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霍小玉,李娃性格分析对比
《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人物分析

《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人物分析崔莺莺是唐代传奇小说中人物画廊里具有独特命运和性格的人物。
她既不同于出身低贱而最后跨进了名门望族中的李娃;也不同于被弃后饮恨而终,仍然燃烧着复仇火焰的霍小玉。
她是一个出身上流社会的少女,在通过内心的重重矛盾,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桎梏以后,却被一个用情不专、负心薄幸的人所抛弃。
这个爱情故事就是如此简单,而且又是中外古今许多爱情小说中反复出现过的情节。
然而一经小说家元稹给以独辟蹊径的艺术处理,或者说他找到了描写莺莺命运和性格特异的角度和色调,却成为一曲凄恻的哀怨的恋诗。
《莺莺传》的独创性在于,它不是孤立地、静态地去描写莺莺的爱情生活,而是在感情的流程中,揭示她的内心美。
这当中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爱情的特定性出发,表现得有特色;二是把爱情描写作为揭示人物美好灵魂的组成部分来对待。
莺莺出身名门望族。
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自幼就把风神灵秀的莺莺塑造得很美。
因此,莺莺给予我们的深刻印象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
加之封建礼教的熏陶,赋予她举止端庄、沉默寡言的大家风范。
所以在她初见张生时,采取的态度是矜持、防卫、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秘密。
然而在她灵魂深处,却燃烧着青春的烈火,有向往,也有追求,经常以诗言情,属文吟咏,寄托自己潜藏着的思绪。
初见张生虽“双脸销红”,羞于应对,却由于“怨慕者久之”,在面对眼前这位“性温茂,美风容”的年轻书生时,自然产生美好的印象。
张生的《春词》二首,又使她看出了张生才情富赡,“才”与“貌”一经结合,“怨慕”久之的莺莺开始萌发了对张生的感情。
这时的莺莺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喜悦,感到灵魂进入了一个新奇的自由的境界,终于鼓起了回诗约会的勇气。
然而她毕竟是未经世面的纯真少女,一旦张生真的出现在她的眼前,她又感到十分惊惧。
难堪的局面应该怎样收拾呢?倾诉衷情,私订终身,她一时不敢;不关痛痒地虚以应对,又难以表述“怨慕”之情。
这时她采取了完全违反自己初衷的行动,“斥责”张生“非礼之动”。
从李娃和霍小玉形象比较

从李娃和霍小玉形象比较看唐传奇之女性形象塑造摘要: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本文选择唐传奇爱情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李娃与霍小玉,从二人形象的对比分析中,阐述二人性格命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追溯同中有异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体会把握唐代传奇作品对于女性在共性中体现的鲜明个性的塑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唐代妇女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李娃;霍小玉;形象塑造唐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显著标志,便是小说文体意识的自觉。
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词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1](P167)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并且它对后世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宋代学者洪迈更是称之为“一代之奇”。
唐传奇题材较广,涉及婚姻爱情、封建官场生活、武侠多个题材,其中表现婚姻爱情主题的数量最多,最有思想性,成就也最高。
这些作品大多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同情下层妇女的悲惨境遇,歌颂她们为争取爱情幸福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风格各异,包括侠女、才女、妓女、狐女等等。
她们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女性美。
她们不仅美貌多才,而且具有复杂柔美的内心。
《李娃传》中的李娃与《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便是唐传奇女性画廊中最为光鲜灿烂、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两篇传奇小说的内容题材相近,都是描写贵族公子与妓女的恋爱故事,都是唐传奇中之佼佼者,“且都具有唐代传奇的共性特征,作意好奇、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华美。
”[2](P36) 同时在曲折的故事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李娃与霍小玉也展示了唐代下层妇女的共性特征。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唐传奇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有很大不同。
这种不同体现在外貌、身份、个性、思想等各个方面。
研究唐代传奇中女性形象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不同身份的个性鲜明、充满热烈情感而又勇敢大胆的女性,同时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已经开始开始深远意义上的动摇,这对认识唐传奇中女性命运在中华民族妇女解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唐传奇对女子的关注首先着眼于外貌形象,如霍小玉的“若琼林玉树”以及李娃的“明眸皓齿”等;其次还赋予笔下的女子们聪慧与才华,让她们不仅相貌绝代,而且聪慧可爱。
这些女性形象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有青楼女子——如《霍小玉传》、《李娃传》中的霍小玉和李娃,有闺阁女子——如《莺莺传》中的崔莺莺,灵异女子——如《柳毅传》中的龙女等等形象。
这些丰富多彩、身份各异的形象描写不仅使后世的读者得到审美上的享受,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的全貌、封建社会的弊端、等级制度森严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通过不同作品来了解这些不同的女性形象。
首先来说一下唐传奇中对于青楼女子的描写。
自唐代以来,青楼女子的形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传统社会中,青楼女子的身份是很低下的,但同时她们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然,这跟当时的繁华和开放不无关系。
在《李娃传》中,李娃与荥阳公之子一见钟情,李娃大胆而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又不得不屈从于利的追求,只得参与计谋,欺骗荥阳生。
而当她看到她深爱的人流落街头,狼狈不堪时,又不顾一切地自赎其身,帮助荥阳生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功名。
这足以说明她的勇敢和独立自主。
而当荥阳生获得功名后,她又不惜忍痛割爱,宁愿放弃与心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只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已配不上他。
这又说明了她的单纯和无私。
《李娃传》中对李娃性格刻画的既复杂又真实,初见荥阳生时,显得温柔而可爱;而当荥阳生钱财散尽,又冷漠的抛弃了他;直至最后义无反顾,为所爱之人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自由,又体现了她的坚定而有主见。
浅谈唐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唐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唐传奇作家中的爱情作品,大都是描写“佳人”和书生的恋爱的。
这类“才子佳人”的恋爱要比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进步得多,揭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了她们的心灵之美,使她们不但有美丽的外貌,还具有冰清玉洁的胸怀。
她们大都心地善良,纯正,爱情专一。
本文就霍小玉、崔莺莺的形象做了一点分析,她们是古代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努力争取婚姻自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生死不渝唐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文学家们,除了留给我们一座光芒四射的诗歌金山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艺术宝库,这就是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唐传奇。
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本文就爱情作品中有代表的女性形象,试加分析。
一、妓女的形象在唐代传奇爱情作品的女性形象中,妓女的形象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唐传奇的作家们,就像玉工雕琢玉一样,去了在妓女身上的丑恶顽石,还给她们美玉的面貌,热情地歌颂了她们的高贵品质。
这类作品中,蒋防的《霍小玉传》是最突出的。
这篇作品,历来被称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其中的霍小玉这个人物,也是整个传奇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霍小玉是一个容貌美丽而又多才多艺的少女。
作品一开始就由媒婆鲍十一娘的嘴介绍小玉说:“资质浓艳,一生未见;高情仪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可见她的才貌双全。
她和李益第一次见面,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才调风流,仪容雅秀”的待官的青年进士。
在其欢爱之际,为打动李益,她流涕观生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驮扇见捐。
”这些话,表现了她对李益狂热的爱,也表现了一个风尘女子的可怜地位,预示了她的悲剧结局。
两年以后,李益终于得安(授“郑县主簿”),小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日夜担心的事就要来到了。
“盟约之言,徒虚语耳”,她对李益的盟约,不抱任何幻想。
如果说前次她对李益的话还主要是怀着爱极怕失的话,这一次她冷静地考虑了自己和李益今后的关系。
西厢记人物性格分析

西厢记人物性格分析(一)崔莺莺的人物性格分析崔莺莺出身于统治阶级家庭,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知书达理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她内敛含蓄。
外在给人一种端正富有教养,内心又充满了激情。
在封建伦理的教育下,内心又充满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在张生就她的时候她也对张生一见钟情,对张生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她饱尝相思之苦也越来越不满老夫人对她的约束,她想冲破世俗的压力追求自由的爱情。
可是外在的束缚虽然很强大,但她内心的自我约束才是主要的,这和她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封建社会传统伦理对于女性的束缚。
在老妇人许诺张生在考取功名之后可以迎娶崔莺莺之后,她担心张生在考中之后抛弃自己,她又担心张生落榜之后婚事成为泡影,所以她的内心一直在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迫。
《西厢记》充分的描写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她既想自由恋爱又不敢去追求,不敢去追求却又很想去爱的矛盾心理。
还细致的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变化,就是开始受压迫束缚慢慢的敢于冲破阻力去恋爱的过程。
(二)张生的人物性格分析张生在《西厢记》中给我们的感觉是温文尔雅、饱读诗书但又有点呆头呆脑的。
他胆识过人、聪明机智为了追求爱情不畏困难和危险,他又敢于反抗封建传统礼教。
在整部戏中给我们留下一个喜剧形象。
他在进京赶考的途中遇见了崔莺莺并为她的气质和美貌所吸引并要去追求她,在崔莺莺被围普救寺,崔老妇人许下承诺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解决了这场危机,这也就体现了他为了追求爱情不畏强暴。
遇见困难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胆识过人,也更衬托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崔莺莺对他的了解,也获得了崔莺莺的芳心,为后面他们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打下了基础。
张生对崔莺莺的爱情追求中间经历了很多磨难,因为他们出身地位的差距,尤其在封建传统社会讲究门当户对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张生的这种敢于打破常规更加显得难得可贵。
还有的是他本以为救下崔莺莺之后凭着崔老妇人的许诺就可以和崔莺莺在一起,但没想到的是崔老妇人又让他考取功名后才能把崔莺莺嫁给他,虽然这个要求有着很大的难度他也没有放弃这个能和迎娶崔莺莺的机会,这也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
唐传奇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

唐传奇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目录摘要 (2)前言 (3)一.以李娃、霍小玉、崔莺莺为代表的形象分析 (4)1.1 霍小玉的形象分析 (4)1.2李娃的形象分析 (4)1.3崔莺莺的形象分析 (5)二、唐传奇中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5)2.1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5)2.2封建士子对女性情感的玩弄 (5)2.3唐传奇中所反映女性意识的觉醒 (5)三.唐传奇作者对女性形象的重塑及意义 (6)3.1唐传奇作者对女性形象的重塑 (6)3.2有社会制度和男子造成的爱情悲剧 (6)3.3唐代宽松的社会环境对女性意识的冲击 (6)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摘要唐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一种题材,其中塑造了一批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
她们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们爱憎分明。
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从侧面显示出她们觉醒的女性意识。
她们以不同的身份、外貌、思想、个性反映了唐朝初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理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对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国女性解放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唐传奇,敢爱敢恨,女性形象AbstractTang is one of China's ancient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which created a batch of dare to love dare to hate women. They 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their own happiness, aizeng clear. They dare to break the bondage of feudalism, showed their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side. Them with different identity, appearance, thinking, personality reflects the state of early tang dynasty, people's life, ideal, moral ideas and value orientation, we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Chinese female XieFangSh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role.certainly, dare to love dare to hate, female image前言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知道:传奇产生于初盛唐,鼎盛于中唐。
浅谈《李娃传》与《霍小玉传》的异同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浅谈《李娃传》与《霍小玉传》的异同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1级学号:222011318210030 姓名:李斯曼内容摘要: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 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 摇曳多姿, 引人入胜。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都写了娼门女子的爱情与命运, 但前者侧重人性的失而复归, 结以团圆, 后者则侧重写美的被毁。
二者各有内涵, 各呈风姿。
关键词:爱情人性道德封建礼教唐传奇李娃传《霍小玉传》论文正文引言:鲁迅说,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1] ,唐传奇的确是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
唐代小说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传奇”, 是因为作者往往“作意好奇”[2],“能揉变化之理, 察神人之际, 著文章之美, 传要妙之情, 不止于赏玩风态而已”[3]。
它超越了中国史传文学拘泥于真人真事的传统, 能自觉运用虚构与想像, 使故事情节曲折完整,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叙述婉转, 文辞华艳, 使中国小说具有了独立的文学品格,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对《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予以比较分析, 即可见一斑。
一、《李娃传》《李娃传》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简根据当时流传的(一枝花)故事加工整理而成, 写长安娟女李娃与荣阳郑生的一段曲折的爱情。
李娃者, 李姓姑娘之谓也。
古代通称妙龄女子为“娃”。
宋人“说话”称李娃为李亚仙, “亚仙”当是其名。
荣阳望族之子郑生, 因赴京应试, 偶遇李娃, 一见钟情, 遂溺其家。
“岁余,资财仆马荡然”, 被李娃与鸭母设计骗逐, 流落为代人哭丧的“挽郎”。
旋又遭父鞭答, 几于毙命。
后于行乞冻饿之际, 为李娃所救。
李痛悔往昔所为, 自赎与居, 砒砺其发愤苦读, 遂摧第, 终至夫荣妻贵, 父子如初。
李娃是素有长安“一枝花”之誉的“狭邪女”, 正如郑生那位“长安通”朋友所介绍, “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 所得甚广。
唐传奇中霍小玉、李娃形象之比较

唐传奇中霍小玉、李娃形象之比较摘要唐传奇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向后世展示了生动的女性人物画卷。
唐传奇塑造了众多身份各异,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
而白行简的《李娃传》和蒋防的《霍小玉传》中的李娃和霍小玉都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
作为唐代爱情传奇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不仅表现了唐代女性的共性,而且在她们各自身上又都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她们的身上凝结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拟将从生活环境、思想、性格、结局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对比分析二人形象,阐述二人形象的在相同性中存在着差异性,在共性中包含着异样的个性特质,这也就谱写了她们别样的人生。
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把握二人鲜明的个性形象以及对所处的社会现状进行感知和了解唐代下层妇女的生存状态,并试图分析她们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唐传奇;形象比较;婚姻恋爱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霍小玉和李娃无疑是唐传奇女性画廊中最为夺目的两位青楼女子形象。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两篇传奇小说的内容题材相近,都是描写贵族公子与青楼女子的恋爱故事,也都是唐传奇中之佼佼者,“且都具有唐代传奇的共性特征,作意好奇、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华美。
”[1]但同是在曲折的故事之中,两位美丽多情、才情卓绝女子的传奇一生也有各自鲜明的独特形象。
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比较她们的不同。
一、生活环境、思想《李娃传》开篇便明确指出“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
”同样《霍小玉传》中,霍小玉也自己道出“妾本倡家”的身份。
虽然她们都是娼女,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
但李娃与霍小玉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却表现的不尽相同。
这不得不说这样的抉择与她们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娃传》中的李娃是一个久经风月场,美丽多情的烟花女子。
长期在风月场中谋生活的她早就练就了一身在风月场中待人处事的本领,“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所得甚广。
非累百万,不能动其志。
”[2]正如荥阳生的朋友所介绍,二十年的风尘生活,让她经历了无数形形色色的男子的侮辱与玩弄,也让她对爱情虽有渴望但不幻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一直被誉为唐代三大传奇,作者以爱情辐射生活,表现人物精神,由此塑造了三个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
书中莺莺的形象因其美丽、聪慧、叛逆被人们所称道的同时,也因其被抛弃后没有进行所谓的反抗而被人们认为是弱者。
可在仔细揣摩其性格特征及其爱情追求后我认为她是强者,一个孤独而清醒的强者。
首先,莺莺是清醒的。
当张生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时,莺莺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
”这一句表明她对女人的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的。
单看这一句容易屈解为她是逆来顺受的弱者,但紧接的一句“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充满了对男人始乱终弃而又惺惺作态的痛切讥讽,因此可以肯定她对这种不公平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并且是强烈不满的。
其次,莺莺是叛逆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一个名门闺秀向男子写出如此一封约会信这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
再次,莺莺是勇敢的。
在那样一个把女人的贞洁看得远比女人性命重要的年代里而且她自小生活在诗礼之家,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面对所爱的人她毅然决然地背叛了整个封建制度。
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她的勇敢更表现在,她在清醒意识到女人的不公平社会地位,可能会被男人、以至整个封建道德所抛弃的情况下,仍然勇敢地去追求。
最后,莺莺是坚强的,这一点可能也是争议最多的。
人们认为莺莺在被抛弃后没有像杜十娘、尤三姐一样选择以死抗议便是软弱,然而,对一个负心的男人付出“忠贞“的生命,这值得吗?
《霍小玉传》主要是写名门望族出身的陇西新第进士李益与地位低下的女子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李益和霍小玉相爱,一起生活了两年。
“引谕山河,指诚日月”的誓言那样动人,但后来李益还是遗弃了霍小玉。
霍小玉忧思成疾,结果含恨而终。
霍小玉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
首先小玉是温婉可爱的。
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
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娇美可人无与伦比。
其次,她敢爱敢恨。
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悲愤交加,怒斥李益:“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这段义正词严的血泪控诉和强烈的复仇情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女子临终前最大程度的愤怒和反抗。
然而,她最突出的特点却是稚拙,至情至纯的美,一方面,她对冰冷的现实有洞若观火的清醒,明白李益对她的情是脆弱的,所以在和李益相处的两年中会有这样的情况“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另一方面,她对李益的痴恋太深,对爱情的期许太高,以致毫无保留地投入不对等的爱恋当中,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令人叹息的是,饮恨而终的霍小玉依然执迷不悟,死后看到李益“哭泣甚哀”还认为是他们之间“尚有余情”。
稚得可叹可感,拙得可爱可悲。
《李娃传》中的李娃的性格,很适合一句诗“道是无情却有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她身上展现了善良与邪恶、真实与虚伪、仁爱与奸诈、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并存的特性。
李娃在荥阳生才空人穷时,和老姥设计驱逐,手法干净利落,是风月场中所形成的清醒。
但是,在当看见荥阳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时,便上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的一个细节就写出她的同情心、正义感,及其时她真诚的痛悔之情。
李娃虽然被世俗所染,但人性并没有泯灭,而后她不惜与老姥周旋,赎身以抚养荥阳生,资助他成就功名。
而当荥阳生高中之后,她又功成身退,又可以看出她冷静理智的出事原则。
对荥阳生的学业,她严格要求,审时度势,恰倒好处地把握时机,其老练,精明,沉稳,果断,眼光,气度,见识都直压须眉男子,另人佩服。
而后团圆之后,她“妇道甚修,治家严整,极为亲所眷,向后数岁,生父母偕殁,持孝甚至。
”至此,一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连作者
都直言称赞她“倡荡之始,节行如是,虽古先烈女不能愈也,焉得不为之叹息哉!”。
这三位女性,虽然出生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却都美丽动人,才艺双绝。
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崔莺莺,完全的贵族少女,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礼教教育,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强,看不到贵族和贱民的阶级差别。
但受到的礼教束缚越多,反叛的精神也愈加强大,她是三个女性中最具有反叛性的。
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清醒、叛逆、勇敢、坚强。
她逐渐在理想与现实中学会看清本质,获得成长。
霍小玉,半个贵族,深受其父喜爱,因庶出被兄弟赶出家门,沦为妓女,却没有沾染风尘女子的恶习,受到过一部分封建礼教教育,虽然和李娃都是妓女,内心深处却没有李娃的绝对理性,存有侥幸心理,期待经历梦想中的爱情,执着。
固执己见。
李娃是风月场中的“老手”,见多识广、工于心计,深谙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礼教的潜规则。
但由于出身社会底层让她在内心保存着一份真挚、同情心、正义感。
在权利与地位面前,她不抱任何浪漫主义幻想,为爱情付出一切后,放弃纠缠,放弃徒劳的期待,毅然决然地离开。
在此特别想说一下霍小玉和崔莺莺的对比。
霍小玉和崔莺莺一样,都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
她们明知自己是没有能力去对抗封建社会的门阀制度和礼教,但仍然幻想自己可以为将来争取到幸福,所以她们都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决定要以自己独特的性格来进行斗争。
崔莺莺和霍小玉的不同之处在于她败给封建礼教后,仍然愿意向命运低头,重新接受礼教的规限;相反,霍小玉被李益抛弃后,并没有回归到封建礼教的樊笼中,而是对爱情更执着,最后甚至愿意为情而死,也不愿向封建制度低头。
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崔莺莺懂得放手,懂得接受失败;但霍小玉则浪漫到了极点,她明知李益已经抛弃了她,但仍然坚持要找寻他,要继续爱他,甚至在临死前也要发誓化为厉鬼,让李益日后的婚姻都不如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让莺莺、小玉、李娃燃烧了整个生命激情的爱情是女人在千年的沉默里,勇敢奋起的独舞!虽然已经跨越了时间可空间,她们所追求的相知相敬,心灵交会的爱情依然触动我们心中那关于爱情的圣洁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