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太极桩基本功
陈式太极拳无极桩

陈式太极拳无极桩陈式太极拳无极桩无极桩的操作看似极简单,练习者初期易感枯燥,因而多容易被忽视。
很多人练习太极拳,一经学会架子,便将无极桩置诸脑后,认为并无大用。
这个看法是很错误的。
无极桩作为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法之一。
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指导练习者明理。
拳家有谚语:“宁传十招,不传一劲,宁传十劲,不传一理。
”故对练家而言,明理是十分必要的。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前辈主张太极拳尚心意,尚巧不尚拙,然而不从无极桩入手去体验,就无从在根本上明白其中生化衍绎的道理。
文人好说理,然理多虚妄;武人尚实战,往往穷其一生只余少许经验,故而对于体育而言,文事与武事是不可以偏废的。
陈式太极拳无极桩法的基本要求调身:口诀极简单,一共十四个字:“两会一点一垂线,全身体重到涌泉。
”“两会”指人身穴位“百会”和“会阴”,“一点”指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
操作上使这三点位于一条与地面垂直的假想直线上,久而自然能全身贯通。
“全身体重到涌泉”基本上属于假想的,或者称感觉上的。
因为根据人体的几何外型,重心无论如何不会在身体的最下部。
但是长期在这种意识引导下,很快可以进入上轻下沉的稳定感觉,进而达到脚下双轻。
此后即有一阳发动,排除“妄动”的可能。
操作时,姿势略同于太极拳的预备式,因而老辈拳谱中,预备式又称为无极式。
两脚放平,略窄于肩,全身各大关节自上而下放松,不可使一处僵硬,且要注意,各骨节间须是松张状态,不宜软塌。
唯初学很难辨识,因此这一阶段必须经明师校正,否则难得其形。
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要在一直线上,自然松垂落地。
感觉全身体重落入两脚涌泉处。
全身无一处挂力为最佳。
如果桩式正确,身体不自觉地出现无方向的摆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须刻意保持不动。
要牢记“道法自然”的道理。
调心: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口诀有八个字:“无念无欲,毋妄毋助。
”这对很多人来说显得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什么也不想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会在某一时间头脑中出现片刻空白。
陈式太极拳的内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的内功教学陈式太极拳内功教程一、太极拳教程之混元桩时间为30分钟。
1、起式,双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膝微屈,上身自然直立,不偏不倚;两手自然下垂,手不贴身。
2、将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呈抱球状似两手抱住一个气球,胸部开阔但切忌有意挺胸、肩要放松、腋下含空,双手距胸部尺许略远,掌心向内,指尖相对,双手之间距离为二至三拳。
双手五指自然微张即可。
臀部微有下坐之意似坐于高凳上,背部、腰部似微身后的大树或墙上,似非,体重大部分落于脚跟。
3、练太极拳内功时,面部表情自然微笑,双目平视前方,不要仰头或低头,练功时也可闭眼去练。
呼吸自然,周身放松,忌用拙力。
只要能使身体自然直立,手臂抬起的姿式正确,即为达到站桩的要求。
4、放松训练,意识从上到下,反复放松三次。
顺序:头部、颈部、肩部、臂部、两手、胸部、腹部、腰部、胯部、大腿、小腿、脚掌。
放松的正确做法就是:避免无意识的肌肉紧张用力,恢复自然状态。
5、不需要特定的意念,不需要刻意入静。
6、收式,两手放下,轻轻交叠抱盖在肚脐部位,静养1──3分钟。
然后两手搓热,轻轻搓面部几次到几十次参考辅助内容里的按摩法。
太极拳内功说明:1、每次练习时间从10分钟开始,间隔5分钟再练习,共两次。
以后逐渐增加到一次30分钟以上,则只需练习一次。
2、站桩前应稍微活动一下各关节各种体操动作均可;结束后可以散步3-5分钟。
3、地点的选择:室内注意空气流通但不要正当风口,或空气清新但无明显风的室外。
树林里的空地是最佳地点。
4、两脚一般要求平行,但略成外八字也可以。
5、形体调整的要领:头顶似有一线把身体悬吊起来,则脊椎骨由于重力作用自然节节下垂拉开。
二、太极拳内功教程之混元开合式时间10分钟1、起式如前述,两手放在脐部高度,掌心相对、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20──30厘米,掌根距离腹部约5──10厘米。
此谓“丹元桩”。
2、静站1、2分钟,观想两手间抱一个无形的、有质感弹性的光球一般可观为金**似太阳状,体会两手的感觉。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包括哪些?怎样练习

研究过太极拳的人,应该都知道陈氏太极拳,甚至可能有部分人正在练习。
太极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包括哪些?怎样练习?一起来看一下吧~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桩功、震胯功、手型、步法、开肩、活腰,拉筋,单式训练,绷、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及开合功,缠丝功,辅助器械太极尺、太极大杆、太极球等等。
下面以腿功为例,介绍该怎样练习,给大家作为参考。
腿功(1)压腿:正压:①面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并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向上跷,双手10指交组,按在膝盖上;③上身前俯下压,然后恢复上体直立,前俯下压与直体反复运动;④还原休息。
双腿轮换锻炼。
侧压:①侧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将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上跷,近肋木内侧之臂垂于裆前,外侧之臂屈肘上举,手心朝上;③上体侧屈下压,用上举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压腿的脚尖,然后还原。
双腿轮换练习。
压腿的要求:①双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压腿的脚尖向上跷;③压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仆步压:①左(或右)仆步下蹲,双手按于大腿近膝端。
②重心下落,平铺腿压直,然后重心略上提,再下压;如果反复数次以后,换成另一侧的仆步,同样反复做动作后起立。
要求:①仆步步型要正确,上体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体不要前俯;③平铺腿要伸直,脚掌缘不可外翻,下蹲腿脚跟应着地站实。
(2)耗腿:一腿直立,将另一腿抬高搁在体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体上),静置数分钟,双腿轮换。
要求:双腿不可屈膝、上体自然正直。
(3)扳腿:前俯扳脚:①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脚尖上跷,脚跟着地,双手扳住右(左)脚前掌;②双臂屈肘,上体前俯,尽量贴靠向右膝盖,然后还原。
要求:①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体尽量前探;②初练时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
首先,站桩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重心下沉,两腿发力向外
撑开,膝盖微微分开,双脚着地,保持身体的稳定。
同时,腰部要放松下垂,使气沉丹田,背部挺直,头顶悬吊,颈部挺直,双肩自然下垂,两臂微微张开,手指微微分开,手掌心向下,手腕微微上扬,呈抱球状。
其次,站桩时要注意呼吸,呼吸要自然平缓,不可用力过猛,要保持气息顺畅,慢慢地吸气和呼气。
同时,要用意念调动全身的气血,使气血循环畅通,达到调和身心的效果。
另外,站桩时要保持意念集中,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感受身体的变化,
调整身体的姿势,使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
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最后,站桩时间要适当,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练习时间来确定,一
般情况下,可以持续站桩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站桩的时间。
总之,陈氏太极站桩标准姿势是太极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的站
桩姿势,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领会太极拳的内涵,提高内功修为。
在练习站桩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平缓,意念的集中,以及站桩的时间掌握,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希望大家在练习陈氏太极站桩时,能够按照标准姿势来进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功修为,领会太极拳的真谛。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包含关节活动操和缠丝劲训练,关节活动操又包括旋转头颈、活动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缠丝劲训练又包括侧面缠丝、前后双手缠丝等。
一、关节活动操
1、旋转头颈
以颈项为轴,头向左右前后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再反方向旋转八圈。
2、活动腕关节
以腕关节为轴旋转,动作尽量轻柔,幅度要大,次数不限,以舒服为度。
3、活动肩关节
以肩关节为轴,两肘向前、向后、向下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反方向再转八圈。
4、活动膝关节
两脚并拢,手势不变,以膝关节为轴,向左向右各旋转8圈。
5、活动踝关节
以左脚尖为支点,以左脚踝为轴旋转。
再以右脚点地,旋转右踝关节。
二、缠丝劲训练
1、侧面缠丝
动作一:两脚横开成左弓步;左手弸至左膝上方,高于肩平;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重心在左,眼看左手。
动作二:接上势。
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划弧外开至身体左侧后方;眼看左手。
动作三: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脚;左手顺缠里合于左膝上方;眼顺左手看左前下方。
动作四:身体略左转;左手逆缠上倗至左膝上方。
2、前后双手缠丝
动作一:先立正成预备姿势,然后提左脚向前上步,左手左顺右逆缠丝,向前划弧上掤后捋;目视前方。
动作二:接上势。
身体右转;两手后捋,重心后移。
动作三:接上势。
身体左转;两手走下弧左逆右顺缠向前掤,重心在左腿。
动作四:接上势。
身体右转;两手右逆左顺缠向上后捋。
太极桩的基本要领及心得

太极桩的基本要领及心得
太极桩是太极拳中的一项重要训练方法,也被称为静功。
它的基本要领包括正确的站姿、呼吸方法和意念调控。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太极桩对身体的锻炼和心理的平衡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首先,正确的站姿是太极桩的基础。
站姿要求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稍微外展与肩同宽,两腿微屈,膝盖自然松开,重心放在脚掌上。
腰背要挺直,头顶轻轻向上延伸,肩膀放松自然下沉。
这样的站姿有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并能够使内力在体内畅通无阻。
其次,呼吸方法在太极桩中也非常重要。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通过鼻子吸气,腹部轻轻鼓胀,然后通过口腔呼出气息。
呼吸要与身体的动作相协调,吸气时身体稍微收缩,呼气时身体稍微舒展。
这种呼吸方法有助于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增加氧气供应,并维持身心的平衡。
最后,意念调控是太极桩的核心。
太极拳注重意念的引导,通过意念来调整身体的内部状态。
在太极桩中,我常常用意念来引导内力的运行,想象自己身体内部有一股暖流流动,贯穿全身。
这种意念的调控可以帮助我放松身心,集中精神,达到更好的冥想状态。
在实践太极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它对身体的好处。
太极桩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它还有助于
调整呼吸和放松紧张的神经系统。
太极桩的练习还能帮助我培养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总之,太极桩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太极拳训练方法。
通过正确的站姿、呼吸方法和意念调控,可以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锻炼。
我建议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桩,从而享受它带来的健康和平衡。
陈氏太极拳桩功习练法

陈氏太极拳桩功习练法一、基本桩功无极桩两脚略宽于肩,全身放松,肩自然垂下。
两手叠于肚脐之上,左上右下。
口微合,舌轻抵上齿龈。
呼吸自然,可按需要发声。
一字桩两脚自然站立或两脚分开,脚距略宽于肩,全身放松。
两臂一字展开,吸气时,两臂上升至于略低于头。
然后徐徐呼气,同时两臂缓缓下降,至胯侧一乍许,脊背下沉。
气呼完,再吸气,重复动作。
晃桩两脚前后站立,距一脚远。
两手心相对,肩下垂。
坠肘,两臂如抱一大圆球,前后晃动。
吸气时,身后仰,前脚掌离地。
呼气时,身前俯,后脚跟离地。
独立开合桩两臂要求同晃桩,仅是一脚独立。
吸气时,两臂展开,一腿提起。
呼气时,两掌相拢在脐前。
两掌心两尺许,腿下落,然后吸气,再起另一只腿。
动作相同,两脚依次提落,向前行走。
二、基本手型掌大拇指与小拇指有相合之意,大拇指轻贴于食指,食指与中指间开一缝。
中指与无名指亦开缝,但小于食指与中指间的缝,以利中指领气(中指是上肢最远的梢节,注重中指有利于改善上肢的微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
(1)立掌基本要领同上,惟中指尖向上。
如肘底捶。
(2)侧掌基本要领同上,惟中指尖略向侧后方。
如单鞭,左掌中指略侧向右后方。
(3)按掌分单按、双按。
基本要领同上。
惟掌心朝下方或前斜下方。
如“金鸡独立”,属单按;“六封四闭”,属双按。
(4)搓掌基本要领同上,惟掌心侧向上方。
如“双撞”。
(5)托掌基本要领同上,惟掌心向上。
如“金鸡独立”。
拳四指并拢卷曲,指尖贴于掌心,然后拇指自然弯曲,贴于食指与中指中节指骨上。
不宜握拳过紧,拳略虚。
四指依次略排列成小圆弧型。
(1)阴拳基本要领同上,惟拳心向下,如“掩手拳”。
(2)阳拳基本要领同上,惟拳心向上,如“搬拦捶”。
(3)撩拳基本要领同阴拳,惟用力时,自下向上弹击。
如“劈架子”。
勾手五指捏拢,屈腕放松。
既不能过松形成死弯,也不能太直,腕部无弧度。
八字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卷曲,指尖贴于掌心,大拇指与食指伸开呈八字型(最初是抓筋闭脉,分筋错骨,现大都不用。
陈氏太极基本功训练

陈氏太极基本功训练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陈氏太极基本功训练。
这可不是简单的打打拳、摆摆姿势,真是个有趣又有料的活儿。
你知道吗?陈氏太极可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了几百年呢。
它不仅仅是个健身的方式,简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每天练习,心情愉快得像喝了蜜糖水,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想象一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你身上,微风拂过,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片随风舞动的叶子,轻松自在。
说到基本功训练,大家往往想起那些高难度的招式,其实基本功就像是打地基,地基稳了,房子才能盖得高。
哎,别小看这基本功,首先就是站桩。
站桩可不是你在那儿发呆,站着的时候要注意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感觉你的脚跟、脚掌都在和大地交流。
别问我怎么交流,反正就是要扎根。
慢慢地,感觉身上的每一寸肌肉都在跟你打招呼。
你要是再深呼吸一下,简直像是给自己充了电。
注意哦,这个时候千万别着急,心里得有点耐心,就像在品茶,慢慢来才香。
接下来就是马步。
哎呀,马步可不是随便蹲着,讲究的是重心。
你要让自己的身子像是扎进了泥土里,给人一种稳稳的感觉。
试试双腿分开,膝盖微微弯曲,臀部稍微向后坐,保持自然。
这个时候,心里千万不要想着“啊,我的腿好酸啊”。
想得越多,腿越酸,反而让自己更难受。
要学会放空,想象自己是棵大树,根深叶茂。
要相信,越扎越稳,越扎越有力量。
再说说手部的动作。
哎,手可不是随便挥的,要做到“以静制动”。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在静止中找到力量。
想象一下,慢慢地把手臂抬起,感受空气的阻力,仿佛在和空气做斗争。
你可能会觉得无聊,但当你把心思放在动作上,体会那种微妙的感觉,才会发现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重要。
你会觉得,手里的每一次移动都是在跟身体对话,奇妙得很。
呼吸也不能忽视。
太极讲究的是“气”,这个“气”可不是普通的气体,而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在练习的时候,记得要配合呼吸,深深吸气,再慢慢吐出,就像是在和大自然的气息相连。
每一次呼吸,都能让你感到身体里的能量在流动,浑身舒坦得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太极桩基本功
(一)太极桩功
1.无极桩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
双目平视前方。
动作要点:要求虚领顶劲、胸背舒展,敛臀收腹,呼吸自然,练此桩功,时间可长可短,主要起到套路动作预备式的作用。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轻闭双目,图1先用意调正身体姿势,做到:头正,颈直,肩沉,下颌微收.腰臂放松,两腿微屈,敛臀收腹,用鼻自然呼吸,呼吸尽量做到深、长、缓、匀。
2.太极桩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两脚尖距离与两脚跟距离相等,两膝微屈;两掌同时环抱于胸前,两腕间距约与肩同宽,掌心均向内,两掌指尖相对。
目视前方。
见图2。
两脚平站,立稳重心,与两掌环抱要圆整、协调、平衡。
站桩时,需掌握和练习以下几个主要技术要领:
(1) 虚领顶劲:即头部端正,颈部直立放松,下颏微内收,口轻闭,齿轻合,舌顶上颚,面部自然放松,展眉,意念上顶(只可用意,不可用力)。
(2) 松肩垂肘:又叫“沉肩垂肘”,即两肩始终保持放松下沉,不可耸肩、僵肩;两肘始终保
持下垂,无论做什么动作,都不可把肘部翘起来。
(3) 含胸拔背:即两肩向内微合,使胸部舒畅,且有内含之感;同时背部向上松伸挺拔,不
可弓背,犹如头悬梁之感。
(4) 尾闾中正:即上至头部、下至臀部要垂直中正,不可凸臀、挺胸,故有体如“旗杆”之称;头顶上的百会穴与裆下的会阴穴以及两脚心的涌泉穴的连线中点要上下垂直相对;周身要松
柔轻灵,不可强直僵硬。
(5) 气沉丹田:又称意守丹田。
肚脐下约5厘米的位置称为下丹田,又叫气海。
在练功时,注意臀、胯部前收,将小腹微微向上托起,加之胸肌、腹肌放松,随着横膈膜下沉会使人感
觉到小腹明显有充实之感。
注意事项:以上5条主要技术要领,不仅练太极桩功时要掌握,
练习太极拳套路时也要认真掌握。
怎样练好云手?
答:云手式是太极极其经典的式子之一,是练习太极拳用腰的最佳式子,是体现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劲力千变万化的典型式子;在用法上有远用手、近用肘、贴身用肩的变化。
云手,陈式太极拳家陈鑫有诀:
两手转环东复西
两足横开步法奇
来回运转恒不已
双悬日月照乾坤
由此可见云手的常与变。
常者,即恒长不变者,是其理;变者,是其用。
在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初学者最易形成水蛇腰,即腰部左右扭动而不能上下相随,解决办法:
一、注意立身中正,上拔下沉。
二、是注意身法的配合。
如出左步时,则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跟右步时,左手再行上翻左运,右掌下行里合。
三、注意身法的严密。
一般来讲,左手行至左手圈的最高处,则右手恰好运至右手圈的最低处,互为阴阳,对立而又统一。
若以时钟类比(左手圈为一时钟,右手圈为一时钟),则左手在左手“钟”的十二时指针处,右手则在右钟的六点指针处;左手行至九点针时针位置,右手则恰好行至右手钟的九时位置。
如此劲力方合得恰到好处。
四、初学时,可以不管手上缠转动作,只以腰行,以腰的左右转动实现步法的虚实转换,天长日久,则自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劲力上实现节节贯穿。
——摘自云风散人《陈式太极拳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