陳澧第一個找到了歸納反切上下字的方法——系聯法,他的《切韻考》就是使用這一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系聯法的基本依據就是反切的原理, 即反切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必然相同, 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及聲調必然相同。

邊、布、補、伯、百、北、博、巴八個切上字的聲母同屬一類。

古代字典注音的方法

古代字典注音的方法

古代字典注音的方法
古代字典注音的5种方法:直音法,读若法,叶音法,反切法和譬况法五种。

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若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如:父音甫。

2、读若法:用打比方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即读得像某字音。

如:宋,读若送;砉,读如华。

3、叶音法:为了诗歌押韵而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是一种错误的注音方式:主观上强势改变字音,毫无根据。

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麦,叶音鼠”。

4、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来注音的两个汉字,前一个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称为反切下字,被注音的字称为被切字。

关系可以公式表示为:被切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

5、譬况法:是用近似的事物来比照说明的方法。

古书的注音方法

古书的注音方法

古书的注音方法咱中国人自古就对文字有着深深的热爱和钻研呐!古书,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可古书里的字有时候不那么好认,这就需要注音方法来帮忙啦。

你知道吗,有一种注音方法就像给字找个小伙伴一样,用一个常见的字来表示不常见字的读音,这叫直音法。

比如说,“拾”字不认识,旁边标个“十”,那咱就大概知道怎么读啦。

这多形象啊,就好像给字找了个领路人,带着我们读对它。

还有一种呢,叫反切法,这可有点像搭积木。

用两个字,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拼起来就是那个生字的读音。

哎呀呀,这可真是巧妙啊!就好比把两个零件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新的东西。

咱就说,这古书的注音方法,不就像是给我们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门吗?要是没有这些方法,那些古老的文字不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纱,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呀。

你想想看,要是我们拿到一本古书,上面的字都不认识,那多着急呀。

但有了这些注音方法,我们就能一点点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去领略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这就好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而且啊,这些注音方法也是咱们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呢。

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这些方法去读懂古书,把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去。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呀!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小的注音,它们背后蕴含的可是大大的智慧。

就像一颗颗小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璀璨的项链。

它们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和古人对话,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说呀,古书的注音方法真的太重要啦!它们是我们和古人沟通的桥梁,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方法,好好利用它们,让古书里的智慧在我们这个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你说是不是呢?让我们一起好好对待这些古老而又珍贵的注音方法吧,让它们继续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助力!。

古代三种注音方法

古代三种注音方法

古代三种注音方法古代的注音方法主要包括韵书注音法、广韵注音法和切韵注音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古代的注音方法。

一、韵书注音法韵书注音法是古代诗文的标音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的《切韵》之中。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注音符号来表示音韵的变化和读音的差异。

韵书注音法的主要特点是:1.使用的注音符号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基本的声母和韵母的符号,可以方便地标注音韵的变化。

2.注音方法比较精确,可以准确地标出每个字的音韵变化和读音差异。

3.韵书注音法主要用于音韵学的研究和字音的分析,对于诗词的朗诵和演唱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广韵注音法广韵注音法是唐代的一种注音方法,最早出现在《广韵》一书中。

广韵注音法的主要特点是:1.运用了大量的音韵符号,可以准确地标示每个字的音韵变化和读音差异。

2.广韵注音法重视声、韵、调的各种变化,对于标注声音的变化非常详细,标音方法相对精确。

3.广韵注音法主要用于字音的研究和标音的规范化,对于创作诗词和演唱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切韵注音法切韵注音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注音方法,主要用于标注音韵变化和读音差异。

切韵注音法的主要特点是:1.切韵注音法通过划分音韵类别和标注音韵符号来表示声母和韵母的变化,并且可以标注声调和韵律的变化。

2.切韵注音法准确地标记了每个字的读音和音韵特点,对于汉字的发音规范有重要的作用。

3.切韵注音法广泛应用于唐代的文学创作和诗词的演唱,对于保持音韵的正确和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古代的三种注音方法分别是韵书注音法、广韵注音法和切韵注音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研究音韵变化和字音的发音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注音方法和符号体系为古代文学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工具。

古书注音方法

古书注音方法

古书注音方法咱中国人读古书啊,有时候可真得懂点注音方法。

你想想,那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好些个读音跟咱现在的不太一样,要是没个注音帮忙,咱读起来不就抓瞎啦!古书的注音方法就像是给我们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小窗户。

比如说直音法,就是直接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简单明了得很呐!就好像告诉你“这个字就念那个字的音”,是不是挺形象的?这就好比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别人直接告诉你他叫啥名字一样。

还有反切法,嘿,这可有点意思。

它把一个字的读音分成了两个部分,用两个字来表示。

这就像把一个大难题拆分成了两个小问题来解决。

比如说“东”字,用反切法可以表示成“德红切”,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好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拼起来,就组成了完整的读音。

你说这古人咋这么聪明呢?他们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来给古书注音。

这就好比是给古书穿上了一件合身的衣服,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们。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注音方法,那我们读古书不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吗?那得多费劲啊!有了这些注音方法,我们就能更顺畅地在古书的海洋里遨游啦。

而且啊,这些注音方法也是咱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呢。

它们传承了千百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就像一条古老的河流,流淌着智慧和知识。

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注音方法,它们可是能帮我们解开古书里的许多秘密呢。

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那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

咱读古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有了注音方法,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这感觉,就像是在迷宫里找到了出口,那叫一个痛快!咱得好好感谢古人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过去。

所以啊,咱可得把这些注音方法学好、用好,让古书里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辜负了古人的一番心意啊!总之,古书注音方法那是相当重要啊!它们让我们能更亲近古书,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这就像我们和古人之间有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跨越时空,和他们对话。

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些注音方法,在古书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吧!。

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

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

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古代注音是指在古代汉字书写系统中,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发音而采用的一些标注方法。

在古代,由于汉字的书写系统本身并未包含声音信息,人们需要通过注音来辅助记忆和理解文字的发音。

下面将介绍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

一、注音符号法: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注音方法。

在古代,人们使用特定的符号来标注汉字的发音,例如用竖线标示声母,在字母上加点标示韵母等。

这种方法直观易懂,但使用较为繁琐,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二、注音文字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注音方法。

在注音文字法中,人们使用汉字本身的组合和构造来表示发音,即通过汉字的字形来表示它的发音。

例如,用一个字的字形和一个同音字的字形相结合,以表示它们的发音相同。

这种方法简洁明了,但需要读者对大量的汉字进行记忆。

三、注音音序法:这是一种按发音先后顺序进行标注的注音方法。

在古代,人们将字母按照声母和韵母的顺序排列,并标注在汉字的旁边。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辅助读者正确发音,但需要读者熟悉字母表的顺序和发音规则。

四、注音示范法:这是一种通过示范的方式来注音的方法。

在古代,人们通过将一个常用的字与另一个不常用但有相同或相似发音的字相结合,以示范该字的发音。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生僻字的注音,但对于常用字较少的语境下可行。

五、注音引证法:这是一种通过引证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发音的字来注音的方法。

在古代,人们会在注音的旁边引用另一个或多个同音或近音的字,从而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发音该字。

这种方法对于生僻字或多音字的注音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古代注音的五种方法:注音符号法、注音文字法、注音音序法、注音示范法和注音引证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它们共同协助古代人们正确理解并发音汉字,丰富了古代的汉字书写系统。

愚公移山课文注音

愚公移山课文注音

愚公移山课文注音《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的列御寇创作的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该故事讲述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的“愚”与智叟的胆小怯懦的“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愚公移山》课文注音版:太t ài 行x ín ɡ、王w án ɡ屋w ū二èr 山sh ān ,方f ān ɡ七q ī百b ǎi 里l ǐ,高ɡāo 万w àn 仞r èn 。

本b ěn 在z ài 冀j ì州zh ōu 之zh ī南n án ,河h é阳y án ɡ之zh ī北b ěi。

北b ěi 山sh ān 愚y ú公ɡōn ɡ者zh ě,年ni án 且qi ě九ji ǔ十sh í,面mi àn 山sh ān 而ér 居j ū。

惩ch én ɡ山sh ān 北b ěi 之zh ī塞s ài ,出ch ū入r ù之zh ī迂y ū也y ě。

聚j ù室sh ì而ér 谋m óu 曰yu ē:“吾w ú与y ǔ汝r ǔ毕b ì力l ì平p ín ɡ险xi ǎn ,指zh ǐ通t ōn ɡ豫y ù南n án ,达d á于y ú汉h àn 阴y īn ,可k ě乎h ū?”杂z á然r án 相xi ān ɡ许x ǔ。

其q í妻q ī献xi àn 疑y í曰yu ē:“以y ǐ君j ūn 之zh ī力l ì,曾c én ɡ不b ù能n én ɡ损s ǔn 魁ku í父f ù之zh ī丘qi ū,如r ú太t ài 行x ín ɡ、王w án ɡ屋w ū何h é?且qi ě焉y ān 置zh ì土t ǔ石sh í?”杂z á曰yu ē:“投t óu 诸zh ū渤b ó海h ǎi 之zh ī尾w ěi ,隐y ǐn 土t ǔ之zh ī北b ěi 。

古书的读音

古书的读音

③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 (《左傳曹劌論戰》) 左傳曹劌論戰》 用作動詞,分開,分配, fēn,平聲。 分,用作動詞,分開,分配,讀fēn,平聲。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出師表》) 用作名詞,讀破為fèn 去聲。 fèn, 分,用作名詞,讀破為fèn,去聲。
許多讀破沒有保留下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 漢語語音系統的發展變化。 漢語語音系統的發展變化。 變易,入聲;容易,去聲。 ①易,變易,入聲;容易,去聲。 遠水不救近火也。 ②遠水不救近火也。 韓非子說林上》 (《韓非子說林上》) 形容詞,本讀上聲。 近,形容詞,本讀上聲。 為善無近 為惡無近 ③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莊子養生主》 (《莊子養生主》) 動詞,接近,親近,讀破為去聲。 近,動詞,接近,親近,讀破為去聲。
二、假借字的讀音 這裡說的假借字,是指用字的假借,即通 這裡說的假借字,是指用字的假借, 借字和本字的意義毫不相干, 假。借字和本字的意義毫不相干,只是字 音相同或相近。例如: 音相同或相近。例如: 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是故君子蚤 ①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是故君子蚤 絕之。 荀子大略》 絕之。 (《荀子大略》) “蚤”通“早”。兩個字都是古精母幽韻 音同。 字。音同。
三、特殊詞語的讀音 國名 龜茲Qiūcí 古西域國名) Qiūcí( 龜茲Qiūcí(古西域國名) 大宛Dàyuān(古代中亞國名) 大宛Dàyuān(古代中亞國名) Dàyuān 康居Kāngqú 古西域國名) Kāngqú( 康居Kāngqú(古西域國名) 月氏Yuèzhī 古西域國名) Yuèzhī( 月氏Yuèzhī(古西域國名) 身毒Yuāndú 古代稱印度) Yuāndú( 身毒Yuāndú(古代稱印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用形声系统说明读音: 指出形声字的声符,注明某声、某亦 声、某省声、某某某皆声。
2、用“读若”法比拟读音: 采用譬况的方法,注明“读若”、 “读若某同”、“读如某同”等。
二、汉语字典其他的注音方法

直音法 叶音法 反切法 字母注音法

[廣韻]直由切[集韻]陣留切[正韻]除留切並音儔籌 算也[儀禮鄉射禮]箭籌八十
又壺矢[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 中九扶[注]籌矢也 又籌策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揚
[注]籌算也
[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 子方言]戴也 又叶音除 [蔡洪圍棋賦]攄妙思 奮元籌飾服色玩騂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