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叶 军
( 阳县人民医院 , 正 河南 正阳 4 3 0 ) 66 0
近年来 , 随着高血压发 病率的逐年上 升 , 抗高血压新 药也 在不断涌现, 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 T) A 拮抗剂是继血管 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 ( E ) AC I后又一类新 型降压药 。因 A T拈抗剂药物都 以“ a a ” S  ̄ n结尾 , 人们又将其通称为沙坦类药物。现就沙坦类药 物的药理作用 、 临床应用及其代表药物综述如下。
19 ,5 5 :6 9 7 1 ( )1 1
7 刘新 , 肖颖 , 盛传家 , 翼状胬 肉的发生 与角膜缘干 细胞缺乏的病 等.
理研究【 . J 中国实用 眼科杂志 ,0 32 ( ) 9 ] 20 ,1 7 : 9 4
8 C rn oM .tr ̄ m sa al idc o fut v l n ̄ in a ooe TPey u a n er n it ro lai e is o : y r 0t
Ag n Ⅱ所致的动脉血 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
1 对 脑血 管 的保 护作 用 循环 和 脑组 织局 部生 成 的 . 4 Ag n Ⅱ对脑血 流发挥 重要 调节 作用。但 A g n Ⅱ含量过 高可引起 脑血管痉挛 , 增加脑卒 中的危险。 沙坦类药物作用于 A T能持续 地抑制 A g n Ⅱ导致血管纤维样坏死和动脉壁增 厚 , 能在降低 也 动脉压的情况下仍可增加脑血流量 , 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
维普资讯
■ 鼢眉目鲺囤
5 柳林 , 旺, 杨德 王莉莉 , 翼状胬 肉发病机理 的免疫 学研究【_ 等. J中国 ]
实用眼科杂志,9 4 1 (2 :0 19 ,2 1 )7 6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沙坦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达到降压效果,同时也具有其他保护作用。

本文将从药理作用、药物机制等方面对沙坦类药物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

1. 药理作用沙坦类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降压作用:(1)扩张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素,它能够促进血管收缩、高血压等。

沙坦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的效果,降低血压。

(2)减少盐水潴留。

沙坦类药物还可以减少机体对盐水的摄入,促使尿钠排出增加,从而减轻机体的盐水负荷。

(3)减少心肌肥厚。

沙坦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减轻心肌负担,减少心肌的肥厚,防止心肌损伤。

(4)防止肾脏损害。

沙坦类药物能够减轻肾小球的压力,防止肾脏损伤,同时还能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提高,增加尿量。

2. 临床应用沙坦类药物广泛用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治疗。

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治疗。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沙坦类药物具有以下优点:(1)效果显著。

沙坦类药物在降压效果上与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相比较具有更快、更显著的降压效果。

(2)不良反应小。

沙坦类药物虽然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为抗高血压药物,但相对ACEI来说,其不良反应更少,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更为适用。

(3)副作用小。

沙坦类药物还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少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疲劳、头晕等轻微反应。

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1)易出现低钾血症。

沙坦类药物在减轻机体盐水负荷的同时,会减少机体钾的流失,从而容易出现低钾血症,需要及时监测血钾值。

(2)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概率较大,需要与医生慎重搭配。

(3)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女性。

沙坦类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潜在的伤害,对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而言需要慎重使用。

_沙坦_类药物的研究进展_

_沙坦_类药物的研究进展_

_沙坦_类药物的研究进展_目前,沙坦类药物(Sartans)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沙坦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血管的效果。

研究表明,沙坦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沙坦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治疗高血压方面。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研究发现,沙坦类药物通过抑制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₁)的活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脏负荷,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沙坛类药物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新的血压调控机制,如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₂)的活性,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其次,沙坦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全球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沙坦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通过抑制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₁)的活性,减少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此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沙坦类药物还具有降低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这为治疗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再者,沙坦类药物在肾脏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治疗中也有广阔的前景。

沙坦类药物通过抑制RAS系统的活性,降低肾脏内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从而减少肾脏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保护肾小球和肾实质的功能。

研究表明,沙坦类药物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此外,沙坦类药物还能够减少依赖RAS系统的药物的使用,降低肾脏疾病患者的药物负担,提高治疗的效果。

最后,近年来,沙坦类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坛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功能,减少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神经细胞的生存和重建,对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氯沙坦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的药理作用如下:1. 扩张血管:氯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壁的作用,减轻血管的收缩,促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2. 抑制血管壁肥厚:血管紧张素Ⅱ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导致血管壁肥厚。

氯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减少血管壁的肥厚,改善血管的弹性和功能。

3. 促进尿量增加:氯沙坦可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使钠离子和水分的排出,从而增加尿量。

4. 保护肾脏功能:血管紧张素Ⅱ能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和尿素重吸收的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

氯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的作用,减轻肾小球的损伤,保护肾脏功能。

氯沙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1. 高血压治疗:氯沙坦被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减轻血管收缩和血管壁肥厚,进而降低血压。

氯沙坦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心力衰竭治疗:氯沙坦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血管紧张素Ⅱ在心力衰竭中具有心肌重塑和纤维化的作用,而氯沙坦能减轻这些不良的心血管效应,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3. 防止心肌梗死:氯沙坦还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而氯沙坦能减轻或阻断这种损害作用,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4. 其他应用:氯沙坦还可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如蛋白尿等症状。

它可以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的损伤,改善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氯沙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预防的药物。

其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功能,保护肾脏和心脏。

使用氯沙坦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患者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沙坦类降压原理

沙坦类降压原理

沙坦类降压原理
沙坦类降压原理
沙坦类药物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降压药,其成分包括洛卡特普(Losartan)、厄贝沙坦(Irbesartan)、坎地沙坦(Candesartan)、厄贝利普酮(Eprosartan)和提诺沙坦(Telmisartan)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血压,从而防止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沙坦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这是一个能够调节血压的生物学系统。

在RAAS系统中,肾素会促进
激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的生成,其具有升高血压和导致心脏和肾脏损伤的作用。

而沙坦类药物在体内作用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减少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此外,沙坦类药物还会促进一系列其他不同的作用,能够保护肾脏与
心脏健康,例如降低单核细胞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和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等。

总之,沙坦类降压药物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
少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同时,沙坦类药物还有其他保护心脏和肾脏的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厄贝沙坦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厄贝沙坦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厄贝沙坦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厄贝沙坦的作用厄贝沙坦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简称ARBs)。

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具有以下作用:1.1 降低血压:厄贝沙坦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Ⅰ受体的结合,进而阻止血管收缩,扩张血管;此外,它还能减少肾小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减少血容量,进一步降低血压。

1.2 保护肾脏功能:血管紧张素Ⅱ对肾脏具有收缩作用,容易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厄贝沙坦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减少肾小球内压力,从而保护肾脏功能,避免进展至肾脏疾病。

1.3 减轻心脏负荷:由于降低血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心脏负荷,对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厄贝沙坦的功能主治厄贝沙坦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用于以下情况:2.1 高血压:厄贝沙坦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

它通过扩张血管、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等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2.2 心脏功能不全:厄贝沙坦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它可以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减少心脏的负荷压力,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增加心脏排血量。

2.3 肾脏保护:厄贝沙坦可以保护肾脏功能,对于高血压伴有肾脏病变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它可以减少肾小球内压和肾小球滤过压,降低蛋白尿和尿酸酐的水平,保护肾小球功能,预防肾脏进一步损伤。

2.4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厄贝沙坦还可以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它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 用法与注意事项使用厄贝沙坦需注意以下事项:3.1 用法:通常口服,每日一次,一般情况下建议在早餐前或餐中服用。

用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一般初始剂量为每日80毫克。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高血压患者共收治30例,均接受沙坦类药物治疗,分析应用效果和药理特性。

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效果较高,不良反应率较低。

经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发现替米沙坦作用时间最久,依贝沙坦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替米沙坦可彻底作用在人体肾脏部位,依普沙坦在胆汁利用中作用最好;依贝沙坦以周围组织内分布明显,依普沙坦多见于血液;氯沙坦、坎地沙坦、阿奇沙坦均含代谢酶2C9。

结论:沙坦类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沙坦类药物;药理作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高血压在目前非常常见,属于公共卫生问题。

沙坦类药物是临床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降压作用显著,作用时间长,且可良好保护心、脑、肾器官功能,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本文以2020年度收治高血压患者为例,分析沙坦类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特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患者有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跨度是40~78岁,平均值(58.29±3.41)岁,病程区间是1~11年,平均值(4.58±2.10)年。

这些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知情同意,无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在同意书上签字。

研究被伦理委员会支持。

1.2方法1.2.1沙坦类药理作用分析:(1)降压:可对人体血管紧张素兴奋度进行抑制,扩充人体血管,良好降压。

(2)肾脏保护:增强肾脏血液动力,降低血管阻力,保证肾小管滤过率,增强人体肾脏血液容量,保护肾脏。

(3)心肌过厚改善:对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的结合产生抑制,避免合成AII和AT1,改善心室肥厚,预防心肌梗塞。

(4)脑血管保护:调节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流动力,恢复动脉壁厚度,预防血管纤维化,避免血管坏死,增加脑部血流量,预防脑血管疾病。

沙坦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沙坦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沙坦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沙坦片的概述沙坦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

它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的活性,从而起到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等作用。

沙坦片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病等疾病。

2. 沙坦片的功能主治•降压作用:沙坦片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活性,减少血管收缩,使血压下降。

与其他降压药相比,沙坦片的降压作用持久稳定,对于血压控制和心血管保护效果较好。

•心脏保护作用:沙坦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它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降低心脏的负荷和压力,减少心肌肥厚和心脏肌细胞的黏连。

长期使用沙坦片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肾脏保护作用:沙坦片在肾脏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它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肾脏的损害,保护肾小球滤过膜的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减少尿蛋白的泌漏。

因此,沙坦片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

3. 使用沙坦片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禁忌症:沙坦片不适用于过敏体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患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钾等疾病的患者需要特殊谨慎使用。

•注意事项:服用沙坦片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用药: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定期检查:需定期进行血压检查、心脏功能检查和肾功能检查,以及血钾检查。

–避免饮酒:服用沙坦片期间需避免大量饮酒,以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避免暴晒和过度劳累:沙坦片有可能引起头晕和乏力等不适症状,因此应避免长时间暴晒和过度劳累。

4. 常见的沙坦片品牌和剂型沙坦片有多个品牌和剂型,常见的包括: - 氯沙坦片:适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 缬沙坦片:适用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

- 厄贝沙坦片:适用于高血压和肾病患者。

除了上述品牌和剂型,沙坦片还有其他的制药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和剂型。

5. 沙坦片的常见副作用沙坦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包括: - 头晕:由于沙坦片会降低血压,导致供血不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 目前我国已有 2亿多高血压患者, 占全球高血压患者的 1/5。

其中沙坦类、地平类、普利类和洛尔类药物等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有AⅡ、ARB、钙通道阻滞剂 (CCB) 等。

AⅡ是第一种血管紧张素 , 是一种受体拮抗剂 , 在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就已经有学者进行研发。

而 ARB 是一种受体拮抗类药物 , 随着人们对 ARB 类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 , 这类降压药具有长效、平稳、强效、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毒性小等优点 , 非常符合现代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求 , 如氯沙坦。

本文就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1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 1降压作用
A Ⅱ是一种血管紧张素, AⅡ这种受体拮抗剂最初被用为阻断高血压蛋白原酶 - 血管紧张素途径的靶点。

沙坦类药物的降压原理是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 以阻断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动脉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和增加压力敏感性功能 , 强力和持久的降低血压 , 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沙坦类药物还可以减少肾小管水、钠的重吸收和对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具有降压作用。

1. 2对心肌和血管壁的作用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 心肌肥厚的主要原因就有AⅡ合成增多。

这是因为AⅡ合成可使外周阻力和心肌收缩力增加 , 甚至会导致水、
钠潴留而使患者血压升高 , 从而引起心肌和血管壁增厚。

AⅡ还会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等非血液动力学现象 , 刺激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 从而导致心肌增厚。

沙坦类药物可直接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 阻断AⅡ与其受体的结合防止以上现象发生 , 即阻止心肌和血管增厚。

1. 3对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AⅡ对脑血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但若其含量过高会导致脑血管痉挛 , 从而增加脑卒中出现的概率。

ARB 是一种受体拮抗类药物 , 可持续性阻断由于AⅡ含量过高而导致的血管纤维样坏死和动脉壁增厚等不良影响 , 还具有可增加脑血流量 , 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出现。

ARB这类降压药具有长效、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毒性小等优点 , 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较 , 预防脑卒中效果显著 , 非常符合现代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求。

1. 4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ARB 通过阻断AⅡ与 AT1 受体的结合 , 干预局部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RAS) 而有降压的作用。

ARB 还有助于组织重构 , 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

比如应用AⅡ受体拮抗剂就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 比如氯沙坦 , 尤其是在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时 , 效果更显著。

如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 , 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沙坦类药物的改善肾血液动力学的作用能够改善肾血管血液的流动 , 降低肾小球内压力 , 保护肾脏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过程。

2沙坦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2. 1在抗高血压方面的应用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利尿药、- 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近几年出现的沙坦类药物安全性高 , 副作用少 ,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种降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可单独使用 , 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其中氯沙坦、缬沙坦同 ACEI 一样 ,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都非常有效 , 而且其降压作用更强 , 疗效可维持 24 h 以上。

服用也较方便 , 而且服用量少 , 即服药 1 次 /d, 咳嗽等副作用较少 , 因此这种药物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2沙坦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2. 1在抗高血压方面的应用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利尿药、- 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近几年出现的沙坦类药物安全性高 , 副作用少 ,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种降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可单独使用 , 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其中氯沙坦、缬沙坦同 ACEI 一样 ,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都非常有效 , 而且其降压作用更强 , 疗效可维持 24 h 以上。

服用也较方便 , 而且服用量少 , 即服药 1 次 /d, 咳嗽等副作用较少 , 因此这种药物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2. 2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方面的应用
沙坦类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