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中ERK5的表达情况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吴献伟;杨华;吴丽;薛荣亮【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0(029)015【摘要】目的:ERK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来探讨ERK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采用4-VO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IR组ERK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未见表达,CA3区于再灌注后2h有弱表达,于再灌注6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后48h未见表达;IR组中CA1区2h即有散在的凋亡细胞,24h-48h达峰值,结论: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中参与了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发挥抗凋亡作用.【总页数】2页(P103-104)【作者】吴献伟;杨华;吴丽;薛荣亮【作者单位】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8.2【相关文献】1.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as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J], 王丰;郑鸣;许险艳2.奥扎格雷钠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J], 赵晴;于挺敏;方乐;王冬华;许洪福;李建新3.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 于哩哩;李桂兰;徐丽瑾;毕长柏;白丽亚;王桂霞4.奥扎格雷钠减低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J], 赵晴;于挺敏;邬英全;张葳;王冬华5.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J], 吕建瑞;马宏钟;薛荣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王凯华;黄龙坚;黄建民【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3(36)4【摘要】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Ras,MEK,ERK阳性细胞数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观察Ras,MEK,ERK表达水平与神经坏死和凋亡的关系.结果: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Ras,MEK以及ERK表达均发生上调,给予REK抑制剂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Ras,MEK以及ERK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细胞坏死和凋亡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REK 信号通路激活,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激活起到脑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72-75)【作者】王凯华;黄龙坚;黄建民【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530011 南宁市华东路10号;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530011 南宁市华东路10号;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530011 南宁市华东路10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2.DADLE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ERK信号通路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3.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及p38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4.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3、MMP-9、ZO-1及OCLN表达的影响5.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当归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海马脑区ERK5的激活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海马脑区ERK5的激活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王瑞敏;张光毅;胡刚;张全光【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023)004【摘要】目的研究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脑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的磷酸化(激活)规律以及还原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激活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模型,用免疫印迹法分析不同条件ERK5的蛋白表达量和激活.给药组大鼠在缺血前20min腹腔给药.结果S-D大鼠缺血时,海马脑区ERK5被快速激活,3 min达最高峰;缺血15 min后再灌注10 min至24h,EBK5被持续激活,30 min时达到最高激活峰.ERK5的蛋白表达量在以上不同处理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NAC显著抑制了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ERK5的激活.结论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诱导了ERK5的激活,这种激活与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总页数】5页(P283-287)【作者】王瑞敏;张光毅;胡刚;张全光【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29;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2;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29;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相关文献】1.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影响 [J], 李净;王键;韩小祥2.脑络欣通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Fas、FasL蛋白及皮质Fas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胡建鹏;王键;吴文萍;郜峦;吴玲;王业梅3.银丹心脑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的影响 [J], 徐忠祥;张骏;范瑞明;姚本海;徐平4.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海马CA1区Trx巯基去亚硝基化机制的研究 [J], 杨红宁;吕兰欣;颜晓庆;韩东;胡书群;许铁5.脑络欣通影响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 [J], 王键;景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睾丸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论
NG B在 大 鼠睾 丸缺 血再灌 注后 表达 升 高可 能对睾 丸损 伤有一 定 的保 护作 用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n e u r o g l o b i n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t e s t i c u l a r i s c h e m i a - r e p e f u s i o n
康 雄性 S D大 鼠随机分 为正 常对 照组 、 假手 术组 和实 验组 , 建 立大 鼠睾丸 缺血 再灌 注模型 , 分 别于 缺血 再灌 注后 3 、
6 、 1 2 、 2 4、 4 8 、 9 6 h脱 颈处 死大 鼠 , 提取 睾丸 组织 , 常规 H E染 色进 行形 态学观 察 , 应用 实时荧 光定 量 P C R和 We s t e r n
关键 词 : 脑红 蛋 白 ; 缺血再 灌 注 ; 睾丸 ; 大 鼠
中图分类 号 : R 3 6 4 .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6 8 8 X( 2 0 1 3 ) 0 3— 0 2 1 9—0 3
Ef f e c t o f Te s t i c ul a r I s c he m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o n
me t h o d,a n d t h e r e l a t i v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a nd p r o t e i n l e v e l s o f n e u r o g l o bi n we r e e x a mi n e d u s i n g r e a l — t i me q u a n t i — t a t i v e PCR a n d We s t e r n b l o t . Re s u l t s Th e g e r m c e l l s a p p e a r e d e d e ma i n r a t s o f i s c he m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ERK5通路的影响

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ERK5通路的影响邵婧;汪玉宝;张淳;刘玉梅;赵梦【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22(20)4【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出血转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8.0 mg/(kg·d)]、NBP低剂量组[20mg/(kg·d)]、NBP中剂量组[40 mg/(kg·d)]、NBP高剂量组[80 mg/(kg·d)];假手术组18只大鼠,其余组各20只大鼠。
采用线栓插入进行脑缺血处理,尼莫地平组和NBP预处理组按照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h后进行再灌注处理,24 h后评定大鼠神经功能。
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测量脑切片中血红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出血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MAP激酶激酶5(MEK5)、ERK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蛋白表达量。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红蛋白含量、出血点、脑组织p-ERK5/MEK5、p-ERK5/ERK5、p-MEF2C/MEF2C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BP各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红蛋白含量及出血情况降低(P<0.05),脑组织p-MEK5/MEK5、p-ERK5/ERK5、p-MEF2C/MEF2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NBP预处理组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ERK5通路有关。
【总页数】5页(P649-653)【作者】邵婧;汪玉宝;张淳;刘玉梅;赵梦【作者单位】鄂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血脑屏障的影响2.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3.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4.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GRP78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5.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HOP及Caspase-3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豆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ERK5通路的影响

巴豆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ERK5通路的影响作者:马玉玮潘佐泱丁义东张雪杰戴炎荣岳云何生存贾孟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2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巴豆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ERK5蛋白水平的影响,以期探讨巴豆霜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19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巴豆霜高剂量组(B组)、巴豆霜中剂量组(C组)、巴豆霜低剂量组(D 组)、尼莫地平组(E组)和模型组(F组),每组36只。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参照改良的Longa法用线栓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取材时间点的不同分为1d、3d、7d组。
所有SD大鼠取材前需参照Garcia JH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所有SD大鼠均采取同一时间点灌胃,每天两次。
应用HE染色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D大鼠不同时间點CA1区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检测观察MAPK-ERK通路中ERK5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神经功能评分评分均下降、ERK5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 ERK5的mRNA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增加、ERK5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ERK5mRNA相对表达均下降(P<0.01);各药物治疗组中,巴豆霜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其它组,ERK5的磷酸化水平及ERK5的mRNA 相对表达较其它组均降低,且逐渐接近假手术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结果表明,模型组SD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体不规则、细胞间隙增大、间质水肿、核与质排列不清;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能不同程度改善核固缩程度、减少细胞及间质的水肿,使胞膜清晰,形态改善;各药物治疗组中,以巴豆霜高剂量组对细胞形态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
结论:巴豆霜可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促进神经元细胞增殖分化,这可能与其参与调节MAPK-ERK通路中ERK5 的表达相关。
实验性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时序性表达研究

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核 DNA 裂解及凋亡小体形成情 况,细胞凋亡特征为二倍体核样峰 (AP 峰 )。根据 AP 峰所占 比例,可对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
局灶性脑缺血区细胞凋亡,但细胞坏死结构改变。细胞 凋亡与坏死并存。通过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可以 很好地区分凋亡和坏死。但核心区和半影区的分布明显不同。 大体上,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的脑损伤由严重梗死核心区和低 灌注外周区组成 [4,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核心区脑组 织发生坏死,而缺血环境相对较轻。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治疗 措施,可能会挽救缺血脑组织的周围环境。否则,这些外围区 域可能会形成新的坏死区 [6]。近年来,随着细胞凋亡研究的
0 引言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机制复杂,但这种 损伤背后的细胞死亡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描述。至少有两种 细 胞 死 亡 形 式:坏 死 和 凋 亡 参 与 了 这 一 过 程,尽 管 也 有 人 认 为缺血性神经元死亡是通过一种新的途径发生的,该途径具 有坏死和凋亡的某些特征 [1]。这一争议可能部分是由于用于 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的方法不同所致。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包 括外周血白细胞从循环到脑内的浸润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的上 调。细胞因子 IL-1b、TNFa 和 IL-6 的表达高峰在局灶性缺 血后 12~24h。最近的证据表明,这些细胞因子中的每一种都 可能导致中风后神经元损伤的加剧。卒中患者外周循环中 IL-6 水平升高与卒中严重程度、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关 [2]。在 动物模型中,多形核白细胞在局灶性缺血后 6-12h 内与脑毛 细血管黏附,随后白细胞向脑组织迁移,最近在小鼠缺血模型 中观察到这一现象。我们应用多种定量和定性技术,探讨大 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模式 [3]。
Sequential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Experimental Rats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erk 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erk 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潘蓓;刘瑞珍;谢宝明【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40)005【摘要】目的研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cellu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磷酸化ERK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 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检测到磷酸化ERK在梗死中心灶和缺血半暗带都存在阳性表达,于再灌注6 h达到峰值,12 h后逐渐下降;而凋亡细胞于再灌注24 h开始有明显的阳性细胞增加,48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P<0.01). 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磷酸化ERK表达增加,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ERK活性上调,参与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非程序性死亡过程.【总页数】5页(P433-436,封3)【作者】潘蓓;刘瑞珍;谢宝明【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太原,030001;威海市立医院脑血管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12【相关文献】1.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J], 马小亚;谭婷;武冬梅;王美纳;梁维薇;王玉虎;王娜2.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甘云波;黄光英;张明敏3.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甘云波;黄光英;张明敏4.麦芽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高艳;戴冀斌;李应续5.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甘云波;黄光英;张明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中ERK5的表达情况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脑皮质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缺血及缺血再灌的不同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 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
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5表达。
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体积均比缺血梗死组大鼠严重。
ERK5在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都表达,后者明显多于前者。
结论:ERK5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172-02Expression of ERK5 in rats cortex afer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TAN Zhongxu1,SONG Yuqiang2,LV Jinglei3,YU Liqun1,SHI Shenggui11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21,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China .3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ERK5 in rats cortex in response to cerebral ischemia and ischemia/reperfusion, and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ethods Block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ith intraluminal thread was used to build cerebral middle artery infarction model ( MCAO).Al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ischemia groupand ischemia/reperfusion (I/R)group.The Longa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revived rats and TTC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arct volumes.we investigated th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ERK5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24 hours after MCAO,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d in I/R group compared with ISCH group. the infarct volume was in I / R group was larger.The activation of ERK5 was rapidly induced by ischemia, and I/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schemia group.Conclusion We hypothesize that ERK5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sehemic/reperfus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effect during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Key words】 Cerebral ischemi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5); Expression1.前言治疗急性脑缺血患者的最佳办法是能及时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 然而恢复血流灌注给脑组织带来新的损伤, 即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前研究证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1]。
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是新发现的成员[2]。
本实验通过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模型,观察大鼠脑皮质ERK5在缺血及缺血再灌24h的不同表达情况,探究其在缺血再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
2.材料与方法2.1 动物选择8周龄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体重220~260g, 由青岛市药物检验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前将动物置于实验室1周适应环境,均自由饮水、进食,实验室室温(25±2)℃,相对湿度65%,自然光照。
2.2 方法2.2.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大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3]。
具体步骤如下:采用2.0鱼线为栓线,以10%水合氯醛(30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分离并暴露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结扎并切断ECA及其分支,沿根部结扎ICA颅外分支翼腭动脉。
由ECA残端插入一根鱼线,沿ECA、CCA分叉部和ICA轻轻推进,至ICA颅内分叉处时可阻断流入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血流,进线长度为18~20mm。
假手术组大鼠只暴露动脉,不进行插线操作。
所有麻醉大鼠苏醒时间要求在术后2小时之内,未苏醒者剔除。
待神经功能评分后,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即建模成功)随机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和缺血梗死组(ISCHE组)。
缺血再灌组: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抽出约10mm鱼线,恢复血流灌注24h;缺血梗死方法: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不拔鱼线,继续阻塞24h。
最后心脏灌注取脑,用4%的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制备石蜡切片。
2.2.2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参照Zea-Longa[3]、谢惠芳等[4]TTC染色法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测定脑梗死体积。
2.2.3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ERK5蛋白表达石蜡切片脱蜡至水,0.01M PBS溶液洗2min×3次;3%H202室温lOmin灭活内源性酶;微波修复抗原;滴加5%BSA封闭液,室温孵育20min;滴加羊抗大鼠ERK5单克隆抗体(1: 200),4℃过夜;滴加生物素化二抗,37℃反应30min;用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染色,DAB显色。
所有切片均在同一放大倍数下进行观察,每张切片先在低倍镜下随机选择梗死灶周围区4个象限视野,然后在高倍镜下(400倍)选择缺血灶周围5不连续的视野观察,计数阳性细胞,取其平均值。
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3.1 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测定模型组老鼠均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且两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623)。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脑组织呈粉红色;模型组均见不同程度的梗死灶,梗死灶呈白色;梗死组体积小于再灌组,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1.433)。
3.2 ERK5的表达假手术组大鼠皮质区神经细胞内ERK5蛋白几乎不激活表达。
然而,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均可见ERK5阳性细胞分布,在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呈棕黄色着色。
其中,再灌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梗死组 (P<0.05,t=8.876)。
注:与假手术组比,*P<0.01;与缺血梗死组比,#P<0.054.讨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 inases, MAPKs)家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表达,是一个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参与介导各种细胞过程。
ERK5 是新发现的一个成员,在许多组织细胞中都有表达,最高表达水平被发现在大脑[2],参与不同病理生理过程:缺血性损伤、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细胞凋亡等,可被低氧、缺血、高渗溶液、层流剪切应力等多种细胞外刺激激活;神经营养因子(BDNF)、生长因子(VEDF、EGF)和特定的炎症因子也可激活ERK5表达[5-6]。
在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时,ERK5在堵塞的大脑中动脉供应区域大量激活表达,再灌注触发的级联炎症反应会不断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水肿加重损伤;同时大量炎症因子使ERK5的表达增多。
本实验结果与之相符:与缺血梗死组相比,虽然灌注组梗死灶中心区范围较少,但周围区范围却大,组织水肿程度明显加重,以神经元的凋亡为主,而且ERK5阳性细胞数更多。
现阶段,ERK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极少,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明确。
Wang[12]通过使用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缺血后ERK5活性的剂量依赖性抑制剂)使ERK5的蛋白表达降低以及CA3/DG区的神经元大量死亡,提出了脑缺血时海马区ERK5的激活可减少脑缺血损伤时神经元的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然而,皮质区ERK5的激活表达是否也是如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本实验证实了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时ERK5在大鼠皮质区的表达,表明其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推测也可减少神经元的凋亡,起着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再灌损伤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1] Melissa R, etal. Phosphatase-mediated cross talk between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 regulation of cell survival [J] . FASE BJ.2008, 22, 954-965.[2] L. Liu, J.E. Cavanaugh, Y. Wang, H. Sakagami, Z. Mao, Z. X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0 (14) (2003)8532-8537.[3] Longa E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et al.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Stroke, 1989, 20(1):84-91.[4]谢惠芳,徐如祥,陈中灿.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 6: 340-342.[5] Kato Y,Chao TH,Hayashi M,et al. Role of BMK1 in regulation of growth factor-induced cellular responses. Immunol Res. 2000,21(2-3):233-7.[6] Yoshizumi M,Kyotani Y,Zhao J,et al.The role of big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 (BMK1) /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 (ERK5)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J Pharmacol Sci. 2012,120(4):259-63.[7] Wang RM,Zhang QG,Li CH,et al.Activition of extracellular singal-regulated Kinase 5 may play an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hippocampal CA3/DG reg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J Neurosci Res,2005,80(3):39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