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

2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a)恒温培养箱:36℃±1℃;b)冰箱:2℃~5℃;c)恒温水浴箱:50℃±1℃,46℃±0.5℃;d)天平:感量0.1g;e)均质器;f)显微镜:10×~100×;g)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h)无菌试管:18mm×180mm;i)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j)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k)厌氧培养装置。

3培养基和试剂3.1胰胨-亚硫酸盐-环丝氨酸(TSC)琼脂:见附录A中A.1。

3.2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G):见附录A中A.2。

3.3缓冲动力-硝酸盐培养基:见附录A中A.3。

3.4乳糖-明胶培养基:见附录A中A.4。

3.5含铁牛乳培养基:见附录A中A.5。

3.60.1%蛋白胨水:见附录A中A.6。

3.7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A中A.7。

3.8硝酸盐还原试剂:见附录A中A.8。

3.9缓冲甘油-氯化钠溶液:见附录A中A.9。

4检验程序产气荚膜梭菌检验程序见图1。

图1产气荚膜梭菌检验程序5操作步骤5.1样品制备5.1.1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可在2℃~5℃保存;如8h 内不能进行检验,应以无菌操作称取25g (mL )样品加入等量缓冲甘油-氯化钠溶液(液体样品应加双料),并尽快至于-60℃低温冰箱中冷冻保存或加干冰保存。

5.1.2以无菌操作称取25g (mL )样品放入含有225mL 0.1%蛋白胨水(如为5.1.1中冷冻保存样品,室温解冻后,加入200mL 0.1%蛋白胨水)的均质袋中,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1min ~2min ;或置于盛有225mL0.1%蛋白胨水的均质杯中,8000r/min ~10000r/min 均质1min ~2min ,作为1:10稀释液。

细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鉴定技术流程介绍

细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鉴定技术流程介绍

细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鉴定技术流程介绍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细菌产气荚膜梭菌培养鉴定技术流程介绍简介细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常见的厌氧性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主要特征是能够产生气荚膜和多种外毒素。

201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文档资料

201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文档资料
含铁牛奶中的产气荚膜梭菌 疱肉培养基中的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
3.生化特性 能发酵多种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
乳糖,产酸产气; 不发酵甘露糖或水杨酸。 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不能消化已凝固的
蛋白质和血清。
返回
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多种外毒素、肠毒素; 侵袭性酶:卵磷脂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
五、产气荚膜梭菌快速检测方法
随着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 该菌的毒素基因相继被克隆测序,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许多鉴定菌型和判断致病性的方法。
缩短了时间,能够较快得到结果,操作简单 比如PCR、LAMP等。
返回
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及控制
掌握产气荚膜梭菌血清型在我国地区流行的 分布以及在不同动物的感染致病情况是采取预 防控制措施的前提。
确证实验
3.取生长旺盛的FT培养液1mL接种于含铁牛乳培养基, 46℃水浴中培养2h,观察有无“暴烈发酵”现象, 5h内不发酵者为阴性。产气荚膜梭菌发酵乳糖,凝固 酪蛋白并大量产气,呈“暴烈发酵”现象,但培养基 不变黑。
4.用接种环取FT培养液点种于卵黄琼脂平板(每张平 板至少可接种10点),于36℃士1℃厌氧培养24h, 观察接种点的变化。产气英膜梭菌产生卵磷脂酶,分 解卵黄中的卵磷脂,接种点的底部及周围形成乳白色 的混浊带。
产气荚膜梭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 电镜下的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
2.培养特性 生长活跃,代谢迅速。 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靶形溶血)
内环完全溶血 外环不完全溶血 含铁牛奶培养基: “汹涌发酵” (stormy fermentation)
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

产气荚膜梭菌 国标检测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 国标检测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国标检测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国标检测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在土壤、水体和动植物表面等环境中都可能存在,同时也是人和动物的肠道正常菌群。

然而,产气荚膜梭菌也会引起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规范产气荚膜梭菌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鲜肉和肉制品、水产品及蛋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检验》(GB 4789.9-2016)。

该标准规定了在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其内容包括了样品制备、检测方法、结果判读和报告等方面。

在该标准中,样品制备包括了样品采集、致病菌分离培养和纯化等步骤;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培养方法相结合的策略;结果判读则依据标准规定的指标和标准质控程序进行判定;报告部分则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此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会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食品样品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产气荚膜梭菌国标检测方法》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该标准的执行,可以有效避免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检测能力验证经验

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检测能力验证经验

112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5月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1 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能力验证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019年9月份参加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能力验证中遇到的问题:滤膜无黑色菌落产生,只有少量灰色和大量白色杂菌生长。

由于大量杂菌存在,导致确证试验中生化现象不明显,最终实验结果没有通过。

2019年12月份再次参加产气荚膜梭菌测量审核,综合研究GB 4789.13-2012 和GB 8538-2016及各方资料[1-2],制定以下实验方案。

按照测量审核作业指导书,先把冻干粉水化得到的原液,然后进行10倍和100倍稀释,得到稀释液,对原液、稀释液进行检测。

方法1,取50 mL 样液用0.45 μm 滤膜抽滤,然后将滤膜正贴在SPS 平板上,抽滤,做1个平板。

方法2,取50 mL 样液用0.22 μm 滤膜抽滤,然后将滤膜正贴在SPS 平板上,抽滤,共2个平板。

方法3,取50 mL 样液用0.22 μm 滤膜抽滤,然后将滤膜正贴在SPS 平板上,再覆盖一层SPS 培养基,抽滤,做1个平板。

方法4,取50 mL 样液用0.22 μm 膜抽滤,然后将滤膜反贴在SPS 平板上,即抽滤面朝下,抽滤,做1个平板。

方法5,取50mL 样液用0.22μm 膜抽滤,然后将滤膜正贴在TSC 平板上,抽滤,做1个平板。

同时做阴阳性对照,将以上平板在(36±1)℃下厌氧培养24 h,结果如表1所示。

验证试验,挑取各种形态不同的菌落做生化检验,验证试验结果:所有菌落都可以在FTG 旺盛生长;透明白色的菌落生化指标都不符合;灰色和黑色菌落中有部分菌的生化指标全部符合,也有部分菌的生化指标部分符合,可能是杂菌太多,挑取菌落时带有杂菌。

结果报告:参考实验中方法2的灰色菌落(136、146灰)和方法5的黑色菌落数(173黑)的数据,报了140 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检测能力验证经验□ 徐万丽 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摘 要: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厌氧芽孢杆菌属。

第十节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ppt课件

第十节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ppt课件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shouyiweisheng wu/图片资料/产气荚膜梭菌.jpg
2019
www.uni-ulm.de/.../ Diagnostik/Erreger/c_keim.htm -
5
2)培养特性
*不严格的厌氧 *普通营养琼脂上可生长,若加入葡萄糖、血液则生长更好。 *适宜生长温度为37—47℃。 *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8min/代。 *在45℃高温下可进行快速分离纯培养,每培养3—4h 传种1次,较易分离纯化。
第十节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魏氏梭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ene Examin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2019
-
1
目录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菌体形态学特征、 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019 3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G+( 陈旧培养物阴性菌)无鞭毛可形成荚膜和芽 胞的大杆菌 大小:为(1-2)μm X(2-10)μm 。 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直径大于菌体的 直径,有的菌株难形成芽胞。 荚膜:在人和动物活体组织内,或在含血清的培养基 内生长时可形成荚膜。
2019 4 /research/Images/SarkerSlide.jpg / research/micimm/index.php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oxin
2019 /.../ agents/AgentsBW_toxins.asp 6 -
肝片肉汤培养: --大量产气,培养5h-6h变浑浊; 牛奶培养基中生长: --能够分解乳糖产酸,将酪蛋白凝固 产生大量气体,冲散酪蛋白, 使其成海绵状。 庖肉培养基中培养: --产生大量气体,肉渣或肉块 略带粉红,但不消化。 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 --15h- 24h形成S型菌落, 在营养不足或琼脂浓度 高的平板上可形成锯齿状带 at 45C , ClostridiumR perfringens is virtually the only 放射条纹的 型菌落。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产生有毒代谢产物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常见于土壤、粪便和人体肠道中。

其毒素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对产气荚膜梭菌的监测和检验至关重要。

1.引言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且致病力强的细菌,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需要对食品、环境和临床标本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产气荚膜梭菌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标本采集在进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采集样本。

对于食品样品,可以直接将样品取样放入含有富集培养基的袋子中。

对于环境样品和临床样本,应当使用消毒的采样器具采集,并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3.富集培养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富集培养,以增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

将样品转移到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利用合适的条件(如温度、气氛)进行培养。

通常,产气荚膜梭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较好,因此富集培养应当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进行。

4.筛选经过富集培养后,需要进行筛选,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产气荚膜梭菌。

常用的方法包括置换培养、差异培养和生化试剂检验。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产气能力和代谢产物等指标,可以初步筛选出产气荚膜梭菌。

5.鉴定对于筛选出的潜在产气荚膜梭菌菌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通过对其细胞形态、营养需求和基因序列等特征的分析,可以准确鉴定产气荚膜梭菌。

6.毒素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机制是其产生的毒素。

因此,在检验过程中,还需要对样品中的毒素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毒素中和试验、免疫测定和PCR检测。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样品中毒素的种类和含量。

7.结果分析最终,根据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和毒素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确定样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作业指导书

品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14.01.01页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规定矿泉水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方法,保证按标准化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气荚膜梭菌检测。

3 术语产气荚膜梭菌:是继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后引起食物中毒的又一重要的病原菌。

属于革兰氏阳性粗大梭菌,芽孢呈卵圆形,肉汤培养时芽孢少见,须在无糖培养基中才能生成芽孢。

无鞭毛,不运动,属于专性厌氧菌。

4 职责质检员负责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5 流程图无6 作业内容6.1 检验方法原理微孔滤膜是一种微孔径的过滤膜(通常孔径为0.22µm、0.45µm,滤膜直径为47mm),滤膜能滤过大量水样,并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的典型微生物菌落数,算出一定体积水样中含有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6.2 实验器材、培养基及试剂6.2.1 实验器材不锈钢过滤器装置、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0.22µm)、抽滤设备、无齿镊子、显微镜(10×~100×)、量筒、培养皿、灭菌锥形瓶、恒温培养箱(36±1℃)、恒温水浴锅(46±1℃)、酒精灯、冰箱(0~8℃)、厌氧培养装置、超净工作台。

6.2.2培养基及试剂庖肉培养基、庖肉牛肉粒、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动力硝酸盐培养基(A法)、含铁牛奶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1g/L蛋白胨水、硝酸盐还原试剂(甲)、(乙)液、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配套试剂、革兰氏染色液6.3操作步骤6.3.1推测性检验6.3.1.1水样过滤:在1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6.3.1.2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品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14.01.01页码:第2页,共2页滤器,将50mL水样或稀释液通过孔径0.22µm的滤膜过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14.01.01
页码:第1页,共2页
1 目的
规定矿泉水产气荚膜梭菌的检验方法,保证按标准化操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气荚膜梭菌检测。

3 术语
产气荚膜梭菌:是继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后引起食物中毒的又一重要的病原菌。

属于革兰氏阳性粗大梭菌,芽孢呈卵圆形,肉汤培养时芽孢少见,须在无糖培养基中才能生成芽孢。

无鞭毛,不运动,属于专性厌氧菌。

4 职责
质检员负责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5 流程图

6 作业内容
6.1 检验方法原理
微孔滤膜是一种微孔径的过滤膜(通常孔径为0.22µm、0.45µm,滤膜直径为47mm),滤膜能滤过大量水样,并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的典型微生物菌落数,算出一定体积水样中含有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6.2 实验器材、培养基及试剂
6.2.1 实验器材
不锈钢过滤器装置、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0.22µm)、抽滤设备、无齿镊子、显微镜(10×~100×)、量筒、培养皿、灭菌锥形瓶、恒温培养箱(36±1℃)、恒温水浴锅(46±1℃)、酒精灯、冰箱(0~8℃)、厌氧培养装置、超净工作台。

6.2.2培养基及试剂
庖肉培养基、庖肉牛肉粒、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FT)、动力硝酸盐培养基(A法)、含铁牛奶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1g/L蛋白胨水、硝酸盐还原试剂(甲)、(乙)液、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配套试剂、革兰氏染色液6.3操作步骤
6.3.1推测性检验
6.3.1.1水样过滤:在1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6.3.1.2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
品有限公司生效日期:2014.01.01
页码:第2页,共2页滤器,将50mL水样或稀释液通过孔径0.22µm的滤膜过滤。

6.3.1.3将过滤后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SPS琼脂平板(截留面朝上),然后倒置于36±1℃
厌氧培养装置培养24h。

6.3.1.4平铺时应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气泡。

6.3.2计数
产气荚膜梭菌菌落在滤膜上呈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落。

将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等确认性试验,产气荚膜梭菌应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

计数每50mL水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菌落数。

6.3.3确证性试验
6.3.3.1接种
将SPS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可疑黑色菌落接种于FT培养基,36±1℃培养18~24h,然后进行下列试验。

6.3.3.2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其耐热菌株可能形成卵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其宽度一般不大于菌体。

6.3.3.3动力硝酸盐试验
穿刺接种动力硝酸盐培养基,于36±1℃厌氧培养24h,观察接种线的生长情况,判断有无动力。

滴加甲萘胺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液各1~2滴,观察硝酸盐是否被还原。

产气荚膜梭菌无动力,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若培养基变为红色,则为动力硝酸盐阳性反应。

6.3.3.4牛奶发酵试验
取生长旺盛的FT培养液1mL接种于含铁牛奶培养基,在46℃水浴中培养2h后观察有无“暴烈发酵”现象发生,在5h内不发酵者为阴性,产气荚膜梭菌能发酵乳糖,凝固酪蛋白并大量产气,呈“暴烈发酵”现象,但培养基不变黑。

6.3.4 结果报告
根据黑色菌落的计数和确证性试验为阳性的结果,计算每50mL水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结果以CFU/50mL计。

7 相关文件
7.1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8 相关记录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