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本院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

本院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

本院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本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 + B95.5)。

原发性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是一组急性起病,以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常为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

原发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根据致病的病原菌不同,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非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其中以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者在儿童期最常见,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APSGN 可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2005 年发展中国家儿童APSGN 年发病率为万分之 2.43,发达国家为万分之 0.6。

通常认为儿童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报道 APSGN 患儿长期随访尿检异常、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本文主要讨论 APSGN 型的诊断和治疗。

APSGN 的临床表现APSGN 常表现为水肿、血尿、少尿或无尿、高血压,也可出现一系列少见复杂的临床如呼吸窘迫、肺水肿和脑病可作为 APSGN 首发临床表现,先于尿检异常出现。

Chiu 等报道 6 例 APSGN 患儿表现为呼吸窘迫,被拟诊为肺炎,其中 2 例因延误治疗发展至呼吸衰竭。

Bircan 等报道 44 例 APSGN 伴肺水肿患儿,被当地医院误诊为肺炎或心力衰竭。

APSGN 亦有并发脑病的报道,这些患儿出现可逆性后白质脑病,除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性的顶枕叶长 T1、长 T2 信号,Flaire 加权显示高信号外,亦可出现视力减退、病理反射、惊厥等体征。

APSGN 的诊断APSGN 满足以下第①、④、⑤三条即可诊断,如伴有②、③、⑥的任一条或多条则诊断依据更加充分:①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伴(或不伴)管型尿;②水肿,70% 患儿有水肿,一般先累及眼睑及颜面部,继呈下行性累及躯干和双下肢,呈非凹陷性;③高血压,30%-80% 患儿出现血压增高;④血清 C3 短暂性降低,到病程第 8 周 94% 的患者恢复正常;⑤3 个月内链球菌感染证据(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或链球菌感染后的血清学证据(抗链球菌溶血素 O,或抗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或抗脱氧核糖核酸酶 B,或抗透明质酸酶滴度增加),疑似 APSGN 的患儿应该完善链球菌血清学检查(敏感性 94.6%),其敏感性高于有明确的感染史(敏感性 75.7%)和链球菌培养阳性(24.3%)者;⑥临床考虑不典型的急性肾炎,或临床表现或检验不典型,或病情迁延者应考虑行肾组织病理检查,典型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中心医院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中心医院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N10.X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6天






□完成必要的其他专科会诊
□评估一般情况、急性肾盂肾炎并发症或
合并症、治疗副作用等
□上级医师查房,判断疗效
□明确出院时间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出院病历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根据病情调整长期用药
临时医嘱:
□复查入院时阳性检查项目和清洁中段尿
培养、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
分析等专科重要检查项目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肾内科)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肾内科)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ICD-10:N10.X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常有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常有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离心尿白细胞≥5/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肾盂肾炎(ICD-10:N10.X02)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2)住院生化、CRP、ESR、免疫3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血培养等;(3)尿红细胞位相、白细胞分类、尿白细胞管型、清洁中段尿培养(包括细菌和真菌)+药敏+菌落计数;(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找抗酸杆菌、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肾功能、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2)残余尿B超、腹部B超、妇科B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二)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二)

(3)感染相关指标:降钙素原、真菌 G 试验、GM 试 验、IL-6、结核三项、PPD 试验等。
(4)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5)冷球蛋白、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 量、肿瘤标志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加强支 持治疗。 2.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 3.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4.激素或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九)手术日为入院第 2~7 个工作日之内(如需肾活 检)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 瘀作用的中药)天数视药物种类而定,复查凝血功能正常。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病情而定。 5.病理:行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 (十)出院标准 1.肺出血停止,X 线胸片或肺部 CT 显示肺出血基本吸收; 无低氧血症。
2.肾功能稳定。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需要在 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二、I 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I 型新月体肾炎(ICD-10:N01.7)/Goodpasture 综合征(ICD-10: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 3~7 天
住院第 8~14 天
住院第 15~30 天 (出院日)
□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 继续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 肺出血停止、X 线胸片显
□ 激素冲击治疗
监测抗 GBM 抗体浓度
示肺出血基本吸收;无
□ 肺出血、肺部感染治疗 □ 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 低氧血症

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肾炎。

肾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炎症的统称,大致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

本文将通过一名临床案例,详细分析肾炎的病例并进行临床路径分析。

1. 病例介绍该病例为一名32岁男性患者,主诉肾区疼痛、尿液发黄并有少许血尿。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身体检查,发现该患者在近期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尿液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3+,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正常。

2. 临床诊断根据该患者的病史和尿液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实验室检查被安排。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和抗DNA酶B抗体(ADB)水平均正常。

肾活检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3. 病因分析针对该患者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进行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尤其是A型链球菌。

然而,本例中患者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链球菌感染。

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存在其他感染灶,如上呼吸道感染,提示该病例可能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4. 临床路径分析基于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

在该临床路径中,首先对症状进行缓解治疗,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休息。

其次,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消除已知的感染源。

肾脏保护治疗也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限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用药物控制血压及尿蛋白。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5. 预后与后续治疗建议根据该病例的情况,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

然而,患者仍需要遵循长期的管理方案,包括定期随访和复查。

此外,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干预措施。

总结:通过以上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临床路径分析在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告通过详细的病例描述、病因分析和临床路径制定,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N10XX01)(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以上,部分患者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2.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腰痛等。

部分患者膀胱刺激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3.体格检查: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4.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部分患者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多为3-10个HP,称均一性红细胞尿;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颗粒管型。

5.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沉渣涂片可见1个或更多细菌。

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6.血液检查:血常规,CRP,PCT。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0XX01疾病编码。

(四)标准住院日(7-1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肾功电解质,CRP,PCT,尿细菌培养+药敏,血培养。

(3)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泌尿系彩超.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残余尿超声、泌尿系增强CT、静脉肾盂造影(IVP)、尿找抗酸杆菌。

(2)女性必要时需进行妇科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抗菌药物: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一般首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患者无发热,血常规及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或好转。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有尿路结石需要外科处理。

2.合并有并发症。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N10XX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5天。

肾病科专科临床路径

肾病科专科临床路径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有或无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有或无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阳性或阴性。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尿白细胞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3)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血培养;(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彩超、腹部彩超、妇科彩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常有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常有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离心尿白细胞≥5/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急性肾盂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液分析、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ESR、血培养等;
(3)尿红细胞位相、白细胞分类、尿白细胞管型、清洁中段尿培养(包括细菌和真菌)+药敏、尿找抗酸杆菌;
(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B超、腹部B超、妇科B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宜静脉给药,选用对致病菌敏感、抗菌药在尿及肾内浓度要高(宜选用杀菌剂)、肾毒性要小的抗菌药,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为14天。

血培养阳性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改善,非复杂性尿感者尿培养转阴。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2.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ICD-1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