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分析、人力成本控制

合集下载

财务上人力成本分析报告(3篇)

财务上人力成本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成本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掌握企业人力成本状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本报告将对企业人力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二、人力成本构成分析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固定薪酬,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学历工资等。

基本工资在企业人力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是人力成本分析的重点。

2. 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这部分费用是企业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员工福利待遇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3.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包括带薪休假、员工培训、节日慰问等。

福利待遇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人工成本附加费人工成本附加费包括加班费、病假工资、事假工资等。

这部分费用往往与企业的生产规模、员工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人力成本分析1. 基本工资分析(1)岗位工资差异分析通过对不同岗位的基本工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岗位工资的合理性。

若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存在以下问题:①岗位价值评估不合理;②薪酬体系不完善;③人才流失。

(2)学历工资差异分析学历工资是企业对员工知识水平的一种认可。

通过对学历工资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是否重视人才发展,以及学历与岗位价值的匹配程度。

2. 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分析(1)缴费基数分析缴费基数是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的依据。

通过对缴费基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少缴、漏缴现象。

(2)缴费比例分析缴费比例是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的额度。

通过对缴费比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合理承担社会责任。

3. 福利待遇分析(1)带薪休假分析带薪休假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福利待遇,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对带薪休假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2)员工培训分析员工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部门用人成本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门用人成本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部门用人成本分析报告概述: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内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工作。

在日常运营中,了解人力资源成本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成本,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 人力资源成本的组成人力资源成本由多个方面组成,包括薪资、福利、培训、劳动力成本等。

具体而言,薪资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员工基本薪酬、绩效奖金、津贴等。

福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此外,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费用也应计入人力资源成本。

最后,劳动力成本是指为员工提供工作场所所需的物质与设备。

2. 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成本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公司规模、劳动力市场状况、员工福利要求等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首先,公司规模对人力资源成本有直接的影响,通常来说,大型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更高。

其次,劳动力市场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竞争激烈的市场会导致员工薪资的增加。

最后,员工对福利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会增加人力资源成本。

3. 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根据公司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人力资源成本的详细分析。

首先,薪资是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占据整个人力资源成本的约60%。

其次,福利方面的成本占据了30%,包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员工旅游福利等。

而培训的费用则占据了剩余的10%。

4. 改善措施针对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措施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1) 薪酬管理优化:审查薪资结构,保持内外部公平,调整制定合理的绩效奖金政策,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福利政策调整:根据公司预算状况和员工需求,合理配置福利,以提高员工福利满意度,同时降低成本。

(3) 培训成本控制: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4) 用人合理化: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员工配置,以减少劳动力成本的浪费。

人力资源部人员成本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部人员成本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部人员成本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部人员成本控制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实现成本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
1.优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质量,降低错选成本。

企业应严格招聘程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评甄选和深入细致的背景调查,确保招聘到的人员符合岗位需求,减少因人员不匹配导致的离职和再招聘成本。

2.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降低因员工能力不足导致的低效和错误成本。

同时,关注员工的职业规划和成长路径,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降低离职成本。

3.推行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公正的评估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4.优化人员配置: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业务变化,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和数量,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冗余。

同时,加强内部人才流动和岗位轮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降低人工成本。

5.推行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行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降低办公场所的租赁和装修成本,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6.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

例如,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员工信息管理、薪资核算等,减少人工操作成
本和错误率。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部人员成本控制措施需要从招聘、培训、绩效、配置、工作制度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制表:审核:批准:。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包括员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用、雇佣成本等。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因为人力资源成本占据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大,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控制和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今后的企业发展做出更为明晰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建立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表建立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表(人事账户)是方便对公司的员工成员进行分类并进行综合性的数据统计。

根据不同的部门、岗位或人员类别,分别列出员工数量、工资、提成、奖金、福利等详细信息,以明确每个岗位的人力成本并可随时进行调整。

2.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表中的数据加以汇总、分析并形成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报告可以包括各项人力资源成本的总体情况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占比、分部门、月度对比、季度对比、年度对比等。

3.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预算根据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企业可根据现有的人员结构、薪酬福利情况以及发展规划来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预算。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薪酬等方面考虑到长期稳定发展。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既要掌握方法,也要动态观察,对人员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出预警,同时,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员工的需求,使其始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1.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公司内部员工进行管理的重要规若,一些制度的合理化完善可以节约一定成本。

例如加强考核机制,改进用雇员的方式,实施绩效考核,减少员工流失等等。

2. 更加合理的薪酬管理不仅要在员工福利方面有所保障,也要合理设置薪资结构,让员工获得适当的回报同时也不增加企业成本。

这需要企业依赖于员工的工作业绩将收益和奖金设计得更为科学和合理。

3. 采用自主招聘和内部人才培养内部员工培养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不错的资源利用。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工资率
=工资总额÷销售额×100%
工资率是人力成本分析中一个非 常重要的数据,一个企业、行业
在排除特殊情况下它应该是个略
呈降低趋势的“常数”。如左图 为XX电子公司的数据,工资率 ≈9.55%。
人力成本科目 间接人员 直接人员 工资 合计 场地费 出差费 合计 票金 社保费 房租 工伤医疗费 供暖费 夜餐补助费 文体活动费 奖金 其它 福利 合计 培训费 学费 出差费 内培费 合计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 人力成本的有关概念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做人力成本分析
(what) (why)
第三部分 如何进行人力成本分析
第四部分 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第五部分 如何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how)
(how) (how)
第一部分 人力成本的有关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销售额 2004年1月 2004年2月 2004年3月 2004年4月 2004年5月 2004年6月 2004年7月 2004年8月 2004年9月 2004年10月 2004年11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月 20090336 22877584 29339218 35630616 31544443 43564099 43717313 44024961 54568640 50193689 50439971 40007937 40190063 26068184 43864199 50616207 57702662 64319347 69228938 7031309 65928814 488229555
在确保企业在同行业中中的正 常利润的前提下可以倒推各项 成本的比例,从而形成包括人 力成本在内的总成本优势—企 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人力资源人工成本管控

人力资源人工成本管控

人力资源人工成本管控
人力资源人工成本管控是指企业对员工工资、福利、奖金、津贴等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管控方法:
1. 预算控制: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包括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培训费用等,确保成本支出在可控范围内。

2. 成本效益分析:对人力资源投入进行效益分析,评估各项人力资源成本的价值和回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性。

3. 绩效管理:通过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4.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人力资源成本的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5. 薪酬管理:合理设计薪酬制度,确保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6. 培训和发展: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7. 福利管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合理配置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和招聘成本。

通过以上的管控方法,企业可以有效控制人力资源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人力成本是指企业在雇佣员工以及管理和开发员工方面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

在企业的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中,人力成本通常占据很大的比重。

因此,对人力成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控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力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用工情况和人力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便了解和评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和回报。

人力成本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人力资源需求:通过分析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和结构。

2.人力成本构成:对企业的薪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培训开发等人力成本进行详细统计,了解各项人力成本的比例和变动趋势。

3.人力成本效益:通过评估各项人力成本的效益和回报,包括员工生产力、绩效考核结果、员工流失率等,从而判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够带来有效的回报。

其次,人力成本控制是指对人力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优化,以达到在保证员工合理待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薪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薪资政策和薪酬结构,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和贡献程度进行薪酬测算和差异化管理,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培训与发展: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外部招聘成本。

同时,加强内部员工的岗位转岗和晋升机会,增加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忠诚度。

3.人员流失控制:建立健全的员工流失分析机制,了解员工流失的原因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关怀等,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4.弹性用工管理:根据业务的变化和季节性需求,灵活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数量,降低用工成本。

可以通过引入临时工、兼职工等方式,满足企业需求。

最后,对人力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成本管理体系和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

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对人力成本进行在线统计和分析,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人力资源成本作为企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了解人力资源成本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意义。

二、人力资源成本概述1. 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人力资源成本指的是企业为获取、培养、使用、激励和保留员工所付出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培训、招聘费用等。

2. 人力资源成本的分类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员工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员工工资、福利等;间接成本则是与员工间接相关的成本,如培训费用、招聘费用等。

三、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根据我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招聘与员工离职成本等方面。

(1)员工工资和薪酬福利:它是人力资源成本的核心部分,包括员工在岗位上的实际工资和各类津贴、奖金、保险及福利待遇。

(2)培训与发展:为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公司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进行培训与发展活动,例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职业规划等。

(3)招聘与员工离职成本:包括招聘渠道费用、面试费用、入职培训费用以及员工离职所产生的安置费用等。

2. 人力资源成本与企业效益的关系人力资源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合理控制和管理人力资源成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员工的创造力和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人力资源成本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通过深入分析各项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企业可以明确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关系,为企业制定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四、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管理建议1. 合理制定薪酬福利政策: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制定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政策,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2. 加强培训与发展:通过培训和发展,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八一法学硕士、哲学博士、培训师和英国际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EMBA特邀导师★《南方企业家》、《赢周刊》、《才富》、《人力资源》专栏作家★CCTV《绝对挑战》、东方卫视《决策》、东南卫视《海西点将台》常年特邀嘉宾第一讲人力成本概念人力成本主要包括薪酬和人事费用。

关于薪酬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做以下描述:一个雇主对雇员完成或将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货币结算支付给他的报酬。

包括:直接以货币支付的有:工资、奖金、津贴、红利;间接以货币支付的有:保险、医疗、休假。

通常情况下,薪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直接用货币支付的,另一部分是不一定支付给本人的,但企业里面的确发生了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开发费用,对内开发的费用主要指培训费用,对外开发的费用主要指招聘费用。

一、人力成本的概念人力成本是薪酬和人事费用的总和。

(一)人力成本的范围人力成本的范围可以列为三个部分:表1-1 人力成本的范围1.第一部分指雇员在标准工作时间里面的标准所得,就是员工上班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所付的报酬;2.第二部分指企业付出了而员工没有实际拿到手的货币,如企业为职工买的社会保险等,只有等到员工退休时才可以拿到,当下是拿不到的。

3.第三部分主要是指开发费用,包括对内开发的培训费用和对外开发的招聘费用。

这三个部分在不同的行业中会有不同的比例标准。

直接成本指员工的直接所得: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红利、职务津贴、遣散补偿等。

间接成本指企业付出但员工未必能够直接所得:如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开发成本指为增加员工数量或能力而支出的成本,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不含培训设备设施费用)。

(二)人力成本的固定成本在整个人力成本当中,有一部分叫固定的人力成本,因为它基本上不会因为增加了产量或者服务而直接增加,所以也称间接人力成本。

如:某公司有1000人,总经理是50万的年薪,不会因为员工增加到了1500人,总经理的工资就一定乘以1.5或者乘以1.2系数。

1.基本固定:高管人员、主要职能负责人、固定岗位等,如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财务主管、门卫、绿化工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人力成本,称之为固定人力成本。

如企业有几个门,一个门一个人或者三班倒,不会因为企业产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一个保安和门卫,绿化工的多少取决于绿化面积的多少,也不取决于产品产量和服务。

2.相对固定:是指加强内部职能或者内部服务而增加的人员,如市场调研专员、培训师、质量分析员、ISO专员。

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可能有多个岗位或多项职责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公司规模大了,就可能会增加相应的专门人员。

【案例1】招聘专员和培训专员,很多人说这是两个岗位,当公司的招聘工作量不是特别大,内部培训也主要是限于新进员工入职培训时,此时就可以把这两个职位合并成为一个岗位的职责。

岗位与职责之间是一个辩证关系,没有说岗位和职责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课程的增加,为了改善内部的管理和内部的服务,原来合二为一的又可能要分开,增加一些新的岗位和职责,但基本上它们不会随着产量或者服务的增加而同步增加。

像为了强化内部职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而增加的一些人员,如市场调研人员、培训师、质量分析师、ISO专员都属于相对固定的人员。

(三)人力成本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也分为直接变动和间接变动。

1.直接变动直接变动主要是以工时或者是以工作量计量为主的岗位人员,会直接因为产品或者是服务增加而增加。

比如有些五星级酒店的大客户经理,一个大客户经理同时可能跟进的大客户有若干个,随着大客户人数的增加,就不得不增加相应的客户经理人员。

这类人员是变动的,是以工作量或者工作时间为计量单位的,主要包括直接的生产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计量或者计时来计算他的业绩,像餐厅的服务员,一个服务员负责几张台、负责几个包厢是定量的,一般一个服务员负责五个包厢,如有十个包厢的时候,就要增加一个人员。

还有建筑工人、矿工、导购员,都是管特定的某一个区域,不可能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商场,就两个导购员跑来跑去,他们都属于直接变动的人员。

2.间接变动随着直接变动而必须增加的人员,如三班制的班长、制程检验员等。

以前是两班倒,现在是三班倒,晚上也得增加一个班长、增加一个主管,增加人员就会增加相对应的岗位。

以前制程检验是两个人,为了加强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在增加到了五个,如此就会增加一个班长,它就属于间接变动,不会在计算人员的时候直接计算出来。

二、人力成本的有效性是指人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够直接产生增值的效果,在一个企业里,有效人力成本和无效人力成本是同时存在的。

(一)无效人力成本无效人力成本,是指不能为产品或者服务增值的人力成本。

就是花了钱,也不会提高产量,也不会提高服务质量,至少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也很难找到两者必然的关联性。

包括:1.不需要的职能或工作程序重复的人员某些职能实际上对企业的绩效而言甚至有副作用,但是因为上级单位要求一定要增设这个部门,如果没这个部门,检查就通不过,所以不得不设。

2.需要但工作量不饱和的富余人员有很多岗位的工作量是不饱和的,像以前有的专职打字员的岗位,只有打字的工作,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家都会打字了,有些打字员就没活干了,闲得很,就属于这种情况。

3.人力成本的投入与绩效比较低的人员一个人的固有价值取决于学历、工作经验、职务经历。

岗位价值就是你在这个岗位上能够做出什么,另外是绩效价值,就是企业有没有必要非得要请一个博士来当秘书。

【案例2】某企业招聘,写了一份招聘启示:招聘秘书一名,要求英文六级,口语流利。

过了一段时间,招进来的这位秘书开始纳闷:为什么要求英文六级?为什么要求口语流利?自打我进公司就没有用过一天英文。

她就去问老板,老板说:谁说没英文,公司名称不就是英文吗?DA HAO。

如此看来,像这种企业的固定成本增加太大了,因为大材小用,工资肯定会增加,并非非增加不可。

老板的解释很有道理:我写招秘书一名,如不要求英文六级,嫌我企业的门槛低,结果没有人来应聘,写了要求英文六级,有100个人来应聘。

我宁可多付一点工资,也不能招不到人啊。

这也是中国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的一种背离,招工人招不到,招经理一大把,这说明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大大优化。

4.遣散费用、招聘费用、工伤费用无效成本是企业花冤枉钱,但是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没有任何作用。

无效成本在企业中是很严重的,像遣散费用,员工做了几年,企业要解雇他或者他要离职,就可能要给他补偿,这无疑是无效成本。

招聘费用也是无效成本,工伤费用也是无效成本,所以应该尽量不发生或者少发生。

结论是:任何企业不可能消除无效成本,只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它。

(二)有效成本有效成本是与无效成本对立的人力成本。

把人力成本放在有效的方面,它就会为产品或者服务增值,有人说加班费也是无效的,但正常加班费的产生,就意味着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了,应该是有效成本。

(三)人力成本率整个产品的成本包括四个部分:制造成本,制造成本里又包括直接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管理成本和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做人力成本分析与做财务部门的分析还是有区别的,人力成本当然也包括一线的直接人工,但在财务计算方式中,就会把它直接划分到制造成本里。

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总额÷销售额×100%什么是人力成本的有效率?就是指有效的人力成本占到企业全部成本的比例。

这个比例对于分析判断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企业的人力成本花了一百万,有效成本不可能是一百万,也不可能是零,可以通过逐年跟同行业数据的比较,得出一个结论。

假如某人在任五年,可将五年来的人力成本进行计算,就知道有效率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

第二讲、为什么要做人力成本分析影响人力成本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外部因素,一个是内部因素,(一)外部因素影响人力成本1.物价上涨了,产品的附加值没涨,但要给员工加工资。

像保安员,尽管岗位没有发生变化,但因为物价的上涨,还是要给他加工资,否则他的生活都成问题了。

2.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发生变化。

现在想招到与前几年同样岗位的人工,只有提高工资才能招到。

在十年前,外出务工的人,特别是一般的操作人员,基本上是以广东的珠三角为主要的聚集地,因为广东的工资相对高一点,大家都往那边跑。

但现在招不到人了,出现了两百多万人的劳动力缺口,怎么办?只有两种结果:企业关门。

如果企业的产品本身不能增加附加值,或者产品没有转型,就无法承受现在高涨的劳动力成本,那就只有倒闭关门。

十年前做一双鞋子卖8美元,十年后做一双鞋子卖7美元,十年前的一般操作人员工资800元/月,十年后要付出1200元/月,但是鞋子并没有增值,企业肯定会关门。

企业搬家。

像候鸟那样,搬离珠三角地区。

3.企业所在地的差异当然,像北京这样的城市的人力成本,相对比较偏远的中小城市当然要高一些,人力成本的绝对值也会高一点,也许北京的人口素质比较高,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所发挥的职能会比内地高一点,所以,人力成本率的绝对成本会上升。

【案例3】有一次,一位中国专家跟一位日本先生一起算人力成本,发现中国的人力成本比日本的人力成本要高出13%。

人人都知道,日本一个劳动力的工资相当于中国差不多50个劳动力的工资,怎么我们可能比日本还高13%呢?日本先生是这样算的:就某一个产品细分而言,日本的人力成本的确高很多,但中国工人五个人干的活,他一个人就干完了,劳动的生产效率很高,当然这中间还有设备现代化的因素。

很多公司的架构很有意思,上面是董事长,一根线下来是副董事长,再一根线下来是总经理,再一根线下来是副总经理,再一根线下来可能有两个总监,有时一根线下来其实就管一个人。

在日本,像总经理这样一个管理者,大概可以管到10个到13个人,而管理学理论上都是七到八个人,平均一个班长管工人的数量,大概是在50人到80人,而在中国企业,平均是23人到35人,这样的话,管理人员的成本当然是相当高的。

(二)内部因素影响人力成本1.企业规模是不是企业规模越大,人力成本就会越高,或者是企业规模越大,人力成本就会越小呢?这个要做边际人力成本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无效人力成本肯定是大的。

2.销售额销售额也会影响到人力成本。

因为在人力成本里,有很大部分是固定人力成本,假定销售额1000万,总经理年薪是50万,销售额达到2000万,总经理的年薪大不了55万,如果销售额翻了一倍,总经理的年薪增加了10%,翻了三倍,相当于增长20%。

相对来讲,销售额的增大,对人力成本率的降低是有帮助作用的。

3.利润状况在讲人力成本的时候,尽量避免利润的概念,因为人力成本本身跟利润关联不大。

如果企业家从利润里拿出一部分和员工来分享,发奖金或是分红,如果把这一部分也列入人力成本,那就跟利润状况有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