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期数学数数策略
人教版一年级上期数学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人教版一年级上期数学解决问题数数策略解决问题(数数策略)XXXXXX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79《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2、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经验,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理解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生综合动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对学生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综合动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讲授过程:一、复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在数学XXX学到了很多关于11-20各数的按次大小,现在来XXX看谁记得最牢。
瞧智慧的火车朝我们开来了,回答对了才干坐上火车噢。
小女孩坐在第几节车箱呢?小男孩呢?小猫呢?13-15之间的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呢?小精灵看到大家这么会回答下列问题也忍不住问大家:末了一节车箱是几?17-20之间有几个数?(板书之间)(17,20不能算出来)分别是多少呢?看来小朋友们11-20各数的知识掌握得可真棒,那老师就带领你们坐上这辆智慧火车去参加假日小队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六主题图师:假日小队来到动物园,他们正排队参观熊猫园,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他们都说了甚么呢?一起来看看这副图。
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XXX排第10.小宇排第15.)师:我们要解决甚么问题呢?(XXX和XXX之间有几人呢?)师:大家都很棒,找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信息。
现在我们用圆圈来表示排队的人,要用多少个圆来表示呢?(15个)(出示课件)(接着指着这些圈问以下问题)师:那从XXX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XXX前面有9人,算上她有10人)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甚么?(XXX的前面有14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二、探究新知(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5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5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数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数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数策略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数数策略的具体应用场景。
2.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数策略。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数数策略的简单案例和练习题。
2.板书:整理数数策略的关键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数数策略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数数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数数策略解决。
第二步:讲解1.介绍数数策略的常见方法和技巧,例如分类、分组、逐个数、换个角度等。
2.分析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逐步解决。
第三步:练习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独立或合作解决,注重理解数数策略的灵活运用。
2.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解决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困难。
第四步:总结1.综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数数策略的重要性。
2.点名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数数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竞赛中运用数数策略。
教学反思1.总结学生在课堂上对数数策略的掌握情况,做好后续教学准备。
2.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检讨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为下节课的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将更加熟练掌握数数策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教案范文(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教案范文(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
〖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
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3、同桌互相数数。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游玩。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郊外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描述: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1)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云……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找朋友课件出示: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直线随机连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优秀教案第【2】篇〗教材第79页内容及练习十八的第5~7题。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了解解决两数中间间隔几个数的问题。
重点难点解决两数中间间隔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情景图,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15-10=15-5=10+8=18-8= 18-10=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
老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排队给熊猫照相)老师:小丽排第几(10)小宇排第几(15)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第10 第15老师: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4人)老师指名一位学生数圆片:10、11、12、13、14、15,来确定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2.利用刚才的知识解答问题。
出示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的情景图。
老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排队玩滑梯)老师:玲玲排第几(4)东东排第几(8)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第4 第8老师: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3人)老师和学生一起从4开始数:4、5、6、7、8,得出东东和玲玲之间有3人。
1.教学情景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量各是多少请学生试着数一数。
2.关于例1,要让学生操作小棒,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是1个十,是10;再一根一根添上去,边添边数,数到20时,明确:2捆是2个十,是20。
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在理解数的组成基础上掌握读法。
例如11,左边10根捆成1捆,右边添上1根,因为是1个十和1个一,所以读作:十一。
3.关于例2的数序,可让学生先读直尺上10以内的数,再接着读,有利于10以内数和11~20各数的联系。
要利用直尺问学生:几后面是几17前面是多少15和14比,谁大谁小等等。
使学生切实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4.关于例3的11~20各数的写法,老师可先介绍计数器,说明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数:右边第一档叫个位,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数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数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步骤来详细补充和说明数数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教室内的物品、学生的玩具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数数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数策略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数策略进行观察和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数方法,如一一对应、分组数数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数数的问题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3. 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关注数数策略的运用。
4. 教师总结并强调数数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分析解题过程。
3.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进行解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数数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策略的应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数数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出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书写规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数的策略说课稿第【2】篇〗教学建议:在进行总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等。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而不要进行机械枯燥的训练。
在复习中,教师要告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复习中题目的难度和范围体现了本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学期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1、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