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古诗学习方式。

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课件出示:“风”“雅”“颂”)根据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宗庙乐歌和舞歌、民间乐歌、宫廷乐歌)一起来猜猜看,“风”“雅”“颂”分别收录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诗经·采薇》(板书课题)的节选内容。

知道“薇”是什么吗?(提示学生从偏旁猜)见过“薇”吗?(课件出示,释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读(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试读古诗。

(2)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雨”的读音。

(3)齐读。

提示节奏。

2、质疑(1)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句,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2)学生质疑。

谁有不懂的地方?(3)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自学解决问题。

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解决其中一些问题——看注释。

(4)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5)查遗释疑。

师相机指导:“杨柳”之意。

介绍典故“百里穿杨”。

3、试解诗意。

(1)组内讨论诗意。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诗意。

(2)班级交流诗意。

(3)师出示诗意“诗”。

三、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1、“杨柳依依”(1)课件出示“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采薇优秀的教学设计(5篇)

采薇优秀的教学设计(5篇)

采薇优秀的教学设计(5篇)采薇优秀的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3、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4、理解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恋爱、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紧要的话题。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以恋爱为主题的《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采薇》是一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

二、信息筛选1、自行诵读全文,分出诗的层次明确:分三个层次:1~3章为第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第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第三层,写归途中悲痛苦痛的心情。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一般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1、认真品读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纳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消失、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苦痛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认真品读4~5章,这两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局面的描写。

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弥、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忙、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实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呈现战争生活的图景。

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血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忍已可想见。

四、分析鉴赏再读全文,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战士什么样的情感?明确:1、包裹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痛的家园之思。

2、对父母妻儿的担心。

3、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的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指明读、齐读。

教师指导学习“矣”、“微”、“依”、“霏”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互帮。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那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对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查学生说一说诗的大意。

五、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老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明读,师生互读,读后评后议,齐读。

六、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七、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布置作业1、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的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5.小组讨论:请学生围绕“《采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拓展活动:请学生分享自己利用拓展资源进行学习的经历,包括阅读《诗经》其他篇目、古代战争历史资料、诗词赏析类书籍、古代文学史等。
7.诗词交流活动:请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诗词交流活动的经历,包括与其他学校学生分享诗词学习心得、参加诗词朗诵比赛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采薇》的诵读和诗意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采薇》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采薇》的基本原理。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教学内容
本章节为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例题5:《采薇》中“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句诗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解答:《采薇》中“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句诗反映了战士们渴望归家,但战争却无休止的现实。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采薇》这首古诗的基本概念。《采薇》是一首描写古代战士征战归来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士们的豪迈与坚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采薇》节选教案

《采薇》节选教案

《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采薇》节选内容。

2.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诗歌中典故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代诗歌《采薇》的节选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其中的意境。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预习《采薇》节选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

2.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课堂讨论a.诗歌中的“采薇”寓意是什么?b.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c.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五、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诗歌的内涵。

二、深入分析1.教师深入讲解诗歌中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

三、诗歌鉴赏1.请同学们欣赏《采薇》全诗,感受诗歌的整体美感。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背诵《采薇》节选内容。

2.写一篇关于《采薇》的诗歌鉴赏文章。

六、课后拓展1.请同学们收集其他关于山水景物的古诗词,进行阅读欣赏。

2.鼓励同学们参加诗歌朗诵、书法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采薇》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诗歌的典故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同时,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1.教师深入讲解诗歌中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采薇(节选)》教案

《采薇(节选)》教案

《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节选)》。

能理解《采薇(节选)》的诗意及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采薇(节选)》的韵律、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采薇(节选)》所传达的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爱护之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采薇(节选)》的诗意理解与诗句背诵。

2.2 教学难点《采薇(节选)》中意象与韵律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对《采薇(节选)》的深入解读。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教学资料。

3.2 学生准备预习《采薇(节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简单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的感受,引出《采薇(节选)》的主题。

4.2 新课内容展示详细讲解《采薇(节选)》的诗意,分析其中的意象与韵律。

4.3 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采薇(节选)》中的自然意象,并分享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4.4 诗句背诵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采薇(节选)》,加深对诗句的记忆。

五、作业布置5.1 完成《采薇(节选)》的背诵。

5.2 写一篇关于《采薇(节选)》的意象分析短文。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态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采薇(节选)》背诵情况和意象分析短文的质量。

七、教学反思7.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7.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拓展活动8.1 自然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8.2 自然摄影展览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摄影,展示他们对自然美的捕捉和理解。

九、课程进度安排9.1 第一周:导入和《采薇(节选)》的诗意讲解。

9.2 第二周:意象与韵律分析,小组讨论。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通用3篇)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通用3篇)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通用3篇)《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想: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

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

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

教学内容或情境设计:1、背景知识。

(该项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者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补充。

)《诗经》和“《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

《采薇节选》优秀教案(通用5篇)

《采薇节选》优秀教案(通用5篇)

《采薇节选》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薇节选》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采薇节选》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诗歌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作用感受诗中所蕴含的家园之思了解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情感目标: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培养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忆学习过的有关诗经的知识二、阅读全诗完成(一)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岁亦莫(mù)止猃狁(xiǎn yǔn )之故载(zài)饥载渴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来(lài) 四牡騤騤(kuí)雨(yù)雪霏霏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靡室靡(mǐ)家不遑(huáng)启居(二) 掌握以下重点词语通假字(1)岁亦莫止( )(2)彼尔维何( )(3)维常之华( )(4)猃狁孔棘( )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动词,雨雪犹“落雪”。

)象弭鱼服( 象,用象骨装饰。

鱼,用鲨鱼皮制作。

)重点词语,注意其中古今异义的词(1)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2)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3)彼路斯何( 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

今指道路。

)(4)薇亦作止(作,指薇菜冒出地面)(5)岁亦莫止(止,句尾语气词)(6)靡使归聘(使,指使,委托。

聘,问)(7)载饥载渴(载,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8)岁亦阳止(阳,指阴历十月)(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采薇》采用起兴、重章叠唱之法,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下面是《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教学目的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指明读、齐读。

教师指导学习“矣”、“微”、“依”、“霏”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互帮。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那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对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查学生说一说诗的大意。

五、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老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明读,师生互读,读后评后议,齐读。

六、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七、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布置作业
1、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诗经采薇》一课时,我首先激情导入课文后,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质疑,然后引导学习生字“矣”、“依”、“思”、“霏,再点拨四个字的巧妙压韵,使学生感到诗歌韵味独特,读起来有趣味。

在感悟这个环节上,我还通过“读”来使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感悟。

对古诗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

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代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书中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在班级中展示自我,从而培养他们对古诗的语感。

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生生互动,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拓展阅读:《采薇》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