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饲料粗纤维测定

合集下载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实验方法(酸碱法)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1mm(18目);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

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8、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试剂三、试剂1、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2、硫酸(GB 625)溶液,0.128mol/L±0.005mol/L,每100ml含硫酸1.25g。

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3、氢氧化钠( GB 629 )溶液,0.313mol/L±0.005mol/L,每100ml含氢氧化钠1.25g,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GB 601。

4、酸洗石棉(HG 3-1062):将中等长度的酸洗石棉在1:3盐酸溶液中煮沸45分钟,过滤后于550℃烧灼16h,用(0.128mol/L±0.005mol/L)硫酸溶液浸泡煮沸30min,过滤,用水洗净酸。

同样用(0.313mol/L±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过滤,先用少量硫酸溶液洗1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于550℃烧灼2h,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1g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m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如下:
1. 取洁净的称样皿,在103±2℃烘箱中烘30min,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后称重,准确至。

(重复操作,直至2次质量之差小于为恒重)。

2. 分析天平称取5g左右式样到称样皿中(每个样品2个平行,还要2个对照)盖子无需盖严,留缝在103℃烘箱中烘4h,取出盖好盖子,冷却30分钟称重。

3. 精确称取1-2g试样(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小于10%可不脱脂),放入250ml烧杯中,加沸腾的硫酸溶液200ml和1滴正辛醇,盖上表面皿,立即加热,应使其在2分钟内沸腾,且连续微沸30分钟,不断加煮沸的蒸
馏水维持原200ml体积不变,保持硫酸浓度不变。

试样不用离开溶液,如
在杯壁上沾有样品,用玻璃棒将其推入液体中。

4. 将绢布包在漏斗上,用真空泵抽滤,残渣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后抽干。

5. 用已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残渣转移至原容器中并加至200ml。

同样微
沸30分钟。

6. 立即用180℃烘2小时至恒重的G2玻璃坩埚过滤,先用25ml硫酸溶液洗涤,将残渣五损失地转移至坩埚中,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15ml乙醇洗涤。

7. 若未脱脂再加入乙醚5ml,滤干,取下,挥发掉乙醚,置于130±2℃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重。

8. 将G2玻璃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当温度达到550℃立即关掉,打开炉门2-3分钟,放入干燥器中30分钟,称重。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二)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二)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二)------------SQL-6 纤维测定仪1、原理: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木质素和木质素。

2、试剂溶液的配置:(1)硫酸溶液(0.128±0.005mol/L):取硫酸分析纯3.84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可(标定)。

(2)氢氧化钠溶液(0.313±0.005mol/L):取氢氧化钠饱和液17.6ml(或氢氧化钠12.52g)加蒸馏水1000ml溶解摇匀即可(标定)。

(3)正辛醇。

3、仪器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2)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3)粗纤维测定仪SQL-6及用具;(4)高温炉:有温度计可控制温度在500~600℃;(5)电热恒温箱(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6)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为干燥剂。

4、检测步骤:(1)在已编号的坩埚内准确的称取净干的平均试样或烘干无水的脱脂样品约1g;(2)接通电源、水源,开启主机电源开关(自来水尽量开足保证冷凝);(3)打开酸碱预热瓶上盖,分别加入已制备的酸、碱溶液以及蒸馏水,加热至预热瓶的90%,盖上冷凝球;(4)开启酸预热电源开关,预热酸至微沸;(5)将装有试样的坩埚移入仪器温室中,将下阀全部关闭,逐个拉出加热器手柄;(6)开启酸阀,逐个开启上阀,在消煮管内加入少量的硫酸(将试样淹没为准),再开吸开关,逐个开下阀,抽尽溶液,关吸开关和全部下阀。

然后将已预热好的硫酸加至刻度中间线(约150ml)后,再在每个消煮管内加入3-4滴正辛醇,开启定时器,同时按需要分别开加热器电源开关,调节选位旋钮可观察单个加热器电压。

先将电压调至最高220V。

待消煮液微沸,将电压逐个向下调至消煮管内液体微沸(以样品无沉淀为标准,电压中间调至100V,再调25-50V)。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1 简介
粗纤维是指不能在酸或碱性介质中水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
质素等物质的总和,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指标,直接影响动物的消化吸
收和生长发育。

因此,粗纤维的测定对于饲料研究和生产非常重要。

2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van Soest法和Weihe 法。

van Soest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燃烧残余物得出粗纤维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加入酸洗液中,用环保型破碎机均匀搅拌。

2.将混合溶液过滤,并用乙醚处理,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离出来。

3.将残渣干燥至恒重后,再在高温下燃烧,以得出残留的灰分含量。

4.通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质量及残肥灰分的质量来计算粗纤维
的含量。

Weihe法:这种方法是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过程,测定具有消化性的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计算粗纤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样品用酸洗液进行浸泡、预热等处理。

2.加入动物模拟消化液中进行模拟消化过程,将所消化的玉米纤维中的钙平衡。

3.分别取消化前和消化后的样品,测定其剩余玉米纤维的含量,以得出其消化量。

4.根据饲料样品总纤维和消化玉米纤维来计算粗纤维含量。

3 结束语
粗纤维测定是饲料品质评定中的重要指标,正确掌握粗纤维测定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能够提高饲料的生产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一、导入饲料中的粗纤维是指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对于合理配饲料、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将进修如何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二、目标1. 了解粗纤维的观点及其在饲料中的作用。

2. 掌握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三、导学1. 什么是粗纤维?粗纤维是指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在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越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就越低。

2. 粗纤维的作用粗纤维可以增进动物的消化,增加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但过高的粗纤维含量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3.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1)原理:粗纤维的测定是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然后计算得到粗纤维的含量。

(2)仪器:粗纤维测定器、烘箱、酸碱溶液等。

(3)步骤:a. 取适量样品,干燥至恒重。

b. 将样品加入粗纤维测定器中,用酸碱溶液进行提取。

c.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纤维残渣。

d. 烘干残渣至恒重,计算粗纤维含量。

四、实践1. 实验目标: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2. 实验步骤:a. 取适量饲料样品,干燥至恒重。

b. 加入粗纤维测定器中,进行提取。

c.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纤维残渣。

d. 烘干残渣至恒重,计算粗纤维含量。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为X%。

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修了粗纤维的观点及其在饲料中的作用,掌握了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提高了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理解。

在以后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中,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调整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六、拓展1. 了解不同动物对粗纤维的需求量。

2. 探讨粗纤维含量对动物发展发育的影响。

3. 钻研如何通过饲料配方调整粗纤维含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物饲养水平,增进畜牧业的发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实验方法(酸碱法)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1mm(18目);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

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8、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试剂三、试剂1、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2、硫酸(GB 625)溶液,0.128mol/L±0.005mol/L,每100ml含硫酸1.25g。

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601。

3、氢氧化钠(GB 629 )溶液,0.313mol/L±0.005mol/L,每100ml含氢氧化钠1.25g,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GB 601。

4、酸洗石棉(HG 3-1062):将中等长度的酸洗石棉在1:3盐酸溶液中煮沸45分钟,过滤后于550℃烧灼16h,用(0.128mol/L±0.005mol/L)硫酸溶液浸泡煮沸30min,过滤,用水洗净酸。

同样用(0.313mol/L±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过滤,先用少量硫酸溶液洗1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于550℃烧灼2h,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1g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mg。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原理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原理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原理饲料粗纤维测定是饲料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饲料中的纤维成分含量。

它是通过提取饲料样品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然后计算得出饲料粗纤维含量的。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将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类等水溶性成分溶解掉,留下不溶性成分即为纤维物质。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将饲料样品经粉碎处理,使其颗粒大小均匀细小。

然后,取适量的样品称量并记录质量。

2. 提取可溶性纤维:将饲料样品加入到提取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液(通常是中性洗涤剂溶液)。

然后,用搅拌器在适宜的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使样品中的可溶性纤维溶解为提取液中。

3. 过滤:将提取液和残渣过滤分离,过滤液中的可溶性成分将被滤掉,残渣中的不溶性纤维留下。

4. 干燥和称重:将过滤后的残渣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直至完全干燥。

然后,将残渣称量并记录质量。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粗纤维含量(%)=(残渣质量- 空白质量)/ 样品质量×100其中,残渣质量为经过干燥后的残渣质量,空白质量为提取液和材料的质量,样品质量为饲料样品的质量。

饲料粗纤维测定的原理是基于川崎法和英国时间饲料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这些方法利用中性洗涤剂溶液作为提取液,可以较好地分离出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

在提取过程中,中性洗涤剂溶液能将饲料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掉,并且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产生细微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溶剂中的纤维含量增加。

此时,通过过滤分离可得到含有纤维物质的残渣。

在干燥过程中,使用烘箱进行加热干燥,以消除残留的水分。

然后,通过称重的方式得出干燥后残渣的质量。

根据所得质量数据,结合样品质量和空白质量,可以计算得出饲料粗纤维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饲料粗纤维测定时,应尽可能避免引入外源性的纤维物质。

同时,在提取和干燥的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好提取液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提取效果的准确性。

此外,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适当控制,以避免产生额外的热失重或溶剂挥发。

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测定标准

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测定标准

实际上,100多年来世界各国一直沿用的是由德国科学家Hennberg和Stohman所创立的Weende饲料分析体系。

该分析体系是把饲料分成6种组分来分析测定:①水分(干物质);②粗灰分(矿物质);②粗蛋白(N x 6.25);④粗脂肪(乙醚浸出物)⑤粗纤维;⑧无氮浸出物(NFE,计算值)。

这种饲料分析体系显然是饲料的概略分析(Feed Proximate Analysis) ,但也是最基本的饲料成分分析。

按照GB10648-1999 饲料标签的规定:蛋白质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复合顶混料等饲料都要把水分、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做为保证值项目进行标注。

饲料组成成分的分析对饲料组成成分的分析是研究营养物质的利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最基础的工作。

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概略养分分析法把饲料组成成分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EE)、粗纤维(CF)和无氮浸出物(NEF)。

(一)水分饲料中的水分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水和结合水。

饲料分析中经常测定总水分,采用干燥失重的方法。

对于不同饲料,干燥的方法应考虑其理化性质而有所区别。

尽管饲料中的水分营养价值不大,但是测定饲料中的水分可得出饲料干物质的含量,这与饲料的能量含量密切相关,因此水分的测定意义重大。

本方法依据GB6435—86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它适用于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水分含量的测定,但不适用于做饲料的奶制品、动植物油中的水分测定。

1.方法原理试样在(105±2)℃烘箱内和常压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的质量为水分。

2.仪器设备(1)植物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试验筛:孔径0.42mm(40目)(3)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4)称量皿:玻璃或铝质,直径40mm、高25mm(5)电热式恒温烘箱:控制±2℃;(6)干燥器:变色硅胶干燥剂3.样品的制备(1)选取有代表性的原始样品不少于100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洗涤剂溶解物(ADS) (半纤维素)
残渣 (木质素和硅酸盐)
溶解物 (纤维素)
Van Soest纤维素
分析方案
烧尽(逸出) 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残渣 (灰分、硅酸盐)
滤袋技术在纤维测定中的应用




滤袋技术(FBT)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 种简便易行,高效准确分析技术。 该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和食品中粗纤维 (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的测定。 199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加拿大共同合作,开发了 Ankom纤维测定仪,获得专利。 自1996年以来,在世界上75个国家广泛的应用(美 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一滴防泡沫剂(不宜过多, 过多使测定结果偏高);用 蜡笔在液面处划一刻度线, 同时加玻璃盖或连接回流冷
电 炉 消 煮
凝管;
抽滤布氏漏斗、高角烧杯
2 )将高角烧杯立即放电炉上加热,在 1-2 分 钟内沸腾,然后用小火继续沸腾 30 分钟( 保持沸腾状态);
注意:在加热过程中,使
溶液保持浓度不变,如有
H2SO4溶液ML 20
NaOH溶液毫升数 20
2、硫酸(H2SO4)溶液配制:
﹡配制1000ML 0.255 N H2SO4 取多少毫升? 量取7ML H2SO4 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标定H2SO4溶液(用0.315 N NaOH 标准溶液) 量取20MLH2SO4溶液—加2滴0.2%甲基橙指 示剂,用0.315 N NaOH 溶液滴定ML数? (16ML) N H2SO4=NaOH当量浓度×消耗NaOH ML = 0.315×16 = 0.252
测定原理(续)

应用酸性洗涤剂可将NDF各组分进一步细
分。植物性饲料中可溶于酸性洗涤剂的部
分称为酸性洗涤剂溶解物(ADS),它包
括NDS和半纤维素;剩余的残渣称为酸性
洗涤纤维(ADF),其中包括纤维素、木
质素和硅酸盐。

由NDF和ADF之差,可得出饲料的半纤维
素含量。
测定原理(续)

应用72%硫酸消化ADF,纤维素被溶解,其
自动纤维测定仪(NDF、ADF) ——美国产
滤袋技术分析纤维的优点

采用滤袋技术分析粗纤维时,省去了抽滤,而且 可批量进行测定。归纳以下优点:
(1)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采用滤袋技术,可消除很多影响纤维素分析结果 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因素。 操作人员间由于操作误差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 大大降低,甚至可完全消除,从而使分析结果重 现性很好。操作人员只需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就可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从ADF值中减去 72%硫酸消化后残渣部分,则为纤维素含量。

将经72%硫酸消化后的残渣灰化,留下的灰 分即为饲料中硅酸盐的含量。在灰化中逸失 的部分即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见于上述所讲的,利用洗涤剂纤维分析法, 可以准确地获得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纤维
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
饲料粗纤维的测定
粗纤维测定方法
1)酸碱处理的方法(常规法)
2)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3) 滤袋技术在纤维测定中应用 4) Tecator公司Fibertec System纤维测定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范氏(Van Soest)中性(NDF)和 酸性(ADF)洗涤纤维测定法

传统的粗纤维测定法(酸碱洗涤法)存在严重的
抽滤 洗涤 三次
2)立即放电炉上加热—
过滤—不含碱(与酸处 理步骤2-3相同);
电 炉 消 煮
(四)上坩埚:
1)将古氏坩埚铺上薄层石棉; 2)用少量热蒸馏水残渣——全部移入古氏 坩埚——用抽滤瓶抽滤——反复多次; 3)再用25ML乙醇冲洗坩埚中残渣;
(五)烘干称重—炭化—灼烧—称重:
1)将坩埚放入105℃烘箱中烘3小时——移入 干燥器冷却——称重; 2)将坩埚放在电炉上小火慢慢炭化至无烟(坩埚盖 半开着)——放入550 ℃茂福炉中灼烧30分钟后将 坩埚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恒重。
缺点,测得的结果仅包括部分纤维素和少量半纤
维素以及木质素。所测定粗纤维含量要低于实际
含量,而计算得出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则又高于实 际含量。另外,粗纤维不是一种纯化合物,而是
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鉴于此,Van Soest 提出了
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

应用中性洗涤剂分析饲料,使植物性饲料中 大部分细胞内容物溶解于洗涤剂中,称为中 性洗涤剂溶解物(NDS),其中包括:脂肪、 糖、淀粉和蛋白质;剩余的不溶解残渣主要 是细胞壁成分,称为中性洗涤纤维(NDF), 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 盐和很少量的蛋白质。
刻度,浓度不变);
3、更换试剂试洗涤至中性防止酸碱的中和;
4、消煮时间控制在30分钟,抽滤控制在10分钟;
5、对于淀粉、脂肪含量高的样本,抽滤时很困难,应
加少量经过处理的石棉,方便抽滤。
五、溶液的配制
1、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 ﹡配制100ML 0.313N NaOH—称固体NaOH多少 克? 称12.5克NaOH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定NaOH(用0.1NHCL反滴定) 量取20ML上述 配制的NaOH溶液—加2滴 0.1%甲基红指示剂—用0.1NHCL溶液滴定ML 数(消耗HCL 大约63ML)。 0.1 ×63 HCL当量浓度×消耗HCLML N NaOH = = = 0.315
量(见下图)。

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常规分析中测定粗纤维
时存在的问题。

选用NDF、ADF测定方法无疑是纤维素测
定的一项重大改革。
植物性饲料
中性洗涤剂溶解物(NDS) (脂肪、糖、淀粉和蛋白质) 中性洗涤纤维(NDF)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ADF) (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3)碱并可水解饲料中大部分的木质素。
3、酒精处理可溶解饲料中的树脂、单宁、色素以
及剩余的脂肪和腊质。
二、粗纤维测定步骤
(一)称样: 称取2克样本, 转入高角烧杯中;
请注意: 含脂肪在1-10%可不脱脂;
10%以上必须脱脂;
还可利用测脂肪后的样本;
(二)酸处理:
1)在高角烧杯内加入煮沸
0.255N 硫酸溶液 200ML;加
酸、碱处理的目的
1、用0.255N稀硫酸处理: 1)硫酸可水解饲料中全部淀粉和大部分半纤维素; 2)硫酸并可水解饲料中部分蛋白质; 3)硫酸并可溶解部分碱性物质和全部植物碱;
2、用0.313N稀碱(NaOH)处理: 1)碱可水解饲料中大部分蛋白质;
2)碱并可溶解酸不能溶解的全部半纤维素(除脂
肪以外);
Tecator公司Fibertec System 纤维测定仪

特卡托纤维测定仪
——是一种适用于新旧测定 纤维方法的半自动化仪器。 使用方便、灵活;该仪器 既适用于实验室的常规分 析,又可用于研究和开发。
本实验系统仅介绍常规 粗纤维(酸碱)测定法
一、基本原理 绪 论
◆粗纤维的常规方法是在强行规定的一定条件下测定
烘箱
电炉
茂福炉
三、结果计算
粗纤维含量%= 粗纤维重(克) 样本重(克) W1-W2(克) = W(克) ×100 ×100
W=样本重;W1=坩埚及残渣烘干后的重 W2=坩埚及残渣灼烧后的重
四、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样品细度要求在40目,不要过粗或过细;
2、消煮时注意酸碱溶液浓度的恒定(保持杯内溶液至
的,主要内容是:将样品用一定量和一定浓度的弱
硫酸和弱碱(氢氧化钠)溶液,在特定的条件下, 消煮一定时间后过滤,这样除去样本中可溶于酸碱 的物质,再经过高温炉灼烧扣除样本中矿物质的量 ,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
制规定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是以纤维素为 主,但还有少量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蒸发,应添加热蒸馏水至
电 炉 硝 煮
刻度处(200ML)
3)30分钟后用布氏漏斗 过滤 首先将杯内硫酸液抽滤 干净(要求10分钟内完 成)——再用一定量沸 水洗涤残渣三次,用试
纸检查呈中性反应为止
(不含酸);
抽滤 三次
(三)碱处理:
1)量取200ML0.313N氢氧 化钠溶液冲洗滤布上的 残渣和玻璃棒;
(2) 分析成本降低。一方面由于 Ankom 纤维分析系统比 目前市场其他纤维素分析仪器的廉价,更主要的是操 作人员不必专门看守,而同时可交替进行其他分析工 作。熟练的操作人员, 1d可测定 4批纤维素分析样品, 共96个。工作效率可大大提高。分析每个样品的劳动 力成本可减少50%以上。
(3) 安全。 Ankom 纤维素分析系统免除了人工直接处理 热的化学试剂。整个分析过程非常安全。 (4) 分析结果准确。在世界许多著名实验室进行大量的 对比分析数据表明,滤袋分析技术适合于各种样品, 并且其分析结果可与传统方法(酸碱法)结果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