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可直接使用).ppt
德育课教案(优秀12篇)

德育课教案(优秀12篇)中班德育讲礼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2、懂得礼貌待客、文明做客是每个小学生应具有的良好品行。
待客做到:问好,让座,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做客做到:礼貌叫门,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到别人家里做过客吗?你希望主人怎样招待你呢?学生回答。
我们大家都想让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们,那当我们家里来客人时,我们该怎样招待家里的客人呢?学生回答。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做客、待客。
(板书课题)2、学习新课(1)热情待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和几张图片。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客人到我家”、“礼貌待客”和图片“请坐”、“再见”、“待客”。
)老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怎样招待客人?学生:(略)老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招待客人应该做到最基本的礼节:问好、让座、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
只有这样才能说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大家说对吗?(附:还可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人来疯’小丽”和“‘脸皮儿薄’的小华”的故事,让学生们从反面来学会该怎样招待客人。
)(2)文明做客老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招待客人,那我们去别人家做客时又该怎样做呢?(过渡)我们听“风娃娃做客”的故事,看一看这个故事又是说明什么的?想一想:“风娃娃”第一次为什么没有进了公鸡家的门,而第二次鸡妈妈让风娃娃进去了呢?它在鸡妈妈家又是怎么做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老师: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些到别人家做客应有的礼节: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
当然还有好多做客的礼节,大家知道哪些呢,说一说。
老师:那我们又该怎样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呢?怎样去敲别人家的门呢?(给同学们讲“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和“你会敲门吗”的知识。
)老师:下面我们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来说一说:下面的小朋友哪个做的好,哪个不好?(过渡)3、学生表演找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看一看谁做得。
小学生学道德讲道德主题班会PPT

孝道
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 孝顺
友谊
友谊
分享故事,讲述友谊的力量 提醒同学们: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 的友谊关系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透过游戏和小故事理解诚实守 信的重要性
树立道德准则,不撒谎、不欺 骗
爱护环境
爱护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为什么要爱护环境 提供常见的环境保护方法与实 践,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感恩
感恩
感悟感恩的含义
分享体验,让同学们领悟感恩 的幸福
感恩
宣传如何表达感恩之心
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
讲解文化中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展示传 统美德的内涵
传统美德
感悟传统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 积极影响
结束语
结束语
总结班会内容
激励同学们树立道德规范,探 索更高尚的品德养成之路。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生学道德 讲道德主题班
会PPT
目录 引言 人生的十诫 孝道 友谊 诚实守信 爱护环境 感恩 传统美德 结束语
引言
引言
为什么小学生需要学习道德 目的:构建良好品德,养成健康价 值观
人生的十诫
人生的十诫
详细解读每条戒律的意义
提醒同学们遵行这些戒律的重 要性
孝道
孝道
介绍孝道的含义 播放视频,展示孝敬父母的重 要性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
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
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
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中国:狭义:指道德教育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1、转化说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小学品德教育实践活动PPT课件

3. 活动成果 展示
3. 活动成果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 - 展示学生在品德教育实践
活动中的成果,如绘画、手工 制作等。
- 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活动成果展示
活动总结与反思 - 学生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思考自
身在活动中的成长和不足之处。 - 分享反思心得,相互借鉴,提高品
德教育实践的效果。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 组织环保公益讲座,提高学生环保
意识。
2. 活动内容
社区志愿服务 - 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
动,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同理 心和责任感。
- 组织走访活动,了解社区 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2. 活动内容
品德故事分享 - 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身边的品德故
事,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受力。 - 分析品德故事中的价值观及其对自
小学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PPT课件
目录 1. 活动介绍 2. 活动内容 3. 活动成果展示
1. 活动介绍
1. 活动介绍
学校品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目的: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培 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活动内容
2. 活动内治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教材ZHAIZIXIAOXUEDEYUXILIEXIAOBENJIAOCAI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办公室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名单主编:副主编:题材选择与供应:审稿:校对:目录第一编------------------行为养成篇第二编------------------安全我知道第三编------------------健康要做到第一编行为养成(使用于本校一、二年级学龄初期儿童)一、举止言行身姿站如松,挺胸膛。
抬起头,看前方。
坐如钟,腰杆硬。
腿并拢,脚平放。
行如风,步轻松。
头不摇,身不晃。
卧如弓,嘴合拢。
向右躺,利健康。
(一)站姿头部摆正下巴收,挺胸收腹肩放松。
颈部脊椎要挺直,两个脚跟应并拢。
一根直线贯身体,身姿挺拔站如松。
(二)坐姿头正上身微前倾,后背挺直肩放松。
双手相握自然搁,两个膝盖要并拢。
坐满凳面显沉稳,身姿端正坐如钟。
(三)行姿目光平视正前方,昂首挺胸气势雄。
脚尖向前双腿迈,双臂自然勤摆动。
神态平和有节奏,步履轻捷行如风。
二、仪表头发干净不蓬乱,不戴戒指与耳环。
五官清洁无污垢,脸部干净笑灿烂。
指甲缝里不见黑,整洁直到耳朵眼。
衣服鞋袜穿齐整,注意场合服装换。
(一)身体卫生勤洗勤理勤修剪,飘逸闪亮长黑发。
早晚打水不能忘,清洗眼耳鼻与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指缝里莫忘刷。
睡前热水把脚泡,通经舒络乐哈哈(二)穿着红领巾在胸前系,每天佩戴常换洗。
衣服方便又实用,不求名贵与华丽。
鞋袜合脚衣合身,袒胸露腹算无礼。
描眉涂唇还太早,佩戴首饰不可取三、交谈交谈使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表达清。
语调平稳又柔和,语气商量用中音。
简洁清楚易听懂,态度坦率又诚恳。
(一)身体语言眼睛手势和身体,都能传达无声语。
微笑面对谈话者,目光专注莫游移。
强调话语用手势,表示赞赏竖拇指。
牵手拥肩挽手臂,同学之间真亲密。
(二)鞠躬礼脱帽摘巾准备好,端正姿式先站立。
两腿并拢眼平视,弯腰之前要吸气。
上身前倾腰弯曲,双臂往下垂体侧。
态度共谨又谦逊,庄重施行要鞠躬。
小学“道德教育在班会中的展现”PPT

结语
结语
班会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班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 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良好 的道德价值观的学生而努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道德教育在班会 中的展现”PPT
目录 引言 班会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班会活动案例 结语
引言
引言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 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班会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学 生交流和学习道德知识的平台
班会中的道德 教育内容
班会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学习尊重:培养学生的尊重他 人、尊重环境的意识 培养友善:通过班会活动促进 学生之间的友善交流和合作
班会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规范行为:传授学生正确的行 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引导他们 遵守规则
班会活动案例
班会活动案例
道德小故事分享:通过讲述道 德故事,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 论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 色,体验道德冲突并寻求解决 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班会活动案例好人好事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身边 的好人好事,激励他们向善行为
教育测量与评价(11)(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2)“四项意识说”: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顺序上来考查人的思想品德,
是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四个意识因素构成的,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都
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互相影响但不互相决定。道德意识先于政
治意识出现和形成,并积极地影响政治意识的形成。
(3)“基本维度说”:是从人的社会适应说来研究思想品德结构,并从动态发展
(4)有效性原则:是指测评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其水平。贯彻这一 原则,首先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反映测评对象的目标体系;其次,采用不同方法来获 取各种信息;再次,要用联系的观点来使用. 测评资料。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内容
(1)政治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的价 值判断。
的观念去考察,强调多维、基本维。
(4)“三环结构说”:品德心理要素环,品德个性倾向环和品德能力环三方面有
机结合,并以世界观为核心,在品德结构中各种心理品质都按各自与世界观的联系程
度依次排在世界观周围,受世界观的统驭,同时各心理品质也给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
以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三维结构说”:是从系统论来理解思想品德结构,认为一切思想品德的形
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但这种方法由于较多地从经验和印象出发,加上测评信息的有
限性,又没有明确严格的评判标准,测评结果的主观性、随意性明显,比较空泛,难
以反映不同学生思想品德差异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操行加减评分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和《中小学生守则》等要求,制定出一些评语式测评项目和相应的评分标准,指明达
教育测量与评价11第十一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终结版)

德与道
• 道:道家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大道无言 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 去认识和感知它。 •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 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 业。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内心的情感或者信 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 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 徳与道: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是道 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 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 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身份确认,角色定位
• 2.职后提高
•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
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 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 式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著名报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特别强调两 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1996年, 另一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于其中》,进一步强 化。
调节三种关系
• 人与人 • 个人与社会 • 人与自然
蓝天绿地丛书(1998)
• • • • • • •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外衣——大气 生命的源泉——水 绿色的宝库——植物 我们的朋友——动物 生存的威胁——污染 永恒的追求——可持续发展
国际大专辩论:
温饱是讲道德的必要条件
• • • • • 正方:抢食,人吃人现象 反方:舍生取义,不吃嗟来之食;守节 上甘岭上传苹果 “足下”、“寒食节”的来历:割股奉君 春秋时期:晋献公、骊姬、奚齐、申生、重耳(晋文 公)、介之推 •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之推绵山焚身,悲哉足下 • 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1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 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 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 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 人要及时道歉。 5、眼 。泪
成 为 地 球
13
七、遵守秩序
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 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 就座。在公我、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 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精品8精品9
五、懂得感恩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洗脚、 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 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 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精品16动手能力我最强!
精品17九、锻炼身体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做好“两操”。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 危险性的动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 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 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 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 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 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小学生德育举止文明 二、诚实守信 三、尊重他人 四、守时惜时 五、懂得感恩 六、勤俭节约 七、遵守秩序 八、勤于动手
九、锻炼身体 十、讲究卫生精品2一、举止文明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 “请”、 “您好”、“谢谢”、 “对不起”、 “再见”等礼貌用语。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7、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