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皮影和木偶

合集下载

(完整版)美术素质检测题库综合版

(完整版)美术素质检测题库综合版

填空题:1.(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

2.(珂勒惠支)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女画家。

3.《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画的代表作。

4.(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溪山行旅图》是(宋)代(范宽)的代表作。

6.泰姬陵是(印度)的建筑代表。

7.(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种类的名称。

8.《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的艺术作品。

9.在众多的花鸟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是代表品质的“四君子”。

10.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11.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王临乙)的作品。

12.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被誉为点彩派的代表作品。

13.制造于2400前的(曾侯乙墓编钟)代表了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巅峰。

14.(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美好形象代表。

15.被誉为西方“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的建筑是(帕特农神庙)。

16.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规定的“防灾减灾日”。

1、山东民间彩印花布历史悠久,彩印花布的图案构成有团花、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单独纹样等。

2、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的崇拜和宗教的信仰。

3、《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杰作。

4、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设计艺术,它服务与我们的衣、食、住、行。

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轻松、快捷和舒适,也更加五彩缤纷。

5、我国民间美术品类广博而丰富,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6、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

她们是美好、优雅的化身。

7、泰山皮影人物造型粗犷,大多采用写实手法,少数采用夸张造型。

8、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经验。

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是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9、偶戏内容丰富,最主要的有木偶戏和皮影戏两种。

10、皮影戏中的皮影人物形象生动,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刻镂精细,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
简介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 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 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 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是组 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 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种类
1.绘画 (包括版画、年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雕塑 (包括彩塑、木雕、砖刻、面塑等)
3.玩具 (包括泥玩具 、布玩具、竹制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 、刺绣、挑花等)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video/3756-How-To-Makethe-Paper-Cut-For-Window-Decoration-II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 、绣花荷包、鞋垫等)
6.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7.器皿(包括陶器、瓷器 、木器、玉器等)

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挂笺等)
9.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棕编等) 10.糕点(包括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等)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 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 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 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 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 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 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 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另外 ,它们的制 作材 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 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 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 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 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民间艺术赏析之皮影戏

民间艺术赏析之皮影戏

民间艺术赏析之皮影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民间艺术赏析之皮影戏中国是个拥有上下5000年历史的国家,也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这样悠久的历史的长河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

艺术也就成为了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影,这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我喜欢皮影戏最重要的原因,小时候我住在乡下那时候对于作为孩子的我而言除了上学其他时候不是帮母亲做农活就是自己找乐子玩,当然那时的确没什么好玩的,除了老张家的皮影戏,老张不是每天都在村里演皮影戏的因为那样他就养不活他的班子所以我看皮影戏的次数就越发的珍惜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加深了我对皮影戏的热爱以至于从我五年级搬家后到现在再也没看过真人表演的我在大学民间艺术赏析课上首先想到便是皮影戏,它唤醒了我儿时的欢乐所以接下来我希望通过我对皮影戏的学习得到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皮影戏。

下面我将分三部分描述我对皮影戏的理解以及我的看法。

首先是什么是皮影戏以及我在了解过后得到的感受。

(一)皮影戏简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关于皮影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汉书》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传统文化皮影知识学习PPT

传统文化皮影知识学习PPT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是以民俗生活为基础而生存 和发展的,另一方面,皮影 艺术又深刻地反映了丰富多 彩的民俗生活,是民俗文化 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
皮影艺术
也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 大而言之,它对中国的民俗研 究、民间文学研究和历史、美 术、戏剧的研究都具有极高的 价值。具体而言,它也为中国 传统建筑的研究、家具研究、 室内陈设研究和服饰、生活用 品、交通工具及兵器的研究提 供了可资参考的形象资料。
皮影人全身一般由十一块构成
头一,胸腹各一,上臂、下臂各二,手、足各二。
制作有六道工序
其制作一般分为制皮、落样、雕刻、敷色、定型、装订 六道工序。
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不同区域长期演化形成了不同流派
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 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 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 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 皮影、陈龙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 的地方皮影。
➢ 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以娱 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 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 也在逐步提高,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 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
➢ 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 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南水乡海宁。艺人王大江自小昆曲科班出身,但他对光影有 特殊敏感,夜夜对着“走马灯”在揣摩影子艺术,能用手影、 脚影表演各种人和动物。某夜,当他在月下的江边观赏夜潮时, 一只神秘的木箱被巨浪冲上岸。箱子里装的不是金银财宝,而 是三个皮影人物,还有一本戏考《芙蓉记》。于是一个泣神鬼、 惊天地的皮影和皮影王的故事开始了……

美术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7)(含解析)

美术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7)(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晚年和毕加索缔交,互表钦慕,人称“东张西毕”,驰誉国际艺坛。

A.张伯驹B.张大千C.张熊D.张仃2.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的结合。

A.艺术与实用B.生产与实践C.娱乐与巫术D.发现和创作3.“透视学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言。

A.米开朗基罗B.拉斐尔C.达·芬奇D.乔托4.以下关于《纳美尔浮雕石板》说法错误的是()。

A.高64厘米,创作于约公元前3100年B.纳美尔就是传说中埃及第一王朝的创始人美尼斯C.这是一个双面盾形的浮雕石板,共有五个画面,其中四个用来赞颂他统一埃及的伟大业绩,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历史纪实性石刻D.这幅石板浮雕的竖向式构图方法,立体线形处理手法,后来都成为了埃及第一王朝典型的浮雕艺术特征5.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其中抽象风格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直至演变成几何图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的萌芽。

A.工艺美术B.装饰壁画C.写实绘画D.古典6.中国画梅花者众多,()写出“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A.华光和尚B.扬无咎C.赵孟頫D.王冕7.秦汉时期的造型艺术表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艺术,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相结合的精神。

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现实主义D.立体主义8.下列文物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拙政园的是()。

A.与谁同坐轩B.远香堂C.缀云峰D.知鱼槛10.下列选项中属于Photoshop带层格式的是()。

A.TIFFB.GIFC.PSDD.JPEG11.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的作者是()。

A.陈复礼B.吴印咸C.解海龙D.郎静山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主要是美国)美术思潮总称(),它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现代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及其他领域。

皮影

皮影

影偶头饰有发饰和帽饰
1.方巾子《张生喜英英》张生 2.学士巾子《一笔画》秦少游 3.小生巾子《珊瑚塔》呼延庆
2、身段

身段(服装)又叫戳子,有龙袍、蟒袍、 官衣等,影戏的服饰款式纹样受戏曲服饰 的影响。
3、衬景道具
衬景相当于舞台布景,起着点缀环境、深 化剧情的作用。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 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


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还出现 了皮影戏组织“绘革社”。

皮影戏在我国最红火的时候,从元明开始 以地方分为不同流派,如陕西皮影、唐山 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 云南皮影、东北皮影、湖南、广东皮影等, 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用,也都有各 自的拿手曲目。仅以北京为例,皮影就分 东、西两派。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民间皮影概说

“隔帘说书,一口道尽千古事,影子乱弹, 双手对舞百万兵”。这就是被乔治· 萨杜尔 称为“电影的先驱”中国皮影戏,又称 戏”,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剪纸、戏曲、 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 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 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

清代乾隆年间,皮影戏传入法国巴黎、马 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 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中国影灯”,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 统艺术。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 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 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

嘉庆(1796—1820)时,逢年过节等喜庆 日子,皮影班还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 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 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北京皮 影以线刻见长,自清中叶后,在造型上借 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末、丑的脸 谱。

关于皮影的概述

关于皮影的概述

关于皮影的概述
皮影,也称“灯影戏”或“影戏人”,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与木偶戏相类,古代统称为傀儡戏,是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

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

皮影戏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或配以音乐。

在过去电影、电视等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类及具体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类及具体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分类及具体内容一、民间文学(一)口头神话:天地开辟神话、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自然变化神话、图腾神话、族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二)民间传说1、人物传说:英雄传说、帝王传说、名人传说、文人传说、艺人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宗教人物传说、仙道传说、英烈传说、革命先烈传说2、风物传说:史事传说、山川传说、名物传说、风俗传说、特产传说、工艺传说3、动植物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三)民间故事l、幻想故事:天女下凡故事、神奇故事、宝物魔法故事、变形故事2、动物故事:野兽故事、家畜故事、飞禽故事、水生动物故事、人与动物故事3、鬼狐精怪故事:鬼故事、狐故事、精怪故事4、生活故事:长工地主故事、工匠斗智故事、爱情婚姻故事、巧女故事、笨人故事、学艺故事、持家故事、处世故事、公益义行故事、民与官的故事5、机智人物故事:民间智者故事、机智文人故事、游侠智者故事、聪慧少年故事6、民间笑话7、民间寓言(四)民间歌谣1、劳动歌:田歌、牧歌、渔歌、猎歌、采茶歌、伐木歌、船工号子、矿工歌、夯歌、搬运歌、工匠歌2、时政歌:颂歌、讽刺歌、革命斗争歌3、仪式歌:婚嫁歌、生育歌、祝寿歌、丧葬歌、建房歌、造船歌、祭典歌、盛宴歌、诀术歌4、情歌:诂问歌、相思歌、相爱歌、热恋歌、情物歌、送别歌、思别歌、情变歌、抗婚歌5、生活歌:世态歌、家庭歌、劝世歌、常识歌、叹世歌6、风物歌:节令歌、风俗歌、风情歌、物产歌7、传说故事歌:传说歌、故事歌8、儿歌童谣:摇篮歌、事物歌、情趣歌、游戏歌、绕口令歌、谜语歌、盘歌(五)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六)长诗抒情长诗、叙事长诗(七)谚语事理谚、修养谚、社交谚、时政谚、生活谚、风土谚、自然谚、农林谚、工商谚、文教谚(八)谜语二、民间美术(一)民间绘画l、年画:木版年画、手绘年画、半印半绘年画2、民间木版年画:版印窗花、彩印窗画、灯画、风马旗、版印挂笺、佛尘纸、木版神像、纸马、纸钱、牛印、纸牌、叶子、版印玩具、版印绣稿、版印扇面、酒牌、历画3、民间工艺画:堆绢画、布贴画、铁画、烙画、布画、软木画、羽毛画、通草画、闺绣画、油漆画、角骨雕画、印花画、竹帘画、蛋画、花鸟字、织画、唐卡、堆绣(二)民间剪纸镂刻1、民间剪纸:剪纸、刻纸、镞花、铰花、剪字、纸幡、单色剪纸、分色剪纸、拼色剪纸、衬色剪纸、点色剪纸、勾绘剪纸、窗花、墙花、团花、角花、顶棚花、门笺、挂笺、喜笺、烛台花、帽蜡、衣袖花、花幡、鞋花2、皮影:灯影戏、驴皮戏、羊皮戏、纸影戏、牛窑戏3、民间镂刻:剪革、镂金、贴绫、雕花饯、剪极花(三)民间印染织绣民间丝织:染织、丝织、锦、缎、绸、绢、绫、罗、纱(四)民间棉毛葛麻织1、棉纺:飞花布、花布、斑布、云布、提花布、色织布2、织锦:诸葛锦、武侯锦、绒锦、洞锦、瑶锦、苗锦、傣锦、土家锦3、毡毯:氆氇、地毯、花毡、葛布、麻布(五)民间印染1、染缬:蜡染、夹缬、绞缬、蜀缬、印花漏版、扎染、瑶斑布2、印花布:蓝印花布、浇花布、药斑布、彩印花布、木模印花布、木版擦印、蓝白印染花布(六)民间刺绣挑花1、民间刺绣:针绣、扎花、闺绣、龙绣、画绣、乱针绣、彩锦绣、双面绣、锁绣2、民间挑花:挑花、挑织、花边、抽纱、抽丝、涤子、络子、织花带(七)民间雕塑l、石雕:石人、石马,石狮、拴马桩、石羊虎、镇庄兽、石猴、石敢当、石碑、石砚雕、石印纽、石旗杆、石麒麟、石辟邪2、砖雕:屋脊鸟兽、土陶、地砖、画像砖雕、骑马武士砖雕、戏曲人物砖雕、装饰砖雕、门楼砖雕3、玉雕:玉观音、玉器、夜光杯4、术雕:木雕、椰雕、桦皮工艺、葫芦器、核雕、食模、果盒5、牙雕6、骨雕7、角雕8、微雕9、捏塑:泥塑、彩塑、面塑、灰塑、堆塑、油塑、糖人、糖画、纸塑、绸塑10、模印:月饼模、果模、墨模、陶模、泥模、孩模、扑满(八)民间陶瓷1、陶器:彩陶、墨陶、彩绘陶、白陶、釉陶、砂器、印纹陶、红陶、灰陶、土陶2、瓷器:青瓷、青白瓷、白瓷、琉璃、料器、鼻烟壶、料扣(九)民居四台院、干阑、船屋、碉房各地各民族民居(十)民间建筑鼓楼、寺观庙堂、亭台楼树、牌楼石坊、桥梁碑塔、戏台园林三、民间音乐民歌、民调、民间器乐等四、民间舞蹈民间歌舞、民间乐舞、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民间高跷、旱船、龙灯、舞狮、舞龙、棍会等五、戏曲民间小戏、地方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戏、汉族民间小戏、少数民族戏曲、傩戏、皮影戏、木偶戏、傀儡戏等六、曲艺民间说书、民间弹唱、民间曲艺、鼓曲、弹词、遭情、莲花落、评书、评话、相声、宝卷、子弟书、少数民族曲艺等七、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等八、民间手工技艺(一)民间髹漆工艺漆艺、漆饰、油饰、金漆、脱胎漆艺、油泥塑、雕漆、金漆镶嵌、骨嵌、推光漆器、漆沙砚、彩绘漆器布胎漆器、纸胎漆器、皮胎漆器、嵌银丝漆器(二)民间扎彩1、风筝:伞翼风筝、串类风筝、软拍子风筝、软片风筝、硬拍子风筝、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立体风筝2、灯彩:龙灯、影灯、灯轮、灯树、藕丝灯、盒子灯、伞灯、剔墨纱灯、走马灯、阴灯、萝卜灯、谷壳灯、花灯3、纸扎:冥器、纸轿、纸龙、华盖、搭彩、彩结4、广告幌子:酒帘、惊闺、酒旗、铁鞋幌、欢门(三)民间生产生活器具l、生产工具:采集工具、容器及加工器具、狩猎工具及加工器具、渔业工具及加工器具、农业工具及加工器具2、交通工具:背负工具、舟桥担运具、车辆及鞍饰3、生活器具:锅碗瓢盆、筷勺筐篓、袋桶柜架、烟袋、小刀、汤婆子、接水盆(四)民间金属工艺铜镜、铜器具、景泰蓝、长命锁、搪瓷、接水笳、烟袋小刀、珐琅器、锡壶、汤婆子(五)民间家具1、家具:红木家具、硬木家具、朱漆家具、腊杆家具、骨嵌家具、百宝嵌家具、红木小件、藤制家具、桦木家具、竹制家具、漆艺家具2、器具:竹编,竹刻、皮雕,竹器、藤编、草编、葵制品(六)民间服饰l、服装:各民族男女老幼四季服饰、各民族男女老幼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服饰、盛装、节日装、特殊职业人员服装、游艺表演服饰2、冠履佩饰:男女老幼冠帽、男女老幼四季鞋袜、头饰首饰发饰、颈饰、臂饰、腰饰、脚饰、荷包、布袋、挎包(七)民间面具脸谱、面具(八)民间木偶提线木偶、线戏、大杖头木偶、中杖头木偶、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杖木偶、掌中戏(九)民间玩具陶瓷玩具、蔬果玩具、草编动物、木玩具、空竹、响轮、虎枕、不倒翁、泥玩具、鬃人、纸玩具、陀螺、竹玩具、泥哨、万花筒、七巧板、土偶、鼓玩具(十)民间乐器管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九、生产商贸习俗l、农业民俗:农具制造民俗、农事生产管理民俗、农耕礼仪、农耕节气民俗、农作技法民俗2、狩猎民俗:狩猎组织民俗、狩猎技术、器械民俗、狩猎规约、猎物处置民俗3、畜牧民俗:游牧民俗4、渔业民俗:捕捞民俗、渔业作业民俗5、矿业民俗:五金采矿民俗、采石挖煤民俗6、林业民俗:采伐民俗、搬运民俗、护林民俗7、采集民俗:采山野菜野果民俗、采中草药民俗8、工匠民俗:工匠业民俗、技艺传承民俗9、贸易民俗:集市民俗、行商贩卖民俗、坐商店铺民俗、水陆商旅民俗、叫卖吆喝、幌子招牌、老字号及其影响、民间消费习俗10、信贷民俗:钱庄行业民俗、典当行业民俗、民间借贷习俗十、消费习俗l、服饰民俗:衣着类别民俗、修饰装束民俗、服饰礼仪民俗2、饮食民俗:日常食制民俗、节日祭日食俗、调制烹饪食俗、特色风味食俗3、居住民俗:房屋建造民俗、宅院格局与居住民俗、室内陈设民俗4、交通民俗:道路桥梁民俗、运载工具民俗、驿站码头民俗、旅店货栈民俗十一、人生礼俗1、生育民俗:诞生礼俗、养育民俗、教育民俗、成年礼仪、人生礼俗2、婚嫁民俗:恋爱民俗、定婚民俗、媒妁民俗、婚姻俗制、结婚礼仪3、敬老民俗:祝寿民俗、尊老民俗、养老民俗4、丧葬民俗:报丧民俗、祭奠民俗、出殡民俗、服丧民俗5、家庭民俗:长幼尊卑民俗、家庭起居民俗6、家族民俗:家族亲族民俗、宗族群体民俗、亲属称谓、亲邻关系民俗7、两性民俗:性别民俗、孤寡民俗、两性交往民俗、性教育民俗8、社团民俗:同业行会民俗、结义结社民俗9、乡规民约民俗:社交礼俗、村寨组织俗制、村民协力俗制、习惯法规十二、岁时节令1、岁时民俗:生产时令民俗、生活时令民俗2、节庆民俗:春节过年民俗、四季节日、村落庆典、家族典礼、家庭与个人喜庆十三、民间信仰l、图腾禁忌:图腾民俗、占卜民俗、巫俗、禁忌民俗2、民间宗教:巫术巫师巫教、民间神俗、民间宗教、民间鬼狐、民间迷信3、神灵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儒道佛崇拜、民间庙会、其他宗教十四、民间知识1、生态民俗:气象生态民俗、山川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植物生态民俗2、民间科技:天文历法、气象谚语、生产经验、技艺技术发明、民间算术、民间测试、民间制造3、民间医药:民间医疗习俗、民间用药习俗、民间清洁习俗、民间验方十五、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游戏、民间角力摔跤、民间棋艺、斗牛、赛马、叨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 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 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 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人物设定分为旦、生、净、丑、 末、怪。
所谓花旦装扮有 不同的型态呈现, 除了温婉的女性 美感,更加入了 突显故事中人物 的特性。
皮影和布偶戏、傀儡戏最大的不同点是皮影戏受限 于平面表演,且因为它的视觉效果和光线息息相关, 所以皮影戏偶的设计和制作就更着重在图腾设计和 透光度以及操控性。而三大偶戏之中也只有皮影戏 偶是采平面美术的。其它均为立体设计。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 青海省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 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 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
民间美术
(三)
纪保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亦真亦幻的民间表演艺术
舞动的身躯:皮影与木偶
皮影戏又称皮猴戏,是最早期 的民间艺术之一。
1.起源于唐宋时期。 2.融合了戏剧、美术、工艺、音乐…等艺
术综合体。
3.寓教于乐,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主 要题材,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
皮影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与布袋戏和傀 儡戏并称为三大偶戏,也是结合了戏剧、音乐、文 学、工艺、美术等各种技艺的综合艺术。 皮影戏 的渊源,根据记载,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汉武帝与 李夫人的故事,然而,它的兴盛却是在宋朝以后, 从北宋至今至少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 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 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 “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陕北碗碗腔”、“安康越 调”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 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 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 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 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 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这些唱片,除《乾坤带》是日商百乐唱片公司所灌外,其
余皆是美商胜利唱片公司灌制。唐山影戏的演唱艺术通过唱片灌 制,影响久远。
新中国成立,唐山皮影戏得到蓬勃发展,各级剧团成立, 成为唐山地区代表性表演艺术品种
唐山皮影
二、晋南皮影
陇东皮影
பைடு நூலகம்
印度尼西亚偶戏:皮影戏 (Wayang Kulit)
生命树
唐宝良皮影戏班演出的剧目十分丰富,经常演出的剧目有《薛仁贵征东》、
《薛丁山征西》、《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樊梨花招亲》等。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到深秋初冬,是皮影戏班活动的最佳时间。
1993年5月,唐家皮影戏班作为上海唯一的皮影戏班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民间 艺术博览会;同年,美国PBS广播公司专此拍摄了电视专题;2000年3月,唐家皮 影戏班又应邀出席了“千人唐装盛会”活动。
陜西影偶
陕西皮影
华县皮影
陕西皮影由于音乐唱
腔和表演形式的区别就有十 个剧种,这在全国各省区是 独一无二的。各皮影剧种不 只流传形式、音乐唱腔不同, 操纵技术都各有特点。如 “陕北碗碗腔”主要流行于 绥德、米脂一带,流行过程 中吸收同州梆子和晋剧的音 乐,形成其独具的特色,传 统剧目以文武兼备的神话剧 为主,取材《西游记》、《 封神演义》的连台本戏,能 以皮影戏独有的特技,表现 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鬼 变幻,深受民众喜爱。其曲 调轻快、健康、活泼。山西 孝义、侯马的皮影与陕西相 近。
泰国大台影偶
皮影造型欣赏
民间木偶
木偶戏,即傀儡戏,源于古代墓葬中的 俑人。
傀儡戏的全盛期在宋代。 木偶的种类:
提线木偶、铁枝木偶、杖头木偶、布 袋木偶。
由来
傀儡戏是我国传统戏偶的地方戏曲,渊源 于西汉中期,史记孟尝君传曾记载偶人有 两尺高,全身十几条操纵线,再当时是丧 家乐,也就是在葬场才有傀儡戏表演,然 后充当陪葬物做为死者在阴间的奴仆。到 了唐代才正式登上戏台,甚至是宫殿里的 娱乐,而有故事情节或戏曲配乐,同时也 深入民间,称为加礼戏。
唐山皮影,又称乐亭影或滦州影,清末至民初得到蓬勃发展。
乐亭县是个不足百里的小县,当年盛时,影戏班却有三十多个。 兴盛的影戏,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影响深远,当年各国 唱片公司蜂拥灌制唐山皮影戏的唱片,这是各地皮影戏所没有的 盛况。二十年代英国百代唱片公司就邀请当时乐亭影的著名艺人 李紫兰灌唱片。1932年张绳武率班演出于上海劝业场,昆仑唱 片公司为其灌片,风行全国。后来各唱片公司均来唐山灌片。独 树一帜的唐山影戏名家李秀(1904–1983),他在三十年代灌制 唱片四十余面,面面精彩,片片出色,计有:《双挂印》二张, 与王瑞亭合作;《讨荆州》一张,与王瑞亭合作;《莲花庵》二 张,与周荣生、王瑞亭合作;《连环计》二张,与康雅亭合作; 《全家福》一张,与康雅亭、齐怀合作;《报仇升天》一张;《 四郎探母》六张;《骂王朝》一张;《骂殿》一张;《蝴蝶杯》 一张;《乾坤带》一张;《琵琶词》一张。
小生的清秀文 人气质,是不 是也和所画的 一样呢?
丑角的人物绘制 与国剧装扮有异 取同工之妙喔!
奉贤齐贤的唐宝良皮影戏班创办于1930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 上海唯一留存的皮影戏班。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表演手法上类似于木偶戏,所不同的是,
其表演道具是用羊皮和透明胶片制成的,灯光打在幕布上出现活动的人物和景物 投影,故又称之为原始的“木偶电影”。奉贤的皮影戏,说白用的是方言,唱腔 则取自地方戏曲和山歌词、花园调、采茶调等民间小调,综合成特有的“皮影 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