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沈)(精)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这听起来像是科学家的秘密任务,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看看植物里那些神奇的绿色成分有多少。
大家都知道,植物的颜色基本上是靠叶绿素撑起来的,没了它,植物也就变得跟枯树一样无趣。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在实验室里动手动脚,测测这些色素的含量。
我们得准备好一系列工具。
想象一下,实验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试管、烧杯、移液管,全都整齐地排开。
嘿,这可不是大厨的厨房,而是科学家们的“战场”。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些新鲜的植物叶子。
最好是那些绿得发亮的,不然会让你失望得想哭。
选好了叶子,接下来就要把它们磨碎,变成一堆绿色的糊状物。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绿豆沙,越细腻越好,嘿嘿。
我们要用溶剂把这些色素提取出来。
这里可有讲究,不同的溶剂对色素的提取效果可是大相径庭。
有的可能会让你的色素提取得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而有的则可能让你一脸无奈,只能看着那些植物的色素慢慢溜走。
你要小心啊,不然就像做饭时放盐放多了,糟糕透了。
提取完色素,我们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这一步可是最关键的,直接关系到你这次实验能不能算成功。
通常,我们会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色素的吸光度。
这玩意儿就像是植物的“身份证”,能告诉你它们的色素含量。
调好仪器,按下按钮,看着屏幕上出现的数字,简直就像看电影的高兴部分,紧张又兴奋。
得出的数据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就是分析和计算,估算一下叶绿素的含量。
你得带上你的计算器,准备好数一数。
可别小看这个过程,跟做数学题差不多,有时候还得使点小心思。
算得越精确,越能说明你这次实验的“底气”,就像考卷上的分数,关乎你的荣誉。
如果一切顺利,得到的结果让你满意,那真是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一样。
想想那些努力磨碎叶子、提取色素的日子,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如果结果不如预期,那也没关系,科学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得经历点“波折”。
总结经验,下次努力不懈,才能攀上更高的峰顶。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不仅仅是个实验,更像是一场冒险之旅。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如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 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实验三十四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

实验三十四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摘自王尊本主编,综合化学实验(第二版),第226-24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实验三十四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1-27]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一) 实验目的1)掌握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等天然化合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了解皂化-萃取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
3)了解1,4-二氧六环沉淀法提取叶绿素的原理。
(二) 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现象,它是人类所利用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植物体内的叶绿体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四种。
它们所呈现的颜色和在叶绿体中含量大约比例见表34.1。
表34.1 高等植物体内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含量项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叶黄素颜色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在叶绿体内各色素含量比例 3 1 2 13 1 叶绿素chlorophylls是叶绿酸的酯,它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中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在绿色植物中叶绿素主要以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存在,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叶绿素b中的甲酰基所取代。
叶绿素的基本结构见图34.1。
在叶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吡咯环,它们由四个甲烯基联结成卟啉环,在卟啉环中央有一个镁原子,它以两个共价键和两个配位键与4个吡咯环的氮原子结合成内配盐,形成镁卟啉。
在叶绿素分子中还有两个羧基,其中一个与甲醇酯化成COOCH3,另一个与叶绿醇酯化成COOC20H39长链。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是一类不饱和的四萜类碳氢化合物(例如胡萝卜素,carotenes,或它们的氧化衍生物(例如叶黄素类,xanthophylls。
实验5、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思考题
• 1、为什么提取叶绿素时干材料一定要用80%的丙酮, 而新鲜的材料可以用无水丙酮提取? • 2、叶绿素的提取中加入碳酸钙、石英砂各有什么作 用? • 3 、叶绿素 a 、 b 在蓝光区也有吸收峰,能否用这一 吸收峰波长进行叶绿素 a 、 b 的定量分析 ? 为什么 ?
实验5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
二、原理
1、提取原理:叶绿体色素是酯类化合物均不溶
于水,而溶于含有水的有机溶剂,故常用95%
的酒精和80%丙酮提取,或用酒精、丙酮和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混合液提取。叶绿体色素易受光氧化,提取
色素应在弱光中进行,并避光保存色素。新鲜 的叶片可用无水丙酮提取。叶干粉用85%丙酮 提取。
• 四、结果计算 • 求得色素的浓度后再按下式计算组织中各 色素的含量(用每克鲜重或干重所含叶绿 体色素的毫克数表示): • ( mg/g )
• [ 注意事项 ] • 1. 为了避免叶绿素的光分解,操作时应在弱光下进行,研 磨时间应尽量短些。 2.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不能浑浊。可在 710 或 750 nm 波长 下测量消光度,其值应小于当波长为叶绿素 a 吸收峰时消 光度值的 5 %,否则应重新过滤。 • 3. 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对分光光度计的波长 精确度要求较高。如果波长与原吸收峰波长相差 l nm , 则叶绿素 a 的测定误差为 2 %,叶绿素 b 为 19 %,使用 前必须对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进行校正。校正方法除按仪器 说明书外,还应以纯的叶绿素 a 和 b 来校正。4. 在使用 低档型号分光光度计(如: 72 、 125 、 721 型等)测定 叶绿素 a 、 b 含量时,因仪器的狭缝较宽,分光性能差, 单色光的纯度低(± 5 ~ 7 nm ),与高中档仪器如岛津 UV-120 、 UV-240 等测定结果相比,叶绿素 a 的测定值 偏低,叶绿素 b 值偏高, a / b 比值严重偏小。因此, 使用时必须用高档分光光度计对低档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校 正。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3、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
叶绿素 a 呈现蓝绿色,叶绿素 b 呈现黄绿色。
它们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特定的吸光度。
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
本实验采用丙酮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在波长663nm 和 645nm 下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3nm 和 645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204 和 927,1675 和 4560。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25ml)、移液管、离心机、剪刀、丙酮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洗净擦干,去除叶脉,剪成小块备用。
2、提取叶绿素称取 05g 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以及5ml 丙酮,充分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丙酮冲洗研钵和漏斗,直至残渣无色,最后用丙酮定容至刻度,摇匀。
3、离心将提取液放入离心机中,以 3000r/min 的速度离心 5 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4、吸光度测定以丙酮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3nm 和64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5、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单位:mg/g):叶绿素 a 含量=(127 × A663 269 × A645)× V /(1000 × W)叶绿素 b 含量=(229 × A645 468 × A663)× V /(1000 × W)其中,A663 和 A645 分别为在 663nm 和 64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2021年整理)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中文摘要:本实验利用菠菜叶作为原料用80%的丙酮提取叶绿体色素,应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所测定的吸光度,带入公式计算出色素溶液中各色素浓度。
英文摘要:In this experiment , we used spinach leaves as raw material and used 80% of acetone to extract pigments from them ,and apply spectrophotometer at a particular wavelength to determine absorbance, then take the absorbance into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concentration of each pigment。
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应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和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知道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事计算出提取液中个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博—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式中:a为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体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植物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配制:(一)植物材料:完全液和缺素溶液培养的烟草苗叶片(二)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剪刀1把、镊子一把、玻璃研钵2个、4个25mL具塞棕色容量瓶、漏斗2个、移液管若干只、吸球、洗瓶、玻璃棒、吸水纸、保鲜膜等。
(三)试剂配制:95%乙醇(分析纯)、石英砂和碳酸钙三、实验步骤:1.称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叶片0.2g,共4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2mL95%乙醇,研成匀浆,在加入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95%乙醇湿润,沿玻璃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钵体、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植物组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I-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设计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2. 学习利用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3. 掌握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的原理与方法二、原理: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均易溶于乙醇、乙醚、酒精和氯仿。
叶绿素a 叶绿素b叶绿素a、b在长波方面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nm和645nm,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处。
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可在663nm和645nm测定试样吸光度(两组份混合试样测定,双波长法),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式:A663=82.04c a+9.27c b (1)A645=16.75c a+45.6c b (2)(1)、(2)式中的A663、A645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和645nm时的吸光度度。
c a、c b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g/L。
82.04、9.27为叶绿素a、b在波长663nm时的比吸收系数16.75、45.6为叶绿素a、b在波长645nm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经验公式:c a=12.7 A663-2.69 A645 (3)c b=22.9 A645-4.68 A663 (4)c T=(c a + c b)=20.2 A645+8.02 A663...... (5)此时,c T为总叶绿素浓度,c a、c b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mg/L ,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a、b总叶绿素的浓度。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棕色容量瓶(如使用白玻容量瓶,可用报纸遮光)、小漏斗、滤纸试剂:95%乙醇三、实验步骤1、试材的采集采集新鲜植株叶片(或含叶绿素的其他组织),夹于双层报纸中,风干(不能置于太阳光下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1、为什么要测定叶绿色素? 2、为什么要测定完全液和缺素 苗的叶绿色素含量?
一、实验目的
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光能、 传递光能的作用. 因此,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与
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光
合速率随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另外, 一些环境因素如元素缺乏、干旱、盐渍、低温
完全转移
少许石英砂、碳酸 钙和1ml95%乙醇
研磨至组 织发白 研磨法提取 光合色素
定容至 25ml
2. 测量光吸收
利用S22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470nm、 649nm和665nm下的吸光度
五、 结果计算与分析
1. 结果计算
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
Chl = (mg/g鲜重)
(4)
将叶绿素的浓度改为mg/L,则上式变为: (5) (6) (7)
CT=Ca+Cb=8.02A663+20.21A645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 实验材料:
– 缺素营养液及完全营养液培养的玉米苗叶片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S22分光光度计;研钵;移液管;漏斗;滤纸; 95%乙醇;石英砂;CaCO3
叶绿体色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状态的一个反映, 等都可以影响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与组成,并因
之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
二、实验原理
叶 绿 体 色 素 组 成
叶绿素a:吡咯环Ⅱ-CH3
叶绿素b:吡咯环Ⅱ-CHO
Mg2+
叶黄素:3,3’-OH
胡罗卜素: 3,3’-H
叶绿素是双羧酸的酯,一个 羧基被甲醇所酯化 ,另一个 羧基被叶绿醇所酯化。 叶绿素a与b的不同之处是叶 绿素 a 比 b 多两个氢少一个氧。 两者结构上的差别仅在于叶 绿素 a 的第Ⅱ吡咯环上一个甲 基(-CH3)被醛基(-CHO)所取 代。
用这一吸收峰波长进行叶绿素a、b的定 量分析?为什么? • 2、为什么提取叶绿素时干材料一定要用80 %的丙酮或乙醇,而新鲜的材料可以用无 水丙酮或乙醇提取?
光度值);16.75和45.60分别是叶绿素a和
叶绿素b在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数。即混合 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光吸收等于各组分在此 波长下的光吸收之和
将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Ca=0.0127A663-0.00269A645 (3)
Cb=0.0229A645-0.00468A663
Ca=12.7A663-2.69A645 Cb=22.9A645-4.68A663 CT为叶绿素的总浓度
素应在弱光中进行,并避光保存色素
叶绿素吸收光谱: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
最大吸收 区域在蓝紫光 部分(400500nm),基本上 不吸收黄光, 从而呈现黄色。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谱虽有
不同,但又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在不分离的情况
下同时测定叶绿素 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
度,可分别测定在 663nm、645nm(分别是叶绿 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和475nm的光 吸收,然后根据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 液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材料鲜重(g)*1000
2. 比较分析不同营养处理的植物叶绿素含量差 异及• 1、研磨要在弱光下进行,且速度要快; • 2、研磨时要加入少量的碳酸钙,保护叶绿 素; • 3、残渣中的色素要充分洗脱; • 4、波长要调准; • 5、比色液不能混浊。
六、思考题
• 1、叶绿素a、b在蓝光区也有吸收峰,能否
叶绿素分子含有 一个卟啉环的“头部” 和一个叶绿醇(植醇) 的“尾巴”。
高 等 植 物 叶 绿 体 色 素
叶绿素
叶绿素b---C55H70O6N4Mg
叶绿素a---C55H72O5N4Mg
胡萝卜素---C40H56 叶黄素---C40H56O
类胡萝卜
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含有水 的有机溶剂,故常用95%的酒精和80%丙 酮提取,叶绿体色素易受光氧化,提取色
• A663=82.04Ca+9.27Cb
• A645=16.75Ca+45.60Cb
( 1)
( 2)
• 公式中Ca为叶绿素a的浓度,Cb为叶绿素b
浓度(单位为 g/L ), 82.04 和 9.27 分别是
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在 663nm 下的比吸收系
数(浓度为 1g/L ,光路宽度为 1cm 时的吸
四、实验步骤
叶绿体色素是一种酯,因 此不溶于水。通常用含有少量 1.叶绿体色素的提 水的有机溶剂如80%的丙酮, 取 或者95%乙醇的混合液来提取 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用于测 定叶绿体色素含量。 研磨法 之所以要用含有水的有机 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这是因 为叶绿体色素与蛋白质结合牢, 提取方法 需要经过水解作用才能被提取 出来。 浸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