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1. 请简述物流系统建模的目的和意义。

物流系统建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物流系统的元素、结构、行为、关系等进行描述和抽象,以实现对物流系统的全面理解和分析。

物流系统建模的意义在于帮助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方式,找出优化和改进的可能性,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2. 请说明物流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物流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定义与目标确定、数据收集与分析、模型建立、模型参数设定与求解、模型验证与评价、方案制定与优化。

3. 请列举常用的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常用的物流系统建模方法包括:流程图、数据流图、鱼骨图、Petri网、系统动力学、离散事件仿真等。

4. 请简述离散事件仿真的基本原理。

离散事件仿真是一种通过模拟物流系统内不同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来分析物流系统运作情况的方法。

它基于事件驱动的概念,将物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抽象为状态和事件,并通过触发事件的方式进行模拟和演化。

5. 请说明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挑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以下主要挑战:- 数据不完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这会对建模和仿真的结果产生影响。

- 参数设定困难:物流系统的运行涉及到很多参数,如运输时间、货物数量等,如何确定合适的参数值是一个挑战。

- 模型验证困难: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变得困难,如何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一个挑战。

- 结果解释困难:物流系统仿真的结果通常是大量的数据和图形,如何对这些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是一个挑战。

- 系统动态性:物流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交通状况等,如何对系统的动态性进行建模和仿真是一个挑战。

6. 请说明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在物流系统优化中的作用。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可以通过对物流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找出系统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陈达强课后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陈达强课后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陈达强课后题摘要: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与意义二、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与技术三、物流系统仿真的实现与应用四、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正文: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与意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现代物流管理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它集成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数学建模、智能优化方法等多学科知识。

物流系统建模是指通过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对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抽象和模拟,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反映物流系统本质特征的模型。

而物流系统仿真则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模后的物流系统进行模拟运行和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物流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二、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与技术物流系统建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系统分析:对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约束条件,为建模提供依据。

2.模型构建: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和技术,构建物流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等。

3.模型求解:运用相应的求解算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模型的最优解或次优解。

4.模型验证:通过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物流系统仿真主要采用离散事件仿真、连续系统仿真和混合系统仿真等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模拟运行和实验。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评估物流系统的性能,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依据。

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现与应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现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系统优化: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对物流系统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2.物流系统分析与评估: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对物流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为物流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3.物流系统实验与教学: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物流系统实验,为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提供实践性较强的实验环境。

物流系统仿真复习提纲

物流系统仿真复习提纲

物流系统仿真复习提纲➢系统是由多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某种规律组合起来的、实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三个要素”即实体、属性和活动。

➢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系统:按照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系统。

●确定性系统是指输出完全由系统的输入以及相应的转化关系(包括决策、措施等)所决定的系统。

●随机系统在既定的输入下,系统的输出是非确定的,带有随机的性质。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在系统仿真钟最重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状态变量的变化是否连续分为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连续系统:是指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连续变化的系统。

●离散系统:是指状态变量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瞬间变化的系统。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根据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将管理系统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由于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以,只要系统汇中含有非线性环节,就是非线性系统。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有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连续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

➢仿真是在建立数学逻辑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验,对系统按照一定的作业规则有一个状态变化为另一个状态的动态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系统仿真的特点:仿真是一种数值技术;电子计算机加速了仿真过程,减少了仿真误差;仿真是一种“人工”的实验手段。

➢系统仿真的缺点:●开发仿真软件、建立运行仿真模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进行大量的编程,调试和重复运行工作,这是要消耗时间、人力和资金的。

●系统仿真只能得到问题的一个特解或可行解,不可能获得问题的通解或最优解。

仿真参数的调整往往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寻找优化方法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系统建模直接面向实际问题,对于同一问题,由于建模者的认识和看法有差异往往得到不同模型,其运行结果也不同。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试卷1.什么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其作用是什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对物流系统进行抽象化描述、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的过程。

其作用是通过模拟物流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估和优化物流系统的操作策略。

2.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步骤有哪些?(1)问题认知与确定: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和整理与物流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运输时间、货物流量、仓储容量等。

(3)模型建立:根据问题需求,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包括流程模型、决策模型等。

(4)参数设定与验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型参数,并通过验证初始状态是否符合真实系统。

(5)模拟实验:运行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模拟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并获得仿真结果。

(6)仿真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7)决策与应用:根据仿真结果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措施,改进物流系统的运行效果。

3.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应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实际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

(2)数据的有效性:收集的数据应真实、有效,能够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特征和运行情况。

(3)参数的设置:模型的参数设置应符合实际,合理设定初始状态和时间段。

(4)仿真结果的分析:对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从而得出对物流系统的评估和优化建议。

4.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可应用于各个环节的物流系统,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

具体应用领域有: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运输路线选择与优化、仓储设施规划与优化、物流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等。

5.常用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具有哪些?常用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具有:Simio、Arena、AnyLogic、MATLAB/Simulink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和仿真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建立物流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题一、多项选择题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是()A.整体性B.智能性C.可分性D.目的性E.多目标性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3.随着()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C.看板制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等几大领域。

A.采购B.生产C.流通D.消费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

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6.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然后是()。

A.运输B.存储C.装卸D.包装E.流通加工7.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

A.点B.线C.面8()是指物流系统所需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提供的。

A.多边治理B.三边治理C.双边治理D.单边治理E.四边治理9.结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

根据结点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几类。

A.单一功能点B.复合功能点C.枢纽点D.交叉点E.双向点10.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A.要素一体化B.建立战略联盟C.资源共享D.市场化E.分散组合11.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

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当地传统习俗C.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信息网络建设12.在某个区域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或是配送中心,要考察该区域的经济总量、规模,其中包括()。

A.进口总量B.国内生产总值C.融资渠道D.信息平台13.建设一个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程序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它们是()。

A.规划筹建准备阶段B.系统规划设计阶段C.方案评估阶段D.细节规划设计阶段E.规划执行阶段14.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很强的规划工作。

A.综合性B.区域性C.战略性D.政策性E.时效性15.物流园区的集约作用主要体现在()。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题目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题目

物流员复习题物流信息系统一、判断题1、 O POS系统不仅方便了收费, 而且所收集到的销售数据经电脑处理, 能作为促销和价格、陈列方式、库存管理等决策的依据;2、 O 由条形码与扫描设备构成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被广泛应用, 它能提高生产率, 减少差错;3、 O 物流系统由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作业系统组成, 它们之间存在层次性关系;4、 E 没有物流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5、 E 物流成本的增加与物流服务的增长成正比;6、 E UPC条码主要用于欧洲地区;7、 O EAN条码是国际公认的物流条码;8、 E 在货物运输完成, 向货主交付时, 采用一维条码;9、 O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在于应用了信息技术;10、 E 用计算机管理合同信息主要是为了打印合同;11、 E 条形码所表示的某种产品不再生产时, 其对应的产品代码可以重复起用, 再分配给其他的商品;12、 E 采用ITF-14条码或UCC╱EAN-128条码标识储运包装箱时, 包装箱内的商品只能是单一的物品, 不可以装入不同的商品, 也不可以装入多件相同的小包装商品;13、 O EAN位置码提供了国际共同认可的标识团体和位置的标准;14、O 二维条码具有纠错能力、表示多种语言和图像、照片;15、 E EDI的使用是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递;16、 E ID代码是条码的符号表示;17、 E供应链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8、 O 对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19、 E 物流信息系统能提高效率,但不能增加销售收入及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20、 EGIS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文字型显示;21、 O PDT存储器是可以编程的;22、 E 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不可以被扩充和再生;23、 O 物流信息系统能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24、 O EDI是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25、 O GPS工作卫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6、 O 优良的物流服务正是物流系统化的目的;27、O UN╱EDIFACT是国际性EDI通用标准;28、 E条形码具有读写能力,对一些需要频繁修改数据的内容的场合十分适用;29、 O条码技术是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30、 O 信息既不是能源也不是物质;31、 O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32、 E 由于客户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 所以交货的时间越早越好;33、 O 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EDI传输要借助于专业增值网络;34、 O 企业即便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如物流活动仍分散在各部门, 没有适当的协调机制, 则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物流活动冲突现象;35、 E 自动化设备所采集和处理的信息不能被转化成用于物流管理的信息;36、 E 全球定位系统一定要与GIS整合才有实用价值;37、 E 一维条码有: EAN﹑PDF417﹑EAN128﹑交叉二五码﹑三九码等;38、O 三九码与128码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图书管理等;39、 O 二五交叉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40、 E 条形码中的校验码, 用于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号的正确性;41、 O PDF417条码是便携式数据文件;42、 E国际上公认的用于物流领域的条码标准主要有三种, 即通用商品条码﹑二维条码和贸易单元128条码;43、 O 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 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44、 O 变量储运单元码由14位数字的主代码和6位数字的附加代码组成;45、 O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46、 E标准版商品条码所表示的代码由15位数字组成;二、单选题1、在物流信息系统中A 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载工具的定位与跟踪;A、GPS B、DSP C、自动化仓库D、EOS2、我国于1991年1月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该协会分配给我国的国别号是D ;A、697 B、698 C、979 D、6923、物流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更新快和A ;A、来源多样化B、准确率高C、及时性强D、功能全面4、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表现为信息化、网络化和B ;A、知识化、自动化、智能化B、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C、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D、自动化、柔性化、整合化5、在电子商务下,以下C 的处理有时不能完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施;A、商流B、资金流C、物流D、信息流6、物流业中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条码是 B ;A、PDF417、一维条码、复合码、二维条码、ITF B、三九码、交插二五码、UPC、EAN、EAN128C、EAN、UCC/EAN128、UPCS、EAN13、二五交插码D、 POS、EAN、UCC/EAN1128、交插二五码、ITF7、EAN条码是一种长度固定、无含义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方全部为A ;A、数字B、字母C、ASCⅡ码D、代码8、按照EAN-13条码的规定是D ;A、国家的代码由二位数字组成,制造厂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商品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B、国家的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制造厂商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商品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C、国家的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制造厂商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商品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D、国家的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制造厂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商品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9、条形码和扫描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可以应用于C ;A、超市和零售商店的销售记账B、物料搬运过程的跟踪C、超市和零售商店的销售记账与物料搬运过程的跟踪D、流通加工10、射频识别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B;A、识别距离近B、具有读写能力C、采用光电技术D、有一定的误差率11、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七大要素是电子商务实体、物流、信息流和C ;A、交易市场、电子事务、商流、资金流B、电子市场、交易事务、资金流、价值流C、电子市场、交易事务、资金流、商流D、交易市场、电子事务、价值流、资金流12、条码的功能B ;A、仅是商品的防伪标志B、有助于商品流通过程中自动化C、能降低成本的一种高新技术D、能开拓市场面一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13、物流系统由C 组成;A、运输、包装、搬运、仓储等环节B、物流信息与现代物流技术C、物流作业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D、电子商务技术14、利用物流信息可以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A 进行更有效的管理;A、计划﹑协调﹑顾客服务和控制活动B、信息﹑数据﹑资金和商流C、计划﹑订单﹑信息﹑资金和物流D、计划﹑生产﹑信息和资金15、几种常见的条码扫描器是台式扫描器和A ;A、手持式扫描器﹑卡槽式扫描器﹑笔式扫描器B、笔式扫描器﹑POS﹑手持式笔式扫描器C、POS﹑手持式笔式扫描器﹑卡槽式扫描器D、手持式笔式扫描器﹑POS﹑笔式扫描器16、3S1L的原则是C ;A、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B、以最快的速度求得市场效益C、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D、“以客户为中心”求得企业的最大发展17、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是A ;A、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共享B、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传递C、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和共享D、信息收集、处理、加密和传递18、物流系统具有A 特性;A、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B、整体性﹑最优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C、整体性﹑层次性﹑集成性﹑目的性﹑适应性D、整体性﹑最优性﹑集成性﹑目的性﹑适应性19、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功能要素﹑B ﹑支撑要素和物质基础要素;A、资金要素B、一般要素C、物的要素D、劳动要素20、EDI标准是C ;A、通信标准、EDI报文标准、EDI处理标准、条码标准、PDF417B、通信标准、EDI报文标准、POS系统标准、条码标准、EDI处理标准C、通信标准、EDI报文标准、单证标准、EDI处理标准、各行业数据交换标准D、通信标准、EDI报文标准、单证标准、条码标准、各行业数据交换标准;21、GIS在物流的应用中主要模型有车辆路线﹑网络物流﹑分配集合和C ;A、货流流向B、运输导航C﹑设施定位D﹑运输路径优化22、条码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结合帮助我们合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 以B 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A、最快的速度﹑最准时﹑最及时B、最快的速度﹑最正确﹑最低成本C、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低成本D、最快的速度﹑最准时﹑最低成本23、物流系统化的主要内容有大量化﹑共同化﹑短路化﹑信息化和B ;A、网络化B、自动化C、标准化D、集成化24、在电子商务交易中,EDI联接方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B ;A、间接联接方式B、通过第三方网络联接方式C、整体联接方式D、内外联接方式25、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 C ;A、服务器设备B、通讯介质C、用户设备部分D、移动通讯设备26、EDI的使用是A ;A、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件传递B、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文件传递C、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D、企业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递27、二维条码是指C ;A、UCC/EAN128 B、EAN13 C、PDF417 D、交叉二五码28、采用信息科技的识别技术;就是使用条形码与电子扫描技术,这种自动识别方式能以很低的误差率完成对物流对象的C ;A、记录、传递、存储B、记录、传输、跟踪C、记录、识别、跟踪D、记录、打印、结算29、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为B ;A、物流成本B、物流信息C、物流体制D、物流设备30、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D ;A、EDI B、EOS C、POS D、GIS31、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订货、发货和A ;A、库存B、装卸C、包装D、采购32、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件和硬件、通信网络以及D;A、数据库技术B、投资因素C、HTML技术D、数据标准化33、EDI的特点包括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C ;A、管理扁平化B、作业流程化C、运作规范化D、系统集成化34、 D 是商流和物流活动的描述和记录,它反映了商流和物流的运动过程;A、数据B、计算机C、电子数据交换D、信息35、电子商务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B ;A、知识流B、信息流C、单证流D、控制流36、C 是电子商务最主要的形式;A、G to G B、B to C C、B to B D、G to C37、EDI进行商业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身份证技术和B ;A、一致性B、不可抵赖性C、法律性D、可靠性38、D 是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A、信息B、条形码C、ERP D、电子数据交换39、智能交通系统的英文缩写是B ;A、GPS B、ITS C、BPR D、GIS40、物流标准化包括B 三大技术;A、电子商务集装化条形码B、EDI 条形码集装化B、EDI 电子商务条形码D、条形码集装化 GPS41、条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A 相结合的产物;A、光电技术、通信技术B、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C、条形码技术、互联网技术D、条形码技术、通信技术42、条码技术在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具有可靠正确、输入速度快、 B 等优越性;A、保密性强、易于保存B、设备简单、易于操作C、保存期长、便于携带D、安全简单、易于操作43、条码的编码方式有两种是A ;A、模块组合法和宽度调节法B、宽窄整合法和条空设置法C、译码语言法和编码记录法D、信息记录法和排列组合法44、XLM语言的主要特点是C ;A、同步化B、关联化C、结构化D、专业化45、在以下的条码中所能表达的信息量最大的是D ;A、一维B、EAN—13 C、EAN—128 D、PDF41746、EAN-128码是一种D 的条码;A、可变长度B、不连续性C、不可变长度D、可变长度与连续性47、商品条码是用于标识C 通用的商品代码;A、国内B、企业C、国际D、区域48、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协同性、快速反应、信息集成性、支持远程处理和C ;A、方便性B、操纵性C、安全性D、适用性49、网络硬件设备主要有:服务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和D ;A、计算机B、硬盘C、摄像头D、工作站50、对电子商务的理解, 应从“现代信息技术”和 B 两个方面考虑;A、营销B、商务C、软件D、标准51、供应链的支持技术包括ID代码、条码、EDI、条码应用标识符和A ;A、网络通信技术B、无线通信技术C、数据库技术D、移动通信技术52、电子商务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与包装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B ;A、全方位竞争B、虚拟空间C、供应链之间D、信息资源空间53、应用标识符用于传输那些D在计算机文件中查找或用EDI方式传输的数据标准;A、可以、不可以B、不可以、可以C、可以、可以D、不可以、不可以54、信息管理的目标是将最恰当的知识C 传递给最恰当的个人, 以便使他们能作出最好的决策;A、在最恰当的地点B、以最恰当的形式C、在最恰当的时候D、以最有力的支持55、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从根本上说, 就是缩小中间路径, 即缩小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时间路径、D ;A、利润路径、营销路径B、空间路径、营销路径C、利润路径、人际路径D、空间路径、人际路径56、信息社会中的利润来源不仅仅依靠资金, 而且需要依靠D , 它的快速传播将带来巨额的利润;A、生产B、流通C、资金D、信息57、未来网络营销的市场观念, 突出表现在 A ;A、速度信用服务B、营销服务质量C、客户产品质量D、客户服务信用58、在电子商务这个市场中,除商品本身是实体外,一切涉及商品交易的手续,包括合同、资金和运输单证等,都以 A出现;A、电子方式B、营销方式C、实体方式D、交易方式59、电子商务完备的双向B , 灵活的交易手段和快速的交货方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A、客户关系B、信息沟通C、营销方式D、服务方式60、电子商务最重要最有特点最尖端的技术不外乎两大类: internet技术和B ;A、现代信息技术B、电子数据管理技术C、虚拟价值链D、供应链管理61、物流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化、模块化、D 、网络化和智能化等主要特点;A、柔性化B、信息化C、数据化D、实时化三、多选题1、POS系统是一种ABE ;A、全新的商业销售管理系统B、自动销售管理系统C、计算机操作系统D、数据库系统E、销售时点信息系统F、条码技术2、二维条码有ABCD ;A、纠错能力B、高密度容量C、表示图像,照片的能力D、加密机制E、自动传输能力F、数据处理能力3、ERP这是一个庞大的ABC ;A、管理信息系统B、计算机信息系统C、系统工程D、财务软件E、网络平台F、客户关系管理系统4、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是ABCEF ;A、物流与信息流是同步进行的B、信息流是主控流C、信息必须先行D、先有物流, 才有信息E、信息是关键F、信息是物流的核心5、交叉二五码广泛应用于ACD ;A、仓储B、运输C、定量储运单元的包装箱上D、包装E、大件包装箱上F、散装6、物流条码是BCDF ;A、最终消费单元的唯一标识B、货运单元的唯一标识C、若干消费单元组成的产品的集合D、一般在收发货运输装卸仓储等物流业务中多个或多种商品的集合;E、实现对物品的跟踪﹑数据信息的共享F、用于零售业的自动化管理7、EDI的特点ABCDE ;A、单证格式化B、报文标准化C、处理自动化D、软件结构化E、运作规范化F、交易无纸化8、现代物流业已经使用的高新技术有ABCDEF ;A、条形码与光电扫描识别设备B、全球卫星定位跟踪系统C、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SD、各种先进的运输与储存设备E、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F、地理信息系统9、二维条码以编码原理来分, 可为ABC ;A、线性堆叠式二维码B、矩阵式二维码C、邮政码D、矩形空间二维码E、线性二进制二维码F、线性二进制二维码10、EAN—128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包括ABCDEF ;A、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控制B、批发物流业或运输业的仓储管理C、车辆调配D、货物追踪E、医院血液样本的管理F、政府对管制药品的控制追踪等11、参加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角色由ABCDEF 组成;A、顾客B、销售商店C、商业银行D、信用卡公司E、互联网F、电子商务服务器12、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要工具ABCDEF ;A、终端B、电子线包C、国际信用卡D、货物E、电子订货单F、加密电子付款帐单13、创建企业电子商务的目的是ABDEF ;A、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B、与客户建立真诚的商业联系,促进交流C、主要是增加企业的利润和销售量D、为顾客提供低成本,高价值的服务E、节约客户的时间F、降低经营成本14、EAN-13码的13位数字结构意义是ABCD ;A、前缀码由3位数字组成B、制造厂商代码由4位或5位数字组成C、商品代码由5位或4位数字组成D、检验码是一位数字E、由12位数字表示15、物流的电子商务化包含了ABCDEF 的电子化;A、组织方式B、运作方式C、交易方式D、服务方式E、结算方式F、管理方式四、排序题1、请对以下物流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排序为 364521 ;①数据输出②数据传输③各种信息源④数据存储⑤数据加工⑥数据收集2、在信息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过程的顺序应是 652134 ;①流通②生产③分配④消费⑤采购⑥消费需求3、下面是SIM--EC模拟银行的工作流程,请按顺序排定为543612 ;①提单②发票 + 提单③信用证通知单④信用证⑤信用证申请单⑥发票4、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国际贸易货物流流程,请按顺序排定为45132 ;①海关应答单②提单③到货通知④运输指令⑤报关单5、互联网市场的交易业务流程的顺序是寻找、评估、谈判、263145 ;①开账单②下订单3;货物发货④付款⑤客户服务╱支持⑥计划安排与实施6、EDI软件的翻译转换流程是 32145 ;①翻译软件②转换文件③应有系统文件④通信软件⑤传送给增值网络系统7、请按顺序排定网上交易的一般流程是网上消费者浏览检索商户1 62435 ;①网上消费者向商户发订单②将网上消费者支付信息,传递到各相关银行③支付结果通知商户④相关银行检查网上消费者的支付能力⑤实施清算⑥网上消费者选择支付方式五、案例分析题1、大和运输株式会社成立于1919年,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货车运输公司.1973年日本陷入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大混乱中,企业委托的货物非常少, 这对完全依靠运送大宗货物的大和运输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当时社长小仓提出了“小宗化”的经营方向.1976年2月,大和运输开办了“宅急便”业务,同年,受理了170万件货物,而当时日本国铁路受理的包裹是6740万件,邮局受理小包裹17880万件.至1988年时,“宅急便”已达34877万件,而邮局为23500万件,市场占有率达40% ,位居日本运输首位.至1995年,“宅急便”受理多达57000万件,营业额为6000亿日元,员工由原来300人增加到57797人,车辆由2000辆增加到25000辆.大和在日本已无人不晓;大和运输的象征商标,是以母猫叼着小猫小心运送的图案作为标志;大和运输认为,图案中那种小心翼翼,不伤及小猫,轻衔住脖子运送的态度,仿佛是谨慎搬运顾客托运的货物,因此,人们又把大和运输称为“黑猫大队”;宅急便在运送货物时,讲究三个“S”,即速度Speed、安全Safety、服务Service;大和在这三者之中,最优先考虑的是速度;而在速度中,宅急便又特别重视“发货”的速度;宅急便的受理店多达20多万家24小时全天候受理货物;黑猫大队有一个保证翌日送达的输送系统;派出小型货车化区内各处将货集中运往称为“集货中心”的营业所,并迅速转送到称为“基地”的地点,进行寄往全国各地的货物分拣工作;然后,将经过分拣的货物,装入统一的长110厘米、高185厘米的货箱内,一个货箱中大抵可以放进70-80件货物;从基地往基地移动时是使用10吨级的大型车,可装载16只货箱;宅急便由于采用了统一规格的小型货箱和不同吨级的货车,从而大大提高了运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利用夜间进行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运输,是宅急便得以在速度上取得优势的重要措施;携带型POS突破20000台;通过这个追踪货物系统,便能完全掌握所发生的各种信息;货物现在是在仓库,还是在分拣设施上,还是正在装车,还是已经送到顾客手中;这项优异的追踪系统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顾客对宅急便的依赖度;现在大和运输与美国UPS合作,建立了国际快递网络;UPS有世界175个国家和地区的配送网,大和运输已将这些国家和地区全部列入自己的服务区域;问题:①物流系统化的目的是 B ;A、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佳的效益B、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C、以最好的管理,实现电子商务D、以最低的库存,达到降低物流成本②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基本要求是A ;A、对物流过程中的物品进行全程的实时跟踪B、条码技术的全面应用C、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D、企业的基础管理到位③“宅急便”最主要的运作理念是A ;A、速度B、信息C、服务D、品牌④“宅急便”由原来大宗货物的运输改为后来“小宗化”的经营方向,这是现代物流的B 理念;A、CRMB、柔性化C、ERPD、JIT准时制⑤大和在送货时, 最优先考虑的是发货速度, 这就是物流的 D ;A、运输时间B、库存时间C、配送时间D、前置时间2、江阴美源实业有限公司前身是国营江阴压敏胶厂,该厂的效益一直徘徊不前;1997年4月改制为有限公司后,该厂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在技术上致力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该公司打听到国内互联网刚刚起步,就不无远万里在广州办理了域名注册;随着互联网江阴节点的建设成功,江阴拥有了互联网络的接入能力,江阴电信局多次召开大规模的用户座谈会及上网演示会,上网培训,通过培训,学会了如何使用互联网络查询信息和系统的上网知识技巧,随后办理了上网帐号;上网增长了知识,阔展了视野,拓宽了业务,公司注意到进行网上宣传、招商引资、搜索信息是公司获取最新情报、占领市场份额、走向世界不可缺少的有力举措;制作了中英文双版的主页,把产品信息发布上网,并定期更新,虚拟市场与国内外20多家搜索引擎和同行业建立了链接;问题:①电子商务是通过B 缩小传统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场所;A、经济手段B、虚拟手段C、经营手段D、促销手段②网络上虚拟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且正在波及到人们熟悉的D ;A、经济市场B、电子市场C、交易市场D、实体市场③上网消费者只需要拥有一个A ,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间断的享受银行业务服务;A、网络账号B、信用卡C、证券D、密码④在互联网上开展电子商务,上网企业在原料的购买和储备,产品的设计、生产、库存、和销售,资本的筹措和调配等各个管理环节上,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避免了高额的B ;A、变动成本B、交易成本C、固定成本D、机会成本⑤电子商务的开展, 还可以解除传统经济活动中的C 对人们的限制;A、营销和生产B、流通和运输C、时间和空间D、交易和时间3、天津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从一个出口额为零的老企业一跃发展为近五年里出口额连年成倍增长的业界佼佼者,拥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中环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压硅堆、硅整流二级管等专业产品的老企业,多年来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使得企业一直无法突破外贸业务几乎为零的记录,1996年选择了拥有三十年成功经验的环球资源;环球资源是一家在国际贸易领域拥有极高知名度的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提供有效的电子商务服务;中环当时之所以选择电子商务服务,是因为他们确实迫切想要走向国际市场,而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互联网;目前,该公司平均每天都可以收到8-9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业务查询,目前他们已经与世界72个国家的730个买家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产品出口到意大利、法国等15个国家的41家公司;问题:①互联网代表了一个B 大市场;A、发散性B、开放性C、集约性D、整合性②电子商务拉近了B 距离;A、批发商与零售商的距离B、厂商与客户的距离C、分销商与供应商的距离D、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距离③电子商务提供了企业把握C 和消费者了解C 的能力;A、营销B、客户C、市场D、信息④电子商务为厂商提供了一种可以全面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种、数量的 B ;A、实体市场B、虚拟空间C、交易市场D、信息空间⑤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式由单向的B 向双向的C 转换;A、一对一式B、一对多式C、多对多式D、多对一式。

2、flexsim仿真练习(3题)

2、flexsim仿真练习(3题)

物流管理综合设计与模拟1.1 流水作业线的仿真1. 实验目的熟悉Flexsim 建模步骤;学习逻辑系统的建模方法;学习查看Flexsim 的仿真结果。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深刻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

2. 实验内容有如下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间的工件运输,对其各道工序流程进行建模。

该加工系统的流程与相关参数如下:1. 两种工件L_a 、L_b ,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 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_in2. 由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

不合格的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3. L_a 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1队列中等待;L_b 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2队列中等待;4. L_a 在机器M1上加工时间为均匀分布(5,1)min ,加工后的工件为L_a2;L_b 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min ,加工后的工件叫做L_b2;5. 一个L_a2和一个L_b2在机器Massm 上装配成L_product ,需时为正态分布(5,1)min ,然后离开系统。

6. 如装配机器忙则L_a2在队列Q_out1中等待;L_b2在队列Q_out2中等待; 建立上述流水作业线仿真模型。

连续仿真一个月的系统运行情况。

3. 实验步骤(1)打开Flexsim 3.0,新建一个Model ;M2 M1 Q_out2 Massm(2)拖动Library界面上的各种实体单元到Orthographic界面上,按照图1.1所示布置;(3)定义系统各实体间的流程逻辑;(4)定义系统和各种实体的参数;(5)设定运行时间,调节时间比例;(6)编译;(7)运行模型;(7)查看仿真结果,分析设备利用情况;(8)改变这个加工系统的加工能力配置(改变机器数量、或者更换不同生产能力的机器等),查看结果变化情况。

4.思考题(1)什么单元的哪些参数可以有效反映系统生产能力平衡状况?(2)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的运行结果。

物流系统仿真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流系统仿真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流系统仿真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属于点估计法的是()参考答案:矩估计_中位数估计_切尾均值估计_极大似然估计2.系统仿真的目的在于分析系统的性能,通过观察系统的反映得到参考答案:正确3.系统存在稳态表示在某次仿真运行中系统进入稳态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取相同的数值参考答案:错误4.由t分布表可以看出,样本数目越小,t分布的临界值越小,即置信区间的半宽越小参考答案:错误5.对于银行排队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使用方法是()参考答案:将数据拟合为某种理论分布6.在模拟中使用相同的随机数流进行模拟是控制模拟相关性的一种方法;使用不同的随机数流进行模拟,可以保证模拟结果的独立性参考答案:正确7.通常生成出来的伪随机数都是[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需要转换成区间不同、分布不同的随机数参考答案:正确8.若对一个自动立体化仓库做仿真分析,我们要用?参考答案:以上都不对9.风洞试验中的飞机模型属于()参考答案:物理模型10.将建模的系统视为一个流程,对实体进行一系列操作的是()方法参考答案:离散事件系统建模11.采用仿真的方法来看30年后我国二胎政策的效果,通常是因为()参考答案:研究时间过长_系统不可逆12.通常每个要素要服从整体,追求总体最优,体现了系统的()参考答案:目的性_整体性13.以下属于物流系统中常用的仿真软件的是()参考答案:AutoMOD_Flexsim_Arena_AnyLogic14.AnyLogic软件中要显示的流程、布局等内容要放在图形化编辑器内,否则运行仿真时显示不出来参考答案:正确15.AnyLogic软件安装完成后会自动生成桌面快捷方式参考答案:错误16.数学仿真分为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它与物理仿真相并列参考答案:正确17.系统仿真技术是一门通用的支撑性技术,其学科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且与应用紧密相关参考答案:正确18.随机数是服从均匀分布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参考答案:错误19.以下属于终止型仿真的特点的是()参考答案:必须定义结束事件或结束时刻_结束后的数据没有意义_零时刻系统的初始条件相同20.对于一个三因子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种组合的试验参考答案:以上均不正确21.以下属于wilcoxon秩和检验法的算法步骤的是()参考答案:给定显著性水平并查两样本秩和检验表得到参数_提出原假设和悖者假设_计算秩和并与查表的结果比较22.在存量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中寻求最优订单量时,分哪几个步骤完成()参考答案:为模型加入阶段性暂停_加入用户交互功能_用视图区域创建独立的交互界面_建立简单的供应链模型23.在进行随机变量比较时,不能保证两个分布函数在任意点处有相同的大小关系,可以假定二者分布类型相同,仅相差一个平移,那么分布函数的大小关系将处处保持不变参考答案:正确24.比较两个随机变量,可以直接比较两个随机变量的样本均值的大小来作出判断,既容易操作,且得到的判断结果与总体一致参考答案:错误25.在运用AnyLogic的示例模型—巴斯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实验时,要先删除原有的敏感度分析实验参考答案:正确26.正交试验设计是研究单因子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参考答案:错误27.把3D窗口拖至main区域后,运行时可显示三维动画参考答案:正确28.离散事件系统中哪些要素对应时间段?()参考答案:活动和进程29.常见的随机数发生器有()参考答案:Tausworthe发生器_线性同余发生器_组合发生器30.下列哪些检验方法中可对随机数序列排序?()参考答案:卡方测试方法_K-S检验方法31.关于组合发生器法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组合发生器产生随机数的速度更快32.AnyLogic中,生产过程()用实现参考答案:source33.若要得到一个正确分布模型,其基本步骤包括()参考答案:参数估计_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_拟合度检验_分布类型假设34.库存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参考答案:生产过程_输送流程_入出库流程_暂存流程35.获得正确合理的原始数据的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从项目管理人员处获得实际运行数据_从已发表论文、研究成果中收集类似数据_通过实际观测调研获得数据36.实际系统的输入与仿真系统的输入是不同的参考答案:正确37.数据收集的具体内容主要由系统目标决定,数据的处理方法对其没有影响参考答案:错误38.关于随机数的运行测试,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主要检验随机数的均匀性39.离散事件系统状态的变化是源于()的运行参考答案:事件发生程序40.对配送中心进行仿真,调研发现配送中心会根据客户的类型和优先级进行配送,不同客户的优先级属于以下哪种参数()参考答案:系统逻辑参数41.离散事件系统常用的仿真算法包括哪几种()参考答案:进程交互法_事件调度法_活动描述法42.时间推进程序是用来推进时间的子程序,它根据事件列表确定下一时刻要发生的事件,并将系统时钟推进到要发生这一事件的时刻参考答案:正确43.无论离散事件系统的时间基怎么选,都不会影响结果分析参考答案:错误44.库存系统流程建模与银行排队系统流程建模会用到相同的实体参考答案:正确45.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确定往往是依靠采集的数据确定分布类型的假设,不能凭经验判断参考答案:错误46.活动的时间元可表示为()参考答案:相对时间法_绝对时间法47.事件调度算法中通过时间控制程序得到事件表的变化参考答案:错误48.在运算或仿真规模较大时,采用静态变量会占用较多内存,降低仿真效率,此时课采用动态变量参考答案:正确49.在线图法中由函数值向相应的自变量做垂线得到的图形是()参考答案:线图50.若对连续性随机变量用卡方测试进行拟合度检验,样本总数为20,则合适的区间数目为()参考答案:不可使用卡方测试51.以下属于卡方测试步骤的是()参考答案:计算卡方值_算概率质量_列表统计量_查表并对比52.直方图法中根据()和()确定样本观测值的范围参考答案:最小样本值_最大样本值53.对于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而言,正态分布的参数用样本均值来估计参考答案:正确54.矩估计法的思想简单、直观,虽应用有局限性,但估计值唯一、易于确定参考答案:错误55.采用线图法对分布假设进行求解时,需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排序参考答案:正确56.一个函数的最大值可能在它的驻点,即导数等于0的点、不可导点以及边界点上参考答案:正确57.若地铁列车的到时间间隔为1.5分钟的概率很大,则该过程是()参考答案:确定过程58.电话交换机一小时内接受的电话呼叫次数服从()参考答案:泊松分布59.批均值可以被近似看成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采用与重复运行—删除法相同的方法分析仿真结果参考答案:正确60.重复运行法中每次运行的初始条件和参数相同,每次运行的结果是相近的,相互之间的偏差不大参考答案:正确61.重复运行—删除法与批均值法的区别在于()参考答案:重复运行-删除法每次运行都从初始状态开始;批均值法则每次运行的结束状态是下一次运行的开始状态_重复运行-删除法的独立性好,但较大的均值估计偏差往往源于初始条件影响;批均值法有利于消除初始状态的影响,但需要消除各批观测值间的相关性62.使用中心极限定理来构造置信区间用到()参考答案:通常n不太大的情况下,用学生分布t代替标准正态分布_n趋于无穷大时,Z0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假设_使用样本的方差替代随机变量的方差63.重复运行法指采用不同的独立随机数序列,相同的()对系统进行重复运行参考答案:参数_采样次数_初始条件64.稳态仿真的时间分为预热和数据收集两个阶段,()体现出数据的瞬态特征参考答案:预热时段65.将银行排队系统仿真模型运行5次后得到其平均逗留时间分别为16.609、16.019、15.252、16.719、16.959,可计算得到其方差为()参考答案:0.3866.假设X1,X2,...Xn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方差未知,当n足够大时,样本方差()随机变量的方差参考答案:收敛于67.从仿真钟角度,对应时间段的是()参考答案:活动、进程68.若某个活动已经开始执行了,但因为要持续一段时间,它有可能还没执行完,则活动时间元()系统仿真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1、名词解释(5*4分)(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描述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反映系统的某些本质。

(3)系统仿真: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4)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本质上属于人造系统(4)实体: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之一。

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

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叫临时实体。

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

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生),在永久实体作用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5)事件:事件就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系统是由事件来驱动的。

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而事件的发生一般与某一类实体相联系,某一类事件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别的事件发生,或者是另一类事件发生的条件等,为了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管理,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表中记录每一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问,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

(6)仿真时钟: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的,并且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进步长是随机的。

如果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则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

从一个事件发生时刻推进到下一事件发生时刻,仿真钟的推进呈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7)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的时间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仿真钟的推进。

在事件调度法中,事件表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

时间控制部件始终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问的事件记录,然后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时刻。

对每一类事件,仿真模型有相应的事件子程序。

每一个事件记录包含该事件的若干个属性,其中事件类型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事件类型调用相应的事件子程序。

在事件子程序中,处理该事件发生时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用户所需要的统计计算;如果是条件事件,则应首先进行条件测试,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确能发生。

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或取消该事件。

该事件子程序处理完后返回时问控制部件。

(8)进程交互法:一个进程包含若干个有序事件及有序活动。

进程交互法采用进程描述系统,它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一个成分一旦进入进程,它将完成该进程的全部活动。

(9)连接:通过对象之间的连接定义仿真模型的流程,模型中对象之间是通过端口来连接的,每个列。

象通过端口与其他对象进行通信。

每个Flexsim的对象都可有多个端口.没有数量限制。

(10)临时实体:临时实体是那些在模型系统中移动通过的实体。

临时实体可以代表零件、托盘、组装部件、纸张、集装箱、人、电话呼叫、订单或任何移动通过正在仿真的过程的对象。

临时实体可以被加工,也可以被物料运输资源携带通过系统。

在Flexsim中,临时实体产生于一个Source实体。

一旦临时实体从模型中通过,它们就被送至Sink实体。

(11)方法:用来完成一项任务的一系列规则集。

Fiexsim采用一系列方法集来完成所建模型的作业。

Flexsim方法集包括到达方法、触发方法、流方法、导向方法、临时实体库方法等。

简答题(7*4分)系统仿真的特点(86)1.时间的伸缩性2.对各种复杂系统的广泛适应性3.运行的可控性4.便于多方案选优5.应用的广泛性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115)1.问题的描述2.设定目标与总体方案3.建立仿真模型4.收集和处理信息5.确认模型参数6.仿真模型的程序设计7.仿真模型的试运行8.确认模型正确9.设计试验10.仿真运行11.分析仿奠结果12.向决策者提出建议一体化建模与仿真环境的主要性能(1)支持建模与仿真的全寿命周期活动;(2)集成化程度高;(3)方便友好的用户接VI;(4)初步的知识处理能力;(5)模型与仿真的质量保证措施;(6)开放性。

应用Flexsim建模的基本步骤1.构建模型布局2.定义物流流程3.参数设定4.编译和运行模型5.仿真结果输出6.仿真结果分析仿真软件的选择因素有哪些?1.整体能力(包括建模的灵活性和简易性)①建模灵活性和可编程功能。

②使用简易。

③分层建模。

④调试功能。

⑤模型快速运行。

⑥友好的前台处理功能。

⑦Run—time版本。

⑧数据导人导出功能。

⑨参数调节自运行功能。

⑩离散仿真和连续仿真混合。

⑩初始化到特定状态。

⑩状态保存和重调用。

⑩低价位。

2.硬件和软件的要求3.动画和动态图形①具有直观形象的动画功能。

②标准图标库。

③动画平滑可控。

④并行动画和事后播放。

⑤三维动画(可选)。

⑥输入CAD图纸。

⑦动态实时参数和图形显示,可以将模型中的参数和统计数据实时显示出来。

4.数理统计功能①好的随机数发生器。

②多种分布函数供选。

③可以方便进行独立多次的重复性随机试验。

④被理论证明的产生确信区间的方法。

⑤可以指定暂态周期和稳态周期。

⑥方便指定需收集数据。

⑦试验设计(可选),支持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等。

⑧有限优化功能,可以实现一定的优化寻优功能。

5.客户支持和文档①销售商提供培训。

②好的技术支持。

③良好的文档。

文档本身可以解决大部分仿真概念、原理、使用、编程等需要。

④范例,软件提供大量案例。

⑤免费演示软件。

⑥用户交流平台,提供所有用户交流信息、问题、体会和心得的机会。

6.输出图表功能①标准报表。

②可定制报表。

③动态和静态图形。

④数据输出到第三方软件。

如何在Flexsim建立两个对象端口的连接?要连接一个实体的输出端口至另一个实体的输入端口,按住键盘上的“A”键,然后点击第一个实体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下一个实体然后放开鼠标键。

此时,将会看到拖动出一条黄色连线,放开鼠标键时,会出现一条黑色的连线面向对象仿真的主要特点。

在面向对象的仿真中,系统被看成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对象的属性和属性的变化规律即对对象的操作完全封装在对象内部,外部的作用必须通过对象的操作接口来实现。

面向对象的仿真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对象之间互相发送消息来执行的。

面向对象的仿真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仿真方法观念,使建模过程接近人的自然思维方式,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内在的可扩充性和可重用性,有利于可视化建模仿真环境的建立,从而为大型复杂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方便的手段。

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有哪些?①系统的“实体”;②抽象出系统关键实体的属性;③定义各种活动或事件;④描述活动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如何进行仿真的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包括收集数据和决定在模型中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收集数据是系统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收集所研究系统的输入、输出各项数据以及描述系统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数据。

收集仿真数据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因此,必须有效地进行观测,按照收集到的数据确定模型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各项参数。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原则。

(P21)(1)系统模型是现实系统的代表而不是系统的本身(2)系统模型要符合一定的假设条件(3)模型的规模、难度要适当(4)模型要有代表性,要有指导意义(5)模型要保证足够的精度(6)尽量采用标准化的模型和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模型系统、模型及仿真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系统仿真方法的分类有哪些?1.根据模型的种类分类:系统仿真可分为三种: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

2.根据仿真中所用计算机的类型的分类:分为模拟仿真、数字仿真和混合仿真。

3.根据仿真的研究对象分类:可以分成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论述题(2*12分)试论述物流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P110)1.物流系统仿真模型与优化技术研究2.物流系统仿真软件与仿真环境的研制说明物流系统的一般建模方法。

(P54)1.系统优化方法系统优化是物流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最优化,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求出使目标函数为最大(或最小)的解。

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

一般来说,最优化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是对众多方案进行研究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

2.模型仿真方法系统模型是由实体系统经过变换而得到的一个映象,是对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模型化就是用说明系统结构和行为的、适当的数学方程、图像以及物理的形式来表达系统实体的一种科学方法。

3.启发式方法启发式方法是针对优化方法的不足,运用一些经验法则来降低优化模型的数学精确程度,并通过模仿人的跟踪校正过程求取物流系统的满意解。

4.网络技术又称计划评审法(Program Evaluation Review Technique。

PERT) 网络技术是以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所需的时问为基础的“网络图”来反映整个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并能指出影响全局的关键所在,从而对整体系统作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5.预测技术方法预测是指根据历史的、现状的及部分相关未来的信息,推算未来状况的过程。

预测对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管理与经营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说明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①由于物流系统中物流过程的实现非常复杂,难以或根本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做试验,而模型化则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易于操作的模型,能帮助人们对物流过程有深刻的认识。

②将需要解决的系统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明确其内部构成、系统特征和形式,针对系统的规律和目标,用数学的分析原理,从整体上说明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动态情况。

③模型化能把非常复杂的物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经过恰当的抽象、加工、逻辑整理,变成可以进行准确分析和处理的结构形式,从而能得到需要给出的结论。

采用模型化技术可以大大简化现实物流系统或新的物流系统的分析过程。

物流系统模型化还提供了计算机协同操作的连接条件,为计算机辅助物流管理系统(CALM)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从而可加速系统分析过程,提高系统分析的有效性。

试述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P27)说明进程交互法的一般流程。

(P97)软件实现时,系统仿真钟的控制程序采用两张事件表:其一是当前事件表CEL,它包含了从当前时间点开始有资格执行的事件的记录,但是该事件是否发生的条件(如果有的话)尚未判断;其二是将来事件表FE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