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游子的乡愁
《乡愁》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一张船票,虽然是窄 窄的却凝结着对新婚 妻子的不尽相思之情
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说长大后的乡愁, 是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愁,是那一张张把 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窄窄的船票引发的乡愁。 (夫妻分离)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余光中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 华,创作方法新颖灵活。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 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 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 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 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 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 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 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 乡愁》。”这首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 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和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 们的喜爱和赞赏。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余光中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愁 死别之愁 丧母哀愁 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思归浓愁 国 愁
小时候—邮票—
—
母子分离
—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依恋 —对母亲的追念
长大后—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 坟墓
—
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对故土的眷恋
《乡愁》ppt课件16张

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些意象上?这些意象分别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愁?
➢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乡愁物化) 邮票:小时候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母子离愁 船票:长大后 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夫妻离愁 家愁 坟墓: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丧母哀愁 海峡: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思归浓愁 国愁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 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 《乡愁》里,却把它转化 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 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 表现乡愁?
(2)从构思立意上,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美在身处各 地的空间变化上。 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美在每节诗中长句 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美在 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 华上。
“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 爱情;而“海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 国之情。这几组形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显 的寄托。感情由淡渐浓,主题由浅入深。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 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 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 的时代感,在给以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 感受,让我们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背诵这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 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表达乡愁的完整诗句

表达乡愁的完整诗句表达乡愁的完整诗句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
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
以下是“乡愁的完整诗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表达乡愁的完整诗句1、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2、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周邦彦《兰陵王·柳》3、想见_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4、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7、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题诗后》8、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1、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元结《贼退示官吏》12、晞发处,怡山碧。
——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1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14、浮红涨绿鱼文起。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15、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1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17、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入若耶溪》18、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9、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20、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沈约《咏湖中雁》21、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
——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22、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23、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____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____卢纶《晚次鄂州》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____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____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____宋之问《渡汉江》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____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____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____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____韦庄《章台夜思》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____苏轼《临江仙·送王缄》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____赵长卿《临江仙·暮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____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长安九日诗》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____晏殊《中秋月》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____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____刘因《观梅有感》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____李益《塞下曲·其一》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
____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____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____欧阳修《晚泊岳阳》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
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____李白《送郄昂谪巴中》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____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

《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漂泊在异乡过年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漂泊在异乡过年的诗句,供您参考:
1. 异乡除夕夜,孤灯伴愁颜。
2. 远离故土过大年,心事重重独自眠。
3. 飘零在他乡,春节倍思亲。
4. 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思念,过年仍在漂泊间。
5. 春节钟声响,游子在异乡。
6. 千里之外过大年,乡愁如梦绕心间。
7. 异乡过大年,愁绪难抒怀。
8. 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漂泊心茫茫。
9. 饺子飘香春节到,游子心中只有家。
10. 春节的钟声,敲响在异乡的街头,我的心却在家乡的梦里徘徊。
这些诗句表达了漂泊在异乡的人们在春节期间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一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
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
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
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以供大家学习。
《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1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
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年夜饭。不为别的,只为那一份来
自 故 土 的 真 情 守 望 ,只 为 一 家 人 ,一
个家族甚至更多人的再度相聚。今年
的年夜饭是难得的“团圆饭”,全家四
世 同 堂 ,上 有 母 亲 ,下 有 子 侄 、儿 媳 、
侄 媳 ,还 有 孙 辈 侄 孙 辈 ,共 进 辞 旧 迎
新 的 阖 家 宴 ,是 母 亲 梦 寐 以 求 的 ,也
竹米筒,等母亲把和匀了糖浆的炒米
倒入方格里时,便立刻用竹米筒在上
面 滚 轧 。 她 倾 斜 着 身 子 ,使 劲 地 辗
轧,双臂不断地伸曲。我和堂兄弟姐
妹们早已结束游戏,团团地把婶婶围
住,恨不得把自己全身的劲都借给婶
婶,眼睛随着滚动的米筒转动。婶婶
又抓了把黑芝麻撒在上面,再辗轧了
一阵。方格里面的炒米糕被辗轧得很
回家过年的终点站。
回家过年,陪八十六岁的老母亲过
年,与弟弟、弟媳、子侄、儿媳、侄媳和孙
辈团聚,这是过年最简单朴素而又最热
切的愿望。我们一家是大年二十九回
到老家的,在广州、深圳、河源工作的弟
弟、子侄、儿媳、侄媳、侄女也陆续回来
了。真的回到家了,年也到了!家乡在
节日蒸腾的气氛中热闹起来,大家忙着
浸黄豆、磨豆腐、煎鱼、做年糕、炸丸子
……从家家户户厨房里漫出的热气和
烟囱升腾的炊烟中看到了年的到来,
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一回到家,我便铺开红纸,帮母亲写
好一对火红的春联和大大的“福”字贴起
来。我在想,来年的红红火火、平平安
安,一定会蕴含在这火红的春联里……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看到鲜红的对联
便喜上眉梢,倍感欣慰!
大年三十,整个村子未入夜就喧
一边聊天,气氛非常温馨。茶香弥漫,
笑 语 声 声 ,父 母 和 母 亲 都 开 心 极 了 。
女儿是个开心果,学着春晚里的节目,
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常常逗得大
家哈哈大笑。我一抬头,发现母亲的
眼睛里满是温暖和满足——她陶醉在
这样的天伦之乐中了。
电视里的节目越看越平淡,一家
人的兴致都集中在聊天上。父亲讲起
蒲米与白米很不一样 ,通体金
黄,幼小的我总喜欢在母亲晒蒲米时
抓一把玩,那温软的感觉就像握住年
的馨香。晒过几天,蒲米被母亲收纳
在瓦罐里密封。
母亲从集市上买来了糖,我们终
于盼来了做炒米糕的日子。天一亮,母
亲请来婶婶,全家人一起分工合作,开
始炒蒲米。大锅里放一些淘洗干净的
细沙,火烧起来了,等到火烧得通旺的
○2019/2/4 星期一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端甫
记
忆
小时候总是 觉得日子过得很 慢,春节到了,我
中
们就算长大了一 岁 ,我 们 盼 着 长 大,也盼着过年。
的 年
那些美味的小吃,
诸 如 麻 花 、蛋 卷 、
□康 兆 妮
花生芝麻糕,都是 比较少吃的。常
吃、耐吃的还是炒
米糕,浓浓的年味
也是从炒米糕开
己 去 玩 ,他 们 虽 然 不 说 什 么 ,可 心 里
一 定 很 失 落 。 我 当 即 提 议 ,明 年 一
定要陪父母守岁!
去 年 ,我 告 诉 大 家 ,年 三 十 都 不
要 出 门 了 ,都 在 家 陪 父 母 。 想 起 小
时 候 一 家 人 围 炉 守 岁 的 场 景 ,感 觉
特别温馨。为了重温美好的童年时
时候,滚烫的沙子,冒着白烟,沙子里
的水分就被烤掉了。母亲用竹米筒量
米倒入锅里,随着一阵“霹雳啪啦”的
响声,锅里的蒲米变成了金黄色,体积
也膨胀了不少。小大人一样的姐姐拿
来筛子把炒米与沙子分离出来。蒲米
变成炒米之后,透明的表面变得粗糙,
装在箩筐里,那圆锥状的顶,看起来
就是一个大馒头,炒米那种略带焦味
的香气氤氲弥散。这时候我和弟弟
起,新年真的来了。女儿竟然一点都
不困,和大家一起欢呼:“过年喽!我
又长了一岁。祝姥姥姥爷活到一百
岁!”父母听了,笑得嘴都合不拢。外
面 鞭 炮 声 声 ,屋 内 温 馨 满 满 ,多 么 幸
福的守岁时光啊!
我 想 好 了 ,今 年 回 老 家 ,还 要 陪
父 母 守 岁 ! 守 岁 守 岁 ,岁 岁 平 安 ,年
就喜欢把手伸进箩筐里,炒米带着刚
从锅里出来的温暖,如同奶奶的取暖
火笼,但又多了一份温柔的按摩,舒
服极了。
很快,飘来一股浓郁的甜味儿,
原来,母亲把糖放进水里煮开了,熬
成 糖 浆 ,她 不 时 地 用 筷 子 沾 一 点 糖
浆,拉出长长的丝,像极了叔叔家里
蚕 宝 宝 吐 出 的 蚕 丝 ,透 明 而 富 有 韧
是母亲一年中最开怀的时刻。过年的
气息就要推向高潮,几个小孩时不时
地将脑袋探向厨房、探向院子里刚垒
起的灶台,反复追问什么时候开席过
年呀?几个侄子一边呵斥、嗔怪孩子
们性子急,一边如鱼一般穿梭,把一盘
盘菜端上桌,炖的煮的炒的蒸的,瓷碟
挨 着 瓷 碟 ,碗 挨 碗 ,满 满 当 当 ,香 气 诱
人。平时,我不让家里人饮酒,但今天
是用米粉放上糖,揉上半天,搓成团或长条
圆椎状,用茶油或花生油炸至金黄。这是
客家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
若是哪家做了煎堆,就会用盆子装一
盆,分给邻居尝尝。这个时候,大家都是翘
首以盼的,邻居送来的,大人们都会允许小
孩子吃,而不会以怕“热气”为由不给,往往
自家油炸的煎堆,大人们都看管得很严,不
不了大事情,但在家搞卫生的事,就落在
了肩头上。那时候,过年非常隆重,所有
家具都要清洗干净,大到睡觉的床、门,
小到凳子,装筷子的筷笼,甚至冬季不常
用的米筛、竹箩,都要清洗干净。若天气
得力,早早洗好家具,孩子们就像完成一
件大事,只等过年了。
出了腊月二十,过年的气氛又浓厚一
层:人们开始做煎堆了。煎堆,又叫油果,
的炒米糕,说怕我们热燥上火,结果我们
还是吃了个饱。父亲煮的萝卜排骨汤,
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炒米糕的性能,所以
我们从没因为吃这个热气上火。我们记
住的,唯有炒米糕的香甜,萝卜汤的鲜
美和那满屋子的欢声笑语,还有穿新
衣、放鞭炮的期盼。
回
家
过
□曾 锦
年
添
我们几十年在
城市里工作和生活,
无时无刻不在钢筋混
凝土与各种噪声里蜗
爱 ,年 轻 人 守 岁 是 为 了 延 长 老 人 寿
命。”女儿开心地拍着手说:“我们陪姥
姥姥爷守岁,让他们活到一百岁!”
一切准备就绪,要守岁了。一家
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吃瓜果,聊天。我
们小时候没有电视看,一家人就开一
场“ 家 庭 春 晚 ”,每 人 要 表 演 一 个 节
目。如今有了电视,大家一边看春晚,
光 ,我 学 着 母 亲 当 年 的 样 子 ,准 备 了
很 多 守 岁 的 茶 点 瓜 果 ,有 苹 果 ,寓 意
平 平 安 安 ;有 红 枣 ,守 岁 要 等 待 新 旧
交 替 的 时 刻 来 临 ,红 枣 寓 意 春 来 早 ;
有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
女儿好奇地说:“守岁是干嘛的?”
我这时才想起来,平时忽略了给孩子
水,嗑着瓜子,吃着水果,抽着烟,拉着
家常,畅谈新年的渴望和亲情的甘醇
……其实,话里话外、话长话短,一家
人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美好
未来的向往!
陪
父
我们每年都回 老 家 过 年 ,吃 过 年 夜 饭 后 ,就 各 自 做
母
各 自 的 事 ,有 的 去 打 麻 将 ,有 的 去 找 小时候的伙伴玩,
视,也就是对优良传统的重视,更是对
自己身份的认知和认同。《尔雅·释天》
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
以岁为名。”古人把“年”当作收获的象
征,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弄些好东西吃
一 顿 ,这 种 庆 祝 活 动 也 就 成 了 年 夜
饭。我在想,我纵然像倦鸟归巢般回
到自己的老宅,也要将一年中最隆重
的日子安放在故园,并吃上一顿温馨
年幸福!
没有什么比童
年的年过得更有趣
的了。
刚入冬,大人们
就要张罗着过年的
事儿。那时候我觉
得冷得特别早,秋分
一过,凉意顿生,到了
童
霜降,一定是冷得直 打哆嗦。这时人们 纷纷拿出火笼——
年
那种外面用竹篾编 的笼子,里面是一陶 制的盆,放些燃着的
的
炭,用于取暖。而立
冬一过,人们争相从 □那 室内走出来,准备过
居、往返,难免感到单
调、疲惫和枯燥。这
有什么稀罕呢?玩的
也没什么新奇,难怪
有人说城里人几乎天天在过年。平日里
关门闭户,偶尔串个门,又都在“垒长城”
“斗地主”,就连年也过得不可思议、索然
无味了。
在我看来,回家是回到人们传统
观念里的那个老家。有了小家不算
家,只要有父亲或者有母亲健在,那方
生我养我的土地才是我的归宿,才是
母亲和婶婶把炒米糕堆魔方一
样堆成长条,放进密不透风的“火水
箱”里,她们是舍不得吃完好、成块的
炒米糕,只是捡那些米沫儿或边缘残
缺的往嘴里送。这时候,满屋子里都
会响着“好甜“”好香”的称赞声。
父亲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大锅
萝卜排骨汤,雪白的萝卜,绿盈盈的葱
花,还有元宝似的蚝肉,上面冒着白
烟。母亲和婶婶总是不让我们吃太多
性。母亲把糖浆滴在一碗清水里,直
到糖浆没有马上散开时,又把炒米倒
入锅中。听大人们说,小孩子到处乱
窜,会让炒米糕不成块,变成“炒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