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选读》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内容简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学科,它是当前经济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理论创新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之间的垄断和竞争关系,因此成为各国反垄断和政府管制政策的重要基础;同时,产业经济学对产业演变规律、产业布局的分析,也是理解后起国家产业决策和各种产业现象,以及评价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深化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问题被不断的提出和研究,政府的反垄断和管制政策、产业政策的设计等诸多领域都亟待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运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的基本概念,熟悉产业结构分析的框架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2。

总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之外,还要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产业经济的实践问题和政策问题,有能力设计出符合现实需要的产业政策方案和产业分析报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教学重点。

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模型、推导,教师可以课外单独辅导,以满足部分素养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三、适用对象本课程为专业课,适用对象为经济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的后续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五、总课时及各章的分配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为5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使用教材:王俊豪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主要参考书目:1。

[美]乔治·J·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主编)教学大纲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教学重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一、产业的定义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

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

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特定市场的结构和竞争绩效,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公共政策以维持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

(三)政府管制政策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

此外,在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这种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也是必需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及产业结构政策(一)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研究等,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实现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对象:经济学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产业经济学主要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它研究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

研究产业经济学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政策有效性、产业管理科学性均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特别强调其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图使学生能够运用本门课程中产业组织的理论模型对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任何特定产业进行SCP分析;能够运用本门课程中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对任何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计量分析;能够运用产业布局理论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进行分析。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它是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

并且在局部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有不同程度交叉。

因而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高等数学》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本章主要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并明确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重点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知道产业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的地位,清楚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意义。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008英文名:Industrial Economics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前置课: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等后置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等学分:2学分课时:34课时主讲教师:闫星宇、原小能、汪秋明等选定教材:石奇,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课程概述:本大纲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产业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相应的公共政策,同时也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经济技术关联及相应的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主要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具体包括产品差异、进入壁垒、策略性行为、广告、研发与创新、规制、反垄断法等;产业关联是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领域,主要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品和产出品相互运动形成的实物或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产业结构研究既包括广义产业间的关系,如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又包括狭义产业间的关系,如制造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竞争力研究是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的产业业绩研究,关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可以分为视角更为广泛的国家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和视角比较集中的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两部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并对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做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分析,以便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经常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平时作业布置与及时批改,强化教学过程质量;与学生即时沟通,根据其反馈意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经济学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

课程包括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产业组织理论及政策、产业结构理论及政策、产业布局理论及政策、产业关联理论等。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产业经济理论的学习,掌握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把握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方向;具备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分析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对产业经济的研究兴趣,关注产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学生“掌握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政策、产业结构理论及政策、产业布局理论及政策、产业关联理论及政策。

这几个部分,互相关联,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产业关联研究的是界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中观”领域,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政策的研究内含于对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的理论研究中,以上几个部分包含了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组成的产业,分析市场和产业的运行,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被各国政府用来影响和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用于规范市场秩序、纠正市场失败以及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主要研究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产业结构及其演化规律主要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体现了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产业经济学2.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y Economics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4.课程学时:总学时345.学??? 分:26.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学、发展经济学等7.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8.课程负责人:张小兰二、课程性质与地位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中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管理的经济理论,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管理与政策理论等主要内容,揭示了产业发展,组织变化和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它概括和总结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实践的经验。

对于一国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组织重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特别强调其应用性。

本学科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产业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会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政府政策部门、企业决策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教学部门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和决策型人才。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它是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

并且,在局部领域,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有不同程度交叉。

因而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堂教学(34学时,讲授内容依课堂进度会有所微调,另每章均配有各种形式的案例以辅助课堂教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4课时本章主要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并明确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2)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2)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时数: 36 学分数:2开课学期:春季大纲执笔人:王金波大纲审核人:范业刚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性质: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

教学目标: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

通过研究是国贸专业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二、课程教学内容(小四号黑体)第一章导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任务与方法。

最后,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属性;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科学体系;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

⑵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3、基本要求了解:了解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属性;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理解:西方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应达到的要求)第二章:现代企业理论(2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1、课程内容掌握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⑵教学难点: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3、基本要求掌握: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不完全合同与现代产权的企业理论第三章:产业结构理论(2学时)1、课程内容掌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内容,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的协调,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产业经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本科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

在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向“产业”这一中间层次的延伸和拓展而形成的应用经济理论。

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二、教学要求该课程4学分,计划安排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要求分为“了解、掌握”两个层次。

有关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学习要求分为“理解、描述、综合分析” 三个层次,是要求学员对特定的现象或问题能够应用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加以理解、分析和综合。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不仅要知道,而且要能够应用;理解:要求学员能够知道特定的现象或问题的知识范围和理论基点;描述: 要求学员能够知道特定的现象或问题的知识范围和理论基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其基本的涵义;综合分析:要求学员能够应用几方面知识和理论对特定的现象或问题加以分析和综合。

三、课程任务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主体,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的经济学,其研究对象必然就落在企业的具体行为上。

本课程就是研究企业具体的微观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更具体和现实的经济问题的逻辑思路和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包含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内的有关宏观国民经济管理、微观企业经济管理以及产业经济管理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产业经济学是理论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案例阅读,培养分析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进行必要的讲授,对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应进行详细讲授;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选读
课程英文名称:Classic Literatures on Industry Economics
课内学时:16 课程学分:1学分
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学期:每学年第3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
大纲执笔人:郭海涛主讲教师:
师资队伍:
一、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拟通过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研读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的方式,达到深入了解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并重点理解推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发展的经典文献的内容和思想实质的目的。

本门课程为16学时,1学分。

二、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阅读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把握现代产业经济学内容的实质内涵,并联系中国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市场结构的演变,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契合性。

本课程重点讲授部分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培养学生阅读经济学文献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专业知识的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1)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和现阶段的前沿问题;(3)对文献的观点进行评价;(4)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问题和思考。

以下所设内容及研读文献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产业组织理论综述(4学时)
(1)Schmalensee,R.,1988,“Industrial Economics : An Overview”, Economic Journal, 98:643-681
(2)Bresnahan,T.,and R.Schmalensee,1987.The Empirical Renaissance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An Overview,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5:371-378 (3)Ewald T.Grether,1970: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ast History and Future Problem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60,No.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y-seco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May,1970),83-89,
第二部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SCP结构(4学时)
(1)Bain, Joe S.1951:Relation of Profit Rate to Industry Concentration:American Manufacturing, 1936-1940,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5(3):293-324
(2)J.M.Clark.1940: Toward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 ol.30(2):241-256
(3)Jesse W.Markham.1950: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 ol. 40(3):349-361 第三部分进入壁垒(4学时)
(1)Harold Demsetz,1982,Barriers To Ent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 ol. 72(1):47-57
(2)John Palm, Barriers To Entry as a Measure of a Firm’s Monopoly Power (3)Janet Koscianski and Stephen Mathis,1996: Barriers to entry in the U.S. and Japanese titanium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V ol. 2(3):244-254
第四部分市场势力与效率(4学时)
(1)Stephen Martin,“Market Power and/or Efficienc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0:331-335
(2)John R.Schroeter,1988,“Estimating the Degree of Market Power in the Beef
Packing Industr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0:158-162 (3)Clarke Roger,Davies Stephen,Waterson Michael.,1984:“The Profitability-Concentration Relation: Market Power of Efficienc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2: 435-450
四、主要参考书
为便于学生掌握文献的观点,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1、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著,《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适合初学者,建议读)
2、斯蒂芬·马丁著,史东辉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内容丰富,难度系数较高,适合有一定基础者,建议读)
3、.J.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ohn Wiley & Sons.Inc.Press.1959(早期经典专著,难度系数低)
4.J·卡布尔主编,于立等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难度系数较高)
5.[美]保罗·杰罗斯基等著,崔小刚译,《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竞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近期的专著,难度系数中等)
6.[美]G·J·施蒂格勒著,《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早期的专著,难度系数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