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73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孙式太极拳73式慢动作 孙式太极拳精解(上)

孙式太极拳73式慢动作孙式太极拳精解(上)第一节起式动作要领(1)两脚呈90度,身体直立,如平地立竿,不偏不倚,头部百会穴上顶,项竖直,但不行紧急僵硬。
身体其余部分完全放松。
手自然下垂贴在两腿旁。
此时身体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2)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旋转45度(向正前方),并随即向后拉至左脚后,以右脚的踝骨对着左脚的脚跟。
(3)重心移至右脚的同时,两手沿着左脚尖的方向向斜前上方缓缓抬起伸出,胳膊似直非直,不行过于弯曲,手指尖始终指向前方,抬至与肩平齐,稍停。
(4)重心仍在右脚,身体仍保持直立,腿渐渐弯曲下蹲(下蹲幅度视个人力量而定,初学者不宜过低,以下蹲5~10厘米即可),同时把手从原路拉回,收至小腹处。
轻轻贴住。
(5)左脚向脚尖方向轻缓迈出,脚跟先着地,随着右脚前蹬而逐次落满全脚掌,在右脚开蹬的同时,两手再向前伸出,回到原来的位置,一旦左脚踩实落上重心,即将右脚跟上(右脚跟步时脚尖要尽力向上钩起,而不要下垂),脚尖虚点在地放于左脚后,距离10厘米左右,两脚间的夹角仍是45度。
动作精解在孙禄堂老先生的著作中没有“起式”这一节,用的是“无极学”和“太极学”的名字。
而在孙剑云先生1997年版的新著中,把“无极学”和“太极学”合并为“起式”。
名称不同,而动作就是一个,即从两脚分开90度站立到右脚转45度止。
而据笔者的看法,以老先生的叫法似为更妥。
由于前者是如平地立竿,空空洞洞,没有动作,也没有动作的意念,当然是合于无极。
后者脚一转动,即是心念在动,有了意念和动作,从无到有,道自虚无生一气,便是太极了。
依笔者之见,应当保留“无极式”与“太极式”两节作为拳的起点,而不宜笼统地合二而一。
由于,虽然只是右脚转了45度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本质上的差别却极大。
依笔者之见,孙式太极拳的套路应起于“无极式”和“太极式”,在此之后应有“起式”为第三个动作。
在这里所说的“起式”跟孙剑云先生的又不一样,相当于他们二位的“懒扎衣”中的前三个动作。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李亦畲《十三势架程序》55式[见《太极拳谱》]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
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
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
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由武禹襄所传。
武原从杨禄禅学练老架太极拳,后从赵堡陈清萍学过陈氏新架太极拳。
此拳谱为杨禄禅所传,并经武结合自身拳架的创新而作了若干修改。
可见这个拳谱是杨式大架太极拳定型以前的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杨澄甫[见《太极拳谱》]澄甫(1883-1936)是杨健侯之子。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式太极拳谱。
此谱全套编为78式,其中名称37个。
详见下表。
1、太极拳十三势名目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势8、左右搂膝拗步三个9、手挥琵琶势 10、进步搬揽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 14、肘底看捶 15、左右倒辇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左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21、山通臂22、撇身捶23、上步搬揽捶 24、揽雀尾 25、单鞭 26、左右云手 27、单鞭 28、高探马 29、左右分脚 30、转身蹬脚 31、左右搂膝拗步 32、进步栽捶 33、翻身二起 34、左右披身伏虎 35、回身蹬脚 36、双峰贯耳 37、左蹬脚 38、转身右蹬脚 39、上步搬揽捶 40、如封似闭 41、十字手42、抱虎归山 43、斜单鞭 44、左右野马分鬃 45、上步揽雀尾 46、单鞭 47、左右玉女穿梭 48、上步揽雀尾 49、单鞭 50、云手 51、单鞭下势 52、金鸡独立 53、左右倒辇猴 54、斜飞式 55、提手上势 56、白鹤亮翅 57、搂膝拗步 77、十字手 58、海底针 59、山通臂 60、白蛇吐信 61、上步搬揽捶 62、进步揽雀尾 63、单鞭 64、云手 65、单鞭 66、高探马带穿掌 67、转身十字腿 68、进步指裆捶 69、上势揽雀尾 70、单鞭下势 71、上步七星锤 72、退步跨虎势 73、转身双摆莲 74、弯弓射虎 75、上步搬揽捶 76、如封似闭 78、合太极《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太极拳使用法》是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书中'太极拳十三式'就是套路的拳架名目和程序。
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是清末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究与实践,揭示武学的本质与基本规律,进而创立的武学思想及理论技术体系,具有柔顺中和、灵活巧变、整实猛烈三大特征,在武术界享有盛誉。
是现代流行着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中最晚产生的拳种。
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
孙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孙婉容和孙宝亨,孙婉容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与姐姐孙叔容、弟弟孙保亨等合编《孙禄堂武学大全》、《孙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等书。
孙宝亨曾在《武魂》、《武林》、《体育与科技》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拳术及运动医学方面的论文。
如今孙宝亨一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孙氏拳,正在制作自己的网站,并准备将孙氏太极的文献资料出版发行。
京派剪纸(申沛农)北京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城乡,质朴而率真,时代感强,近现代以来已形成以申沛农(已故)剪纸为代表的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靳鹤年,1944年生于北京,学习剪纸技艺至今已有30余年。
靳鹤年自幼喜欢绘画和剪纸,1975年参加西城区文化馆素描色彩学习班、美术创作组的活动,经庄平老师引荐,1975年拜申沛农先生学习剪纸创作理论和技术,逐渐从业余爱好转变为专业创作。
靳鹤年创作的京派剪纸一方面继承了民间剪纸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紧密联系时代,增加作品的时代精神。
靳鹤年创作的剪纸作品曾先后参加各类国内外剪纸大赛、展览及文化交流活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业内享有盛誉。
泥塑彩绘脸谱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不可分隔的。
而京剧脸谱是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形成后逐渐形成的。
经过几代著名演员和戏曲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改革,形成现在的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也是至今戏曲舞台上脸谱最多、最完整的脸谱体系。
北京的泥塑彩绘脸谱起源于清代末期住在北京西城的一位姓桂的旗人,辛亥革命以后,泥塑京剧脸谱作为北京民间工艺品开始在京城流行,京剧泥塑脸谱迅速发展。
孙式73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

孙式73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体育频道 > 体育列表 > 武术视频: 孙式73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05:35带口令孙式太极拳73式竞赛套路演练 ...想飞的鱼zpy58,731708:57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22式教学版 ...想飞的鱼zpy24,724109:45孙式七十三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漫舞晨曦7,027006:38孙氏73式太极拳背向演示带字幕口令隆昌龙2,109006:30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8-73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26,996105:4373式孙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名称+口令)jialanxf4,323206:17孙式七十三式太极拳全套正面演练漫舞晨曦5,361005:33高佳敏孙式太极拳演练桃桃9913,466308:57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22式教学版 ... 代秀君721006:12孙式太极拳73式背向演示(梦里水乡)速静1ob0su2,491005:37孙氏太极拳73式太极学苑30,1641158:17陈氏太极拳老一路马虹剑寒秋18,786406:01孙氏73式太极拳音乐skying11503005:51孙式太极拳73式(草原夜色美)速静1ob0su2,537004:22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23-34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14,806106:42带字幕口令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演练吴阿敏想飞的鱼zpy35,439109:18孙氏太极拳150式【丁章倬演练】醉太极丁章倬373002:33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35-41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12,891005:47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武光六蛇4070。
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图解

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图解展开全文第1式起式动作1:身体直立,两手下垂,两肩放松;两足尖分开90度;眼向前平视,心静,稍停(图1)。
动作2:右足尖翘起,用脚跟做轴半面向左转与左足成45度;同时身体稍左转,面向左斜前方,眼平视(图2)。
要点:全身放松,塌腰,但不可僵挺,舌顶上颚,呼吸要自然。
第2式懒扎衣动作1:两臂向前上方慢慢举起,高与肩平,两手心相对内含,相距约18厘米,指尖向前如抱球状;两腿不动;眼看两手中间(图3)。
动作2:两手下落至腹前,同时两腿慢慢弯曲,左足跟随着慢慢提起(图4)。
动作3:左足向前迈步,足跟先着地;同时两手向上、向前慢慢伸出,两手仍如抱球状,胳膊略弯曲;右足随两手伸出向前跟步至左足踝内侧,相距约10厘米,脚尖着地;眼看两手中间(图5、图6)。
动作4:两手平着往右转动,转至面向正前方时,右手外旋,手心向上;左手内旋,手心向下扶着右腕向右转动;同时右足跟落地,左足尖翘起向右转动,右足尖随之向外略摆90度眼看右手(图7、图8)。
动作5:右手向右向后划一半圆,左手随右手转动,当右手转至右肩前,前臂直立,手心斜向上再转向前,左手扶着右腕一齐向前推出,两臂略弯曲;同时右足向前迈出,足跟领先着地;右足逐渐落实,左足随即跟在右足的后边,相距约10厘米,足尖着地;眼看右手,稍停(图9、图10)。
要点:动作要一气贯串,不可间断。
用法:懒扎衣由棚握挤按所组成。
1. 掤,即是架(不是死架硬顶)。
对方若用双手向我扑来,我双臂则向上粘住对方的手,向后坐腰撤左步,微微向右转腰,左手向右拍,右手向右挂,此时对方的力已化去,我应时而发。
拥法的奥妙在“粘”,不丢不顶两臂如弹簧一般,使对方按着若有若无。
拥可用双手,也可用单手,若用单手拥住对方的双手,则更为得势。
2.捋,对方以手击来,我以前手按其腕,向后引,后手迅速找其肘。
若对方来手高,则两手上托其臂向后、向下掘,亦可平着向侧后方掘。
3.挤,即将对方挤出。
意在前臂像锉一样搓住对方的胳膊。
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

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孙氏太极拳习拳歌(刘振海2010年7月15日):身体须放松,头颈正不偏,两脚分虚实,动作腰引牵。
跟撤蚕蛹动,动作如纺棉,势停念不停,形断意不断。
01、起势02、揽扎衣03、04、开合手05、单鞭06、提手上势07、白鹤亮翅08、09、开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16、开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20、开合手21、左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28、开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分脚 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43、开合手44、揽扎衣45、左搂膝拗步46、47、开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52、开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拍脚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64、开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73、收势。
孙氏73式太极拳拳谱

孙氏73式太极拳1.起势2.揽扎衣3.开手4.合手5.单鞭6.提手上势7.白鹤亮翅8.开手9.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开手16.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开手20.合手21.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开手28.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踢脚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开手43.合手44.左搂膝拗步45.揽扎衣46.开手47.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开手52.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摆莲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开手64.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收势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各式太极拳口令词

32式太极拳口令词〈一〉起势〈二〉右揽雀尾〈三〉左单鞭〈四〉左琵琶势〈五〉进步搬拦捶(孙式)〈六〉如封似闭〈七〉搂膝拗步〈八〉右单鞭〈九〉右云手〈十〉野马分鬃〈十一〉海底针〈十二〉闪通背〈十三〉右揽雀尾〈十四〉转身撇身捶〈十五〉捋挤式〈十六〉右拍脚〈十七〉左分脚〈十八〉右蹬脚〈十九〉进步栽捶〈二十〉左右穿梭〈二一〉肘底捶〈二二〉倒转肱〈二三〉右下势〈二四〉金鸡独立〈二五〉左下势〈二六〉上步七星〈二七〉退步跨虎〈二八〉转身摆莲〈二九〉弯弓射虎〈三十〉左揽雀尾〈三一〉十字手〈三二〉收势40式太极拳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搬拦捶,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16,单鞭,17,高探马,18,右蹬脚,19,双峰贯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
一,养生太极掌[第一套]1,真人采气,2,托梁换柱,3,顺手牵羊,4,掌推华山,5,白马磨头,6,巧女纫针,7,春风杨柳,8,苍鹰掐嗉[左],9,苍鹰掐嗉[右],10,上工诊脉,11,卧龙藏身,12,顺风转舵,13,紫燕栖巢,14,喜鹊舒尾,15,罗汉安睡,16,野马分鬃,17,上工诊脉,18,卧龙藏身,19,顺风使舵,20,撩衣提袍,21,更鸡独立,22,掩手挑帘,23,孤雁出群,24,二龙戏珠,25,昭君扑蝶,26,母鸡护雏,27,气息归元,28.开合拉气,29,气息归元。
30,宿鸟投林,31,巧女纫针,32,春风摆柳,33,苍鹰掐嗉,34,迎风摆莲,35,顺手牵羊,36,推波逐澜,37,马步单鞭,38,母鸡护雏,39,气息归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73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改编
第(一)段有22式
第一式起势⑴八字静立⑵扣脚左转
第二式揽扎衣
⑴两臂挑举⑵屈膝下捋⑶跟步伸掌⑷转体平摆⑸上步收掌⑹跟步推掌
第三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四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五式单鞭跨步单鞭
第六式提手上势收脚提手
第七式白鹤亮翅⑴上步提按⑵跟步双推
第八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九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十式左搂膝拗步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十一式手挥琵琶撤步挥合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⑴进步右穿⑵上步穿扣⑶跟步打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撤步收手
第十四式抱虎推山跟步双推
第十五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十六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十七式搂膝拗步(右)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十八式揽扎衣⑴撤步下捋⑵跟步平掤⑶撤步收掌⑷跟步推掌第十九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二十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二十一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二十二式肘底看捶虚步看捶
第(二)段有12式
第二十三式左倒卷肱⑴收脚托掌⑵转身搂推
第二十四式右倒卷肱⑴收脚托掌⑵转身搂推
第二十五式左搂膝拗步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二十六式左揽扎衣
第二十七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二十八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二十九式右单鞭跨步单鞭
第三十式右云手⑴收脚云合⑵转身云转
第三十一式高探马<西南> 虚步探掌
第三十二式左分脚<左前> ⑴扣脚合手⑵提踵合掌⑶独立分脚
第三十三式右分脚<右前>⑴沉肘合手⑵独立分脚
第(三)段有7式
第三十四式践步打裁捶⑴落脚收掌⑵转体穿掌⑶上步搂托⑷弓腿栽捶第三十五式翻身二起脚⑴翻身撇捶⑵上步钻拳⑶腾空二起
第三十六式披身伏虎⑴撤步伸掌⑵虚步握拳
第三十七式左分踢脚⑴沉肘合手⑵独立分脚
第三十八式转身右蹬脚
第三十九式进步左搬拦捶
第四十式如封似闭东撤步收手
第四十一式抱虎推山东跟步双推
第(四)段有12式
第四十二式开手面北转体开掌
第四十三式合手面北提踵合掌
第四十四式搂膝拗步(左)左后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四十五式揽扎衣左后⑴撤步下捋⑵跟步平掤⑶撤步收掌⑷跟步推掌第四十六式开手面西转体开掌
第四十七式合手面西提踵合掌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南北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西南和西北
⑴收脚合手⑵迈步分掌⑶收脚合手⑷弓步分掌⑸上步扶腕
第五十式进步揽扎衣⑴进退掤收⑵跟步推掌
第五十一式开手面南转体开掌
第五十二式合手面南提踵合掌
第五十三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五)段有4式
第五十四式左云手向东
第五十五式云手下势⑴跟步推掌⑵迈步推掌
第五十六式金鸡独立⑴提膝挑掌(右)⑵提膝挑掌(左)
第五十七式闪通背⑴退步扇掌⑵虚步按掌⑶进步架推⑷转身架推第(六)段有16式
第五十八式玉女穿梭
⑴转腰裹拧⑵上步架推西南⑶右转架推东北⑷左转架推西北⑸后转架推东南第五十九式高探马东南虚步探掌
第六十式十字拍脚面西⑴摆脚扣手⑵屈膝十字⑶独立拍脚
第六十一式上步指裆捶⑴落脚分掌⑵上步打捶
第六十二式活步揽扎衣
⑴撤步伸手⑵收脚回捋⑶进步双钻⑷上步收拳
⑸跟步前掤⑹撤步收掌⑺跟步推掌
第六十三式开手面南转体开掌
第六十四式合手面南提踵合掌
第六十五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六十六式单鞭下势东
第六十七式上步七星跟步搭腕
第六十八式退步跨虎提膝按掌
第六十九式转身摆莲独立摆腿
第七十式弯弓射虎东北弓步伸掌
第七十一式双撞捶东北跟步撞捶
第七十二式阴阳合一面南⑴撤步错拳⑵虚步挽拳
第七十三式收势八字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