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具标准管理规程
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

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作场所设备、工具、器材的清洁卫生状况,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特拟定此《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
二、工具设备清洗管理要求1. 工具设备的使用前及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工具设备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3. 公用工具设备、器材应当经常清洗和消毒,严禁私自将工具设备带出公司。
4. 每天结束工作时,必须对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摆放整齐。
5. 各部门应当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工具设备的清洗和管理工作,确保每件工具设备的清洗和消毒情况。
三、工具设备清洗管理流程1. 工具设备清洗前,应当准备好清洁用品和消毒用品。
2. 将工具设备按照种类分开,进行分类清洗。
3. 用清洁剂浸泡或擦洗工具设备表面,去除污垢和油渍。
4. 用清水彻底冲洗工具设备,确保表面干净无残留物。
5. 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工具设备表面,杀灭病菌和细菌。
6. 晾晒工具设备或使用吹风机等工具进行干燥,确保干燥后才能收存。
7. 工具设备清洗完成后,将清洗使用的工具设备清洁用品进行消毒。
8. 清洗记录由负责人员进行记载,并在专门位置进行存档。
四、工具设备清洗管理注意事项1. 清洁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清洁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工具设备清洗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3. 清洁过程中发现损坏、缺失或变形的工具设备,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4. 工具设备清洗后,应做好标识,明确区分已清洗和未清洗的工具设备。
5. 工具设备清洗的频率要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工具设备得到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6. 每周对清洗工具设备进行复核,确保清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不得私自将工具设备带出公司,严禁使用他人的工具设备。
五、责任和制度执行1. 公司各部门应当指定专门负责工具设备清洗管理工作的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专人督导每日清洗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确保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状况。
清洁工具标准管理规程

清洁工具标准管理规程生间专用”,并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管理规程,规范清洁工具的使用和传递,确保符合GMP的要求,防止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责任:生产部制定规程,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执行,质量部QA监督。
范围:适用于车间所有清洁工具和用品。
分类:卫生工具分为一般区用、洁净区用和设备用。
各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一般生产区用抹布、拖布、毛刷、扫帚、水桶、簸箕、垃圾桶、盆等;洁净区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塑料)洁具等;设备用不掉纤维的抹布或丝光毛巾、小刷、小撮子等。
制定原则:严格分开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用的清洁工具,丝光毛巾和抹布可用不同颜色布料挂环或字来区别,用具外部可用漆写字或贴标识。
洁净区清洁工具的管理:设备用清洁工具必须单独清洗,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用完后要清洁、消毒并填写记录,停用超过一周应重新清洗、消毒或灭菌后方可使用,已清洁的工具应挂有清洁合格证标识并分区放置,清洁工具存放于洁净区相应净化级别的洁具间内并定期消毒,岗位区域与公共区域用清洁工具要分开并有颜色区别,卫生间清洁工具应标注“卫生间专用”并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1.在卫生间和浴室内使用“生间专用”标记。
2.在A/B级区使用清洁工具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3.如果洁净区清洁工具无法清洗到原色或无法去除污渍,则不得在洁净区内使用。
如果洁净区工具破损,则不得在洁净区使用。
4.清洁工具必须有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清洁方法、程序、周期、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5.清洁工具必须被定置管理,使用后必须立即清洗、晾干并放置于洁具间,禁止乱放。
6.消毒剂应由区域操作人员定点放置,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用完后必须及时领取并填写相关记录。
7.损坏的清洁工具必须立即更换。
8.一般区的清洁工具使用后必须立即清洗并存放于洁具间。
9.各生产区域的清洁工具必须专用。
不同级别洁净度的洁净工具必须分开存放。
10.清洁工具必须放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具间内清洁。
11.室内必须设有清洁和待清洁区域,并设有状态标志。
保洁工具器材爱护与保养规程

保洁工具器材爱护与保养规程保洁工具器材是保证保洁质量的关键工具,其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保洁工具器材的爱护与保养规程。
一、清洁工具器材的爱护1. 短柄扫帚的保养短柄扫帚是一种常用的清洁设备,保养要求其处理得当。
日常使用后,需要将扫帚浸泡在清水中,将扫帚毛清洗干净,以保证扫帚毛不被细菌感染。
同时,不能将扫帚毛高度压在地面,否则扫帚毛容易被磨损或断裂,影响使用效果。
最后,使用之后,应将扫帚悬挂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其受到潮湿。
2. 拖把的保养拖把是另一种常用的清洁设备。
在使用拖把进行清洁时,要求其清洗使用后符合标准。
如果拖把使用后没有干燥,那么在使用下一次清洁时,另外的污垢就会被推回去。
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将拖把用水冲洗干净或立即晾干。
使用拖把遇到污物和细菌时,应及时更换拖把头和拖把布,以免细菌滋生,影响清洁效果。
3. 竹签的保养竹签是用于清理难以到达的缝隙和角落的神器。
更换竹签头的时机通常是当其使用后竹签毛变得较短且容易折断时。
使用竹签时,爱护和保养要求其不增加花费。
使用竹签需要小心,免得竹签被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最好不要往竹签上施加过多力度,确保其不容易折断。
同时,使用完毕后,需将其收起,避免竹签头被压坏或弯曲。
二、清洁器材的保养1. 玻璃清洁器的保养在使用玻璃清洁器时,需要注意下列几点:首先,每次使用后需要用蒸馏水或软化水清洗保养,避免水垢在器材上留下痕迹,对清洁效果和器材寿命产生影响。
其次,在清洗时,需要使用非腐蚀性的清洗剂,对器材外表不产生影响,并保持其独有的特征。
最后,玻璃清洁器在储存时,需要防潮、防尘、防冻,需要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
2. 扫地机、吸尘器的保养机械清洁器材通常带有抽风机构,需要定期清洗其内部,避免尘垢在机器内部积累,对清洁效果和机器寿命产生影响。
使用和保养时,机器需要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设备保养,并且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机器内部的部件。
三、维护管理清洁工具器材质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保障其使用寿命和清洁效果的重要保证。
清洁用具使用、清洁与存放规范

1.目的:建立清洁用具使用、清洁与存放的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清洁用具的使用、清洁、存放规范化与标准化。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清洁用具使用、清洁与存放的管理。
3.职责: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作业规程:4.1.仪器及材料4.1.1.仪器:无4.1.2.材料:超细纤维毛巾、玻璃刮、拖把、扫把、洗洁精。
4.2.清洁用具的内容4.2.1.清洁用具即洁具,指在进行清洁时用的辅助工具、器具。
4.2.2.清洁用具的使用原则4.2.2.1.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的洁具应分开使用与清洁,不能混用。
4.2.2.2.各区域配置两种不同色的拖把、扫把。
分别标识1和2。
1代表第一次使用,2代表第二次使用。
无尘包装车间用白色超细纤维毛巾清洁流水线。
4.2.2.3.已清洁的洁具应挂“已清洁”状态标识牌,并及时对未清洁的洁具进行清洁。
4.3.清洁用具的日常管理4.3.1.每天应保证有洁净的洁具使用,保证每日洁具的数量能满足清洁的需要。
4.3.2.洁具的洗涤应在工具清洗间清洗,洁具的存放应存放于工具存放处。
不可接触地面。
4.3.3.保证洁具的存放定置、定量且便于取用。
清洁用超细纤维毛巾应在更换生产品种时更换。
4.4.清洁用具的清洁4.4.1.使用后、使用中洁具有明显污迹时应及时对清洁用具进行清洁。
4.4.2.清洁地点4.4.2.1.洁具应在工具清洗间清洗。
不可在洗手间清洗。
4.4.3.清洁剂及消毒剂:4.4.3.1.饮用水、洗洁精。
4.4.4.清洁方法4.4.4.1.用饮用水对洁具进行彻底清洗至无污迹。
如有难清除的污迹时采用洗洁精加饮用水进行清洗,将污迹清除后用饮用水将其泡沫冲洗干净。
4.4.4.2.清洁后的毛巾晾干。
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清洁工具清洁及检查记录》文件编制与批准:。
清洁工具摆放规章制度

清洁工具摆放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维护单位环境的清洁与整洁,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所有清洁工具必须按规定的摆放位置存放,不得随意摆放,以免影响单位环境的美观。
第三条各类清洁工具应分类摆放,不能混杂摆放,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第四条每个清洁工具的摆放位置应当明确标注,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找到所需工具。
第五条每个工作岗位或部门应设定专用的清洁工具存放柜或架,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轻松访问所需的清洁工具。
第六条不同种类的清洁工具应有统一的编号或标识,方便分类摆放和管理。
第七条清洁工具的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工具的完好程度,如有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汇报领导并更换。
第八条禁止将清洁工具随意带出单位,以免带来损失或混乱。
第九条清洁工具的摆放位置应做到干净整洁,不得堆放杂物或垃圾,保持工作环境的清爽舒适。
第十条清洁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洗干净并归还原位,不得随意乱放,造成混乱。
第十一条各部门主管应定期检查清洁工具的摆放情况,如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违反本规章制度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清洁工具摆放规章制度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单位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共创和谐团队。
清洁工具管理规程

清洁工具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生产区清洁工具的使用、清洁、存放等管理规定。
范围:适用于清洁工具的管理。
责任:车间负责人、清洁人员、操作工。
内容:
1.清洁工具包括塑料桶、拖把、刮水板、窗玻璃及墙面清洁擦、抹布、吸尘器等。
2.清洁工具应不脱纤维、不产尘、不生锈、不产生有害物质、易清洗、可消毒,同时还应符合有关产品的工艺或技术要求。
3.领用清洁工具时,领用人先填写领料单,车间主任签字后,到仓库领取。
4.使用、存放:
4.1洁净区与一般区的清洁工具要严格分开,专区专用。
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分别存放于不同区域的器具存放室、洁具室或洁具柜内,不得混放,并有明显的卫生状态标示。
4.2清洁容器或直接接触药品设备内表面的洁具与清洁设备外表面、墙面、地面的洁具严格分开,并作明显区分或标记。
4.3不同洁净级别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不能交叉使用,不能在同一区域清洗、存放。
4.4卫生间专用清洁工具存放在卫生间。
5. 清洁工具用完后,清洁工具及时按《清洁工具清洁操作规程》在洁具间进行清洁,清洗后拧干,悬挂于指定位置。
6.清洁有效期:
6.1洁净生产区清洁工具清洗消毒后,有效期为2天,超过2天使用前,按《清洁工具清洁操作规程》重新清洗、消毒。
6.2一般生产区清洁工具清洗消毒后,有效期为3天,超过3天使用前,按《清洁工具清洁操作规程》重新清洗、消毒。
7.清洁工具由清洁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第 1 页共 1 页。
GMP清洁工具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1.目的:制定清洁工具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管理规定,使清洁工具的管理符合GMP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区清洁工具管理。
3.责任人:各车间清洁人员: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车间主任和品管部QA:对本规定的实施承担检查和监督责任。
4.正文:4.1定义:本规程中所称清洁工具包括各生产车间所用的拖把、抹布、毛刷、水桶、夹水器、吸尘器、清洁擦、清洁刷、丝光毛巾等用于清洁目的的工具。
4.2材质:洁净区的洁具应选用不掉纤维、不脱落颗粒物的材料,不得使用木质、竹质、棉质等易产生脱落物的材质,抹布一般形式为内置方巾,外用洁净工作服相同材质布料制成的洁净区抹布,此外根据设备情况,可增加绸布为一类抹布。
4.3洁净区抹布分类:洁净室不同区域使用的抹布以不同颜色区分。
第 1 页共 2 页4.4清洁洁具的清洗与消毒:4.4.1洁具用清洁剂清洁干净后,用饮用水冲洗至无泡沫,再用纯化水洗涤,拧干后放在指定地方自然晾干,容器将底部擦干后倒置,在架子上控干,工具放在架子上自然晾干;4.4.2洁净区所用的洁具应予以消毒,消毒以采用消毒剂浸泡为宜,消毒剂应定期更换,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洁净区域、一般区域的洁具每周用消毒剂消毒一次;容器用经消毒剂润湿的抹布擦拭一次,抹布、工具在消毒剂内浸泡,全部浸泡30分钟。
4.5管理要求:4.5.1洁净区与一般生产区的卫生洁具要严格区分,专区专用,洁净区的洁具不得在一般生产区使用,不同区域的洁具分别存放于不同区域的洁具间或洁具柜内,严禁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具混杂,不得将洁具存放于正常生产的场所;4.5.2洁净区三种抹布的管理要求:4.5.2.1清洗消毒:三种抹布应分开清洗,一类抹布应单独进行消毒或热压灭菌;4.5.2.2存放:一类抹布视同洁净区容器具管理,存放在容器存放室内,二类、三类抹布存放在洁具间。
4.6清洁洁具清洗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应遵循《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4.7各区域清洁工具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存的标准操作程序具体参见相关区域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清洁工具管理规程

4.3. 洁净区的清洁工具应选用不掉纤维、不散尘埃的材质、易清洗、易消毒、易干燥的清洁工具。
4.4. 为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消毒清洁工具的消毒剂每十五天更换品种,并交替使用。消毒剂应无毒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
4.5.常用消毒剂:70~75%乙醇水溶液、0.1%新洁尔灭水溶液、0.05~0.1%杜灭芬(消毒宁)水溶液、0.1~0.5%过氧乙酸水溶液。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 号
A.0
清洁工具管理规程
页 次
生效日期
2020/1/02
1.目的
建立一个新的清洁工具管理规程,以规范清洁工具的管理。
2.范围
适用于清洁工具的管理。
3.职责
生产部
4.内容
4.1. 清洁工具应按不同洁净区要求使用和存放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一般生产区使用清洁工具限制在一般生产区使用,洁净区清洁工具限制在洁净区使用,各区专用,并分别定点存放于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卫生洁具间,各区清洁工具专用专存,严禁混淆,并有明显的状态标志。使用后立即按《一般生产区生产用具清洁规程》、《洁净区生产用具清洁规程》中的相应操作要求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清洁工具的管理规程,规范一般区和洁净区卫生工具的清洗、使用,传递等操作,确保清洁工具符合GMP的要求,以保证清洁工具不会对清洁及环境造成污染,防止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2.责任
生产部负责制定本规程,生产车间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质量部QA负责监督。
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车间所有清洁工具和用品。
4.内容
4.1.分类
4.1.1.卫生工具分为一般区用、洁净区用及设备用。
4.2.各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
4.2.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布、毛刷、扫帚、水桶、簸箕、垃圾桶、盆
等。
4.2.2.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丝光毛巾(必要时B级区可采用包尼龙绸包布的丝
光毛巾)不锈钢(塑料)洁具(桶、盆、撮子)等。
4.2.3.设备使用得清洁工具:不掉纤维的抹布或丝光毛巾、小刷、小撮子等。
4.3.制定原则
4.3.1.一般生产区用与洁净区用要严格分开,不同洁净级别用的清洁工具要严格分开。
丝
光毛巾、抹布可采用缝制不同颜色布料挂环或缝制字等来区别(比如规定设备用粉红色,墙、顶棚、操作台面等用蓝色,地面用白色标记),用具外部可用漆写(喷)字,或贴字标识使用区域。
4.4.洁净区清洁工具的管理
4.4.1.设备用清洁工具必须单独清洗,与生产用清洁工具颜色不同或有区别标志。
4.4.2.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用完后要按各区清洁工具清洁、消毒,填写《清洁工具清
洗、消毒记录》。
停用超过一周应重新清洗,消毒或灭菌后方可使用,未清洁或消毒的工具严禁使用。
抹布,毛巾干后挂在洁具架上或放入洁净塑料袋内,桶、盆倒置放在固定位置上。
4.4.3.洁净区清洁工具应选购清洁力强,不易脱落纤维,不长霉、易洗涤、消毒或灭菌的
材质。
4.4.4.洁净区的清洁工具应专用,如清洗生产工具的抹布和清洗墙壁,门窗所用的抹布应
区分清洗、消毒和使用。
4.4.
5.已清洁的工具应挂有《清洁合格证》标识,分区放置,防止交叉污染。
卫生工具贮
存于各区清洁间内,由区域操作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4.4.6.清洁区清洁工具存放于洁净区相应净化级别的洁具间内,存放的清洁工具必须定期
消毒,坚持每半个月消毒一次,短期停产亦应坚持半个月消毒一次,以防清洁工具霉菌细菌大量繁殖。
4.4.7.岗位区域与公共区域用清洁工具要分开并有颜色区别;卫生间清洁工具应标注“卫
生间专用”标记,仅限卫生间、浴室内使用。
4.4.8.A/B级区的清洁工具灭菌后方可使用。
4.4.9.洁净区清洁工具不能洗至原色或者污迹洗不去时,应不在洁净区内使用,当洁净区
工具破损后不得在洁净区使用。
4.4.10.清洁工具应有清洁工具的标准操作规程,其内容包含:清洁方法、程序、情节周期、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
4.4.11.清洁工具应定置管理,用后立即清洗晾干放置于洁具间,严禁乱放。
4.4.12.消毒剂由区域操作人员定点放置,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用完及时领取,并填写相关
记录。
4.4.13.已损坏的清洁工具应立即更换。
4.5.一般区的清洁工具的管理:
4.5.1.一般区清洁工具使用后应立即洗干净,并存放于洁具间。
4.6.各生产区域的清洁工具应专用。
不同级别洁净度上产区的洁净工具应分开存放
4.7.清洁工具必须放在相应级别的洁具间内清洁。
4.8.室内需有清洁、待清洁区域,并有状态标志。
4.9.清洁频率:每次使用后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4.10.编制依据:
4.10.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11.相关的记录及记录模版。
4.11.1.《清洁工具清洗、消毒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