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键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键复习

高二化学键复习

化学键总结以及复习一、化学键1.定义:化学键是相邻粒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分类分类成键方式成键元素化学键3.化学反应的本质物质:反应物内部化学键:二、分子间作用力1.定义:将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注意:只有分子之间才有分子间作用力!思考:判断下列哪些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①NaCl固体②H2O ③熔融NH4Cl ④CO2 ⑤HCl ⑥I22.理解: 对比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完成下列表格思考:(1)水蒸发的时破坏了那些作用力?(2)一般来说,为何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较共价化合物高?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物质的、有影响4.强弱规律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思考:(1)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为何逐渐升高?(2)试比较CF4、CCl4、CBr4、CI4的熔沸点:三、氢键1.科学事实据一般规律,ⅣA族~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如下图所示,NH3 H2O、HF的沸点反常。

2.探究原因出现上述反常的原因是NH3 H2O、HF中存在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称为根据上述理解,完成下列表格:思考:氢键是化学键吗?其本质是什么?四、电子式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1)原子:K Ca S Br(2)离子:A.单核阳离子:Na+: K+: Ca+: Mg2+:B.单核阴离子及多核离子:S2-: O2-: O22-: NH4+ : OH-:(3)离子化合物:CaO NaCl K2S CaF2 NaOH NH4Br Na2O2CaC2(4)共价分子A.单质H2Cl2N2O2B.化合物CH4NH3 H2S HCl CF4CS2H2O2HClO CO2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MgCl2K2S Br2NH3 CCl4五、比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比较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六、化学键、元素、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1.化学键与元素之间的关系(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吗?试举例说明(2)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键吗?试举例说明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H2O ②H2O2 ③NH4Br ④PH3 ⑤ KOH ⑥ CS2 ⑦Na2O2 ⑧H2SO4 ⑨AlCl3⑩N2总结:用“一定有”或“可能有”或“一定没有”填空:(1)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2)共价化合物共价键,离子键。

高二化学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高二化学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高二化学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高二化学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作用形成的,是维持分子和晶体的存在的基础。

在化学中,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键及其特点。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它通常出现在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氯化钠(NaCl)。

在这种化合物中,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Na+),而氯原子会获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Cl-)。

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将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的特点是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的。

共价键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在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维持着原子之间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原子越接近,共用键越强。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低熔点和较差的导电性。

3. 金属键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多中心共价键。

金属键的形成是由于金属元素的金属晶格结构。

金属原子在晶格中紧密排列,它们之间的电子云被共享并形成一种电子海。

这种电子海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金属键还表现出可塑性和延展性。

4. 铵键铵键是一种特殊的弱键,常出现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折叠中。

铵键是通过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氨基酸中,带正电荷的氮原子与带负电荷的氢原子之间形成铵键。

铵键的形成有助于维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稳定。

5.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弱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分为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和分散力。

范德华力的存在对分子的稳定态和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其中,氢键是最常见的范德华力之一,通过氢原子与氮、氧或氟原子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来形成。

氢键的强度较大,对于生物分子的识别和相互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化学键的种类多样,每种化学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对于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化学键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的复杂性。

高二化学化学键1

高二化学化学键1
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 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极性键 化学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金属键
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 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化学键叫共价键
问题??
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呢? 存在 物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 不同物质为什么熔、沸点不
不同温度下分子具有不同能量
小结:
分子 原 子
金属键或共价键 或范德华力
离子
1、2 金 属 晶 体
宏 观 物 质
原 子 晶 体 分 子 晶 体 离 子 晶 体
有几种形成方式?
作业 :P . 23 思考:5
; 亚洲电竞;
咱安排行吧。""行行行必须行呀。"林袅尔大喜:"只要您带咱去,咱什么都听您の,啧啧,咱这人就大の优点就是听话。""是吗?"根汉险些喷了,他可不觉得这丫头会是壹个听话の乖丫头,不过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她の存在,给她の父爱确实是少了壹些丶既然她要跟着去,根汉也不在乎了,若是真 有事情,到时候临时也能将她送进乾坤世界,不会有什么危险丶刚刚出关,根汉也难得休息壹下,休息了几天之后,这南伤拍卖会终于是马上要开始了丶这天傍晚,距离拍卖会还有一些时辰,城中の各大酒楼观看点,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丶有些人早早の就过来了,过来先占个位置,因为到了晚上の话,平 时很火の壹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位置了,必须要早点来丶还有壹些人,基本上每年都已经预定了壹些位置了,他们习惯了在壹个地方观看,讨论拍卖会,早就形成了他们自己の小圈子了丶"听说了吗,今天晚上新城主终于是要出场了。""壹百多年了,终于是露面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呀。""听说是壹个青 年人,年纪并不是特别大呀。""修为肯定是深不可测呀,之前几大仙城の人

键参数(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键参数(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F-F
141
157.0
Cl-Cl
198
242.7
Br-Br
228
193.7
I-I
267
152.7
F原子半径很小,因此F-F的键长短,
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小,排斥力大,因此键能小。
【归纳小结】
一般: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分子越稳定。
第三部分 键角
三、键角
定义: 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THANKS
二、键长
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
H2中H-H键长
单位: pm(1 pm = 10-12 m)
由于分子中的原子始终处于不断 振动之中,因此, 键长只能是振动着的原子处于平 衡位置时的核间距。
二、键长
某些共价键的键长
卤素 原子半径(pm)
F
71
Cl
99
Br
114
I
133
1)同类型共价键:
键 H-F H-Cl H-Br H-I
键长(pm) 92 127 142 161

键长(pm)
C-C
154
C=C
133
C≡C
120
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呢?
2)成键原子相同的共价键键长:
成键原子的半径越大,键长越大。 单键>双键>三键
二、键长
键长和键能之Br H-I
键长
键能
(pm) (kJ·mol-1)
92
键能通常是一个平均值。
共价键
键能(kJ·mol-1)
H-CH3 → ·CH3 +H· H-CH2 → CH2 +H· H-CH → CH +H· H-C → ·C· + H·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件高二化学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件高二化学

1s2 2s2 2p6 3s2 3p5
×
×
HCl的形成的电子云描述
s轨道呈球形对称,p轨道呈哑铃形, 只有当沿着键轴方向以“头碰头”靠拢后重叠,才能实现原子轨道最大重叠。
③ p - p σ 键 Cl-Cl的 p-p σ键的形成(一个p轨道与一个p轨道重叠) 用原子轨道描述2个氯原子形成Cl2分子的过程。
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
二.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按照现代价键理论中的电子配对理论, 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
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
;如果原子没有
未成对电子,则不能形成共价键。
H· + ·H H:H H + Cl
H Cl


↑ ↑↓ ↑↓ ↑↓ ↓
1S
1S
原因:由于原子半径小,键长短,但由于键长短,两原子形成共价 键时,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小,排斥力大,键能小
4.键长判断方法
根据原子半径判断
其他条件相同时,成键原子的半径越小,键长越短。 如键长:H-I > H-Cl>H-F;Br-Br>Cl-Cl>F-F;Si-Si>Si-C>C-C。
根据共用电子对数目判断
元素 电负性 电负性差值
非极性键
Na Cl 0.9 3.0
2.1
H Cl 2.1 3.0
0.9
CO 2.5 3.5
1
0
0.9
1.7
2.1
电负性的差值
H和Cl的电负性的差值
Na和Cl的电负性的差值
知识回顾 化学键: 元素相互化合,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力。
比较 类型
离子键

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

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

高二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化学元素之间相互吸引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

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二化学知识点中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两种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金属原子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会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强电荷吸引力就构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性质与结构如下:1. 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例如氯化钠(NaCl)。

2. 离子键很强,能量较高,使得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

3. 离子键是非极性的,因为正离子和负离子具有相等的电荷量。

4. 离子晶体往往呈现规则的晶格结构,如NaCl的面心立方格子。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外层电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共价键的性质与结构如下:1. 共价键通常在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例如氢气(H2)和氧气(O2)。

2. 共价键相对于离子键来说比较弱,能量较低。

3. 共价键可以根据电子共享程度分为单、双和三键。

单键共享一个电子对,双键共享两个,三键共享三个。

4. 共价键可以根据电子分布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密度倾向于某一方向,导致极性分子的产生。

5. 共价键还可以形成共价键的位置和方向由分子的轨道结构决定。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一种特殊化学键形式。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通过在晶格中共享中的自由电子形成键。

金属键的性质与结构如下:1. 金属键主要存在于金属元素中,如铁、铜等。

2. 金属键的强度较高,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 金属键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因为金属原子在晶格结构中没有固定的位置。

4. 金属的熔点较低,因为金属键没有明确的共价键或离子键能级限制。

综上所述,化学键的性质与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文章一:化学键的分类化学键是物质中反应物之间的连接。

它可以分为三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电离子和负电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例如NaCl的化学键。

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例如H2O的化学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内部的自由电子共享形成的,例如金属铜中的化学键。

文章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更多反应物结合成一个产品,例如2H2 + O2 → 2H2O。

分解反应是一个反应物分解为两个或更多产品,例如2H2O → 2H2 + O2。

置换反应是一种原子或离子替换另一个化合物中的原子或离子的反应,例如Zn +2HCl → ZnCl2 + H2。

双替反应是两个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互换,例如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文章三:酸碱中的pH值pH值是一个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

pH值可以通过pH计进行测量。

在酸性溶液中,pH值低于7;在碱性溶液中,pH值高于7。

三个例子:1. 氢氟酸的pH值为2,是一种强酸。

2. 氨水的pH值为12,是一种强碱。

3. 纯净水的pH值为7,是一种中性溶液。

文章四: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十分重要。

化学计量是指不同物质之间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反应的量的关系。

化学计量的重要概念包括摩尔质量、分子量和摩尔比等。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所含原子质量的和,例如H2O的分子量为18。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含摩尔数的质量,例如1摩尔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

摩尔比则是指不同物质之间在反应中的摩尔数比,例如2H2 + O2 → 2H2O中,H2和O2的摩尔比为2:1。

文章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过程,其中氧化还原剂被氧化而还原剂被还原。

高二化学补课第2章第1节共价键

高二化学补课第2章第1节共价键
⑥π键数目:π 键数目=共价键数目减去 σ 键数目 共价键数目:构成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减去不成键电子,然后除以 2
知识点 5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考前看】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1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①单位:kJ·mol-1,用 EA—B 表示(鲁科版)。如 H—H 键的键能为 436.0kJ·mol-1,N≡N 键的键能为 946kJ·mol-1。 ②应为气态基态原子:保证释放能量最低。 ③键能为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参数: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越多,形成的化学 键越牢固。 ④结构相似的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组成相似的分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例如:HCl 键能 431 J·mol-1,HBr 键能 362 J·mol-1,Cl 的半径小于 Br,所以比 HBr 稳定性差
(5)配位键的表示方法:A→B(含义:表明共用电子对由 A 原子提供而形成配位键)。 (6)常见存在配位键的物质: ①配位化合物: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 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②存在配位键的物质:NH4+、H3O+、SO42-、P2O5、 Fe(SCN)3、[Cu(H2O)4]2+、[Ag(NH3)2]OH、血红蛋白等。
2.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1)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由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和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组成, 分为内界和外界。以[Co(NH3)6]Cl3 表示为:
[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①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的阳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最常见。
②配位体: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如 X-(卤素离子)、OH-、SCN-、CN-、RCOO-(羧 酸根离子)、C2O42-、PO43-等;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如 H2O、NH3、CO、醇、胺、醚等。 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原 子,如 NH3 中的 N 原子,H2O 分子中的 O 原子,配位原子常是ⅤA、ⅥA、ⅦA 主族的 元素的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E 邯郸总校高二化学《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能力过关测试题卷I (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 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到纸上, 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 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

用下列化学式表示这 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 ( ) A 、①AgNO 3②NaBr ③AgBr B 、①AgNO 3②NaCl ③AgCl —C 、①AgCl ②AgNO 3③NaClD 、①AgNO 3②NaI ③AgI2.1999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AbmedH ·ZeWapl ,开创了“飞秒化学 10-15S )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3.x 、y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 为ⅠA 族元素,y 为VIA 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由x 、y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 .x 2y 既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 .由x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的原子个数比不可能是1:1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 2SO 4,同时向a 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 2的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5.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A+nB=pC+qD 用A 物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min --⋅L pam ,则t min 时,D 物增加的物质的量是(A )mol q patm (B )mol q atm (C )mol p aqtV (D )mol paVm6.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 mol B 发生反应:2A (g )+B(g) x C(g),达到 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 、 B : 、 C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 值为A .4B .3C .2D .17.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中,如果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 .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转化率C .正、逆反应速率D .反应混合物的压强 8.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A .酚酞试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硝酸银溶液9.二氧化氯、铁酸钠以及次氯酸是饮用水的“三净客”,用铁酸钠)FeO Na 42(处理来自河流湖泊的水,以作为人们生活饮用水,是一项较新的技术。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142FeO Na 溶液有强酸性 ○242FeO Na 溶液有强氧化性 ○342FeO Na 溶液有强还原性○4该过程中水被消毒和净化 A .○1○3 B .○3○4 C .○1○2 D .○2○4 10.把a 、b 、c 、d 四块金属板浸入稀H 2SO 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

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c 为负极;a 、c 相连时,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相连时,b 极上有大量气泡。

则四块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 .a >c >d >b B .c >a >b >d C .a >c >b >d D .c >a >d >b …11.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电池,现在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 极:O 2(g) + 2H 2O(l) + 4e - → 4OH - y 极:2H 2(g) + 4OH -- 4e -→ 4H 2O(l) +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极发生氧化反应B 、x 极是负极C 、y 极发生氧化反应D 、电子由x 极流向y 极1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 白磷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A.释放1638kJ的能量B.吸收1638kJ的能量C.释放126kJ的能量D.吸收126kJ的能量13.在最原始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CO2但几乎不含有O2。

而在当今的大气中却含有近21%的氧气,而CO2的含量却很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A.大量的火山喷发B.远古时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强紫外线使水分解而释放出O2和H2D.火山熔岩流入水体中,使水在高温下分解14.用以下三种途径来抽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C、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D、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D.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不相等15.在一密封的烧瓶中注入NO2,在250C时建立平衡状态,若把烧瓶置于1000C的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中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B、烧瓶中混合气体密度变小C、烧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变D、烧瓶中N2O4的质量变小卷II(70分)二、实验题16.(18分)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MnO2、NH4Cl、ZnCl2等物质。

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上图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干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NH4+的得电子能力大于Zn2+)。

MnO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产物,本身生成Mn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而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率。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

用钳子和剪刀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铜,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NH4+。

:实验步骤: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 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

③用方法可将NH4Cl和ZnCl2的晶体混合物分离开,实验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________。

④最后剩余的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有炭黑和有机物等。

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杂质,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两种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

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1)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

优点缺点甲装置乙装置](3)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连接顺序是(按气流流动的方向)。

该组合中还缺少的装置是,原因是。

(4)实验室若用16mol/L的盐酸100m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理论上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最多不超过mol。

三、理论推断题18.(8分)在温度为830K时,下列可逆反应具有某些特殊性质:CO+H2O H2+CO2若起始浓度c (CO)为2mol/L、c (H2O) =3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如果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到6mol/L,则CO的转化率为75%。

请注意上述有关数据,并总结出规律,完成下列问题:设830K时,起始浓度c (CO)为amol/L、c (H2O)为b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H2]为c摩/升。

(1)当b不变时,a减少,重新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H2O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当a=5,c=209时,b=(3)当a=b时,ca=(4)用以表示a、b、c之间关系的代数式是19.(10分)有一化学反应:a A+b B===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得v0=k[c(A)]m [c(B)]n,其中k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为测k、m、n的值,在298 K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到下列实验数据:编号A的初始浓度/mol·L-1B的初始浓度/mol·L-1生成C的初始速率//mol·L-1·s-11×10-22×10-23| ×10-24×10-251v0!×10-2 6×10-1(1)根据上表可求得:m=______,n=___ __,k=________,k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2)若a=m,b=n,当c(A)=c(B)=mol·L-1时,以B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0.(12分)在100℃时,将的N2O4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表中c2c3,a b (选填“>”“<”“=”)。

(2)20s的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 mol·L-1,在Os~20s内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