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

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
Ab t a t I i p p r r s o t c p n x r c st e t s ae i l o a a i e su y o sr c : n t s a e ,f h t ma o l o e e e t ta e t t r ,c mp r t t d n t h e y a h m a v wo
mi e ta t g t r et e , h x r c i n r t s8 . 9 ; h p i m x a t n c n i o s r : n, x c i e i s t e e ta t ai wa 9 8 % t e o t r n h m o o mu e t ci o d t n e r o i we t e r t fs l o l u d wa h ai o i t i i s 1:3 m ir wa ep we 6 , ir wa e t S e ta t g t o o d q , c o v o r3 0 W m c o v i me 1 , x r c i 5 n wo t s v ro s f co s i e m ir wa e p we n c o v i o mi i z e i a t p a st e i me , a u a t r t c o v o ra d mi r wa e t i nh me t n mi et mp c , l y h h a x l r l t e e ta t n r t s 75 % , O k o a e eo g n cs l e t n a c s .9 , u i ay r e, x ci a i wa . 8 i o h r o o 9 S a s mp d t t r a i ov n h n e 6 % c r oh e 7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科研人员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优化。

本文将就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番茄红素的特性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丰富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其在番茄果实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癌、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提取番茄红素对于开发和应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步骤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选取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对番茄进行清洗、切片、去皮等预处理操作,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番茄红素所在的细胞结构。

2. 提取:用适当的溶剂将番茄红素从番茄细胞中萃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乙醇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3.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悬浮物,获得纯净的番茄红素提取液。

4.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溶剂,获得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

5. 结晶或凝胶化:通过结晶或凝胶化等方法将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番茄红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1. 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和比例: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比例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

不同的番茄品种和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和比例。

2. 优化提取时间和温度:提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番茄红素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调节提取时间和温度,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3.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对于保留番茄红素并提高提取效率也很重要。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干扰物和提高番茄红素的释放率。

4. 使用辅助技术:辅助技术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溶解度和提取速度,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

1、工艺识别:番茄红素原料的制备有多种工艺,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化学合成技术:原理是以醇、醛或膦盐类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番茄红素,原料、产品均为化学品,且产品结构与天然品存在差别,其特点是安全性、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

微生物发酵技术:原理是利用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菌生物合成,其特点生物安全风险。

化学溶剂提取技术:原理是基于番茄红素的脂溶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以高温蒸馏方式将溶剂挥发。

其特点是:1.介质均为化学溶剂,有溶剂残留风险;2.高温条件下,其他有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SFE(超临界萃取)技术:原理是利用番茄红素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从而在高于临界温度(Tc=31.26℃)、临界压力(Pc=7.2Mpa)条件下萃取产品,然后减压、调温,超临界流体恢复气体状态,番茄红素析出。

其特点是1.无任何污染,天然、安全;2.植物甾醇、β-胡萝卜素、天然磷脂、VE等有效营养成分得以充分保留,抗氧化成分协同作用,效果佳;3.技术难、得率低、成本高。

合成法因为成本较低,故为大多低端产品首选;化学溶剂提取的产品属天然产品,但由于溶剂残留的可能性,如果处理不当,会有潜在危害,此类产品以中基、中粮为代表品牌;超临界萃取工艺因其不用溶剂的特点,相对更为安全,但因成本较高,并不被很多厂家青睐,代表品牌有红帆、天健齐康和来康蓓。

番茄红素的来源包括从番茄中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生产等方法,lyc-o-mato 天然番茄红素是由全球天然番茄红素领导者以色列Lycored NatuialIndusuies Ltd. 公司经特殊番茄品种LRT番茄萃取的天然番茄红素,该品种的番茄番茄红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6-10倍。

以色列的Lycored Natuial Indusuies Ltd. 公司,是最早进行天然番茄红素的工业化提取,在相关生产领域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番茄红素生产工厂,是世界最大天然番茄红素供应商。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张邦 建 王 海峰
侯 成 林
04 3 ) 10 5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 物工程系 , 包头
Z N a gj n WA G H if g HA GB n-i a N a e HO hn -i -n UC eg l n
( pr noBooy nier g B oo Lgtn ut V ct nleh i l oeeB o o 0 4 3 ,h a Deat tf i g E g ei , aT u i Id sy oai aT cnc C lg, aT u 1 05C i ) me l n n h r o a l n
a l e d n i s 4 o r , d ig 6 l e fgu be f e ig t me wa 8 h u s a d n i r o l - t c s ,h s s i b ef r n ai n p ro 0 h u s o e t e mo t u t l me t t e id i 1 o r. a e o s 2
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成本低 、安全及工艺最
关 键词
工 艺
三 孢布拉 氏霉 菌 ;番 茄 红 素 ;发 酵 :流加
简单 ,成为研究的热点。三孢布拉氏霉菌 (l e Ba s k—
larpr) 是 现阶段 唯一能 够实 现番茄 红素 工业 化 e i oa ts
Ab t a t A s d ft e o t z d f r n ai n c n — sr c t y o h p i e e me t t o — u mi o d t n a d fe i g meh d d r g p o u i g y o e e i o n e d n t o u i r d c n lc p n i n b l k se rs o a i d s u s d h e u t s o e y B a e l a t p r s i s e .T e r s l h w d i c s t a h p i m e me t t n c n i o s fr lc p n h tte o t mu fr n ai o d t n o y o e e o i w s t e tmp r t r 8 ℃ ,h gt t g s e d i 7 a :h e e au e i 2 s t e a i i p e 2 0 an s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一、介绍番茄红素的来源和作用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具有强烈抗氧化作用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的果实中,如西红柿、番茄、辣椒等。

番茄红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抵御紫外线、氧化应激和病原体侵害,维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番茄红素还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品成分,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多种高效的提取技术,如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番茄红素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与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抗氧化效果,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因此番茄红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1. 番茄红素的定义和化学结构;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番茄、西红柿、西瓜、柚子等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

它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远超过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番茄红素的化学结构为一种五环四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0H30,分子量为。

它的存在形式有三种:游离态、脂溶性结合态和水溶性结合态。

其中游离态番茄红素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活性,而脂溶性结合态和水溶性结合态则主要在肠道中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效果,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提取研究。

目前常用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从番茄中提取出番茄红素,但由于受到原料来源、提取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及进一步探讨其抗氧化协同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常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行业。

以下是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步骤。

1. 采摘:选择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采摘后立即进行处理,以保持番茄的新鲜度。

2. 清洗:将采摘好的番茄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杂质和细菌等。

3. 破碎:清洗好的番茄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使番茄的果肉和果汁充分分离。

4. 榨汁:将破碎后的番茄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得到番茄汁。

5. 过滤:使用过滤机对番茄汁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6. 浓缩:将过滤后的番茄汁进行浓缩,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浓度。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真空浓缩和膜浓缩等。

7. 结晶:将浓缩后的番茄汁进行结晶处理,去除杂质和溶液中的无关物质,得到结晶的番茄红素。

8. 过滤:将结晶的番茄红素通过过滤机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杂质和溶剂,得到纯净的番茄红素。

9. 干燥:将过滤后的番茄红素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10. 粉碎:将干燥后的番茄红素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方便储存和使用。

11. 包装:将粉碎好的番茄红素包装起来,通常使用铝箔袋或
瓶子进行密封包装,以防止水分和空气的进入。

这就是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步骤,具体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因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番茄红素产品。

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番茄红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1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番茄红素 ( lycopene)是一种类胡萝卜素 ,其分子式为 C50 H56 ,分子质量为 536. 88 u[ 1 ] 。由于番茄红素 不是维生素 A 原 ,所以很久以来都没引起注意 ,直至 1994年尚未有番茄红素的商品化生产 [2 ] 。番茄红素 为一直链型碳氢化合物 ,一般含有 11个共轭和 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 ,约有 72种顺反异构体 [3 ] 。大多数食 品中存在的番茄红素都是反式构型 ,番茄汁中约 94% - 96%的番茄红素为反式构型 ;只有一小部分为顺 式构型 ,如 52顺番茄红素 、92顺番茄红素和 132顺番茄红素 。正常的有氧细胞代谢产生的高活性氧可以与 番茄红素发生反应 ,因此 ,番茄红素具有高效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4 ] ,其抗氧化性是类胡萝 卜素中最强的一种 ,其清除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目前常用抗氧化剂维生素 E的 100倍 ,是 β2胡萝卜素 的 2倍 [ 2 ] 。它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5, 6 ] ,如能有效地预防前列腺癌 [ 7 ] , 对子宫癌 、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 β2胡萝卜素和 α2胡萝卜素 。而且 ,人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与人 的寿命相关 [ 8 ] 。近 20 a的研究还表明 [ 1, 3, 9 ] :番茄红素能够清除香烟和汽车废气中的有毒物质 ;能够活化 免疫细胞 。因此 ,它是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 10 ] 。
亚热带农业研究 Subtrop 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第 3卷 第 1期 2007年 2月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廖益强 , 谢拥群 , 黄 彪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 : 综述了番茄红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 (包括化学合成法 、天然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 。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摘要番茄红素是由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构成的高度不饱和直链型烃类化合物,具有预防癌症、防治心血管疾病、缓解骨质疏松症和提高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由于番茄红素含量低,提取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化学合成法存在收率低、产物不稳定以及合成成本高等缺点;发酵法被认为是生产番茄红素最有潜力的方法,文中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和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番茄红素,发酵工程,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分离纯化番茄红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天然色素,呈红色, 因最早发现于番茄中得名。

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的一种。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有色体中,其中番茄中含量最高,达3-14mg/100g,是由l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构成的高度不饱和直链型烃类化合物,分子式C40H56,分子量536.85。

番茄红素结晶为暗赤色针状或柱状晶,熔点175℃,易溶于氯仿、苯,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难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水。

性质十分活泼,易受氧、紫外线、温度的影响而迅速氧化。

在酸性环境和有CO2存在的条件下以及温度低于50℃的酸性条件下,色素性能稳定。

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等蔬菜水果中。

1903年Schundc发现番茄中提取的番茄红素的吸收光谱不同与胡萝卜素,将其命名为Lyco-pene。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中间代谢产物。

美国学者最近发现秋橄榄浆果所含的番茄红素相当于番茄的1.8倍。

番茄红素与其他类胡萝卜素一样,动物自身不能合成。

由于番茄红素没有类似胡萝卜素那样的芷香环而没有VA活性,在过去一直不被重视。

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在类胡萝卜素中,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其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用是β-胡萝卜素的2倍,维生素E的10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番茄红素生产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功能优越的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呈红色,因最早于番茄中发现而得名。

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番石榴及西瓜等水果蔬菜中,尤其在番茄中,番茄红素占类胡萝卜素总量的80%左右。

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行业。

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单线态氧淬灭剂,它的抗氧化功能也优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如α、β胡萝卜素。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它卓越的生理功能,从而成为当前医药保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异构体,它具有抗氧化、防紫外线辐射等功能。

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不仅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均有防治作用,因而番茄红素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国外已将这一产品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医药原料。

二、番茄红素的防癌机理
1、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用
在淬灭单线态氧的过程中,激发态的能量从单线态氧转移至番茄红素,产生基态的氧和激发的三联态番茄红素,能量则通过激发态的番茄红素与周围溶剂之间的转动和振动而散发,并产生基态的番茄红素和一定的热量。

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淬灭过程,而其本身保持完整状态,并可不断参与下一个淬灭单线态氧的循环。

2、抗氧化作用
活性氧在癌变过程的开始阶段、促进阶段、发展阶段都有加速作用。

已发现番茄红素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抗氧化作用最强的类胡萝卜素。

3、对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诱导作用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间的结合会变弱,而番茄红素能促进具有维持红胞间正常结合的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α—TGF的遗传表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男女两性死亡总数中有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番茄红素在防止动脉硬化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番茄红素通过阻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从而防止血管硬化,同时番茄红素也阻止DNA和脂蛋白的氧化物的形成,并且血清中番茄红素浓度越高患动脉硬化的几率越小。

调查研究表明通过日常饮食所摄取的类胡萝卜对减小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在最近的流行病研究中得知血清和脂肪组织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和患冠心病成负相关系。

由于番茄红素抗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要强于β—胡萝卜素,因而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添加番茄红素则会色泽丰满自然,又可以保护皮肤。

随着化学合成色素限制使用和我国食品饮料、化妆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番茄红素作为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市场。

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主要存在的类胡萝卜包括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比如性别、吸烟、喝酒)无直接关系,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会降低。

有报道表明用1%的玉米油热处理1小时的番茄汁要比未经处理的番茄汁易于吸收,这主要是由于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热处理会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增强番茄红素的生理活性,而且研究还发现服务热处理的番茄汁24至48小时后,人体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达到峰值,但食用未经处理的番茄汁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番茄红素在血清中半衰期为2至3天。

三、市场预测分析
1、国内外供需现状及生产能力
目前世界上番茄红素的开发生产主要是从植物番茄中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等方法。

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罗氏、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在此方面居领先地位。

以色列某公司多年前就从事番茄红素的开发研究,并已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据有关资料报导,目前
全球每年大约消耗西红柿7000万吨,用于番茄红素的提取。

番茄红素是天然色素品种中比较畅销的一种。

但其巨大的医用价值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商品化开发。

在世界番茄红素开发热中,我国科技界也开始重视和加强番茄红素的研究开发。

我国从1995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主要是从西红柿中提取。

几年来,番茄红素的产、销、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到2003年,我国番茄红素生产装置的年生产能力不足5吨,市场需求量约20至30吨/年。

番茄红素还可大量用于出口创汇。

2、市场需求预测
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番茄红素销售额以年均6%左右的速度递增,作为防治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也极具市场潜力。

近年来,国内外对保健食品越来越重视,健康用品市场的崛起使得传统医药行业面临着挑战。

特别是当今人们更加注重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更注重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番茄红素是一个日益重要的植物化学品,作为非常有前途的抗氧化剂正在不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目前番茄红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

日本开发了一系列含0.5%番茄红素的运动型饮料和果冻,以及一种含番茄红素的饲料,用该饲料喂养的鸡产的蛋与鸡肉含有较高的番茄红素。

日本还开发生产了一种低粘底高含水量的番茄红素调味品。

大量研究证实,番茄红素是食品行业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添加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因此消费群体众多,若有10%的人群服用,其开发潜力是非常可观的。

可以预见番茄红素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价格市场
近年来番茄红素在国际市场上走俏,产品价格一路飚升,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番茄红素的价格40000日元/kg。

国内番茄红素市场价格也不断上升。

2001年番茄红素原料价格曾一度突破280美元/kg。

目前,番茄红素已成为世界保健品的俏销产品,今后随着临床消耗量的增加及不断发掘新的用途,番茄红素的市场价格将还会呈上升趋势。

本产品价格确定为200万元人民币/吨。

四、项目开发的意义
本项目可充分利用我国玉米淀粉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一个产业链,拓宽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消化玉米淀粉等农产品2000吨,对当地农民、副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促进作用,开创了一条农、副产品深加工之路。

每年可创利税1400万元。

企业将会成为当地的外向型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本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发酵全部采用微机控制,精制、提取选用先进设备,为地方的生物技术革新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番茄红素生产采用先进的发酵、提取工艺,根除了传统工艺对环环境造成的重大污染,使工业废渣得以更合理的利用,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对行业环境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技术来源的选择比较
番茄红素的生产国内以番茄为原料采用原料溶剂法提取,由于原料含量低,通常每吨西红柿中仅含有20克番茄红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市售5%含量的番茄红素价格高达380美元/千克,限制了番茄红素的广泛使用。

国外提取的方法有番茄溶剂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等。

中国番茄红素的产率大于1000mg/l,高于国外同类水平,采用溶剂从发酵菌丝体中提取总收率高。

本成果的创造性在于目前国内尚无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

先进性在于选择了一种天然植物材料代替有毒化合物作为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环化阻断剂,产品出品率高,质量稳定。

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成果已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2、工艺流程简述
发酵得发酵液→发酵液过滤、提取、浓缩、结晶、洗涤、溶解、检验、包装。

在此生产过程中,溶剂回收循环使用,副产物经干燥作为饲料出售。

六、产品质量标准(出口标准)
外观:红色油状物,含量6%,10%,30%,灰份≤4%,砷≤5ppm,重金属(Pb)≤10ppm,菌落总数≤1000cfu/g,酵母菌≤25cfu/g,霉菌≤25cfu/g,大肠杆菌≤40MPN/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七、建厂条件
按年产番茄红素10吨、副产饲料1000吨计
设备投资:450万元,基建投资:200万元(厂房1000㎡),流动资金:200万元,劳动定员:50人,项目建设期六个月。

八、生产主要设备(略)
九、成本核算
玉米淀粉60吨,葡萄糖6.25吨,玉米浆50吨,多种添加剂1吨,水2500立方米,电3700度,汽108吨。

成本约60万元/吨,综合成本:600万元/年,市场售价200万元/吨
年总产值:2000万元/年
年利税:1400万元/年(可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年利润:1200万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