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设计的概念(design):从字面上说,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CI设计: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即CI设计,又称企业识别设计,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合和传达,使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创造最佳经营环境的一种经营战略。
有三个主要的层面: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意匠:意图与匠心,只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
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广告:广告是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
陶:陶器的材料是粘土,烧造温度低,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
瓷: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造温度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唐三彩:指产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于西安洛阳地区的低温多彩釉陶冥器。
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釉下彩: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
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在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文饰成蓝色。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江南一带,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上已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
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简称民间工艺、民艺,指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地取材,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
它大致包含三大类内容:一是诸如民间年画、剪纸等具有突出审美情趣的艺术品;二是家具、交通工具、服饰等偏重实用的器物;三是如神像、供品、祭祀器具等带有宗教色彩的物体。
绘画作品中的材料肌理及几种制作方法

在绘画创作中,作品是由艺术家通过对具体的媒材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媒材与艺术家形成一种互动的制约关系。
科学技术和不同地域人文精神的差异,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使用的媒材各不相同,其对艺术的制约因此也各不相同,这种各异的制约使艺术产生了各自的特点。
在艺术创作中,由于媒材的限制作用,艺术家常常不能实现观念、意识的传达,于是突破传统画种使用的工具、材料,在绘画中根据需要综合使用物质材料已成为绘画形式语言变革的重要部分。
受西方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20世纪我国许多艺术家在努力挖掘作品内在意蕴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现,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尝试综合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具体材料肌理的使用等技术层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实验和探索。
在现代绘画的造型观念中,艺术家以全新的视觉艺术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表现方法反映时代精神,体现艺术作品的艺术个性。
材料肌理的综合运用对绘画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因此,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材质肌理的艺术特征,创造性地发掘运用不同的材质表现创作意图,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与创意,也是作画者最为直接的表达思想和观念的媒介。
一、不同材料肌理的艺术特征肌理通常指的是物象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地有不同的物质属性,因而也就有其不同的肌理形态,如干和湿、平滑和粗糙、光亮和黯淡、软和硬等,这些肌理形态会给人带来多种感觉和联想。
肌理存在特别的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节奏美、韵律美、秩序美。
肌理一般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视觉肌理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视觉肌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纹理排列方式与形状、色彩感觉、光洁度等视觉因素带来的心理反应上。
它的形状和色彩非常重要,是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
触觉肌理即是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
触觉肌理主要体现在细腻粗糙、疏松坚实、舒展紧密等触觉因素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感觉上。
通过触觉,人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性质。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本要素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既包括印刷媒体的方式,也包括影像媒体的方式,还包括数字化媒体的方式。
无论是二维的、三维的、四维的,只要是利用视觉语言的符号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就是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印刷媒体;视觉语言;视觉元素;符号表现形式;心理暗示王受之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说道:“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以符合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使之具有进行准确的视觉传达的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
” 从设计发展的进程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有过商业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图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不同的称谓,有些至今仍然在沿用。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随着科学技术和媒体影像的进步,原来的图形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概念已不能涵盖科技进步下的设计门类,因此一种新的称谓便诞生了。
我们看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涵盖领域相对的更广泛一些,他也包括了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范围和对象基本都是限定在二维空间之中的,而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呈现的多元化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既包括印刷媒体的方式如:标志、平面广告、包装、书籍、图形、图表等,也包括影像媒体的方式如:摄影、电影、电视等,还包括数字化媒体的方式如: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
无论是二维的、三维的、四维的,只要是利用视觉语言的符号达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就是视觉传达设计。
当然不同的视觉媒体有着不同的信息传达的途径和方式,针对不同的媒体选择不同的设计形式对于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视觉媒体,对于设计师而言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都是一致的,设计师就是把已有的视觉符号通过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要素的把握,将视觉语言和设计语言结合起来从而结合相应的媒体最终完成成功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除了上述平面设计的几个基本元素以外,其实任何可视的图形、文字、符号、表现形式等等,只要作用于视觉的都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要素,但是对于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而言只有掌握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才能更好的为设计服务从而完成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色彩与肌理精品PPT课件

肌理的表现技法
• 5、弹敲法:用牙刷或较硬的画笔沾足够的 颜料,用手拨弄牙刷或画笔,把颜料弹到 画纸上。或者用画笔沾颜料,左手拿一支 笔,右手笔敲左手笔
24
肌理的表现技法:
• 三.纸张肌理的色彩表现 • 1.揉纸法: (卡纸.宣纸等)先将纸揉皱,
再将纸平铺,涂上所需的颜色,产生粗 矿 的皱纸效果。
34
肌理在绘画当中的运用
35
课程小结
• 肌理的表现技法:
• 一.颜料肌理的表现
• 1.吸附法
• 2.流淌法
• 3.吹彩法
• 4.抗水法
• 5晕染、水化法
• 二.工具肌理的色彩表现
• 1.对印法
• 2 拓印法
• 3.刮擦法
• 4.撒盐法
• 5.弹敲法
• 三.纸张肌理的色彩表现
• 1.揉纸法
36
• 2.拼贴法
25
肌理的表现技法:
• 2.拼贴法: • 通过综合材 料,
如纺织物. 树皮.纸张. 皮 毛甚至金属等 材料 的组合拼 贴,产生新 的 视觉效果。
26
肌理的范例
27
肌理的范例
→
28
肌理的范例
29
肌理的范例
30
肌理的范例
31
肌理的范例
学生作品
32
肌理的范例
学生作品
33
肌理在绘画当中的运用
3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理的效果。在 一盆清水中,将少量墨汁 或油彩滴 入水中,用笔按 同一方向轻轻搅动浮于水 面的色 彩,使之呈旋转状 态,将准备好的吸附性能 强的 纸张接触水面,浮动 的颜色迅速吸入纸面,取 出 晾干即可。
肌理构成

渍染:用吸收性较强的材料,例如宣纸、棉 纸等
平放在搅和后的有纹理的墨水中渍或染成肌理。
爆裂
• 小时候经常吹肥皂泡玩,可在皂液里加入颜色,泡泡落在 纸面上形成不规则的色点
旋转色
印拓:用油墨或染料涂于凹凸不平的实
物表面,盖或印在设计纸上,可做成肌理
印拓:
• 熏炙:用纸经过小心的燃烧,得到燃迹,经过火焰
火药燃痕
用火药爆破进行绘画创 作,就是在空白画布上 铺设数种火药,点燃导 火索爆破后,烟火会在 画布上留下黑褐色等深 浅不一的燃烧痕迹,勾 勒出线条和图案。
相关艺术家
• 蔡国强,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他的艺术表现横跨 绘画、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等多种媒材,以大型 的火药爆破艺术和装置艺术闻名世界,多次获得国 际艺术大奖和艺术勋章,1999年成为第一位获得尼 斯双年展金狮奖的中国艺术家,2012年获得世界文 化奖绘画类终身成就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斑驳的墙面
各种树木的纹理
绘画中的肌理
几种表现方法
• 描绘:用手或要用辅助工具直接描绘在纸上,描绘的肌理也可
是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也可摹仿真实材料的肌理,用干 .湿 触得到不同的肌理效果。
喷洒:用水彩、水粉顡料或调成较稀浓度的液状
流体喷洒在设计表面,也可用牙刷在梳子上刷而得 到肌理效果。
• 概念:肌理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肌理分视觉肌理 和触觉肌理两大类。
• 1.视觉肌理是指用眼睛看到的形象纹理或无用手触
摸物体得到的感觉,它实际是一种平面的纹理图形。
• 2.触觉肌理用手摸,接触物体后面而感到的肌理效
果。触觉肌理是从设计表面有凸凹的浮雕感的半立 体性的纹理而得到。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肌理
用以上方法做肌理构成一幅, 色彩不限 至少使用三种方法 规格20X20厘米
简述肌理的两大类。

简述肌理的两大类。
1.引言1.1 概述肌理是指物体表面所呈现出的纹理或纹理特征。
它是一种触觉和视觉的感知,通过这些感知我们能够辨认和区分不同的材质和物体。
肌理可以是天然的,如皮肤、树皮和石头的纹理,也可以是人工生成的,如织物、纸张和壁画的图案。
在描述肌理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呈现出的由微小元素组成的规律性纹理。
这些纹理通常是重复的,形成了一种有序的排列。
比如,瓷砖的表面可以形成规则的格子纹理,木材的纹路可以呈现出有规律的纹理条纹。
这种肌理给人一种整齐和有序的感觉,常常用于创造具有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设计。
第二类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呈现出的由随机分布的元素组成的无规律纹理。
这些纹理通常是不规则的,没有重复的形式。
比如,云彩的形状、石头的纹理和树皮的皱褶都属于无规律纹理。
这种肌理给人一种自然、随机和丰富多样的感觉,常常用于表达自然界中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简单来说,第一类肌理呈现出有序和规律性,而第二类肌理呈现出无序和不规则性。
两种肌理在不同的场合和设计中都可以发挥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通过对肌理的研究和运用,我们可以在视觉设计、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等领域中创造出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的作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肌理的两大类。
首先是引言部分,其中我们将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介绍肌理的定义,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其次是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肌理的两大类,并提供相关的例子和解释。
最后是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第一类肌理和第二类肌理进行总结,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2.1节),我们将给出肌理的定义,确立读者对该概念的基本了解。
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2.2节),我们将介绍第一类肌理,包括详细描述其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或实例来说明第一类肌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同样地,第二类肌理也将在第三部分(2.3节)中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相关的案例或实例来支持我们的论述。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肌理构成一、肌理的概念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纹理。
“肌”——皮肤;“理”——纹理、质地。
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物理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平滑和粗糙、柔软和坚硬等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
在我国肌理效果的应用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采用压印法,在起舞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上也有草绳纹样的出现,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于不同时期肌理形态和对不同材质的认识和利用。
不论是宏观还是围观,凡是人类所能感知到的物质,都会给我们提供丰富繁多的物质现象。
这些物质现象的肌理形态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例如:人面部的皮肤纹理,就会反映出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生活阅历,即使是及其细微的差别,也会由面部不同的肌理体现出来。
对肌理的探索与发现是设计构思的重要源泉,学生在了解物体的同时,要不断开拓对物象更新的认识,使肌理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二、肌理的形式肌理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一)视觉肌理视觉肌理使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肌理。
形和色非常重要,是视觉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
肌理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比如用铅笔、钢笔、毛笔等都能形成各自独特的肌理痕迹;也可以用画、喷、洒、浸、染、淋等手法制作。
可以使用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木头、石头、玻璃、油漆、纸张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摄影与印刷技术的使用,更加扩大了肌理和材质的表现性,将有更多的肌理效果被运用于我们的现代设计之中。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 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等效果综合制作。
2 拼贴: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分割,组合在一张画面上。
3 熏炙法: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
4 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的挤压,纹样印在纸上构成的肌理效果。
5 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以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纹理。
简述肌理的两大类

简述肌理的两大类
肌理是表达物体质感的重要方式,可以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两大类。
触觉肌理是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的肌理,其表面的纹理、凹凸、粗细等特征都是触觉肌理的表现。
例如,树皮、石头、织物等都是触觉肌理的代表。
在设计中,触觉肌理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材质的质感和特点,增强设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通过使用触觉肌理明显的材料,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有层次感和质感。
视觉肌理则是指通过视觉感受到的肌理,其表面特征如色彩、光泽、纹理等都是视觉肌理的表现。
例如,水墨画、油画、素描等都是视觉肌理的代表。
在设计中,视觉肌理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的风格和特点,增强设计的艺术感和美感。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通过使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和图案,可以突出服装的风格和特点。
总的来说,无论是触觉肌理还是视觉肌理,都可以增强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设计作品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特点和美感。
因此,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和目标,灵活运用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在设计中,触觉和视觉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触觉和视觉两种肌理语言,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风格。
例如,在客厅中采用质地柔软的沙发和毛绒地毯等触觉元素,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空间氛围;在餐厅中采用视觉元素如红色桌布和金色灯具等,可以营造出华丽高档的氛围。
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灵活运用触觉和视觉两种语言,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空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