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画家顾恺之物庐山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训练(一)文化与生活易错点1把自然现象等同于文化现象提醒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易错点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易错点3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提醒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

在庆祝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D.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易错点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提醒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1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1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1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1 1.[单选][2分]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具有特别的强制性和约束力B.是全体公民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是国家明文规定的道德规范2.[单选][2分]“拉美陷阱”,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拉美国家内由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城市化失衡造成环境恶化、失业人口较多、公共服务不足的现象。

某些西方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可能会陷入“拉美陷阱”。

下列举措有利于我国避免“拉美陷阱”的是()。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强居民消费信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单选][2分]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③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④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单选][2分]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上海和西藏虽相距万里,但有着深厚友谊。

多年来,两地注重优势互补,不断深化合作交流,上海企业与西藏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及资源等领域开发合作,西藏到上海开展经贸、人文交流等活动。

这反映了我国坚持()。

A.对外开放的理念B.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C.民主集中制原则D.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5.[单选][2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高一政治文化与社会试题

高一政治文化与社会试题

高一政治文化与社会试题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②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③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④我国南方遭遇强降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项中“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属于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故④项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①③两项属于文化现象,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2.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题中材料“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既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由此可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④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2013年6月27日一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模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模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

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

这展现出()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答案】B【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虽然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但是绝不是趋同,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语言时文化交流的媒介,而不是途径;选项D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

2010年高考政治各地模拟题汇编10

2010年高考政治各地模拟题汇编10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2010·河南高二)“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

”读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希望。

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下列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2、(2010·浙江省菱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A3、(2010·浙江省菱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文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60年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奥巴马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全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⑦台湾风灾抢险救援体现大陆与台湾同胞情深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⑦C4、(09·山西李林中学期中)当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寒冬”之时,我国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屡创佳绩。

进入2009年以来,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呈现强劲攀升态势。

这说明A.我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B.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不同步C.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C5、(09·萧山三校期中)“《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把相关的内容放到埃及,它就是《阿依达》。

”2008年10月,百老汇音乐剧《阿依达》将在长沙开始中国巡演的第一站。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考政治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2014月考政治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12月考政治试题nba(体育)2014-01-02 205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1.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3、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

此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这则材料说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4、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

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

这说明()A、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5、有人认为,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

这一观点说明()A、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耳濡目染”,共同表达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7、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化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化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③④2、2012年6月,“神九”飞天“蛟龙”探海,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3、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在2012年的母亲节中,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

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②世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差别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见诸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例如,人们在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当面立即打开礼物,而美国人则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人们在写名字时,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而欧洲人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该现象表明:( )A.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B.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C.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D.文化的多样性根源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多样性5、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6、人们常说,文化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用它改造世界,而是改造人的自身。

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不大B.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7、吴越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政治试卷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政治试卷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以下属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是①黄果树大瀑布风景区、旅游;②雕塑、参加展览会;③西安钟鼓楼、听演唱会;④北极冰山、冰雕展;⑤美国总统大选A.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庐山的自然美是一种文化艺术,让人心旷神怡C.文化是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在2009年全国“两会”开闭幕式上,“奏国歌”程序被改为“唱国歌”。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更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A.决定着社会发展 B.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C.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D.是物质力量的反映4.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A.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经济决定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C.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D.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5、中国文化在海外获得可喜成绩之时,也有一些外国文化媒体对我国的一些事件进行歪曲报道和形象丑化,比如:BBC、CNN、BTV等外国主流媒体对西藏“3·14”打砸抢事件进行歪曲报道,使中国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这说明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D.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这也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6.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7、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2013-2014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2013-2014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命题人:何靓审题人:周圣余(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发生5.7级地震,给彝良县及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B.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C.2012年10月5日, 2012“紫荆杯”两岸四地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D.2012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30位新任驻华大使2、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②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4、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

这说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5、“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这告诉我们(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6、中国结源于远古的结绳记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文 化 的 力 量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党的十六大报告 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 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 因为( )
文 含义 化 内容 内 特点 1\2\3 涵 文化 力量
文化的实质: 精神力量 文化的影响:对人、 对民族国家
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 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经济
政治
文化
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2、内容
一方面,意识形态部分; 另一方面非意识形态部分
3、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 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 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 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 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⑦ B、⑥⑦⑧⑨⑩ D、③⑤⑦⑨⑩
阿联酋馆
一、文化现象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普遍性 无处不在。
特殊性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有人说,文化是经济、 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 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 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 政治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 的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 神力量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 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能够直接创造巨大的物质财 富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 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体 味 文 化
文 化 现 象
(形式)多种多样 (时间)无时不在 (空间)无处不在 (不同的地区)各具特色
怎么办
第一课 体味文化
本课的逻辑线索
文化 现象
文化的 内涵 文化 的力量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原 始 图 腾 齐 鲁 文 化 燕 赵 文 化
中 国 龙 文 化 蹴鞠
社 区 文 化 校园文化 饮 食 文 化
网 络 文 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中 国 馆
荷兰馆
非洲联合馆
文化生活 各具特色
c

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东晋画家顾恺之物《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 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语义】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 题呢? 【注释】孰:谁。 惑:疑难问题。 【出处】(唐)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 过社会实践特别是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 培养出来的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 “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甲骨文
简 牍
纸书
电子书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 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 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 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 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C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1、这位母亲为什么如此重视《论语》? 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儒家,这说明什么? 2、请你试分析一种文化对个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 文 化 的 力 量
1、文化的外延:文化的形式和文化活动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文化的力量(是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 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 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
A
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 1、含义 化 小结 是 2、内容 什 么 3、特点(1)(2)(3)
正确理解文化的多 1、广义的文化 义性 2、狭义的文化 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情景一:近年来,全国出现许多学习《论语》的 私塾。一位带着5岁的孩子来学习的母亲说:“我最想教 孩子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在竞争激烈的社 会,也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她在家 里每天都放《论语》的CD,全家一块学《论语》。 情景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倡议的《巴黎 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无独有偶, 2007年12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山东曲阜孔庙后感 慨道:“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 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
体 味 文 化


高 中 《 思 想 政 治 必 修
·
文 化 一 般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是什么
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文化定位:人与社会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理解:时间空间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 :文化生活
为什么
中 华 文 化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怎么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